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基础资料汇总2010-10-12

合集下载

曹妃甸区_精品文档

曹妃甸区_精品文档

曹妃甸区曹妃甸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的核心地段,是唐山市乃至河北省乃至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曹妃甸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发展条件,成为了吸引众多企业投资的热门地区。

本文将探讨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经济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1.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重化工和装备制造领域。

该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便以钢铁、能源和化工等重化工产业为支柱,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钢铁、石化和焦化企业。

曹妃甸区的装备制造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包括风力发电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

同时,该地区还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入驻,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2.曹妃甸区的经济特点曹妃甸区的经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势:曹妃甸区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和大量的土地资源。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区位优势:曹妃甸区位于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距离北京和天津两个一线城市均不远,交通便利。

这一区位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便捷的物流条件,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关注。

(3)政策优势: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曹妃甸区拥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在曹妃甸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3.曹妃甸区的发展前景曹妃甸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产业基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在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曹妃甸区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未来,曹妃甸区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同时,曹妃甸区将积极引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曹妃甸 (2)

曹妃甸 (2)

曹妃甸因岛上曾有唐王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原本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涨潮时面积4平方公里,为古滦河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冻不淤,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海槽深部达36米,-30米水深岸线东西长约6公里。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宽5公里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

水道与深槽的天然结合,构成曹妃甸建设4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

曹妃甸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可开发浅滩面积达1400多平方公里,通过围海造地形成陆域为临港产业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

基础设施曹妃甸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桥的起点之一。

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

交通便利发达。

曹妃甸强大的港口物流可以辐射东北、西北、华北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为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港口物流和工业集群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公路、铁路京沈、唐津、唐曹、唐港、唐承、沿海高速形成曹妃甸地区高效的公路网络。

京山、京秦、大秦、迁曹、京津、唐秦与正在建设中的蒙冀铁路与曹妃甸互通,构成曹妃甸人员与货物流动的快速通道。

海运曹妃甸5亿吨综合大港的开发建设为国际物流构筑了低廉、便捷的海路一体化的互通运输体系。

航空曹妃甸至北京首都机场200多公里、天津机场120公里、唐山机场80多公里,且有高速公路相连,空运条件十分便利。

科学决策:早在1919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曹妃甸,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兹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

曹妃甸概况

曹妃甸概况

唐山港京唐港区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出海口,已与国内外12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正在开发建设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是渤海湾中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两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实现国际通航,煤炭码头、原油码头、LNG码头正在积极谋划实施之中。

海上运输对唐山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区范围包括: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及滦南县南堡镇、柳赞镇。

陆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产业规划面积1470平方公里。

未来将建成环渤海地区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主枢纽港,中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曹妃甸新区西南部,规划面积310平方公里,建设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最终将工业区建设成我国北方国际性铁矿石、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南堡海洋化工园区位于曹妃甸新区西部,西与丰南区相邻,规划面积412平方公里,按“三园一区”产业格局建设,即三友工业园、南盐工业园、物流仓储加工园、城市功能区。

其产业发展依托三友集团和南堡盐场,在做大做强“两碱(纯碱、氯碱)一化(化纤)”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下游产业,逐步发展为海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嘴东临港物流及钢铁深加工园区位于曹妃甸新区南部,双龙河入海口西侧,与曹妃甸石化产业区隔河相望,规划建设面积50平方公里。

依托曹妃甸精品钢材基地和唐山钢铁产业基础,发展钢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

根据产业选择和总体定位,配套产业区分为出口加工区、综合产业区、物流区等。

曹妃甸湿地公园商务休闲区位于曹妃甸新区的北部,南临唐曹铁路,东临迁曹公路,北临沿海公路,西临唐海湿地保护区,规划建设面积21.08平方公里。

曹妃甸区

曹妃甸区

交通运输
交通
运输
截至2022年末,曹妃甸区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97.0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8.4千米。农村公路通 车里程达到720千米,2022年,曹妃甸区改造农村公路37.3千米。
公路
曹妃甸区境内的唐曹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与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唐承高速互通。唐山市是全国性的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曹妃甸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 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9:58.6:39.5。工业投资 同比下降1.7%,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6.4%。在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 增长2369.3%,制造业投资增长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38.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 长25.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9%。
曹妃甸区
河北省唐山市辖区
01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05 人口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自然资源 06 经济
07 交通运输
09 历史文化 011 荣誉称号
目录
08 社会事业 010 风景名胜
曹妃甸区,隶属河北省唐山市,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唐山南部,毗邻京津两大城市,南临渤海,与大连、 烟台以及朝鲜、韩国隔海相望,总面积211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408.14平方千米,管辖海域705.86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曹妃甸区下辖3个镇、10个农场、2个养殖场,另设有4个功能区。截至2022年末,曹妃甸区常 住人口36.18万人。

曹妃甸简介

曹妃甸简介

曹妃甸地理位置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原系滦南县南部海域一带状小岛,小岛基本呈长方形,南面略高于北面,四周略高于中间,总面积为16平方公里,小岛南端设有一灯楼,为海上导航标志,土质以沙为主,距滦南县城63公里,距大陆最近点(林雀)17公里。

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

东距京唐港33海里,距北京约23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北伦港130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

概况港区自然条件非常好,岛前西南及南侧水深条件良好,距岸600米处即为渤海湾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

历史的长期自然作用,赋予曹妃甸港区近岸深水的优势,岛前10米等深线距0米等深线200-500米,岛前500米水深就达20-30米,且25米水深水域直通渤海海峡,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

曹妃甸平均标高为2.0米以上,最高处为3.0米以上,距现有陆岸约17公里,中间大面积浅滩标高0.6-2.7米。

港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好,开发建设的工程量较小。

曹妃甸疏运条件便捷。

疏港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三条国铁干线相连。

公路疏运,境内相互连接的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沟通全国高速公路网,并辅以11条国道和省道。

可直接向华北地区用户供应进口铁矿,节约铁路往返运输费用。

水路疏运方面,曹妃甸港区位于环渤海港口群体中间地带,至各港距离适中,水上中转运输条件便利。

在环渤海经济圈内,曹妃甸港区经济腹地直接面向京津冀经济区,而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区。

经济区位条件优越。

在环渤海和东部沿海深水港布局上位置适中。

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石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中,钢铁、石化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华北地区首钢集团、唐钢、宣钢、包钢、天钢、承钢六大钢厂进口矿石需求量以及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石家庄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等石化企业的进口原油需求量很大。

而远洋运输进口矿石、原油,最经济合理的运输船型为20-25万吨级。

曹妃甸综合开发潜力巨大。

河北省曹妃甸港口的区位特征及其区域优势

河北省曹妃甸港口的区位特征及其区域优势

河北省曹妃甸港口的区位特征及其区域优势河北省曹妃甸港口面对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陆有浅滩,是区位条件很好的深水良港。

其直接腹地是唐山,间接腹地是北京、河北、内蒙,同时具有交通优势。

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将对河北及周边省市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曹妃甸深水港区位特征区域优势一、曹妃甸港区的区位和地质特征1.面对大海有深槽曹妃甸是河北省滦南县南部渤海湾中的一座小岛,在滦南县城西南63KM 处,濒临渤海湾深水主航道。

唐山市地处渤海西部,沿海自西向东分布着丰南、唐海、滦南、乐亭四县。

海岸线西起丰南县涧河口,向东沿黑沿子、南堡、西河、大清河口、北港(捞鱼尖)、湖林口、浪窝口至滦河口,长约170KM。

地理座标北纬,东径,至北纬,东径。

渤海系凹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内海。

渤海周围有三个主要的海湾,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面的渤海湾和南面的莱州湾。

渤海湾是向西凹入的孤形浅水海湾。

北起河北乐亭县大清河口,南至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海域面积约1.2万Km2。

唐山市南部沿海及其附近海域基底全部处于大陆架上,其构造与沿岸地区基本一致。

由一系列雁行排列的凹陷和凸起组成,上面覆盖有3000m以上的新生代沉积层。

由于目前仍处于下沉堆积过程中,海底表区为现代沉积物所覆盖,故水下地形平缓单调,平均坡度小于0.25%,由岸向海倾斜,等深线与海岸线平行,水深一般小于-20m。

曹妃甸一带分布有数列水下沙脊,呈西南东北走向,高出海底11m~18m,其间有较深的沟槽,绕岛海水由北向南平缓加深,极南端水深在-30m以上,是天津新港通往秦皇岛港和大连的渤海海峡主航道。

该航道自秦代就已有之,到唐代发展为“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的必经之途。

《读方舆纪要》载:“天津卫在焉,为畿辅咽喉之地。

元人海运之大都(今北京)者,皆聚于此”,“海自天津而东北”,“又为永平府滦州南境(今滦南县)”,“又东经山海关而接辽东界,”《滦州志·海防》又载:“元代海运大兴时,曹妃甸因居海道要冲之地,南望大洋,片刻可达,百余石粮船,往来无碍。

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

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

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第一篇范文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摘要: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是研究该地区地质环境、地貌演变和海洋沉积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最新、最全的相关资料,运用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方法,对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分布特征及物源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渤海湾;曹妃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物源分析1. 引言渤海湾是我国最大的陆源输入型海湾,曹妃甸位于渤海湾南部,是渤海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海洋环境的变化,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粒度分析、矿物学鉴定等方法,对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进行研究。

首先,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了解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然后,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揭示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及来源;最后,运用矿物学鉴定方法,对碎屑矿物的类型、含量和组合特征进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3.1 碎屑矿物分布特征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碎屑矿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组成。

其中,石英含量较高,长石次之,云母和方解石含量较低。

石英和长石主要呈棱角状、次棱角状,云母和方解石呈叶片状、粒状。

3.2 物源分析根据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中,主要元素Si、Al、Fe、Ca等的含量较高,说明陆源物质输入对该地区沉积物的影响较大。

同时,沉积物中轻矿物与重矿物的比值较高,表明近岸物质输入占主导地位。

结合矿物学鉴定结果,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组合特征与周边地区相似,说明物源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

此外,沉积物中还含有少量来自远源的矿物组分,可能与远源物质传输有关。

4. 结论渤海湾曹妃甸近岸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物源分析表明,该地区碎屑矿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组成,陆源物质输入和近岸物质输入对该地区沉积物的影响较大。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的核心位置,因岛上曾建有唐朝皇帝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

曹妃甸工业区是曹妃甸区的经济中心、发展龙头和产业聚集核心区,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0平方公里、水域70平方公里。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滩涂”,是曹妃甸工业区最明显的特征和优势,为大型深水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港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62.03平方公里,由西港区、港池岛区、东港区、甸头区和化学区等5部分组成,“十二五”末期设计通过能力可达到5亿吨。

重点发展港口运营、仓储物流、大宗商品交易、国际贸易、分销、配送、加工以及与港口物流产业配套相关的服务业务。

未来,港口物流园区将依托6个25万吨级矿石泊位,打造中国北方铁矿石现货交割基地、中国最专业的现代矿石物流基地和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依托煤炭码头(设计通过能力3.2亿吨)和大秦铁路迁曹线、蒙冀铁路,打造国家级煤炭储配基地、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我国“北煤南运”第三通道和世界最大的煤炭下水港;依托曹妃甸通用码头和腹地钢铁企业,建设国家级钢铁电子交易平台,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钢材下水港和交易中心。

钢铁电力园区规划面积48.8平方公里,其中南区规划面积39.2平方公里,北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

将重点构建以精品钢铁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以火电、海水淡化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发展钢铁、电力、海水淡化、钢铁加工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产业,打造高效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园区。

化学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东部预留发展面积68平方公里。

园区南部濒海区域集中建设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向北依次布局基础原料项目、综合化学品项目和化工新材料项目,形成自南向北,装置由重而轻、原料递次供应格局。

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拥有岸线15公里,将依托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建设一批大型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工程机械和汽车、船舶修造等装备制造项目,建成中国北方地区大型临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妃甸基础资料汇总
一、区域简介
1、区位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北伦港130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

2、行政区划
曹妃甸新区于2009年3月14日正式揭牌成立,现辖“一县两区一城”,即曹妃甸工业区、南堡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新城(国际生态城)和唐海县,规划面积1943.72平方公里,陆域海岸线约80公里。

3、人口
2007年人口22万,预计2015年可以聚集80万左右人口,2020年可以聚集120万人口
依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确定,曹妃甸新区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06万(不含曹妃甸工业区独立工矿点20万人口)。

其中,曹妃甸新城规划人口65万,唐海县规划人口20万,南堡开发区规划人口15万,其他小城镇共计6万。

4、经济
曹妃甸新区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确定功能定位为:国际性能源和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中国北方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国北方
商务休闲之都、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预计到“十一五”末,总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2010年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0亿元以上,全部财政收入100亿元以上。

5、交通
交通便利,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东西贯通,唐遵、滦港、迁曹等国铁支线南北相连;公路与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公路和沿海、唐承、唐曹高速互通;曹妃甸港区港口通向世界各地,从而构成了方便迅捷、成本低廉的海陆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6、资源
曹妃甸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支撑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相对充裕,临港工业所依赖的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源丰富,拥有1710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和荒地,为布局发展临港产业提供了充足用地。

这里还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环境容量较大,有利于协调产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7、领导指示
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并指出,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一定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并指出,曹妃甸是北方的天然深水优良港,建设好这个大港,对于河北、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曹妃甸并指出,集港口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于一体的曹妃甸,连接华北、西北和东北,是东北亚地区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2009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河北曹妃甸时作出五点重要指示,第一、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国家层面的曹妃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将曹妃甸纳入国家的大的发展中来谋划,谋划一些大的经济发展中的项目;第二、曹妃甸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要给一系列的政策,国家对循环经济示范区给予大力的支持;第三、支持曹妃甸上大炼化项目,如油化、石化等,上1000万吨大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第四、国务院支持曹妃甸建立100亿元的产业基金;第五、帮助曹妃甸引进一些项目。

2009年10月,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视察曹妃甸并指出,要按照“大区域规划、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发展、大范围协作”的要求,把曹妃甸新区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8、规划
摘自《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依据唐山南部沿海“四点一带”区域发展规划,确定曹妃甸新区的发展定位为:构筑核心竞争优势的集中发展区;生态格局为以唐海湿地保护为重点,构建重要河流两岸生态廊道建设,保障陡河河口湿地的生态涵养;产业发展格局依托曹妃甸港区,联动主城,对接国家战略核心圈层,成为国家建构强大重工业生产体系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发展格局为以曹妃甸新城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唐海承担必要的辅助职能,南堡新城、南堡盐场新镇和甸头工业新镇作为一般城镇。

《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提出曹妃甸新区城镇空间为“一核两带”的结构。

(1)“一核两带”
“一核”包括曹妃甸新城、曹妃甸工业区和唐海县城,是曹妃甸新区的龙头和引领地区发展的引擎,是支撑唐山南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极核”,并将在环渤海区域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支撑和辐射作用。

“两带”包括北部城镇发展带和南部沿海产业发展带。

城镇发展带由以曹妃甸新城为龙头,唐海县城为辅,向东对接乐亭新区和秦皇岛,向西北对接唐山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带以曹妃甸工业区为龙头,向西至南堡开发区,对接天津滨海新区。

核心问题:产业和城镇拓展方向的空间分离
城镇空间布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产业和城镇拓展方向的空间分离。

从唐山南部的资源禀赋基础来看,最优产业优势区位集中于连接曹妃甸、唐山主城和滨海新区的西侧轴线上。

而最优景观生态区位在三岛旅游区一带,作为唐山南部未来的城市发展核心,曹妃甸新城将以从小青龙河一期组团向大清河盐场以东向拓展的方式逐步展开。

这种产业优势区位和城镇优势区位的背离,一方面会导致通勤成本不断增加,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最大隐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生产服务与产业基地脱节,影响城市的产业吸引力。

(2)曹妃甸生态城开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2008年-2010年),为基础设施和起步区建设阶段,起步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坚持依港建城、以城促港,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6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

中期(2011—2020年),为加速建设阶段,在74.3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内完成生态城建设示范模式,构建起唐山南部核心城市的雏形,形成80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

远期(2020年以后),全面完成曹妃甸新城建设规划内容,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100万人口、150平方公里面积的城市规模。

二、区域发展
1、人口聚集
对超常规积聚的判断
基于对区域格局变化的分析,唐南的发展将吸纳大量外来人口。

以曹妃甸滨海城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唐山南部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纳特征。

国内类似地区人口聚集历程
注:根据“中国城市四十年”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但应注意:因资料所限缺少比较城市最原始的数据。

目前掌握的最早人口数据是1965年的,不排除比较城市在“发展之初”已有一定人口基础,比较城市不一定是平地起家,从“零”开始的。

)从国内类似地区的人口聚集的历程来看,不排除曹妃甸新城在十几年内有人口快速集聚的可能性。

曹妃甸工业区产业带动人口规模预测
(1)产业直接就业人口
参照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依据产业就业密度,对主导产业的人口集聚预测,直接就业人口为48.6万人。

(2)配套服务业人口
港口发展在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带动下,将带动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生产服务业和商贸、教育、卫生等生活服务业发展。

按照直接就业人口与配套服务业就业人口比例2.5:1计算(参考宁波北仑区就业结构)。

配套服务业就业人口为19.44万人。

按照发展时序,2010年为1.2万人,2020年为10.5万人,2030年7.7万人。

(3)总就业人口
根据以上分析,曹妃甸产业区总就业人口为68万人。

(4)总人口规模
带眷人口,考虑曹妃甸工业区是一个开发建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就业年龄结构主要依靠外来的青壮年人口。

规划确定按总就业人口的70%为单身职工,30%为带眷职工,带眷职工平均带眷系数取2.5人。

就业带眷人口规模51万人,按照发展时序2010年为3.2万人,2020年27.6万人,2030年20.2万人。

暂住人口,考虑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将会吸引大量的建筑行业就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形成暂住人口群体的特征。

规划按照发展时序,暂住人口规模占总人口比重,2010年占20%,2020年30%,2030年占50%。

曹妃甸工业区可能集聚的总人口为2020年100万,远景200万。

人口规模
依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确定,曹妃甸新区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06万(不含曹妃甸工业区独立工矿点20万人口)。

其中,曹妃甸新城规划人口65万,唐海县规划人口20万,南堡开发区规划人口15万,其他小城镇共计6万。

2、住宅需求
根据曹妃甸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对有关单位进行的“曹妃甸新城用房需求问卷调查表”显示,在曹妃甸的各大企业共需要职工住宅238.1—333.1万平方米。

以人均25平方米计算,共可容纳职工及其家属95240—133240人;柳赞新城拟建大学城,可容纳师生10万人;还有其他金融等生产与生活服务第三产业人员。

曹妃甸工业区部分企业住宅用房需求(单位:人)
3、曹妃甸新区用地规划
附表:新城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2010年)
附表:新城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