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的发展精简版

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1. 介绍2. 发展历程2.1 第一代移动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出现的,采用了模拟信号传输技术。
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仅能进行语音通信,存在通信质量差、容量小、信号难以覆盖等问题。
2.2 第二代移动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信号传输。
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不仅能实现语音通信,还能进行简单的短信传输。
通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信号覆盖范围扩大。
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主要采用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不仅能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短信传输,还能进行数据传输,如上网、视频通话等。
信号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实现了更高速的数据交互。
2.4 第四代移动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是在2010年开始部署的,采用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
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实现了更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提供了更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第五代移动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是当前移动通信的最新阶段,也被称为5G。
5G 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大规模连接、高可靠性等特点,为实时应用、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
3. 技术趋势3.1 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5G 技术将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更快速、更便捷的网络访问,享受更好的移动体验。
3.2 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自动化控制。
移动通信的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物联网将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健康监测、实现智能交通等。
3.3 移动支付的普及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与创新,从最初的1G到如今的5G,拓展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连接方式。
本文将简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一、1G时代:从模拟到数字通信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移动通信进入了1G时代。
1G指的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模拟信号传输的方式。
这个时期的手机体积较大,信号质量不稳定,通话质量有时较差。
然而,1G技术的出现开启了移动通信的大门,为后续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2G时代:数字通信的崛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逐渐从1G时代过渡到2G时代。
2G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和通信稳定性。
在2G时代,短信功能也首次加入到手机通信中,人们可以通过文字信息来进行沟通。
同时,手机的体积也逐渐减小,价格相对更加普及,推动了移动通信的普及化进程。
三、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进入21世纪初,移动通信迈入了3G时代。
3G技术支持更高速的数据传输,使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等。
3G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还催生了许多手机应用,如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
此外,视频通话也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面对面的远程通话。
四、4G时代: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0年左右,移动通信进入了4G时代。
4G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支持高清视频流畅观看和在线游戏等多种应用。
4G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让人们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和进行各种活动。
五、5G时代:万物互联的未来如今,移动通信正迎来5G时代。
5G技术的特点是超高速、大容量和低延迟,为人们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体验。
在5G时代,不仅手机能够连接到网络,车辆、智能家居、工业设备等也能通过5G技术实现互联。
5G技术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结语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经历了从1G到5G的演变,每个时代都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创新。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移动通信发展简史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最早的1G技术采用了模拟通信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和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
这些系统使用了较低的频率范围和较大的信号功率,导致了通信容量的限制。
此外,1G的网络基础设施也相对简单,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2G技术采用了数字通信系统,最具代表性的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的推出标志着数字通信时代的开始,它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多的用户容量。
2G技术的发展还引入了短信、彩信和互联网接入等新功能。
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出现在21世纪初,标志着移动通信进入了宽带时代。
3G技术以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和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为代表。
这些技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丰富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通话和高速数据传输。
3G技术的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并催生了各种移动应用和服务。
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在2000年代末和2010年代初出现的。
最具代表性的是LTE(Long-Term Evolution)技术。
相比于3G技术,4G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频谱效率。
这使得4G技术能够支持更丰富的移动应用和服务,如高清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和实时交互。
4G技术的普及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话题。
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发展史移动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移动通信也在不断发展演进。
本文将回顾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并介绍其中的里程碑事件。
1. 1G时代(1980s-1990s)移动通信的第一次尝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一代移动通信(1G)技术,主要以模拟信号为基础。
早期使用的1G技术包括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和AMPS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尽管1G技术的覆盖范围有限,但它奠定了移动通信的基础,并为后来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2G时代(1990s-2000s)进入20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迎来了第二代技术(2G)。
2G时代引入了数字信号,替代了1G中的模拟信号。
其中最著名的2G技术标准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技术的普及促使了国际漫游的发展,并提供了更好的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
,2G时代还出现了CDMA(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
CDMA技术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GSM的竞争对手。
3. 3G时代(2000s-2010s)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进入了第三代(3G)时代。
3G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可以支持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3G 技术的推广使移动互联网得以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使用各种应用和服务。
在3G时代,WCDMA(Wideband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成为主流技术,取代了2G时代的GSM和CDMA。
WCDMA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好的网络容量,为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 4G时代(2010s-2023s)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进入了第四代(4G)时代。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一、移动通信的起源移动通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美国和欧洲的军队开始使用无线电进行通信。
1950年代初期,第一台商用移动电话系统诞生在美国,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落后等原因并未得到普及。
二、模拟时代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是模拟时代。
1979年,日本推出了第一个商用无线电话系统,标志着移动通信进入商业化阶段。
此后,各国相继建设自己的无线电话网络。
1983年,北欧五国共同制定了全球首个数字蜂窝网络标准——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开创了数字时代。
三、数字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数字时代。
1991年,欧洲制定了全球第一个数字蜂窝标准——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标准采用TDMA技术(时间分割多址),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和通话质量。
1998年,中国正式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在2002年开始商用运营。
四、3G时代2000年至2010年是3G时代。
2001年10月,韩国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3G网络。
2003年,日本推出了WCDMA(宽带码分多址)技术,并在2006年开始商用运营。
2009年,中国正式启动TD-SCDMA网络建设,并于2010年商用运营。
五、4G时代2010年至今是4G时代。
2012年,中国正式启动LTE网络建设,并于2013年12月28日开始商用运营。
4G技术采用OF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
六、5G时代目前,全球正在积极推进5G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5G技术将采用更高频段的毫米波,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将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未来展望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向着高速、低延迟、大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将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发展史移动通信发展史移动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和语音的技术,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移动通信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发展阶段。
1. 1G时代(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在1980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1G)开始出现。
1G的系统使用模拟信号传输语音通话和简单的数据。
当时的1G系统存在许多限制,如容量低、通话质量差和信号覆盖区域有限等。
2. 2G时代(1990年代末-2000年代末)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移动通信(2G)在1990年代末开始出现。
2G系统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和语音,这极大地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容量。
2G时代最著名的技术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它迅速成为全球通信标准。
3. 3G时代(2000年代末-2010年代末)在2000年代末,第三代移动通信(3G)开始出现。
3G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通信速度和数据传输能力。
它引入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使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
人们可以通过方式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和使用各种应用程序。
4. 4G时代(2010年代末-2023年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4G)于2010年代末开始部署。
4G系统采用了更高的速度和更高的带宽,使得高清视频流畅播放和实时在线游戏成为可能。
4G还提供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信号覆盖。
5. 5G时代(2023年代-)目前正处于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时代。
5G技术被认为是移动通信领域最大的飞跃。
它将提供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容量,为全球范围内的智能方式、物联网设备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移动通信发展史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从1G到5G,移动通信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快、更便捷和更智能的通信方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移动通信在继续发展,并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移动通信发展简史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创新。
本文旨在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第一代移动通信(1G)第一代移动通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模拟信号为基础。
这个时期,移动通信仅提供语音通信功能,通话质量不稳定且容易受到干扰。
⒈ 1G技术特点●模拟信号传输●低容量●通话质量不稳定⒉ 1G发展历程●1979年,率先商用1G移动通信系统●1983年,美国正式启用1G移动通信网络●1987年,全球首个数字式1G移动通信系统上线三、第二代移动通信(2G)第二代移动通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并采用了数字信号技术。
这个时期,方式不仅能传输语音信息,还能够发送简单的文字和图片。
⒈ 2G技术特点●数字信号传输●高容量●支持基本数据传输功能⒉ 2G发展历程●1991年,芬兰率先推出GSM网络●1992年,全球首个商用GSM网络在芬兰上线●1998年,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推广2G移动通信网络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三代移动通信在21世纪初开始普及,主要通过增加数据传输功能来提升用户体验。
这个时期,移动通信开始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视频通话和互联网接入。
⒈ 3G技术特点●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支持视频通话和互联网接入●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⒉ 3G发展历程●2001年,南韩率先在全球推出商用3G移动通信网络●2002年,推出了基于CDMA2000的3G网络●2003年,全球范围内3G移动通信网络迅速推广五、第四代移动通信(4G)第四代移动通信在2009年正式发布,是目前普遍应用的移动通信标准。
4G的出现,使得移动通信能够支持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通话和高速互联网接入。
⒈ 4G技术特点●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高质量的视频通话和高速互联网接入●引入了OFDM技术⒉ 4G发展历程●2009年,瑞典率先在全球发布商用4G网络●2010年,美国、等国家开始大规模推广4G网络●2011年,4G网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六、第五代移动通信(5G)第五代移动通信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被称为“超级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的演变过程

移动通信的演变过程移动通信的演变过程移动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移动通信的演变过程。
1.第一代移动通信(1G)第一代移动通信是从1979年开始使用的模拟信号传输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语音通信,提供了基本的方式功能。
然而,由于使用模拟信号,1G不仅通话质量差,而且频段利用率低。
2.第二代移动通信(2G)第二代移动通信是在199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2G技术采用了数字化的信号处理方法,提升了通话质量和频段利用率。
此外,2G还引入了短信功能,并支持数据传输。
2.1 GSM(全球系统移动通信)GSM是第一个应用于2G技术的标准化移动通信系统。
GSM采用了时分多址(TDMA)技术,使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一个频段。
GSM技术提供了更加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2.2 CDMA(码分多址)CDMA是另一种在2G时代广泛使用的技术。
与GSM不同,CDMA 采用了码分多址技术,将整个频带分成多个码道,每个用户通过独特的码序列进行通信。
CDMA在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方面表现出色。
3.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在200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技术。
3G技术引入了高速数据传输、视频通话和互联网接入等新功能,为移动通信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3.1 W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是使用于3G技术的一种标准化移动通信系统。
WCDMA采用了宽带码分多址技术,能够更高效地传输数据。
WCDMA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好的语音质量。
3.2 CDMA2000CDMA2000是另一种在3G时代广泛使用的技术。
它基于CDMA技术,在语音和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4.第四代移动通信(4G)第四代移动通信是在201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技术。
4G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覆盖范围。
此外,4G还支持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视频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要知道:移动通信发展史上的十个里程碑ugmbbc发布于 2007-08-09 16:54:52| 3577 次阅读字体:大小打印预览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不会像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悄悄话接力”那样传得完全变了样.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通过各色旗子的舞动)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电话的发明1875年6月2日,被人们作为发明电话的伟大日子而加以纪念,而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也因此载入史册,至今它的门口仍钉着块铜牌,上面镌有:“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在此。
”电话传入我国,是在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
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扬于天路办起我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25家。
1889年,安徽省安庆州候补知州彭名保,自行设计了一部电话,包括自制的五六十种大小零件,成为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话。
电报传送的是符号。
发送一份电报,得先将报文译成电码,再用电报机发送出去;在收报一方,要经过相反的过程,即将收到的电码译成报文,然后,送到收报人的手里。
这不仅手续麻烦,而且也不能进行及时双向信息交流。
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直接传送人类声音的通信方式,这就是现在无人不晓的“电话”。
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8世纪,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
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一直沿用至今。
1861年,德国一名教师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话机,利用声波原理可在短距离互相通话,但无法投入真正的使用。
如何把电流和声波联系在一起而实现远距离通话?亚历山大·贝尔是注定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人,他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就这一发现使贝尔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
”从这时开始,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开始了设计电话的艰辛历程,1875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特正在进行模型的最后设计和改进,最后测试的时刻到了,沃森特在紧闭了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贝尔在最后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地叫了起来:“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他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沃森特先生的耳朵里。
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
1875年6 月2日,也被人们作为发明电话的伟大日子而加以纪念,而这个地方――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也因此载入史册,至今它的门口仍钉着块铜牌,上面镌有: “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在此。
”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300公里。
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前身。
电话传入我国,是在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
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扬于天路办起我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25家。
1889年,安徽省安庆州候补知州彭名保,自行设计了一部电话,包括自制的五六十种大小零件,成为我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话。
最初的电话并没有拨号盘,所有的通话都是通过接线员进行,由接线员将通话人接上正确的线路,拨号盘始于20世纪初,当时马萨诸塞州流行麻疹,一位内科医生因担心一旦接线员病倒造成全城电话瘫痪而提起的。
不过在我国70年代,部分区县还在使用干电池为动力,没有拨号盘的手摇电话机。
今天,世界上大约有7.5亿电话用户,其中还包括1070万因特网用户分享着这个网络。
写信进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复苏阶段,不过,这些信件也是通过这根细细的电话线来传送的。
电报的发明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
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
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
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不会像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悄悄话接力”那样传得完全变了样。
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通过各色旗子的舞动)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
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
1753年2月17日,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
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
虽然在当时还不十分成熟,而且缺乏应用推广的经济环境,却使人们看到了电信时代的一缕曙光。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
据说两兄弟是第一个使用“电报”这个词的人。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
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应用。
不过,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和实用,无法投入真正的实用阶段。
历史到了这关键的时候,仿佛停顿了下来,还得等待一个画家来解决。
美国画家莫尔斯在1832年旅欧学习途中,开始对这种新生的技术发生了兴趣,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在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
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莫尔斯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一丝灵感来临的瞬间,他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话:“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走十英里,我就让他走遍全世界。
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火花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又是一种符号。
这里有三种符号可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
它们可以构成字母,文字就可以通过导线传送了。
这样,能够把消息传到远处的崭新工具就可以实现了!”随着这种伟大思想的成熟,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
1843年,莫尔斯获得了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
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
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
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必须提到,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
”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
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电磁波的发现著名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表达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
他认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又将产生变化的磁场,如此一层层地像水波一样推开去,便可把交替的电磁场传得很远。
1864年,麦氏发表了电磁场理论,成为人类历史上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第一人。
自从贝尔发明了电话机,这样人人都能手拿一个“话柄”,和远方的亲朋好友谈天说地了。
电报和电话的相继发明,使人类获得了远距离传送信息的重要手段。
但是,电信号都是通过金属线传送的。
线路架设到的地方,信息才能传到,这就大大限制了信息的传播范围,特别是在大海、高山,有没有能让信息无线传播的办法?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当金属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它附近的磁针便会发生偏转。
接着,学徒出身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明确指出,奥斯特的实验证明了“电能生磁”。
他还通过艰苦的实验,发现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有电流产生的现象,此即所谓的“电磁感应”现象。
著名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表达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
他认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又将产生变化的磁场,如此一层层地像水波一样推开去,便可把交替的电磁场传得很远。
1864年,麦氏发表了电磁场理论,成为人类历史上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第一人。
那么,又有谁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呢?此人便是亨利希·鲁道夫·赫兹。
1887年的一天,赫兹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他在两个相隔很近的金属小球上加上高电压,随之便产生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火花放电。
这时,在他身后放着一个没有封口的圆环。
当赫兹把圆环的开口处调小到一定程度时,便看到有火花越过缝隙。
通过这个实验,他得出了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播的结论。
赫兹的发现公布之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1887年成为了近代科学技术史的一座里程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电磁波的单位便命名为“赫兹(Hz)”。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但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开辟了电子技术的新纪元,标志着从“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
也是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应该说,从这时开始,人类开始进入了无线通信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