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高三一轮复习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联系的观点: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识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辩证法联系是多样的,要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考查角度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1.(2019·全国卷Ⅱ·T2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这表明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一定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考查角度二联系的多样性2.(2019·江苏单科·T29)“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 330多种作物中,有1 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
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哲学高三一轮复习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1968年,斯班瑟发明 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 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 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 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 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 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 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 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 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 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提示: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 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 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以下观点体现什么样的联系? A.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
C.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内在联系
D.时势造英雄。 外在联系 E.无风不起浪。 因果联系 F.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 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具体):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 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 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

二、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联 系
世 周界 围上 其的 他一 事切物事联物系都着与(事物之间)
横向联系 纵向联系
的 普 遍
每 要一素事之物间内是部相各互个联部系分的(、事物内部)
性
自然界
表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 (整个世界)人类社会
现 系的有机整体
人的思维
"踢猫效应"
竹 锁 桥 边 卖 酒 家
2.联系的客观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 动变化的统一整体。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 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 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 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 统一规律为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 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 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
A.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B.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 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 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判断: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直接联系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随
堂即时演源自练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知 识
整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合
高
频
(1)相互区别:
考 点
突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破
聚
焦
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社 会
热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点
焦 社
会
热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 点
随
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堂 即
时
演
练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基
础
知
(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
识 整
合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高
合
高
(1)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频 考
点
突
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破
聚
(2)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
焦 社
会
热
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 点
随
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
频
考
理想效果。
点
突
破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聚
焦
发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课件(部编版浙江专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人的自主选择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基础
④实践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冰壶运动要求队员融为一体,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能,更考验参与者 的智慧,展现取舍之道,表明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部分影 响整体,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水平 的提高,④错误。故本题选A。
提 醒
第二十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 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思维导图
世界
是普
遍联
系的
把
握
构
世
成
界
和
的
引
规
起
律
联系的普遍 性、客观性 与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认识方面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 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整体性
整体的功能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 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
有序性 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 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
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考向二 系统优化的方法
典例2 (2021·浙江6月选考)目前,浙江省正有序推进“整体智治”,即
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党政机关治理的体制机制、
组织流程,整体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这一举措是
高中政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依赖 、 相互影响 、 相互制约 和 相互作用 。 2.联系普遍性的表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 周围 其他事物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 内部 的各个部分、要素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 一个普遍联系 的有机整体。
探究点 1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与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的区别 情境链接
发生泥石流的阿热勒托别镇位于新源县东侧 60 千米,紧 靠天山,地形是狭窄的山沟。经国土资源部门相关专业人员现 场勘查,此次滑坡是由植被破坏,强降雨引发的山体垮塌,进 而形成泥石流,沿山谷冲泻而下形成的,破坏力极强。从某种 程度上说, 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实际上就是人们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
解析: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 “侵害”桉树成为 优质木材,桉树被引进美国后,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 的环境,成为“废材”,说明联系多种多样,具有条件性, ③符合题意;桉树被引进到美国,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变成 了“废材”,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 正确;稳定的联系是存在的, ①错误;联系是客观的,包括 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但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 能为力的,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错误。故选 D 项。
3.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具体事物中的种种联系,都是 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又在一定条件下发展、 灭亡。 综上所述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 都存在着联系”则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和客观性, 是错误的。
【例 1】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 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 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 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 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第一、从产生看,人为事物的联系渗透着人类 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着人类智慧,但这种 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遵循客观 规律,离开客观条件和规律,联系就无法存在。 第二、从过程看,任何人为事物联系的建立必 须经过人类的实践才得以完成。人为事物的联系呈 现 “人化”的特点,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 客观物质性活动。 第三、从结果看,人为事物联系一旦建立就独 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
(唯物辩证法)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高密五中 赵长荣
了解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
•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3.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___________, 又是科学的______________。 •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 律;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 5.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 创新的
但某一事物是否与另一事物是否有具体联 系,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具体的
•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与周 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 系的有机整体。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同时又要注意到联系的 条件性。
(三)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是什么? 2.从事物的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联系 可以分为哪两种?你觉得其中哪一种联系 不是客观的?
(四)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 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 2、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本质联系、非 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 系……,就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还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 事物的联系。 3、把握联系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公开课课件 必修四第七课 联系观 (高三一轮复习专用)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关系 含义 不同
整体 部分
相 地位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部分处于被支配 互 作用 统率着部分,具有部 的地位,部分服 区 功能 分没有的功能 从和服务于整体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 别 不同 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 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 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密不可分 到部分。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 响整体的功能,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 推动整体的发展。 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漫画《同途异归》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 B.联系是普遍的,存在于任何事 物之间 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中存在经脉和络脉,经脉如径路, 为纵行的干线;络脉如网络,为横行的分支。它们纵横交错, 把人体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为统一 的有机整体。只有立足整个经络体系,才能说明病理变化,进 而指导辨证施治。经络学说蕴涵的合理思想主要是 A.系统与要素相统一 B.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C.量变与质变相统一 D.运动与静止相统一
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 毁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正确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
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
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 联系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