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的来源和实质
形势与政策——浅析朝核问题

尘埃未落,“核”去“核”从——浅析朝核问题【摘要】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第一次的核危机爆发辗转到如今的十几年间,仍然时沉时浮,飘忽不定。
六方会谈的各国虽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成效却显然不尽如人意。
朝核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争端,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的环境。
朝核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既是朝鲜自身的原因,也是外界给朝鲜带来的压力所致,但事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寻求问题的最解决之道,朝鲜该“核”去“核”从?在处理此问题的做法上,我国将保持一贯的态度——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重视朝鲜安全,按照和平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关键词】朝核问题核危机实质六方会谈携手化解自2009年2月以来,随着朝鲜采取第二次核试验、导弹发射、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和终止1953年停战协定等一系列挑衅性举动,东北亚安全局势骤然恶化,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所谓朝鲜核问题,就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该问题一直反反复复,成为令国际社会、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并担忧的事情。
从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至今,朝鲜先后发生了三次牵动世界神经的核危机。
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的多次强制性“特别检查”,该举动令朝方甚为火恼,于1993年3月12日宣布退出《不扩散武器条约》为标志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但最终以美朝双方签订《朝核问题框架协定》,美朝关系开始走向缓和而得以化解。
第二次的朝核危机则是由于美方对朝方不够信任,缺乏诚意导致朝鲜在02年宣布重启核设施,并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危机再次爆发,在此状况下,中国迎难而上,相继促成了中、美、朝三方会谈及六方会谈,危机发展态势得到一定缓和,但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9年4月5日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外交较量,美日韩三国文攻武吓,本企图驯服朝鲜,迫其知难而退,然而朝鲜方在此形势下亦毫不示弱,越发抵抗,并于5月25日成功实施了二次“核爆”,致使国际社会6六年多来的和平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至此,朝鲜半岛出现了新一轮的危机,此即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且现今仍未得到解决的第三次朝核危机。
朝核问题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 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 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 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 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4,对俄罗斯的影响
朝鲜在传统上更倚重俄罗斯,这次核试验虽然也 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但对俄罗斯的 战略重心根本未形成威胁,朝鲜毕竟离莫斯科太 远。这次朝鲜核试验的成功首先将中 国推向了国际复杂环境舞台的第一线,俄罗斯也 乐得先看看热闹,观望一番,为它自 己的发展争取时间和缓冲。
5,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朝核危机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危机事件,
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 和平发展环境。目前来看,美朝双方都寻求能 在朝核危机上取得一些突破,但美朝之间在一 些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差距,美国会力争以利 比亚的模式来解决朝核问题,而朝鲜方面即使 不寻求印巴模式结束这场核之争,也将会通过 这一边缘政策寻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尽管朝 核去功能化已经出现曙光,但朝核问题的解决 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会一路平坦。
振奋国民精神,巩固政权统治。 朝鲜有了自己当家做主(国家防御)的本钱。
有了进行流氓活动(对外武力打击)的实质能力。 有了向四周开价要钱的资本, 讨价还价的筹码。
二,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
1,对朝鲜和韩国的关系的影响
朝鲜和韩国是朝鲜半岛上两个自古相依为命,因大国争霸长久分裂,都以统一为己 任的国家。朝鲜实行集权计划经济,勒紧裤带搞核武器;韩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力发展经济和常规武器。其各自的经济形态和军事发展方向正向符合,一旦整合, 可实现优势互补,朝鲜提供人力、土地资源,核武器的立国根本;韩国提供资本、 技术、管理经验,常规武器的具体防御。朝鲜半岛总体实力将产生倍增,东北亚局 势将大为改观。同时,无论是朝鲜的集权还是韩国的自由化,两国国内政局的都很 稳定,对外更容易以一种合力的姿态来面对。朝鲜核试验的成功,也为朝鲜在统一 过程中争取了主动权。即使一时还不能整合,一个在政治军事上给中国不断制造麻 烦,一个在经济文化上不断蚕食中国市场,两个对中国都形成了巨大的不利因素。 韩朝统一前可先合作,只要金氏政权在合作中能维持并发展其在朝鲜半岛北部领土 和军事上的地位,他就会合作。
朝核问题

(一)朝鲜为什么发展核武器1、朝鲜核问题的出现, 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冷战结束之后, 朝美之间互为敌国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长期以来, 朝鲜为防范美国的军事打击, 大力加强国防力量建设, 一直在进行先进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开发。
为防止朝鲜研发核武器, 美国1994年与朝方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
但美国并没有认真履行协议, 计划建设的轻水反应堆, 因资金不到位长期处于半停顿状态。
尤其是布什政府上台以来, 改变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朝接触政策, 奉行强硬的对朝遏制政策, 使朝鲜政府深感失望。
美国发生“9·11 ”事件后, 布什总统在200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将朝鲜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美国国防部2002年1月8日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报告, 也将朝鲜列人美国可能对其实施核打击的七个国家之一。
随着美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出台,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分别于2002年1月31日和3月13日指出, 布什的“邪恶轴心”论, 暴露了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危险企图;如果美国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的计划被证实, 朝鲜将不再受朝美《核框架协议》的约束, 并采取对应的实质性措施。
2002年10月3日至5日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朝时, 朝方向美方承认正在进行高浓缩铀核武器开发。
美国对此态度强硬, 坚称在朝鲜放弃其核计划前, 根本不会考虑与朝鲜进行对话, 更不会签署美朝互不侵犯条约, 并于2002年12月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朝核危机。
此外,美国还先后通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发表声明, 对朝施压, 甚至拦截朝鲜外运导弹的船只, 要求朝鲜完全停止导弹的生产、试验和出口。
2002年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半岛核问题的出现是美国推行对朝敌视政策,以核武器威胁朝鲜造成的。
为应对美国核威胁2、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朝鲜核开发问题总体上反应较为克制。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与走向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与走向摘要朝鲜半岛核危机是冷战机制遗留的产物自世纪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为解决朝鲜核危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朝鲜半岛和平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外交努力。
然而朝美之间的基本立场差距巨大彼此极度缺乏互信与互动、因而有关各方的政治外交努力作用十分有限。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鲜实行“大棒政策”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使朝美关系全面到退而第二次核风波又使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朝鲜核问题之所以更复杂主要在于朝美之问的意识形态冲突。
朝鲜核问题当事国朝美之问互不信任、互相敌视是朝鲜核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制约因素。
朝鲜在国内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展核武器是有着自身深层政治意图。
其目的一是彻底解除朝鲜的安全困境二是为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和道义的支持。
而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国际防和扩散体制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朝鲜核问题久拖不解的重要因素。
朝鲜两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于年月同进行核试爆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朝鲜核试爆后通过当事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努力六方会谈已经重启朝美双方也达成了实质性的共识但进展缓慢。
朝美双方围绕着“关闭核设施”和“解冻资金”等战术问题上出现僵局。
朝鲜虽然同意关闭核设施但不愿意立即放弃其全部核计划美国短期内很难改变对朝鲜的敌对政策。
因此朝鲜核问题具有长期化的可能。
本文试图通过对朝鲜核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实质的分析预测朝鲜核问题的走向并提出化解朝鲜核危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国家利益朝美关系实质走向’哪。
”咖Ⅳ。
加皿硼订。
谢鲫鬻腿———臀。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绪论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到我国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朝鲜又是我国的传统友好国家。
朝鲜拥有核武器不仅违背了中国及周边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原则也严重影响了东北亚区域安全与合作因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利益。
论朝鲜核问题

论朝鲜核问题摘要:近来,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赞同或指责当事国的立场或行为。
其实,朝核问题由来已久。
目前的朝核危机不过是历史上朝核危机的延续。
本文仅就朝核危机的历史由来做些介绍,以便于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当前的朝核危机。
关键词:朝核问题朝美关系朝鲜外交一、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就已开始了核技术的研究工作。
60年代初,朝鲜建立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由前苏联培训了部分核技术人才,并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的核反应堆,至此,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朝鲜相继建成了6个核研究中心、2座研究堆、6座铀矿、3座二氧化铀转化厂、1座天然铀燃料元件制造厂、1座核电试验堆和1个核废物贮存场,国内已探明可开采的铀储量达400万吨,基本建成了从铀矿开采到核废物处理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由于各执己见,双方在核问题上的争端便从此而产生。
二、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实质如果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算起,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争执已逾四十年。
即便从1993年那次剑拔弩张的朝核危机算起,至今也已十个年头,这十年间,大规模的核危机已经多次爆发,而且似乎一次比一次严重。
那么朝核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其根源何在?为什么它总是经过短暂的平息之后会又重新爆发呢?朝核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美关系的不断恶化,美国难辞其咎。
由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全球战略背景下对朝政策直接或间接的产物。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朝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恐怕并非易事。
美韩、日美的军演的确是在加紧战争准备,但也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发动战争,不考虑用军事手段改变朝鲜的现状。
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
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
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
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程导弹。
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感到担心,并加重了对朝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怀疑。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朝鲜核问题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 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 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关注朝鲜的核项 目,1988年下半年,美国正式对国际宣称 朝鲜在宁边的核反应堆已经能生产可制造 两至三枚原子弹的钚,此举立刻引起朝鲜 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李朝开国始祖李 成桂,身上穿的 是明朝赐的亲王 等级九章冕服。
朝 鲜 古 装
漂 亮 的 朝 鲜 服 饰
一、朝核问题由来已久
1、朝核问题源于冷战时期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1953年10月签 订的《朝美共同防御条约》获得了在韩国 无限期驻军权,并于1958年开始在韩部署 核武器。为此,朝鲜方面曾多次呼吁美国 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但在当时的背 景下,美韩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
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新思维”, 即用一种新的办法来处理苏联和美国的关系,美苏 关系缓和。那时,美国向苏联提供了关于朝鲜发展 核武器的情报,给苏联施加压力,说朝鲜背着苏联 秘密研制核武器。一开始苏联还不信,金日成也保 证朝鲜没有发展核武器,而是发展核技术,因为朝 鲜缺少能源。美国和苏联给金日成施加压力要求朝 鲜参加核不扩散条约。 在苏联和美国的共同压力下,1985年12月12日金日 成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承诺不搞核武器。
1994年10月21日,朝鲜和美国在日内瓦正式签署 《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这个协议至今没有全文公布 ,大致内容是:
1、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 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以取代朝鲜的石墨 核反应堆,为朝鲜提供能源;美国牵头在2003年 前为朝鲜建造两座装机总量为2000兆瓦的轻水堆 核电厂。 2、在轻水反应堆建设期间,为了缓解朝方因冻结 核设施造成的能源危机,美国同意每年向朝鲜提 供50万吨重油,直至轻水反应堆核电厂完工。 3、朝鲜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石墨反应堆以及其 他相关的核设施,即不再向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 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 设,封闭核燃料处理厂,并表示将拆除这些设施。
朝核、伊核问题

•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 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 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 切外围活动。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 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 活动。
锡职院 杨建华
3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 • 所谓伊朗问题,其实是美伊两国的战略目标产生重 大冲突从而导致尖锐对立的产物,换而言之,伊核问 题的实质是伊美关系问题。 • (1)美国试图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改造世界,要以 基督教文明改造异质文明,让西方的民主价值观播满 整个世界,但受到伊斯兰世界的强烈抵抗,伊朗是其 代表之一。1979年霍梅尼上台后,内外政策充满救世 主般的宗教狂热,鼓吹输出伊斯兰革命,与美尖锐对 立。同年底,为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巴列维,数百名 学生占领美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做人质。1980 年,美宣布与伊断交,对伊实行经济制裁,两国关系 降到冰点。
锡职院 杨建华
• 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 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经过3个多星 期的紧张谈判后,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核 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 的核计划,即同意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 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 堆的建设,封闭其核燃料后处理厂,并最终 拆除这些核设施;朝鲜当年早些时候更换5兆 瓦核反应堆燃料棒时取出的8000根核燃料棒 暂时留存在朝鲜,朝方负责对其进行安全贮 存。
பைடு நூலகம்
• 美国方面即将采取的步骤同样具有实质意 义。第一,开始与朝鲜进行双边谈判,向 全面外交关系迈进;第二,启动两个进程, 以便不再将朝鲜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并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朝鲜一 直说,朝鲜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美国是 否改变敌视朝鲜的态度。这两项措施可以 说是美国采取的改变对朝政策的具体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然资源
• 朝鲜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山地约占国土面积 80%,朝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 阔叶林,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0~1200毫米。 • 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 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铁矿及铝、锌、铜、 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 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亦有石油资源,水力和森林 资源也较丰富。
朝鲜发展核武器原因
朝鲜发展核武器,是由于它感觉不安全,这有多种原因:
内因:其发展模式没有给它带来安全活力; 外因:半岛军事失衡,外界的军事威胁。
• 美国从1958年开始, 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 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 2600件核武器。 • 有限核战争论:在 1950、1953、1969、 1975、1981年双方关 系紧张时,美都曾扬 言要对朝进行核打击。 (观看朝鲜电视台视频)
与中国关系
• 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 • 从中国汉朝到清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 家是中国的藩属国。朝鲜民族与中国的北 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人在血 缘上较为相近。1592年日本派兵侵入朝鲜, 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 军被中朝联军击溃,中国称“万历援朝战 争”。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 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 国庆日 • 9月9日(1948年)。 • 人口 2400万(2008年10月1日
地理环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 2762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端, 北部主要与中国相接,东北端与俄罗斯有陆地 边界,南部隔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接 壤。朝鲜东面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 南面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
•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统 治下获得解放。随着苏联和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 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半部和南 半部,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 • • •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半岛南半部宣布 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9日,朝鲜半岛北半部 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战事结束,但半岛继续处于以军事分界线相隔的 分裂状态。
•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 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 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 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 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 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朝鲜核武进程
•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卫星照片,怀疑朝鲜 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要求实行检查。 朝鲜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
近来,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再次成为世界 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 看法,赞同或指责当事国的立场或行为。 其实,朝核问题由来已久。目前的朝核危 机不过是历史上朝核危机的延续
历史概况
• 高丽(918-1392) 朝鲜(1392-1910) • 19世纪末,朝鲜成为中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家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 •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建立殖民统治 • 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不久,国土便被分割,以北纬38度线为界, 南部成立大韩民国,李承晚任总统,首都汉城。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国家主席。首都平壤。 •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8月6日,“联合国军”于仁川 登陆,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鸭绿江入朝作战。朝鲜战争历时3 年,最终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仍以北纬38度线附近双方实际 控制线为停火线。至此,南北朝鲜对峙状态持续至今。
朝鲜核技术来源
•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朝鲜于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 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 了大批核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 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 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此后, 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宁边核设 施位于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130公 里处,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宁 边5兆瓦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 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 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 取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看视 频,朝核历史)
政府机构
• 金日成(已故)为“共和国永远的主席”;现金正日 为最高领导人,兼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 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永南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 委员会委员长,对外代表国家. • 9月27日,金正日下达命令,任命李英浩为朝鲜人民 军次帅。同时任命金敬姬、金正银、崔龙海等6人为大将。
割裂朝韩的军事分界线
冲突与和平
• 人为分裂、三年战争、冷战格局,“谁吃掉谁” 1968年美国间谍船事件 1999.6.15和2002.29的l两次海上交火 • 非军事区发生过1400多起冲突 ,200多万地雷 • 1976年,板门店事件 • 1984年苏联学生叛徒案 • 和平的协议签订效果不大
2002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访问平壤。 2007年10月2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徒步跨过朝韩军事分界线。
经济近况
•
பைடு நூலகம்
从朝鲜战争开始,中国不顾自身经济的严重困难, 向朝鲜无偿提供了几百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 促进 了朝鲜经济的发展,中国一直还以很低廉的价格把 矿产品出售给朝鲜。 • GDP总计:400亿美元(2007年)人均GDP:1,900美元 (2007年) 102284 卢森堡 45594 美国 2460 中国 • 目前,朝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先军政治”的指导下, 奉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路 线。
• 2001年,美国总统 乔治· 沃克· 布什上台 • 后,美国对朝政策 变为强硬,并于 2002年初将朝鲜与 伊朗、伊拉克一起称 为“邪恶轴心”,媒 体披露的美国《核态 势审议报告》也将朝 鲜列为使用核武器的 对象之一。
美国还悍然向伊拉克动武,“莫须有”地以武力推 翻一个政权,给朝鲜这样的高度集权政治的国家 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 • •
政党 朝鲜劳动党 劳动党为朝鲜唯一的执政党,前身为朝鲜共 产党,成立于1945年10月10日,1946年8月28日 与朝鲜新民党合并为朝鲜劳动党,1949年6月29 日与南朝鲜劳动党合并。建党纪念日为1945年10 月10日,现有党员400多万。该党目标是实现 “全社会主体思想化,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总 书记金正日,1997年起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