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密封胶生产工艺相关
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

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硅酮密封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密封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高温性和耐化学性能。
为了规范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和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对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内容。
其中,产品分类根据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将硅酮密封胶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以便用户选择和使用。
技术要求则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耐候性、粘附性、流变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则规定了对硅酮密封胶进行检测和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则是为了保证产品在整个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因地区、厂家或个人的不同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有利于消费者和施工单位选择优质的硅酮密封胶产品,提高建筑密封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国家标准还可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推动硅酮密封胶行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最后,作为硅酮密封胶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加强对产品质量和使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使用单位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酮密封胶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规范进行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硅酮密封胶产品的监督检查和质量评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保障消费者和施工单位的权益。
总之,硅酮密封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全行业能够共同遵守国家标准,推动硅酮密封胶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硅 酮 结 构 密 封 胶 使 用 工 艺 指 南 一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工艺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一般要求、结构胶粘结装配玻璃单元件工艺、设计参考、结构性粘结装配玻璃单元件工艺、工艺过程检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对进行粘结测试的地方进行修补、关于粘结性、相容性试验的一些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莫斯卡硅酮结构胶粘结装配结构玻璃单元件工艺和过程控制检测方法,也可以用于中空玻璃结构的制作。
二、一般规定2.1建议所有使用本公司产品的用户直接到本公司或本公司在当地的专卖店销售部以及本公司指定的销售商处订购,以便获得质量可靠的产品及有利的技术支持。
2.2所有使用本公司产品的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在设计制作及安装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胶缝的设计按所给的公式进行。
2.3所有幕墙设计中选用的基材和附件都必须送到本公司或相关机构进行粘结性和相容性试验,在出具可以使用的报告后才能投入实际施工。
2.4使用本产品的用户必要时应尽早将幕墙的设计图纸送到本公司,由专业人员对使用结构胶的各节点进行审查,出具可以使用的审查报告后放能进行施工。
2.5双组分结构胶在每次开泵注胶之前都应进行混合均匀性(蝴蝶)试验,方法见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附录D.4或本文第五部分(5.2);在使用过程中每一天都必须进行一次拉断时间测试,方法见本文第五部分(5.3)。
2.6在玻璃幕墙单元件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随批剥离粘结性试验,方法见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或本文第五部分(5.4),如果粘结破坏面积大于5%,说明施工操作有问题,应立即停止新的单元件制作,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将该批单元件产品作为重点进行切胶剥离粘结性试验,若试验仍不合格,则必须返工重新制作。
2.7对于已制作完成的幕墙单元件成品,应按GB16776-2005进行切胶剥离粘结性试验,或本文第五部分(5.4)。
胶必须充满整个内腔且无气泡与空隙,粘结破坏面积应少于5%否则必须追溯检查该批产品的施工操作技术,由技术部质量部门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
硅酮耐候密封胶标准

硅酮耐候密封胶标准硅酮耐候密封胶是一种具有优异耐候性能的密封胶,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其主要特点是耐高温、耐紫外线、耐化学腐蚀,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能。
为了确保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指导生产和使用。
首先,硅酮耐候密封胶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主要包括硅酮橡胶、填料、增塑剂、稀释剂等原料的选用和质量要求。
其中硅酮橡胶的品种和牌号应符合国家标准,填料和增塑剂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稀释剂应符合环保要求。
只有选用合格的原料,才能保证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质量。
其次,硅酮耐候密封胶的生产工艺应符合标准要求。
包括橡胶混炼、硫化工艺、成型工艺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特别是硫化工艺,需要控制好硫化温度和时间,以及硫化剂的选择和使用,确保产品的硫化度和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质量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包括外观质量、粘度、硫化速度、拉伸强度、粘结强度、耐候性等指标都需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的各项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投入市场销售和使用。
最后,对硅酮耐候密封胶的使用也有相关的标准规定。
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储存条件、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密封效果。
储存条件应注意防潮防晒防冻,避免影响产品的性能。
使用环境应符合产品的耐候性能要求,避免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总之,硅酮耐候密封胶的标准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对生产和使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和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硅酮耐候密封胶的优异性能,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硅酮密封胶制作方法

硅酮密封胶制作方法介绍硅酮密封胶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材料,具有极佳的耐热性、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硅酮密封胶的制作方法,以供参考。
材料准备在制作硅酮密封胶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硅酮胶原材料:硅酮密封胶的主要成分为硅酮预聚物、交联剂和填料,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比例。
2. 交联剂:可选择高温固化性交联剂或常温固化性交联剂,根据具体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交联剂。
3. 填料:可根据需要添加填料,如密封剂、增稠剂等。
4. 溶剂:用于调节胶水的粘度和流动性。
制作过程下面是硅酮密封胶的制作步骤:步骤一:原材料配比1.根据所需密封胶的性能要求,确定硅酮预聚物、交联剂和填料的配比比例。
通常情况下,硅酮预聚物和交联剂的比例为10:1,填料的添加量根据具体需求确定。
步骤二:原料混合1.将硅酮预聚物和交联剂按照配比比例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搅拌均匀。
可以使用搅拌器或手动搅拌工具进行混合,以确保两种原料充分混合。
2.如果需要添加填料,将填料逐渐加入到混合物中,同时边加边搅拌,直至填料均匀分散在混合物中。
3.如果需要调节胶水的粘度和流动性,可以适量添加溶剂,并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充气除泡1.将混合后的胶水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
2.使用真空泵对容器内的胶水进行抽真空,以去除胶水中的气泡。
3.根据胶水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抽真空时间和真空度,通常抽真空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步骤四:固化1.将抽真空后的胶水倒入密封模具或需要密封的部件表面。
2.根据选择的交联剂的类型,将胶水放置在高温或常温环境下进行固化。
固化时间一般为24至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交联剂的说明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1.在制作硅酮密封胶时,应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或吸入胶水。
2.在配比时应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避免添加过量或过少的原料。
3.在混合和固化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杂质的混入。
硅酮密封胶制作方法

硅酮密封胶制作方法
硅酮密封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制品,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
它具有很强的粘合力和耐高温的特点,让它成为了很多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硅酮密封胶的制作方法吧。
1. 材料准备
硅酮密封胶制作的原料主要是氧化硅和三甲基乙氧基硅烷。
这些物质都可以在化学深度处理公司等大型化学企业中购买得到。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比如稀释剂,催化剂等。
2. 制作流程
首先将氧化硅和三甲基乙氧基硅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搅拌均匀。
接着将这个混合物加入气密的反应釜中,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稀释剂。
在反应釜中进行高温高压的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就可以得到硅酮密封胶了。
3. 质量控制
硅酮密封胶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因此,在制作胶水时需要注意质量控制。
首先需要控制材料比例的准确性,确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其次需要检测催化剂的含量,以确保反应的充分程度。
最后需要对制成的硅酮密封胶进行质量检验,测试其性能是否符合规格。
以上就是硅酮密封胶制作的主要流程。
在实际制作中需要注意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确保安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适用性。
总之,硅酮密封胶作为一种常用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比例、催化剂含量等关键因素的控制,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的稳定。
不同生产工艺对中性硅酮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不同生产工艺对中性硅酮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对一步混成法和二步法2种生产工艺对中性硅酮密封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比。
结果表明,用二步法制备的硅酮密封胶的施工性、力学性能和贮存稳定性都要优于一步混成法。
关键字:中性;硅酮密封胶;一步法;二步法中性硅酮密封胶按硫化种类可分为脱醇型、脱酮肟型,由于它在硫化过程中释放醇类、酮肟类等中性小分子物质,具有无刺激性气味[1]、粘接性强、耐候性好、不会腐蚀金属材料等优点,而应用广泛。
目前中低档的硅酮密封胶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工艺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也称基料法)。
一步法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设备简单等特点,因此传统生产工艺主要采用一步法。
但由于硅酮密封胶中添加了大量增塑剂和填充料,一步法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波动大,贮存稳定性不佳,采用二步法可以改善这些不足。
本文对2种生产工艺所制备硅酮密封胶性能进行研究对比。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材料及制备配方(见表1)1.2 实验设备实验型强力分散机,QF-5,佛山市金银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实验型压料机,YLJ-5,佛山市金银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高速分散釜,NX-5,广东省佛山市诺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双柱拉力材料试验机,ZL-1009A,东莞市正蓝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3 测试内容及方法外观:目测;挤出性:按GB/T 13447.3—2003试验。
采用聚乙烯挤胶筒,胶筒长度为179 mm,内径为40.1 mm,挤出孔直径为14 mm,装填容量为177 mL,不安装挤胶嘴,气压为0.340 MPa,测定将全部样品挤出的时间,精确到0.1 s,挤出时间越长表明挤出性越差。
表干时间:按GB/T 13477.5—2003试验;固化深度:使用固化深度板检测样品在标准条件下24 h固化深度;邵氏硬度:在PE膜上平放内框尺寸为150 mm×80 mm×(0.5~1.5)mm的金属模框,将试验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 d,然后揭去PE膜制得试样,按GB/T 531—1999采用邵尔A型硬度计试验;伸长率、拉伸强度:按标准试样使用拉力试验机测试;弹性恢复率:按GB/T 13477.17—2002试验;贮存稳定性:利用热贮前后挤出性的变化表征贮存稳定性。
硅酮密封胶施工工艺规程

硅酮密封胶施工工艺规程一、引言硅酮密封胶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密封材料,它具有耐高温、耐候性好、抗老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玻璃幕墙、门窗等领域。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密封胶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文就硅酮密封胶的施工工艺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了解施工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2. 确保施工地点干燥、整洁,没有尘土和油污。
对于潮湿表面需要提前干燥处理。
3. 检查硅酮密封胶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密封胶质量符合要求。
4.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刮板、封口胶枪、清洁剂等。
三、施工工艺1. 表面处理1.1 新旧表面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
对于新表面,确保它们平整、干燥且没有灰尘和杂质;对于旧表面,首先要清除旧的密封胶残留物和污垢,然后进行清洁和打磨。
1.2 清洁剂选择要科学合理,根据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对密封胶产生不良影响。
1.3 确保表面干燥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涂抹。
2. 密封胶的涂抹2.1 使用封口胶枪将硅酮密封胶均匀涂抹在需要密封的部位。
涂抹时要保证涂胶的宽度和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空隙和太厚的现象。
2.2 对于较大面积的密封,可以采用多次涂抹,每次涂胶间隔时间应根据天气条件和密封胶的固化速度来合理安排。
3. 平整处理3.1 在刚涂完密封胶的表面,使用刮板将密封胶表面刮平,使其与周围表面平齐。
3.2 刮平后,使用平整剂或指甲修整胶缝的形状,确保胶缝的外观美观。
4. 固化和维护4.1 密封胶固化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有关。
施工完成后,根据厂家要求和实际情况等待固化时间,避免过早进行下一步操作。
4.2 在施工中,严禁触碰或滑动已经涂抹的密封胶,以免造成损坏或影响固化效果。
4.3 在固化期间要注意保持施工环境的干燥和通风,避免雨水或湿度过高的情况下施工。
四、质量控制1. 密封胶的保质期检查:密封胶的使用寿命受其保质期限制,施工前要检查密封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使用的密封胶是新鲜的,保证施工质量。
硅酮密封胶生产工艺

硅酮密封胶生产工艺硅酮密封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密封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温、耐候、抗老化性能。
以下是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工艺。
生产步骤如下:1. 原料准备:主要原料是硅酮胶及一些填充剂、稀释剂、固化剂等。
首先要对硅酮胶进行配方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
2. 搅拌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称量,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
搅拌时间和速度要根据原料的特性来确定,确保各组分能够充分混合均匀。
3. 调整黏度: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稀释剂来调整硅酮密封胶的黏度。
调整黏度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更易施工和使用。
4. 布料:将搅拌好的硅酮密封胶放入布料机中,通过布料机将硅酮密封胶均匀地涂布在基材上。
布料机的工作参数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进行设置,确保涂布均匀。
5. 固化处理:布料完成后,硅酮密封胶需要经过固化处理才能具备使用性能。
固化剂的种类和比例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来确定。
固化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固化剂的性质来确定,固化时间太短会使产品固化不完全,固化时间太长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6. 包装和贮存:固化完成后,硅酮密封胶需要进行包装,并储存在干燥、密封的环境中,以防止产品受潮而失去使用性能。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每一批生产出来的硅酮密封胶具备稳定的性能。
2. 在搅拌混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要控制适当,以免原料产生副反应而影响产品质量。
3. 在布料过程中,要确保涂布的均匀性,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4. 在固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固化剂的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改变固化时间和温度。
5. 使用标准的包装材料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精确配比,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生产。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硅酮密封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双组份为主)
当前市场的硅胶牌子有很多,从高端到低端有:
高端:GE东芝,瓦克(张家港),道康宁(美国),野牛(荷兰),罗纳星(法国),千里马,白云(中国),之江(杭州),高士。
(12元以上)
中档:新展,安泰,硅宝,森戈,快事达,宏英,欧利雅、永安(以上均为国产)。
低端品牌:金鹰翔,豪威,美城,基亿,恒德,宏华,宏固,精硅等等,小厂家特别多。
目前市场做的较好的有道康宁,建华,之江,硅宝、欧利雅、新展等牌子。
生产方法
107室温硫化硅橡胶和碳酸钙、白炭黑、助剂等混合均匀,抽真空制成玻璃胶。
化学方程式:107RTV+SiO2+CaCO3=玻璃胶
常见种类
1. 单双组份分类:单组份和双组份
2. 酸碱性分类:酸性和中性胶
3. 颜色分类:黑色、瓷白、透明、银灰、灰、古铜六种
4. 耐候胶性、防霉性分类:耐候硅酮密封胶适用于各种幕墙耐候密封,特别推荐用于玻璃幕墙、铝塑板幕墙、石材干挂的耐候密封。
耐候密封胶适合金属、玻璃、铝材、瓷砖、有机玻璃、镀膜玻璃间的接缝密封;耐候硅酮密封胶混凝土、水泥、砖石、岩石、大理石、钢材、木材、阳极处理铝材及涂漆铝材表面的接缝密封。
大多数情况下都无需使用底漆。
防霉硅酮密封胶是未来的趋势,有防霉效果的硅酮胶比一般的胶使用时间更长,更牢固,不易脱落,特别适用于一些潮湿、容易长霉菌的环境,如卫浴、厨房等。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的组成:基础聚合物、交联剂、催化剂、填料及添加剂等配制而
成,前3种为必须成分,但作为实用产品,后两种往往也不可缺少。
1、基础聚合物:α ,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即 HO(MeRSiO)nH(式中,R 为 Me、CF3CH2CH
2、Ph 等;n=100~2000)是制备缩合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最重要的基础聚合物。
其中,HO[Me(CF3CH2CH2)SiO]n H 用于制备耐油耐溶剂产品;HO(Me2SiO)n(MePhSiO)m H 用于制备耐寒及抗辐照产品。
(2)交联剂
交联剂指能将基础聚合物联结成网状结构并具有三个以上水解性官能团的硅烷或聚硅氧烷,是单组分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的核心组分,是决定产品交联机理的基础。
目前使用的典型交联剂品种有 MeSi(OAc)3、MeSi(ON=CMeEt)3、MeSi(OMe)3等。
不同结构交联剂与水反应的能量及活性不同,不过,交联剂水解能与硫化胶表面消粘时间有关,活性越高、消粘时间越短。
相同催化剂用量条件下,交联剂的水解反应活性的顺序为:丙酮型>酰胺型>醋酸型>酮肟型>醇型
(3)催化剂
催化剂是一类能提高基础聚合物与交联剂在室温下的反应速度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使用锡化合物及钛化合物。
其中,锡化合物类催化剂主要是有机羧酸锡及有机锡鳌合物,如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甲氧基二丁基锡、二丁基氧化锡、Bu2Sn(OMeC=CHCOMe)2等,常用的钛化合物类催化剂主要是钛酸酯及钛的鳌合物,如四异丙氧基钛酸酯、四正丁基钛酸酯、四(三甲基硅烷氧基)钛、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丙酮基)钛等。
(4)填料
单组份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所用的填料可分为补强性填料和非补强性填料(增量填
料)两大类。
补强性填料包括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和表面处理白炭黑等。
半补
强填料包括硅藻土、沉淀法碳酸钙和高岭土(SiO2-Al2O3)。
增量填料包括硅微粉、云母粉、二氧化钛和硅酸锆等。
(5)添加剂
单组份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的添加剂通常包括增塑剂(又称稀释剂)、链增长剂、硫化促进剂、颜料、触变性、增粘剂、稳定剂(羟基清除剂),耐热剂及防霉剂等。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主要由含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低聚合度含氢硅油作为交联剂,铂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炔醇作为反应抑制剂,白炭黑、石英粉、硅树脂
等作为补强剂及颜料、阻燃剂、流动性调节剂、耐热添加剂、增粘剂等成分构成。
1)基础聚合物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使用的基础聚合物,主要是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一般结构是如下:
X3-a-b Ph b Me a SiO(Me2SiO)n(MeRSiO)m SiMe a Ph b X3-a-b
式中,X 为 Me、Vi;R 为 Vi、Ph、CF3CH2CH2;a=1,2,3;b=0,1,2;n,m=0,1,2,3,…;n+m=50~2000。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双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ViMe2Si(MeSiO)n SiMe2Vi,其次是Me3SiO(Me2SiO)n(MeViSiO)m SiMe3。
2)交联剂
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使用的交联剂主要是含有三个 Si-H 键以上的有机硅氧烷低聚物,即低粘度的线型甲基含氢硅油,其一般式可示意如下:
RMe2SiO(Me2SiO)a(MeHSiO)b SiMe2R
式中,R 为 Me、H;a=0,1,…;b=3,4,5…;a+b=8~98。
线型含氢硅油可以通过甲基氯硅烷共水解缩合法或混合硅氧烷催化平衡法等制取,其代表性反应式如下所示:
3)催化剂
目前,可用作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的物质有第八族过渡金属(如铂、钯、铑、镍等)及其化合物或配合物。
其中铂类催化剂显示了最佳的催化效果,特别是将铂化合物制成能溶于聚硅氧烷的四氢呋喃或异丙醇的配位化合物及甲基乙烯基硅氧烷配位化合物等之后,催化效率更高。
但铂催化剂也有一个大的弱点,即其若与含有 N、P、S 等元素的有机物或 Sn、Pb、Hg、Bi、As 等重金属的粒子化合物及含炔基的不饱和有机物相接触时,所含的铂催化剂容易中毒而使硅橡胶不能硫化。
此种情况下,可加入或相应的有机铁螯合物,即可解决难硫化问题。
4)抑制剂
长期以来,人们均致力于开发能延迟硅氢化反应的抑制剂,以确保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存储期及适用期,继而满足生产与应用之需。
凡能使铂催化剂中毒,导致硫化不良的物质,均可作为抑制剂。
炔醇类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且可挥发性的抑制剂,可与生胶、交联剂和催化剂一起混合密封于容器中,使用时再开封使抑制剂在室温下挥发,使胶料硫化。
5)填料
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导致其生胶单独硫化后力学性能差,只有左右,无使
用价值,为提高其力学性能,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填料补强,通常添加合适的补强剂可使硅橡胶的强度达到 10MPa 左右。
用于硅橡胶的填料按其补强能力的大小,可分为补强填料和非补强填料。
最常用的补强填料有气相法和沉淀法白炭黑,它可以将硫化胶的强度提高 30~40 倍,而炭黑顶多只能提高 10 倍。
也有报道称纳米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补强填料。
常用的白炭黑其表面都含有羟基,使其与生胶的润湿性不好,混炼困难,胶料在存放时会因结构化而变硬,而在高温时会引起高分子降解,因而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干法改性是指填料在干态下借助高速混合作用和一定的温度下使处理剂均匀的作用于填料粉体颗粒表面,形成一个极其薄的表面处理层,干法改性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有机表面改性剂。
白炭黑常用的改性剂有氯硅烷,硅烷偶联剂,醇类和某些胺类。
改性后的白炭黑,由原来的亲水型变成了疏水型,增大了其在硅橡胶内的分散,同时也增强了其与硅橡胶分子间的化学结合,从而提高了硫化胶的强度。
非补强填料主要有无机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碳化硅等。
WACKER(威凯)为世界有机硅密封胶市场导入的领先企业之一,目前为欧洲地区最大的有机硅密封胶生产厂家,年产量达40000吨。
从原材料制造到密封胶制备再到硬管封装,各工艺流程受到严格的质量监控。
问题:
Q1:基础化合物、交联剂、催化剂、抑制剂和填料分别是什么,主要从哪些公司进货?
Q2:产品的编号原则或方法,如数字的含义,产品名称的撰写方式等。
Q3:产品高中低端是如何区分的?
Q4: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Q5:现有产品中存在的最大难题是?
Q6:产品是单组份还是双组份,酸性还是中性,应用的主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