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指进行历史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史学研究方法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历史学家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研究的基本保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史学研究方法。
首先是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获得历史事实和相关材料,从而进行历史研究。
文献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熟悉历史文献的分类、编纂、传承等方面知识。
其次是考古研究法。
考古研究法是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古代建筑等进行发掘、探索,获得历史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探寻古代社会的历史真相。
考古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好的考古学知识,包括勘探技术、发掘方法、文物鉴定等方面。
第三是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场进行考察和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历史资料,了解当地历史风情和历史事件。
田野调查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同时要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和交往,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第四是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通过数据的比较和运算等手段,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统计分析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数理统计知识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采样和分析。
最后是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多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从而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比较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的历史知识和深入的思考能力,能够在多个历史事件之间建立联系和发现共同点。
综上所述,史学研究方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田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历史学家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资料,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进行全面、准确的历史研究。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三)史学研究方法(含解析)

三、史学研究方法例7 (2015·上海高考)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三国志》B.《三国演义》C.《三国》D.《三国英杰传》理论指导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和口述史料:(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例8 (2014·北京高考)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理论指导(1)“史”作为历史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历史学家获取、整理、分析历史资料,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过程、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规律。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史料研究、比较研究、时空研究和理论研究。
首先,史料研究是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历史文献、古代文物、遗址遗迹等史料的收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历史学家可以获取丰富的史料信息。
史料研究注重对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的判断,以及对历史史料的各种记载、论述和暗示的梳理和分析。
史料研究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史料进行辨伪和补全,进而揭示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
其次,比较研究是历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地域的比较分析,历史学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判断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进程之间的规律性和历史地域之间的影响力。
比较研究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纵向的,比较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
比较研究常常需要历史学家掌握多种历史和相关知识,善于运用统计分析、图表分析和编年法等方法。
再次,时空研究是历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时空研究注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界定和划分。
时间范围可以是一个短时期的事件,也可以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空间范围可以是一个小地域的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大地域的过程。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时空范围的掌握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发展演变,还原历史现象的背后的时空关系,揭示历史力量的时空内涵。
最后,理论研究是历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问题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构建,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理论研究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理论的建构和体系的梳理;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理论解释和理论分析。
理论研究需要历史学家对多种历史理论和方法有较高的熟悉和掌握,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思辨和探索的勇气和创新性。
传统史学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是对历史文献的研究。
这包括对已有的历史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校对和分析研究,以获取关于特定历史事件或时期的信息。
2. 口述史料研究:除了文献研究,研究者还可以通过采访当事人或其后代,收集口述历史资料。
这些口述史料可以提供亲历者的直接见解和感受,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 古代遗址考古:这是一种通过发掘和研究古代遗址,了解过去人类活动和文化的方法。
考古学家通过挖掘古墓、古城址、古道等遗址来获取遗物、文物等实物证据,并通过分析这些物质遗迹,还原过去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4. 区域研究: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特定区域的研究来了解历史发展。
区域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某一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社会结构等,为理解该地区的历史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5. 比较研究:传统史学中的比较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历史的规律和趋势,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6. 统计分析:在传统史学研究中,统计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对历史事件进行数量化分析。
研究者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图表,发现数字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
7. 文化研究:传统史学研究也包括对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研究。
这包括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文化的分析,可以揭示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8. 社会研究:传统史学方法中的社会研究,主要关注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社会的研究,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和发展。
9. 政治研究:政治研究方法用于分析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事件。
通过对政治的研究,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政治争议。
10.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是传统史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研究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
通过对经济的研究,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史学研究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
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史料考证、历史分析、比
较研究和批判性思考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史料考证: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和考证史料。
史料包括文书、档案、资料、考古遗址等各种记载历史的实物和文字。
考证史料需要进行
真伪审查、时代辨证和相关比对等工作,以确定史料的可靠性和历史地位。
在考证的过程中,还需要研究史料的权威性、作者立场等因素,以确保研
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其他国家、地区或时代
进行比较,以发现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比较研究可以通过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和对比法等多种方式进行。
横向比较是将同一时代或近似时代的
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是将不同时代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对
比法是通过对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对比,以发现其相似性与差异性。
4.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客观真理性原则,对历史问
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审视。
批判性思考不仅包括对历史事件和
人物的正面评价,还包括对其负面影响和问题的揭示和批判。
历史学论文-论历史研究的方法

历史学论文-论历史研究的方法任何一门学问、学科,都是研究一种特殊的对象的,因而也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
历史学研究是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作为对象,当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除了这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外,还有各种层次以及最高层次的研究方法。
大体讲有以下几种:1.最基本的方法: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即考据。
2.历史比较法。
3.统计方法。
4.计量方法。
5.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史料和考订史料的方法古往今来的历史学著作,凡足以名家的,都有其共同点,即:具有丰富的内容,这种丰富的内容一是材料多,二是材料的准确。
因而搜集更多的材料,以及对使用材料的考订,成为历史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特别是在观点分歧甚大的情况下,只能求同存异,评论史学著作的优劣得失,不能不集中在材料的多少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方面。
这样,历史学的考据方法不能不成为古今中外共同承认的一个基本方法。
一提到考据,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考据之学来自于清代的干嘉学派,或清代考据学。
其实自从有了历史学,也就存在对史料的搜集和考订的问题。
孟夫子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
”对《书》的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
惟其如此,所以史学家们首先注意的就是这个问题。
大史学家司马迁就极为重视这个问题。
他不仅充分利用他能够见到的任何材料,而且还想尽办法扩大他的材料来源——这个办法就是调查访问方法。
人们常说,司马迁曾经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因而开阔了他的神思,形成了他峭拔雄健的文风。
这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司马迁之遍游名山大川,是在有意识地从事调查访问,一面亲自观察游历所在以及社会的各个侧面,一面从遗老口中和历史遗迹中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的访查。
司马迁的调查访问,教导人们不能单纯满足文献记载,而要从对社会广泛接触中获得更多活的知识材料。
对材料真伪准确与否,司马迁是否也很关心?当然注意。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历史学作为一门探究过去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技巧对于历史学者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展开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历史学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各种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过程,获取相关信息和证据,从而进行历史问题的研究。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准确理解文献的内容,辨别文献的真伪,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历史学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实物资料等途径,获得直接的、客观的历史资料。
田野调查法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并全面地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
3.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事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探究其中的规律性的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历史学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拓宽研究视野,并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
4.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进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性。
统计分析法可以帮助历史学者发现一些历史事件中隐藏的规律,并通过数据呈现更加客观的历史事实。
二、历史学的研究技巧1. 源资料的评估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历史学者需要对文献、档案等历史源资料进行评估。
评估源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历史学者需要学会辨别源资料的真伪,并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估。
2. 研究问题的设定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历史学者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明确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同时,明确问题还有助于研究者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避免偏离主题。
3. 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历史学研究中,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史学研究方法专题

二、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1、史料分类(1)按内容分类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文物、钱币、饰品、家具、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2)按学术价值分类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学术价值: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②第二手史料含义: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2、史料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3、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简介,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4、历史评价: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三、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如: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四、历史研究的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一历史解释3.(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一家是威尼斯 城的商人。其父亲和叔父在黑海沿岸经商时,曾与元 朝使臣一起出使罗马教廷。1271年,波罗一家经教皇 同意回元朝复命。年轻的马可波罗为忽必烈器重,多 次受命出使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 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 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 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 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 ,且游 历中国各地,于1295年才回到威尼斯。 次年由于参加战争为热那亚军队所俘,在狱中口 述了游历东方各国的经历,由他人整理成书——《马 可波罗世界志》,后人俗称《马可波罗游记》。该书 问世后即为争相传阅和翻印,为欧洲人描绘出一幅生 动绚丽的中国蓝图。
( 1) 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1分) 材料二为原始材料。
什么是原始材料或一手材料?
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 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 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如日记、对当事人访问口述的史料、实 物类建筑碑刻、墓志、家谱等。
比如研究明朝洪武年间的历史,《明太祖实录》、 《皇明祖训》、《大诰》等文书档案,以及当时人 的文集、笔记都是第一手史料。
一、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1、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 和个人的经历;
(一)历史是什么?关于“历史”,有四种解释:
2、过去的事实;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其中,通常说的 “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以及人类 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区别下面两类历史: 1,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 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记载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欢迎指导
主讲人:刘得忠
11年前,也就是1997年的时候,记得当时的史学界曾 经爆出新闻:有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研究发现洪秀全 其实没有胡子。这激起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有人振 振有词,说洪秀全不仅有胡子,而且是“一”字胡,有 人又说是“八”字胡。
考证出洪秀全的胡子是黄色或是黑色,即对于研究太平 天国之历史毫无意义。 历史学的责任之一就是尽可能多的保存历史记忆,以满 足日后各种可能的需要:你可以去研究明成祖的生母是 谁,也可以去考证洪秀全有没有留胡子,更可以化大功夫 去推测“武王伐纣”的年代. 然而,如果这样的历史研究成 为历史学家普遍的嗜好,则毫无意义。 现在是“用”的时代:那么我们应该研究些什么呢?
4,使用史料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史料时,应尽可能用第一手材料。如无 第一手材料,非用第二手材料不可时,应用年代较早 的材料。因年代越晚,错误就越多。
(2)、在古代史的研究中应以文献与出土遗物、遗文 加以比较印证,不能偏重一方而置另一方于不顾。用这 种方法取得创造性成绩的首推王国维,他以甲骨文、金 文与古书相印证,在古史研究上取得前无古人的优异成 绩,最值得我们学习。
综上所述个人意见:本次研讨题目应是历史专家的研究 范围,中学教师应研究一下高考题中的史料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
历史研究以史料学为基本方法,并非是刻意的选择,而 是学科性质所导致的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通过 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才能对历史问题作出令人 信服的解释。所谓“言必有据”,此之谓也。
什么是二手材料?
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 后人的研究成果,是间接、辗转得来的史 料,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 及诠释。如小说、传说等。
比如研究明朝洪武年间的历史,清朝修撰的《明史》 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与前者相比,就算不 上第一手史料了。
②社会学的资料和民俗学的资料 ,往 往能弥补缺乏文字记载与描述的不足, 使人们能见到历史中那些生动的还存 在的“社会活化石” 。
李贽(1527—1602),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 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①。是 明末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② 。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 现在挑战孔子极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方面。他认为, 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③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 ,对人的评论也没有固定的结论,是非如同岁月一样, 日夜不停地的发展变化,而衡量的标准也应该随着社会 前进而发展变化④ 。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理”的主张⑤。他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曾说“市井小 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 作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 ⑥他公开为 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⑦他的思想在一定 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也为我 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⑧
傅斯年的主张: “史学便是史料学”
搜集和考证史料即史料学乃是中国历史研 究最基本的方法或“本门功夫” 。
1,问题的提出:从某些历史不可信说起。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 材料一:猴年马月狗日是拥有45000人的某大学100 周年校庆纪念日,该校举行了10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 广邀校友参加。随后该校在当地的报纸上发文称《某 校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海内外50000校友 回校参加校庆》 材料二;当时该校组织了一大批在校生接待回校参加校 庆的校友。某同学在当天接待活动中拍了不少照片,其 中一张照片是在一作为接待用的课室里吃饭的镜头,其 在照片背后写的台词是:我吃,我吃,我撑死算啦,今 天真失败,整整一上午才接待两位校友。 请回答:(1)该校在报纸称有海内外50000校友回校参 加校庆参加大会,是否可信,说出您的理由。
2,傅斯年先生说,史学就是史料学。
新华社报道 ,2008年9月20日23时许,深圳龙岗区 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 经龙岗区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很快被扑灭,事 故共造成43人死亡,88人受伤,其中51人需住院治疗。 消防部门经过现场勘查以及对现场人员的笔录分析,初 步认为演出时燃放焰火引发了火灾。 有这么一个笑话:发生火灾后,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财 产损失有多大,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有没有人员伤亡, 而日本人的第一反应是档案抢救出来没有。
高考题例
2006年上海: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 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 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 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清·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 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 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 ,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6、2008年暑假,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到九华 山考察。导游在介绍一座寺庙时说,该庙是 清代古建筑。但同学们发现该庙门前的石碑 上写着,它是民国28年始建的。这说明,导 游的话有误,因为它的历史不到 A 、40年 B 、50年 C、 60 年 D 、70年
( D)
③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
④口述史料 由人物专访所得的史料即口述史料具有不可忽视的 重要性。(如《一个老兵的回忆》)口述史料亦称口碑 史学。被访者亲历、亲见、亲闻,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 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 究方法学科分支。 口述史料,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 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 即是。口述史研究也碰到许多方法上的问题,比如如何 看待和区分口述材料里的真伪?
《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 游记》, 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同父亲与叔父从威 尼斯出发,前往蒙古人统治的中国.他在中国一呆17年, 深入西南和东南.四十一岁才回到故乡,后来将他的经历 口述成书.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马可波罗游记》.根据 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 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 这本700百年前的”旅游专著”,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人 文风俗,传统文化,世俗人情,对于丰富元朝史料,确实是 贡献良多.特别是,它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打开了第一扇门 .从此一发而不可止. 但是书中有许多夸张(他听到的传 说)的描写: 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其 顶皆用精金为之……”中国、印度“黄金盈野……”记述 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 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
回答: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理解、历史叙述 、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请 写出序号。 答:(1):史料③⑤⑥⑦。史料解释④。历史叙述 ① 。历史观点②。历史评价 ⑧
2,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 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写成的历史著作。 历史撰述有规范性的特点。
(二)历史学是什么? 历史学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科学。
(三)史学研究的方法: 1,基本的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证 和编订; 2,重要方法: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
3,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 计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学方 法、地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民族学方 法、民俗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的方法。
(3)史料能否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与多种因素有 关,如史料作者对历史事实所持的立场,作者写作的 目的和态度等等。
(4)回忆录,调查材料,新闻报道等类史料时要谨慎从 事。回忆录,调查材料,新闻报导等类史料都是既包含 有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研究历史要多使用第一手材料 总之,在对史料的真实性进行审定时,要具体内容具体 分析,既不要轻信,也不可轻率否定。要认真地从不同 倾向的史料中,找出真实可信的内容,供考证史实之用
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 ,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1901年,该馆并 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 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 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 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 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 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