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教案生物学研究的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教案生物学研究的方法

课 型
新授课
序号
9
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运用表格记录分析数据 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探究能力和运用表格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法
运用实验法进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 使学生在真空的实验经历中体验实验法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在真空的实验经历中体验实验法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探究实验法 师 生 互 动 教具 自制鼠妇实验装置、鼠妇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课 题 教育 教学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技巧。
课 型
新授课
序号
8
目的 思想教育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法 教 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热爱大自然。
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阅读法和讨论法、讲解法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具 录相、材料,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练习 林奈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环 新课导入: 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 类 、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 的原因, 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其 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 方法。实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 阅读材料: 教材 P27-28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 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4.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部分展开,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对生命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同学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重难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
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假设,形成科学的结论。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度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想: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有趣的生物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
2.分步教学,逐步深入
设想: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分为几个步骤,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和结论等,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
4.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应抓住时机,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命观念。
综合考虑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展开,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比较法。通过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研究的方法。
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通过在线平台和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设计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预习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细化问题,并提供更多的指导。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等。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核心
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科学探究与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生物学信息,并能进行整理和分析;2)证据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证据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3)沟通与协作: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生物学探究任务;4)生命观念:形成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建立生命观念。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生物学
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运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作用与目的:
重点难点及
解决办法
重点: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观察法的运用;3)实验法的步骤;4)调查法的实施;5)比较法的应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理解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的含义和区别;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本节课的主题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生物学?•为什么要研究生物学?•生物学研究的哪些方面?2. 学习课文(30分钟)请同学们依次阅读本节课的教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完成以下练习题:1.什么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简述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演绎四种方法的含义和区别。

3.请举一个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子。

3. 小组讨论(20分钟)同学们自行组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回答练习题2。

2.请各组派出一名代表,就所讨论问题发表意见陈述。

4. 教师点评(10分钟)教师回答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并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同时,教师强调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5. 作业布置(5分钟)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文章,要求包括以下内容:•什么是生物学研究方法?•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演绎四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各自的优缺点。

•举一个你所熟悉的例子,解释如何应用生物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作业提交时间为下节课开始前,每位同学需提交一篇A4纸的作业。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讨论等,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深入学生生活,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本节课着重培养了同学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才智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已有一定了解,但对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还不是很清晰。

1.1.3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案 (含答案) 生物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1.1.3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案 (含答案) 生物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第3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尝试设计简单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2.归纳出实验法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归纳实验法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难点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准备“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导学过程【探究主题一】人们常通过实验法研究科学问题阅读教材P20~21相关内容,了解响尾蛇特点。

完成思考讨论。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

长约2米。

身体呈黄绿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

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

分布于北美洲。

南美洲也有近似物种。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会迅速地将毒牙中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呢?【资料信息】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动物的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实验】阅读教材P20~21相关内容,结合下图,熟悉实验过程。

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科学家的实验实验1科学家的实验实验2【探究主题二】实验法通常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阅读教材P21~22相关内容,结合下面流程图,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

课堂小结生物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实验法){ 人们常通过实验法研究科学问题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达标检测1.研究响尾蛇追寻猎物所采用的方法是 ( B )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分类法2.简述实验法研究响尾蛇追寻猎物的方法。

实验方案:(1)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北师大版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目的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1、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观、思、读、探相结合板书设计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实验法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2、活动“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计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三、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探究影响分布鼠妇的环境因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为核心,探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

复习提问:①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②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③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回答:略。

)导入: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阅读书P27——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①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②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③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④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⑤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

)结合影片,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着事先设: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29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骤?请一位同这归纳一下实验法的步骤有哪些? (回答:略。

)讲述: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而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在我们的这个实验中变量是什么呢——是被响尾蛇袭击过,而另一只没被袭击的是对照。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

第一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了解生物学的多种研究方法。

2.能够简要的说出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研究过程及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一些学习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研究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过程,要实事求是和要有坚强的意志。

通过对于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观察法和实验法,并能够运用它进行生物学的简单研究。

教学过程:。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3.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捕捉数只鼠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那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回顾旧识。

二、讲授新课(一)响尾蛇是如何追寻他放走的猎物的【教师】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学生】可能的回答:毒液的气味,猎物的体温,腐肉的气味,猎物的痕迹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下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响尾蛇这种生物。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

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

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

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所以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结合课前大家收集和查找的资料讨论一下。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结果: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根据大家的调查,我们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
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1、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点
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观、思、读、探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1、实验法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2、活动“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计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探究影响分布鼠妇的环境因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为核心,探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

复习提问:①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②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③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回答:略。

)
导入: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阅读书P27——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①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②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③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④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⑤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


结合影片,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着事先设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
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
29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骤?请一位同这归纳一下实验法的步骤有哪些? (回答:略。

)
讲述: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而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在我们的这个实验中变量是什么呢——是被响尾蛇袭击过,而另一只没被袭击的是对照。

再一个强调的是假设——一个成功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P29,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课时以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为核心,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

课前布置学生捉10只鼠妇,根据书中P29——30的提示,运用你刚学到的知识,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按小组进行讨论。

如: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进行,教师指导。

上课时各组进行汇报,如小于50%说明实验支持假设成功,如大于50%失败,请找出原因。

最后评选出一份最优秀的,加以表扬。

课堂作业(讲评) P31思考与练习 1、2、3题
1、观察法
2、实验法。

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

3、不同意。

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对照实验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时间;(
、B
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