中国旅游地理教案(内蒙古自治区)

合集下载

带你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教案2

带你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教案2

带你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教案2。

一、课程目标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懂得内蒙古大草原的人文景观、文化传统和民族多样性。

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大纲1.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座落在中国的北方,向南与华北平原相连。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22度,北纬41-53度。

地理特征:地貌为中央山地和平原交错、隆起与坑陷有机结合的复合地形,依次由三个板块构成。

2.内蒙古大草原的地形地貌内蒙古大草原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为草原和沙漠,草原和沙漠是内蒙古的自然特色。

草原是内蒙古最主要的地形地貌类型。

它分为中亚草原、东北草原和内蒙古高原草原。

中亚草原是内蒙古草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部分,大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0%。

东北草原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草原群落,又称湿地草原。

内蒙古高原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南部边缘,是内蒙古北部的一个重要的草原类型,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满洲里等地区。

沙漠是内蒙古地形地貌中最重要的一种。

内蒙古的沙漠分布比较广泛,包括鄂尔多斯沙漠、宁夏沙海、乌兰布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3.内蒙古大草原的气候气候类型:严寒的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热量日较差大,冷暖空气交替。

四季分明,春季干燥,秋季多雨。

年平均气温为-12℃至0℃,极端低温可达到-49℃至-27℃。

气候特征:内蒙古大草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内蒙古地域间的生态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学习内蒙古草原的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4.内蒙古大草原的水资源内蒙古大草原的水资源非常稀缺,主要分布在火炬河流域。

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靠人工运输和开采。

火炬河、黑河、白河等河流是内蒙古最重要的淡水补给线。

同时,内蒙古大草原的冰川也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5.内蒙古大草原的生物资源内蒙古大草原是中国的稀有物种密集区。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五)旅游资源赏析
1、旅游资源美感分析
2、如何欣赏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一)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
(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
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对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
小结:完成绪论教学,这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入门知识,一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原 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海岸地貌分类 教学难点: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三、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
1、 成因
2、 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地下森 林”
(二)在我国典型分布
1、 东北地区2、云南腾冲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
授课时间
第3周 第3、4节
课次
5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二节 :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二、岩溶地貌.
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花岗岩地貌概念,了解其分布、成因、特点;掌握岩溶地貌成因及类
型及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难点: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小结: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好中国旅游地理很重要, 对学生将来的从业也很重要。
授课时间
第2周 第1、2节
课次
3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二、关于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高教社15年8月版《旅游地理》教案8.5内蒙古自治区

高教社15年8月版《旅游地理》教案8.5内蒙古自治区
2.组织讨论并总结内蒙古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影响。
1.分小组介绍内蒙古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
2.讨论内蒙古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影响。
课堂
总结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各类型景观独特且多样。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青藏高原旅游区,比较藏族和蒙古族的民俗宗教文化方面的异同。
1.请学生分组介绍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陵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点。
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内蒙古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
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陵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点。
2。掌握内蒙古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任务三:讨论内蒙古地理位置对于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影响
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
教案
课程名称:旅游地理
课题:内蒙古自治区
授课教师:
授课学校:
《旅游地理》教案
教学对象
旅游外语
授课日期
第周
使用教材
《旅游地理》
出版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题
项目八任务五内蒙古自治区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态度
1.能复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
2.能说出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区别。
3.能识记内蒙古自治区的世界遗产资源。
1.能说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的特色。
2.能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1.学习内蒙古旅游资源,加强沙漠化治理,保护草原的环保意识。
简析目标设定依据
根据旅游外语专业课程标准和岗位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目标。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西北内陆旅游区(三)内蒙古自治区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西北内陆旅游区(三)内蒙古自治区
5.中俄边境旅游区(5A景区)
(1)位置:位于满洲里市。
(2)景区组成:国门景区和套娃景区组成。
国门景区的第五代国门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套娃景区是以中国满洲里和俄罗斯的历史、
文化、建筑、民族风情相结合为理念,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特色风情园。
6.阿尔山—柴河(5A景区)
(1)位置:地跨阿尔山市和扎兰屯市柴河镇。
4、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旅游资源的特色
难点
配合游览线路讲解主要游览胜地的特色
教法
图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导游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1.请你对所搜集的图片进行归类。
2.请说出他们各自的旅游特色。
3.从面积、人口、民族、地形、气候、等方面了解并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概况。
2.成吉思汗陵(5A景区)
(1)位置: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草原上。(2)组成
陵园占地面积约5.5公顷,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在正殿的东西廊中有大型壁画,主要描绘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难、西征、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
(2)特色:这里矿泉资源、冰雪资源、火山遗迹、森林草原、边贸口岸、民族风情;温泉文化、蒙元文化、林俗文化、冰雪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多彩神奇。
7.克什克腾石阵(5A景区)
(1)位置:克什克腾旗东北部。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四章西北旅游区(3)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四章西北旅游区(3)
(4)昭君墓。(昭君故事为线索,说明其历史意义)位于呼和浩特市南约10 km大黑河南岸。远望墓上黛色冥蒙,因此历代称为“青冢”。墓上人工夯筑的封土堆高达33 m,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形制大致相似。墓前立有董必武题《谒昭君墓》诗碑和历代碑文。墓顶、墓前各建有小亭,墓旁建有陈列馆,展出有关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
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差较大,降水少;具有热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的特点。
著名草场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等优良畜种,闻名遐迩。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独特的草原风光,还有昭君墓、五当召、成吉思汗陵等一批人文旅游资源。
二、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教学用具
与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实践探究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布置研究性学习,搜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景观,特别是精美的图片。
1、请你对所搜集的图片进行归类。
2、请说出他们各自的旅游特色
3、从面积、人口、民族、地形、气候、等方面了解并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概况。
二、新授
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
授课教师
熊成伟
执教班级
2014级13班
授课时间
2016.6
执教课题
第十四章西北旅游区




知识
1.理解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概况及主要主要游览胜地
2.掌握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旅游资源的特色
能力
能够全面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特色
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蒙古主要旅游资源的特色

中国旅游地理--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旅游地理--内蒙古自治区
达呼洛老山3556米一内蒙古地形地貌内蒙古山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构成内蒙古地貌脊梁嫩江西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乌兰察布高原阿拉善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尔高原内蒙古的草原内蒙古三大草原类型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吉林沙漠内蒙古的沙漠内蒙古地地形地貌内蒙古草原面积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
年降水486毫米
草甸草原地区
年降水37毫米
荒漠草原地区
典型米
年降水400毫米
四、内蒙古的地带性规律(二)
★从东到西,受水分条件的影响,由草甸草原逐步 向沙漠过渡。
课堂小结
• • • • 两大地带性规律 三座山脉 四大平原与高原 由草甸草原向沙漠过渡的四种景观
参考资料推荐
一、内蒙古地形地貌---内蒙古山地
•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构成内蒙古地貌脊梁
二、内蒙古平原与高原
嫩江西 平原
河套 平原
西辽河 平原 土默川 平原
呼伦贝 尔高原
锡林郭 勒高原 阿拉善 高原
乌兰察 布高原
三、内蒙古的草原与沙漠
内蒙古的草原
内蒙古三大草原类型 • 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参考资料推荐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2001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写
后记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2012.08.31
一、内蒙古的山地
一、内蒙古地形地貌
河流湖泊水 库, 0.8% 平原与滩川, 8.5% 丘陵, 16.4% 高原, 53.4%
内蒙古地形地貌类型
山地, 20.9%
阴山
大兴安岭
贺 兰 山
内蒙古三大山脉
大兴安岭
全长1400公里
阴山
全长1200公里

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学案教案:了解内蒙古的气候与地形

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学案教案:了解内蒙古的气候与地形

初二地理北方地区学案教案:了解内蒙古的气候与地形了解内蒙古的气候与地形在这节地理课上,我们将要了解内蒙古的气候和地形。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其气候和地形具有独特性。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这一地区。

一、内蒙古的气候内蒙古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差大。

内蒙古的降雨量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进入冬季则降雪量会增加,经常有起伏不定的冬季风。

由于降水相对稀少,内蒙古也有一些沙漠和草原,比如著名的腾格里沙漠和呼伦贝尔草原。

内蒙古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气候也略有不同。

内蒙古东北部气候比较温和,冷暖季分别较为明显,东南部则明显湿润多雨,南部散布着大片的沙漠和半沙漠荒漠。

二、内蒙古的地形内蒙古地势复杂,地形多样,高原、平原、山地、盆地等地形都有。

内蒙古主要被五大山脉分割,形成了多个盆地和高原。

大兴安岭山脉、松花江、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河、大凉山山脉等都是内蒙古的重要地理特征。

内蒙古地形的高低起伏非常明显,平均海拔较高,山区经常有山峰的存在,而高原和盆地则经常出现长江流域的稻田、长沙、兰州等景观。

三、内蒙古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内蒙古因地势和气候的适宜,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产区和矿产资源集中地。

大面积的草原和林地使得这个地区的野生动植物丰富多彩,如藏羚、盘羊、孔雀、金针菇等物种。

除了自然资源,内蒙古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色。

蒙古族是内蒙古的重要民族之一,他们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也是内蒙古美丽的风景线之一。

内蒙古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该地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蒙古的气候和地形不仅为这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提供了条件,也是这个地区的人文特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来深入了解这个地区,并力保它的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蒙氏科学中国地图之内蒙古自治区教案

蒙氏科学中国地图之内蒙古自治区教案

蒙氏科学中国地图之内蒙古自治区教案
教学主题:蒙氏科学中国地图之内蒙古自治区
教学目标:
1.学习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地理知识,了解其地理位置、人口、主要城市等相关信息。

2.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提高对祖国各个地区的了解和认知水平。

教学准备:
1.蒙氏科学中国地图
2.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3.内蒙古自治区地图
4.学生个人练习手册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Step 2 展示地图(10分钟)
以蒙氏科学中国地图为基础,向学生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的位置和周边环境,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

Step 3 介绍基本信息(15分钟)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信息,包括人口数量、面积、气候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知识。

Step 4 探究主要城市(20分钟)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城市,如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并了解其对内蒙古
自治区的贡献。

Step 5 练习操作(20分钟)
让学生操作个人练习手册,回答一些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关的问题,如其第一大沙漠、有哪些名胜古迹等,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Step 6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加强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提高对祖国各个地区的了解和认知水平。

教学评价:
本教案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从易到难地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基本信息,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这个地方。

此外,练习环节也检查了学生的掌握程度,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内蒙古风能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森林资源情况。
(20分钟)
2课时
1、分组展示内蒙古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40分钟)
2、欣赏图片、观看视频学习内蒙古主要旅游资源。(30分钟)
3、教师总结。(10分钟)
板书设计
内蒙古旅游地理概况
一、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二、内蒙古人文地理条件三、主要旅游资源
第三模块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内蒙古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三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
进行合作讨论
分组汇报实施任务的过程(小组成员、分工等),分组讲解
分组展示
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点评,以充分肯定和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表扬。若学生有明显错误的地方,及时更正,但需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用商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直观了解
主要旅游资源
课堂总结
回顾授课内容,强调授课重难点
课后作业
根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五大属类(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以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窟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从国家文物局网站搜索内蒙古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同时要标明该文物所属时间、所在地以及评比的批次。
2、(详细见附录)
3、(详细见附录)
教师更正、完善答案
教师总结
内蒙古草原面积广大、种类众多,草原景观壮美,视觉效果突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草原景观相得益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风情与文化,草原与民族风情相结合,也使内蒙古具备了形成草原旅游产品著名品牌的资源优势。
教师总结
培养热爱家乡,立志投身旅游事业的情感。
1、区位1、内蒙古行政区划与人口
2、地形地貌2、内蒙古历史发展沿革与文化
3、气候
4、资源
教学后记
本节课重点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气候条件,资源条件中草原资源。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同时,配合旅游管理专业的旅行社景点景区见习,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力求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使学生不仅“懂”,而且“信”。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教师点评
第四模块
观看内蒙古主要旅游资源图片和视频,结合教材内容,学习内蒙古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资源
1、沙漠旅游资源:银肯响沙湾图片、视频以及沙漠活动项目。
2、湖泊:呼伦湖、贝尔湖图片
3、森林: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
4、民俗:蒙古族男儿三艺、蒙古族各部服饰、奶制品制作工艺流程
5、古迹: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大昭寺、元上都遗址。
2、内蒙古气候特点与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以演示法、读书指导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教学准备
区域地图、景观图片、视频、内蒙古资源的文字资料
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以及活动
新课导入
观看内蒙古旅游形象宣传片《草原蒙古风》
运用视频演示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第一
模块
读内蒙古政区图、地形图以及教材,教师提问
授课人
日期
2012.08.31
使学生对内蒙古历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
及时间安排
2课时
1、新课导入,观看视频。(5分钟)
2、第一模块,读内蒙古政区图、地形图以及教材,内蒙古区位、地形以及气候的讲解。(25分钟)
3、第二模块,阅读内蒙古资源相关资料,观看呼伦贝尔草原等视频。内蒙古草原资源的讲解。(20分钟)
4、教师总结(10分钟)
2、内蒙古地势较高,海拔1000多米;高原坦荡辽阔,面积广大,欺负缓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构成内蒙古地貌脊梁;平原-山地-高原由南向北成带状分布。
3、内蒙古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夏季炎热短促,降水集中,秋季凉爽,霜冻来临早,冬季漫长寒冷,多寒潮;水热分布不均,太阳辐射由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内蒙古自然、人文地理概况
2、熟悉内蒙古主要旅游景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整理材料、自主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读图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欣赏内蒙古美景,培养热爱家乡、立志投身旅游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气候、资源)
2、内蒙古历史沿革
3、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1、内蒙古草原类型与分布
教师更正
总结回答
第二模块
阅读内蒙古资源相关资料,观看呼伦贝尔草原等视频,教师提问
问题1、内蒙古草原面积、草原类型及分布。
问题2、三大草原类型的特征。
(从景观特征、草层高度、草场覆盖率三方面论述)
问题3、内蒙古风能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森林资源情况。
阅读文字资料
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
进行启发教学
学生回答
1、内蒙古草原面积为8666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1%,居我国五大牧场之首。随地势、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差异,全区草原类型由东向西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问题1:内蒙古的区位和面积。
问题2:内蒙古地形特点
问题3:内蒙古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提问启发教学
引导学生读图
讨论思考
学生回答:
1、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陲,地跨华北、东北与西北,毗邻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国土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位居第三位。
教案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授课类型
理论课、新授课
授课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四章内蒙古旅游地理概况
授课对象
旅游管理二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
4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教材教学用书陈锡畴、王雁主编.
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2008(8).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用书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内蒙古旅游局
中国旅游地理金海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