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读本》名句选读六册
苏教版六册书古诗理解和鉴赏

苏教版语文古诗理解及鉴赏七年级(上)古诗词目录:【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三单元】13课·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秋词》【五单元】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主题:诗人离乡远游,乘船夜渡长江,来到北固山下时,一轮红日已浮出江面,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
又见空中大雁向北飞去,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传诵的名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写兴感的原因,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浣溪沙北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主题: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苏教版读本名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百里者半九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chǎn yú)我者,吾贼也蚍蜉(pí fú)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积跬(kǔi)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言必信,行必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靡不有初,鲜(xiǎn)克有终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业精于勤,荒于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苏教版《语文读本》名句选读六册

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六册名句带出处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古代名句选读(一)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2.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毅《论诗》)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楚辞·卜居》)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庯》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代·班固《汉书·陈汤传》)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施闰章)《警志诗》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之上》2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李白《蜀道难》)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代·杜甫《前出塞》)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代·陶潜《移居》)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清明《清明》)28.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僧志南《绝句》)2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罗贯中《平妖传》)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古代名句选读(二)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代·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儒效》)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代·韩愈《调张籍》)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汉代·王符《潜夫论·明道》)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楚策四》)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学而》)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庯》)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2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2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2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24.一年之计,莫如数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6.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代·李斯《谏逐客书》)2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28.心之官则思。
古代名句选读(苏教版语文读本)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楚辞·卜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陈汤传》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施闰章《警志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之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潜《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绝名》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罗贯中《平妖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儒效》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汉·王符《潜夫论·明暗》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楚策四》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学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1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册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知识点汇总,宝妈必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知识点汇总,宝妈必备
第六册知识点汇总:
一、《九歌》。
1.《九歌》的发现、性质、结构以及本书的含义;
2.学习《九歌》中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
3.领略《九歌》中的科学思想内容;
4.了解《九歌》中的道德思想内容;
5.学习《九歌》中的写作特点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诗经》。
1.了解《诗经》的发现、性质和结构;
2.学习《诗经》中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哲学思想和信仰思想;
3.领略《诗经》中的民族特色;
4.了解《诗经》中的诗歌风格、表达手法;
5.学习《诗经》中的艺术形式;
三、“楚辞”
1.了解“楚辞”的发现、性质和结构;
2.学习“楚辞”中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
3.了解“楚辞”中的诗歌风格、表达手法;
4.感悟“楚辞”中的民族思想;
5.了解“楚辞”中的艺术特征;
四、《离骚》。
1.了解《离骚》的发现、性质和结构;
2.学习《离骚》中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
3.了解《离骚》中的人物刻画;
4.领略《离骚》中的叙事艺术;
5.体会《离骚》中的抒情艺术特色;
五、其他经典。
1.读诗三百:学习《诗经》、“楚辞”和《离骚》中的经典诗句;
2.唐诗九百:了解唐代诗歌的艺。
苏教版语文课本重点名句

一、苏教版语文课本重点名句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8、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19、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0、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21、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2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9、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4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苏教版全六册语文读本名句苏教版语文读本

苏教版全六册语文读本名句苏教版语文读本古代名句选读大部分(一)七上必自毙半九十各领风骚数百年谄谀(chǎn yú)我者,吾贼也勿施于人偏信则暗行者常至鲜(xiǎn)克有终毛将焉附后事之师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寸有所长行者常至两豆塞耳,不闻雷霆谬以千里教,然后知困登高必自卑盛必虑衰桑榆非晚更上一层楼病树前头万木春粒粒皆辛苦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枝红杏出墙来束炬夜驰,不如早行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人皆有之万夫莫开擒贼先擒王疑义相与析天涯若比邻牧童遥指杏花村吹面不寒杨柳风无心插柳柳成阴(二)下自成蹊(xī)有过则改然后能才可笑不自量而义自见224313083.doc 犹未为晚吾将上下而求索近墨者黑无则加勉必有近忧不豫则废自知者明患不知人也见贤思齐焉,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天下同归而殊途,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一年之计,莫如树谷;临河而羡鱼,泰山不让土壤,人固有一死,心之官则思。
长袖善舞,(三)千里之行,木受绳则直,千里之堤,泰山不让土壤,言必信,工欲善其事,临渊羡鱼,非学无以广才,鞠躬尽瘁(cuì),勿以恶小而为之,良药苦口利于病,宁为玉碎,第 - 1 - 页共 3 页会当凌绝顶,业精于勤,芳林新叶催陈叶,纸上得来终觉浅,山重水复疑无路,小荷才露尖尖角,问渠哪得清如许,人生自古谁无死,老者安之,发愤忘食,老吾老,黄河之水天上来,山雨欲来尔曹身与名俱灭停车坐爱枫林晚,莫愁前路无知己,前不见古人,(四)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舟覆,乃见善游;。
玉不琢,不成器;。
为山九仞,。
读书破万卷,。
独学而无友,。
有所不为,。
战战兢兢,。
天网恢恢,。
管中窥豹,。
一日暴(pù)之,近水楼台。
人而无信,。
他山之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前车覆,仁者见仁,朱门酒肉臭,。
穷则变,224313083.doc 耳闻不如目见,。
百战百胜,。
愚者暗于成事,。
太上有立德,。
贫贱之知不可忘,。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爱人者,人恒爱之;余音绕梁欐(l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六册名句带出处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古代名句选读(一)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2.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毅《论诗》)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楚辞·卜居》)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庯》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代·班固《汉书·陈汤传》)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施闰章)《警志诗》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之上》2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李白《蜀道难》)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代·杜甫《前出塞》)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代·陶潜《移居》)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清明《清明》)28.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僧志南《绝句》)2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罗贯中《平妖传》)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古代名句选读(二)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代·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儒效》)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代·韩愈《调张籍》)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汉代·王符《潜夫论·明道》)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楚策四》)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学而》)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庯》)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2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2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2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24.一年之计,莫如数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6.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代·李斯《谏逐客书》)2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28.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3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古代名句选读(三)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生传》)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4.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兄示伤微之、敦信、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北宋·陆游《游山西村》)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杨万里《小池》)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述·述而》)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2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25.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2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2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2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下册古代名句选读(四)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2.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淮南子·说林》)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韩诗外传》)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7.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8.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孟子·告子上》)12.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俞文豹《清夜录》)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为政》)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16.前车覆,后车戒。
(汉·刘向《说苑·善说》)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周易·系辞上》)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系辞下》)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汉·刘向《说苑·政理》)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政》)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商君书·更法》)23.太上有立德,其次在立功,其次在立言,虽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28.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2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经三十三》)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九年级上册古代名句选读(五)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厦门行》)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上》)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语?五仪》)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文心雕龙?知音》)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18.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答李翊书》)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吕氏春秋?不苟》)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