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课程报告
自救综合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威胁。
为了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自救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们掌握自救知识,提高自救技能,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以下是我对本次自救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同时,交通事故、火灾、中毒等意外事故也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互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救能力,我校组织了本次自救综合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1)地震自救知识: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传播特点、地震前的预兆等,掌握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2)火灾自救知识:学习火灾的成因、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
(3)洪水自救知识:了解洪水成因、洪水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4)交通事故自救知识:学习交通事故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1)地震逃生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逃生过程,提高逃生技能。
(2)灭火器使用培训:讲解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实际操作灭火器,掌握灭火技能。
(3)包扎伤口培训:学习包扎伤口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溺水自救培训:讲解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同学们模拟溺水情景,进行自救练习。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救意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自救的重要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2. 掌握了自救技能:同学们学习了地震、火灾、洪水、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自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增进了师生感情: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师生之间增进了了解,拉近了距离。
学习心得之突发事件自救互救

学习心得之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第一篇:学习心得之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学习心得之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学习突发事件自救互救,我认为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没上这门课之前,我对急救没有一点概念,完全是个“门外汉”,也没意识到过自救互救这一环节在整个“急救链”急救模式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谓“急救链”急救模式就是指,公众的自救互救、救护车上的医务人员现场施救、医院医生的急救这三链。
只有“急救链”急救模式环环相扣,才能使一些危重病人起死回生。
如果脱离了公众的自救互救,急救链就会断裂,危重病人的生存就可能成为泡影,这是因为一些危重伤病的急救黄金时间是伤后的一小时,而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内,呼吸道异物的现场急救更应分秒必争,只有“第一目击者”及时正确的急救,危重病人的生存才有希望。
由此可见,初级急救对整个急救过程的重要性,所以,我更要认真地学习这门课,掌握老师您所讲的所有知识,争取将来能挽救濒临于死亡的危重伤病者。
学习过程中,我对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尤为印象深刻。
心肺复苏,简称CPR,就是指对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同时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初级救生则简称为BLS。
因此,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又名为CPR-BLS。
常用的方法是打开病人的气道(简称A)、口对口人工呼吸(简称B)和胸外心脏按压(简称C),这也就是CPR-BLS的内容。
在学习这种急救方法时,我们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人体模特的身上进行了实践,将理论融合于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了这套急救术。
急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急救需要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门技术,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更多濒临死亡的生命。
10100510111 杨小峰第二篇:自救互救火场逃生自救与互救火灾,不仅顷刻之间可以烧掉大量财物,烧毁无法弥补的历史文化瑰宝,而且还危及人们宝贵的生命。
火灾现场缺氧、高温、烟尘、毒气和房屋倒塌等突如其来的险恶环境,往往使被大火围困的人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以致葬身火海。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课程报告

这学期,我们选修了XXX老师的网上通识课《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的知识,深感这些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获益匪浅,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它具有引发的突然性、目的的明确性、瞬间的聚众性、行为的破坏性和状态的失衡性。
在现场急救时,判断患者的伤情,要把握四个字:看,听,触,闻。
看,就是观察表情有无痛苦、肢体有无变形肿胀、口唇青紫吗、外出血吗、皮肤针孔吗、胸部不正常起伏吗、出大血吗、肌肉痉挛吗等;听,就是听患者的呻吟、不正常的呼吸声、骨折断裂声等;通过“触”,了解患者皮肤的温度、脉搏的快慢;除此之外,还要闻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例如酒精味、大蒜味、烂苹果味等。
自救和互救时,要确保伤患呼吸道畅通,用仰头举颏法,若病患颈椎受伤,就用双手推颌法。
若病患心跳呼吸停止,即做心肺复苏,三个环节:按压心脏、打开呼吸道、人工呼吸,若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呼吸慢(喘息样呼吸)的病患可以拿AED急救。
若为外伤出血,则包扎止血。
若为骨折,拿隔板或别的东西固定患肢,防止骨折断与坐骨神经受损。
正确的搬运,特别是颈椎受伤的患者,要正确的平托、慢运。
参考一下国外先进一点的急救方式为接力棒式急救方式:呼救-心肺复苏-AED除颤-急救-入院治疗。
人家例如美帝的拉斯维加斯州心脏聚停急救成功率高达74%,急救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生存能力,而我国成功率还不到1%,低于全世界的平均值2%……世界很多国家,欧美日本,政府在民众的意外事件的急救意识与技能培训都相当重视,比如说每个家庭汽车里边都配备了专业的急救包,政府还会对一般的市民都不定期地进行急救的普及和培训。
关于中毒的急救方法,要先根据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选取不同的方法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报告(一)

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报告(一)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报告1. 简介灾害自救与互救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人和社区组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伤害和恢复正常生活的行为。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个人和社区的抵御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 灾害自救措施预防措施•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灾害应对知识•定期检查家庭安全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加强建筑物结构安全性,防止倒塌和火灾等事故自我保护措施•在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行动•迅速躲避到安全地点,避免危险区域•使用遮蔽物或避难所保护自己•遵循当地政府发布的安全指引和紧急撤离计划•准备足够的食品、水和急救用品•保持通讯工具的充电和备用电池•存放一定量的现金和重要文件的复印件•购买应对灾害的必备物品,如手电筒、防护口罩等3. 灾害互救实践灾后自救与互助组织•在灾害后,当地居民可以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展开搜救和救援行动•互助组织可以提供食物、水和临时住所等基本需求,帮助灾民度过难关社区救助中心•社区可以设立救助中心,为灾民提供紧急救助和庇护所•救助中心可以提供医疗救援、心理疏导和基本生活用品等支持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作用•媒体可以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自救与互助措施•社交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相互传递信息和资源,组织互助行动灾害自救与互救实践是保护个人和社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预先做好自救准备,加强灾害应对能力,并与社区和社会资源密切合作,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恢复正常生活。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5. 建议与措施加强灾害教育与宣传•在学校、社区和企业等场所开展灾害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灾害自救与互救的认识和意识。
建立灾害自救与互救机制•在政府和社区层面建立灾害应对机制,制定详细的预案和行动指南,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与互救行动。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升公众自救能力,鼓励参加培训和演练,加强个人和家庭的应急准备。
自救与互救报告范文

自救与互救报告范文自救和互救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力量,在面对各种困难和危机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分别探讨自救和互救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具体实践。
一、自救的含义和重要性自救是指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智慧解决问题,寻找出路的行为。
自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救能培养个人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当个人遇到问题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不仅可以解决问题本身,还能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自救,个人意识到自己不是无助的,而是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困难。
其次,自救有助于提升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在社会中,个人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不可能事事依靠他人。
通过自救,个人能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管理和应对能力。
最后,自救可以带来积极的人生态度。
自救意味着积极应对问题,勇敢面对困难,从而培养个人的乐观心态和自信心。
面对困境,只有拥有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二、自救的具体实践个人自救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自身能力:个人应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 增强心理素质:个人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个人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交流经验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
3. 管理个人资源:个人应该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耗。
通过合理管理个人资源,个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价值。
三、互救的含义和重要性互救是指人们在面对共同利益和共同挑战时,相互合作和互相帮助的行为。
互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互救能够激发集体的力量。
个人的力量有限,而通过互救,可以将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
大学生应急救护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和技能,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特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应急救护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学校体育馆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训器材:急救包、模拟人体、心肺复苏模型、创伤包扎材料等实训人员:XX名大学生三、实训原理应急救护是针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主要包括心肺复苏(CPR)、创伤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等基本技能。
本次实训以国际急救联合会(IFRB)的标准操作程序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应急救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讲解。
四、实训过程1. 理论讲解实训开始,由专业急救人员对应急救护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
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等技能。
2. 模拟操作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操作训练。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创伤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等技能的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专业急救人员现场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实战演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组织了实战演练。
学生分组扮演伤员和救护人员,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应急救护。
在演练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迅速、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4. 总结评价实训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总结评价。
专业急救人员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五、实训结果1. 学生应急救护意识明显提高通过本次实训,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认识到应急救护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学生应急救护技能得到提升学生掌握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等基本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专八急救课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我校特开设了专八急救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本次急救课程的学习总结。
二、课程内容概述1. 急救基础知识课程首先介绍了急救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原则,强调了急救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现场评估、紧急呼叫、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基本技能。
2. 常见急症处理课程详细讲解了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休克、烧伤、中毒、中毒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哮喘、癫痫等。
3. 常见创伤处理针对常见的创伤,如骨折、出血、烫伤、电击伤等,课程介绍了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4. 急救操作技能训练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课程安排了丰富的实操环节,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技能的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
三、学习体会1. 提高急救意识通过学习急救课程,我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掌握急救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急救课程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救助他人,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例如,在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掌握逃生技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急救操作技能训练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紧急情况下,只有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才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4. 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同学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2)部分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动作不规范、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3)课程时间有限,部分同学未能充分掌握急救技能。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急救知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活动方案和总结.docx

“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活动方案和总结1、学生知道一些安全隐患。
2、培养学生自救互救的方法。
活动目的意义:所属领域:小学参与人数:54活动方案: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蓬江区丰乐小学莫其梅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一些安全隐患。
2、培养学生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当自己处于险境时的处理办法。
教学难点:学生懂得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教学用具:幻灯、卡片教学过程:一、揭题。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上安全教育课,主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二、学文。
电不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请看屏幕。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不知道的话,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上海的东方明珠。
这幅图美吗?有人说到上海游玩,不到外滩去观赏夜晚的东方明珠,那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东方明珠之如此迷人,电的功劳少不了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电也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安全使用电而使身体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老师也有两个认识的人被电夺取了年轻的生命,一个是老师同学的哥哥,另外一个是住在东湖公园旁的朋友。
所以为了大家能健康成长。
我们有必要学习关于电方面的安全知识。
1、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先来学习用电常识(示)下面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不正确的用电图片实物图一:把插头插进插座时,手指与插头金属片接触。
请大家认真观察,指出不正确的地方(让多个同学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呢?示(不触及带电部分)实物图二:用湿布檫拭电器。
可是,妈妈在给电器抹尘的时候,没有触及带电部分,但还是触电了,请同学们看图,指出妈妈不正确的地方。
应该怎样做?示:不用湿手触电器实物图三:电器开关的绝缘外壳破烂。
实物图四:电线霉烂、放电。
有时,电器本身也会为我们带来危险,请同学们看墙上这条电线有什么毛病?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应该怎样做?示:不用残破电线。
实物图五:用纸套着灯泡代替灯罩。
小明家的电灯与电线是完好无损的、很新的,可是就是有问题,你能指出来吗?为什么?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示:不用易燃物好,请大家看黑板,看看我们许了哪些用电常识,请大家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学期,我们选修了XXX老师的网上通识课《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的知识,深感这些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获益匪浅,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它具有引发的突然性、目的的明确性、瞬间的聚众性、行为的破坏性和状态的失衡性。
在现场急救时,判断患者的伤情,要把握四个字:看,听,触,闻。
看,就是观察表情有无痛苦、肢体有无变形肿胀、口唇青紫吗、外出血吗、皮肤针孔吗、胸部不正常起伏吗、出大血吗、肌肉痉挛吗等;听,就是听患者的呻吟、不正常的呼吸声、骨折断裂声等;通过“触”,了解患者皮肤的温度、脉搏的快慢;除此之外,还要闻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例如酒精味、大蒜味、烂苹果味等。
自救和互救时,要确保伤患呼吸道畅通,用仰头举颏法,若病患颈椎受伤,就用双手推颌法。
若病患心跳呼吸停止,即做心肺复苏,三个环节:按压心脏、打开呼吸道、人工呼吸,若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呼吸慢(喘息样呼吸)的病患可以拿AED急救。
若为外伤出血,则包扎止血。
若为骨折,拿隔板或别的东西固定患肢,防止骨折断与坐骨神经受损。
正确的搬运,特别是颈椎受伤的患者,要正确的平托、慢运。
参考一下国外先进一点的急救方式为接力棒式急救方式:呼救-心肺复苏-AED除颤-急救-入院治疗。
人家例如美帝的拉斯维加斯州心脏聚停急救成功率高达74%,急救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生存能力,而我国成功率还不到1%,低于全世界的平均值2%……世界很多国家,欧美日本,政府在民众的意外事件的急救意识与技能培训都相当重视,比如说每个家庭汽车里边都配备了专业的急救包,政府还会对一般的市民都不定期地进行急救的普及和培训。
关于中毒的急救方法,要先根据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选取不同的方法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对于经呼吸道吸收的毒物,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松开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昏迷者,取出假牙,舌头牵出,注意呼吸道开放,吸氧,冬天保暖,夏天防暑。
对于污染皮肤、粘膜的毒物,立即脱离现场,脱去已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流动、冷水最多微温的清水冲洗。
越彻底越好。
对于经消化道进入体内的毒物,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要注意,已昏迷者、患有严重心脏病者、食道静脉曲张者、胃溃疡者、肝硬化者、孕妇、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者,不能用催吐洗胃方法。
排除已吸收的毒物可以用吸氧或输液的方法。
对于少量的中毒有特效药。
有机磷农药中毒了有阿托品、氯磷啶、解磷啶。
亚硝酸盐中毒用美蓝(亚甲蓝)、维生素C。
氰化物中毒(氰化钾、氰化钠)用亚硝酸异戊酯、硫代硫酸钠。
铅锰铜中毒用依地酸二钠钙。
毒蛇咬伤用抗蛇毒血清。
当然是不同种类的蛇要对应不同种类的抗蛇毒血清。
海洛因、吗啡、急性乙醇中毒用纳洛酮。
异烟肼用维生素B6。
对于昏迷的现场急救,要立即将病人置于平卧位,头偏一侧。
抽去病人枕后的枕头,或在其二肩胛骨下方一薄枕,有利于头向后稍仰。
取出病人口袋内的硬币、小刀和钥匙等,以免压伤。
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若发现病人心跳呼吸停止,马上做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
叫人呼叫救护车。
对于晕厥的现场急救,首先要把患者抬到空气清新地方躺下,使其头后仰,开放气道或去坐位头下垂。
双手往病人心脏方向推压病人下肢,使血液流向大脑。
压人中、掐十宣、抹印堂中医穴位治疗常有显效。
对于休克的现场急救,首先要止动,不要随意搬动病人,有条件可给予吸氧,及时呼叫救护车,若为出血性的休克,抬高(垫高)病人两腿,头侧向旁边。
烧烫伤一般分为三个等级,烫伤可分为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削落)。
关于烧烫伤的急救,一度烧烫伤,冷水冲擦干后,可在伤患处涂红花油、烫伤膏。
二度烧烫伤:若有水泡,可用缝衣针经火苗烧几秒或酒精消毒后在水泡底部针破,不要剪表皮。
湿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
若水泡很大,直接用清洁的纱布盖在上面。
当强酸强碱烧伤皮肤时,立刻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
地震急救:把人从废墟里救出来。
对于掩埋者的施救技巧:先露头。
清除口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后露身;再露四肢。
如果小飞虫飞进耳朵,要带病人到黑暗的地方,拎起耳廓,用手电筒照耳道,利用光引出飞虫或向耳内吹一口烟,使小飞虫受烟呛而出。
可向病人耳朵内滴几
滴花生油或菜油,使小飞虫溺闷而死,然后夹出。
如果鱼骨刺入咽喉,不要咽,让病人大叫,开放咽喉部,用夹子取出。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经对湖南省某市三所中学(初中1所,高中2所)暑假补习的三个班级共139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火灾中逃生与自救技能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遇到火灾时,8.7%的高中同学会做出寻求伙伴等不明智选择。
而遇到火灾时最好的选择为观察周围情况,认清形势,再做出报警、逃离等决定,初中生与高中生做出正确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0%,64.3%;火势较猛时,处在商场三层不便迅速撤离,85.0%的初中同学和57.4%的高中同学选择了从安全出口逃离这一不太可行的方案,面处于此种情况下带上衣服逃进有水空间等待救援是正确的选择,初中生与高中生做出正确选择的比例分别为5.O%,31.3%;而在转移方式的选择上,仅有45.0%的初中同学和43.5%的高中同学选择了匍匐于地面爬出这一最安全的方法。
由此可见,中学生对逃生与自救技能掌握情况不佳,我们应当应选用适当方法,加强对中学生的逃生与自救技能教育。
通过大量的调查,我们能够得出结论,虽然急救知识在公众中普及率很低,但公众想了解急救知识的愿望很迫切。
对此,我认为应该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和提高急救能力的专门培训。
溺水、火灾、中毒等突发事件频发,但公众急救知识却十分缺乏,只有不断普及急救知识,才能使许多伤者不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避免悲剧的发生,拯救更多的生命。
这对于我们是十分迫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