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互联网餐饮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餐饮年末财务分析报告(3篇)

餐饮年末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餐饮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旨在对某餐饮企业在2021年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经营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二、企业概况某餐饮企业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中式正餐业务,以“健康、美味、营养”为经营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分店,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三、财务数据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2021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同比增长15%。

其中,正餐业务收入占90%,其他业务收入占10%。

从数据来看,正餐业务仍然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2. 营业成本分析2021年,企业营业成本为600万元,同比增长10%。

其中,原材料成本占50%,人工成本占30%,能源成本占10%,其他成本占10%。

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增长主要受市场行情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影响。

3. 毛利率分析2021年,企业毛利率为40%,较上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这说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品牌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4. 净利润分析2021年,企业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同比增长20%。

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提升。

5. 资产负债分析截至2021年底,企业总资产为1500万元,同比增长10%。

其中,流动资产占70%,非流动资产占30%。

负债总额为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3.3%,处于合理水平。

6. 盈利能力分析2021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20%,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这说明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色。

四、问题分析1. 原材料成本上涨: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

2. 人力资源紧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招聘和培训成本也随之提高。

3. 市场竞争加剧: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来自同行业和新兴餐饮品牌的挑战。

青岛外卖员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外卖员现状分析报告

青岛外卖员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外卖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作为餐饮行业的重要一环,外卖员承担着将美食送到人们家里的重要任务。

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外卖行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

本报告将对青岛外卖员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此行业的发展情况。

1. 外卖业务的快速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外卖业务在青岛市快速增长。

无论是居民还是办公室人员,外卖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据统计,青岛市的外卖交易额在过去几年中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数额。

2. 外卖员数量的增加外卖业务的快速增长对外卖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青岛市民政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的外卖员数量已达到近2000人,较前一年增长了60%。

这表明外卖行业在青岛市的就业机会正在增加。

3. 外卖员的工作时间和收入外卖员的主要工作时间是在中午和晚上,这是人们最喜欢点外卖的时候。

然而,由于工作时间集中在繁忙的用餐时间段,外卖员的工作非常辛苦。

根据我们对一些外卖员的调查,他们平均每天工作8至10小时,每月工作日平均为22天。

由于工作量大,外卖员的收入相对较高,平均月收入在5000至8000元之间。

4. 外卖员的工作条件和风险尽管外卖员的收入相对较高,但他们的工作条件和风险也不容忽视。

首先,外卖员的工作环境常常是户外,暴晒或严寒的天气都需要他们坚持工作。

其次,他们需要长时间骑行送餐,经常会遇到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外卖员由于要经常进出住户,也需要面对个人安全的威胁。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外卖员的保护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福利。

5. 外卖员的职业发展前景外卖员作为一种相对新的职业,在青岛市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广阔。

随着外卖业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外卖员职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

已经有一些外卖员通过转岗或进修,成为配送团队的管理人员,有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结论外卖行业在青岛市的快速增长为外卖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较高的收入。

餐饮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篇

餐饮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篇

餐饮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篇餐饮市场调查报告一、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消费与责任”主题精神,深化“文明消费、健康饮食”理念的宣传教育,了解当前市民在餐饮方面的消费状况,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业的经营行为,倡导诚信经营,不断推进餐饮业的“新消费运动”深入开展。

更好地为消费者营造规范、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者树立理性、责任、文明的消费新风尚。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各样的餐馆屹立于大街小巷,人们到餐馆去就餐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他们对饮食的安全、饮食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小组基于此,对本次石河子市区的餐饮消费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个餐馆的客人以及老板做了相关的调查,通过对他们的调查,深刻的了解到了石河子市区的饮食消费的相关情况。

二、导语:为了了解石河子市区市民的饮食消费情况,我们小组五人于20**年7月25日至8月10日对石河子部分餐馆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通过我们做出来的调查问卷发放于消费者进行调查,对餐馆管理者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78份,回收率94、5%,且回收的每一张调查问卷都切实有效。

通过这些人的反馈情况以及大家对这些情况的汇总,我们对石河子市的饮食消费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达到了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现将本次调查的相关情况进行予以总结,其相关情况如下:三、(一)调查结果统计1、被调查者的身份、年龄的相关结果的统计2、被调查者在餐馆的消费实际情况统计3、顾客对餐馆的相关期望4、餐馆老板的情况5、回头客人的来源40、2%的客人认为分量充足是他们作为回头客的必要条件,45、6%的人认为价格实惠是其首要条件,还有服务质量好坏、人多、安全卫生也是他们考虑的内容之一。

是否排队也是其考虑的因素,65、0%的人经常去没有排队的地方。

(二)调查结果分析:有了经济基础,人们也逐渐在生活中、工作中不时的到餐馆去就餐,消费者在外就餐的频率更高了,而且餐饮也作为了他们生活、工作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商务应酬、生日宴会、情侣约会等,餐饮也的发展也推动了各个方面的进步。

餐饮行业年度总结数据(3篇)

餐饮行业年度总结数据(3篇)

第1篇一、行业概述2023年,我国餐饮行业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逐渐恢复并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提升,餐饮行业在产品创新、服务优化、营销手段等方面不断进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餐饮体验。

二、经营数据1. 总体营业收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餐饮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 客户消费频次:消费者人均消费频次为每月3.2次,同比增长5.3%。

3. 消费金额: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317元,同比增长10.8%。

4. 各类餐饮业态收入占比:正餐收入占比为48%,快餐收入占比为25%,团餐收入占比为15%,饮品收入占比为12%。

5. 线上线下融合:线上餐饮收入占比达到15%,同比增长10%。

三、区域发展1.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餐饮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7.5%。

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355元,同比增长8.6%。

2.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餐饮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8.2%。

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295元,同比增长9.1%。

3. 三线城市及以下:三线城市及以下餐饮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8.8%。

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245元,同比增长10.3%。

四、品类发展趋势1. 健康餐饮: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低脂、低盐、低糖的菜品受到青睐。

2. 轻食餐饮: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便捷、营养、健康的轻食餐饮需求不断增加。

3. 本土化餐饮:地方特色餐饮逐渐成为市场亮点,消费者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

4. 外卖市场:外卖市场持续增长,消费者对线上订餐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五、问题与挑战1. 疫情影响: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餐饮行业仍需关注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

2. 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给餐饮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3. 竞争加剧:餐饮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需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品牌竞争力。

2023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行业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

对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来说,外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外卖行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展望。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中国外卖市场在近几年内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亿元,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X%。

预计到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将达到X亿元。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明显转变。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主导消费力量,他们更加注重时间效率和便利性。

通过外卖平台点餐,消费者不仅可以省去外出就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还可以随时随地品尝各种美食。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外卖APP成为了人们点餐的首选途径。

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外卖平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三,疫情对外卖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疫情期间,人们不得不居家隔离,外出就餐的频次明显下降,外卖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这一时期,外卖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培养了更多消费者对于外卖的接受度和信任感。

二、消费者需求与行业热点随着消费者对外卖的需求不断增加,外卖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逐渐上升。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食品的安全与营养。

外卖平台应积极引入更多健康饮食的选择,推动餐饮行业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菜品。

其次,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希望外卖平台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增加点餐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外卖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提供。

第三,配送服务和骑手管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随着外卖订单量的增加,如何保证配送的准时和高效成为了外卖平台的重要任务。

餐饮外卖分析报告

餐饮外卖分析报告

餐饮外卖分析报告餐饮外卖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下单、配送的服务。

该服务主要由餐饮商家、外卖平台、外卖骑手三方合作完成,最终将食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其实餐饮外卖行业是起源于电话订餐,如今依托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订餐模式产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餐饮外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其上游由餐饮商户和外卖骑手组成,外卖骑手又可分为uu跑腿、点我达等众包平台的外卖骑手,以及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的自营平台的外卖骑手;中游主要是餐饮外卖平台,主要包括饿了么、美团等综合性外卖平台,以及肯德基宅急送等垂直型外卖平台;其下游消费又可分为企业消费和个人消费,其中个人消费占据主导。

一、行业现状1、餐饮商户线上外卖业务收入比重逐年上升当前我国餐饮商户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且有60%以上的商户员工数量不足5名,近70%的餐饮商户是个体户,整个餐饮外卖行业餐饮商户的连锁化、规模化程度较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整个餐饮行业的收入出现近八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6.6%。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线上外卖却保持上升趋势,餐饮商户的线上外卖业务收入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2015年我国线上外卖收入占餐饮总收入比重只有1.4%;2020年这一数据便增长至16.6%,餐饮业线上外卖的收入更是达到6561亿元,同比增长13.3%。

外卖业务也成为了餐饮商户营收增长的重要突口,我国餐饮外卖行业也借机得到了较快发展。

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商家对外卖平台的依赖性已经固化。

据悉,我国有近50%的商户在疫情后投身于外卖经营,近32%的餐饮商户在疫情期间的外卖收入占餐饮总收入比重有所提升。

就2021年11到12月餐饮商户外卖订单客单价均价分布来看,10-29元占据主导,占比达到74.6%;40-49元和10元以下占比较少,分别为3.6%和1.7%。

2、外卖骑手数量增加随着我国餐饮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万吨外卖骑手数量也得到了增长。

2019年我国外卖骑手数量突破700万人;到2021年更是达到约1300万人。

餐饮行业研究报告

餐饮行业研究报告

餐饮行业研究报告1中国餐饮行业品类丰富,中式餐饮中的火锅份额最大中式餐饮是中国整体餐饮服务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

我们按菜系类别,将中国餐饮市场分为中式餐饮、西式餐饮及其他餐饮。

2015年至2020年,中国餐饮市场总收入由2015年的3.23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6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餐饮市场的市场规模缩小至3.95万亿元,但由于2020年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餐饮服务市场整体有所恢复,预计2025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

根据中国经营连锁协会的报告,中式餐饮是中国餐饮服务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2015年至2020年在中国餐饮市场的份额保持在80%左右,2020年市场份额达到78.9%。

中式餐饮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火锅在中式餐饮市场的市场份额最大。

中国中式菜品市场品类众多,地域菜系各有特色,丰富度极高。

火锅在中式餐饮市场的市场份额最大,按2020年的收入计算,市场份额为14.1%,其次是四川菜、粤菜和江浙菜,市场份额分别为13.7%、9.9%和7.3%。

按餐饮业态分类,可以将中国餐饮市场分为正餐、火锅餐饮、快餐、团餐和西餐休闲餐饮五个类别。

其中,团餐指的是因某种共同原因形成的,多人在共同场所的临时或长期共同就餐,包括固定场所固定人群(工厂、企业、机关单位、学校、铁路、航空、服务区),变动场所流动人群(会议、宴会)以及特殊群体(乡镇小学、社区、老人餐)。

2餐饮市场规模庞大,行业蕴含成长空间2.1餐饮行业规模庞大,适应疫情后强势反弹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庞大,且增速常年高于社零总额增速。

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庞大。

2020年年末餐饮业法人企业数为32,901个,从业人数约为257万人。

2021年全年餐饮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6.1个百分点,全年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64%。

2021年外卖行业发展报告

2021年外卖行业发展报告

饿了么
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
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创业多年,以 “Everything30min”为使命,专注于用创新科技打造全球出色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推动了中国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外卖培 养成中国人继做饭、堂食后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
总得分
91.46 91.44 91.4 91.33 91.19 91.19 91.12 91.1 91.09 90.95 90.92 90.64 90.61 90.6 90.57 90.55 90.52 90.51 90.47 90.46 90.26 90.16 90.09 90.04 89.95
在2020-2021年中国外卖 品牌TOP50榜单中,华莱士、 麦当劳、肯德基、1点点、 汉堡王、CoCo都可、古茗、 星巴克、德克士、尊宝纷纷 上榜.
星巴克专星 星巴克企业管理(中

国)有限公司
星巴克于1999年1月,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内地门店。对星巴克来说,中国目前已成为星巴克发展速度快、大型的海外市 场。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18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4,400家门店,拥有58,000多名星巴克伙伴。这一独特优势使星巴克能 够在每一天,通过每一家星巴克门店,践行星巴克的承诺。
排名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品牌名称
达美乐 乡村基 吉野家 老娘舅 蜜哆哆炸鸡 芝根芝底 小谷姐姐 张亮麻辣烫 食其家 棒约翰 杨国福麻辣烫
和番 茉沏 厝内小眷村 牛家人 海盗虾饭 李先生 真功夫 小蛮椒 丽华快餐 铁酱披萨 和府捞面 柠檬队长 米勒汉堡 晨曦炖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互联网餐饮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1.互联网餐饮行业前景趋势 (5)
1.1互联网订餐平台把关不严 (5)
1.2网络餐饮商家无证经营 (6)
1.3网络餐饮监管手段落后 (6)
1.4互联网+食品行业制度滞后 (6)
1.5餐饮行业门槛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7)
1.6循环闭合体出现问题 (7)
1.7传统餐饮以卖家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方式逐渐被淘汰 (7)
1.8延伸产业链 (8)
1.9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8)
1.10呈现集群化分布 (9)
1.11需求开拓 (10)
2.互联网餐饮行业现状 (10)
2.1互联网餐饮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10)
2.2互联网餐饮市场规模分析 (12)
2.3互联网餐饮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3)
3.互联网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 (16)
3.1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16)
3.2食品安全问题 (16)
3.3成本高,利润低 (16)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7)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7)
3.6基础工作薄弱 (17)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7)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8)
4.互联网餐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4.1互联网餐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4.2互联网餐饮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9)
4.3互联网餐饮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9)
4.4互联网餐饮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0)
5.互联网餐饮行业竞争分析 (21)
5.1互联网餐饮行业竞争分析 (21)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2)
5.2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5.3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
6.互联网餐饮产业投资分析 (24)
6.1中国互联网餐饮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
6.2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投资风险 (24)
6.3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投资收益 (25)
1.互联网餐饮行业前景趋势
1.1互联网订餐平台把关不严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和登记”;第二十六条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通过平台销售商品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发现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的,应当向平台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时可以停止对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

显然互联网订餐平台并没有承担起对商家资质承担审核和登记的责任。

1.2网络餐饮商家无证经营
根据最新《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但是相当一部分网络餐饮商家证照不符甚至无证经营。

去年11月底上海市消保委和食药监局公布的抽查中显示,时下某最火的点餐软件亮证率仅为13%,同样的问题在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普遍存在,其他城市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

1.3网络餐饮监管手段落后
对于“互联网+”进入餐饮行业后,O2O外卖这种新的业态逐渐发展壮大,然而政府的监管手段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抽查和事后追责,受人力物力制约,每年抽查的次数有限,有限的监管已无法应对已有的数万家店铺,更何况店铺数量仍在野蛮生长。

1.4互联网+食品行业制度滞后
我国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法治进程成效斐然,新的《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但是由于“互联网+”自身特点导致其发展十分迅速,而立法普遍具有滞后性,导致现有的制度不适应新的“互联网+”餐饮行业的要求,妨碍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该行业的监管,阻碍了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