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策略与要点
家长会心得体会: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家长会心得体会: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多年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知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家长会中,我收获颇丰,对于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在家长会中,我们进行了一个有趣的互动环节,家长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优点。
通过这个环节,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发现和培养。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家长会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做到以身作则。
大家一致认为,家长要关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长会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亲子沟通的技巧。
比如,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学会赞美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鼓励。
四、合理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独立性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培养的品质。
家长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家长要合理引导,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家长会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大家认为,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注重情商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家长会中,我们分享了一些情商教育的经验。
比如,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相处。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以身作则,积极沟通,合理引导,注重情商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茁壮成长,成为有价值的社会人才。
在这次家长会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有效的沟通作为父母,最基本的任务是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支持,这有助于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孩子感到被关注时,他们更愿意把心里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告诉父母。
2.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在沟通过程中,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听取意见的机会,慢慢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父母也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同时理解孩子的看法和想法,不断调整,使教育更具针对性。
3. 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的表达很重要,父母需要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认真和温和的态度沟通,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同时,父母也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是一味地强行灌输观点,而是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孩子的兴趣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心,他们非常喜欢学习,探索、创造和发现。
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探索机会,帮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课程,如音乐、绘画、跳舞、电子游戏等等,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同时掌握科技和技能,实现孩子的个人价值。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家庭需要为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稳定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 给予孩子充足的睡眠和饮食睡觉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父母应该养成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量。
此外,饮食也同样需要被关注,饮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儿童家庭教育的十大策略

儿童家庭教育的十大策略1.建立良好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儿童家庭教育的基础。
父母应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互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2.建立规矩和纪律:家庭中的规矩和纪律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明确规定家庭的行为准则,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奖励。
通过建立规矩和纪律,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3.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每天的日常规律,以培养他们的自律和效率。
并且,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良好习惯的正面反馈,以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
4.鼓励独立和自信: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性活动和决策。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支持孩子的独立性,可以帮助他们成为自立和自信的个体。
5.培养爱心和同情心: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关心和尊重他人。
他们应该培养孩子爱心和同情心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关心和帮助别人。
通过教育孩子爱心和同情心,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6.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家庭应该积极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学习和思考。
并且,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学习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7.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方式。
同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健康榜样。
8.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们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9.培养积极心态: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
他们应该鼓励孩子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并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
同时,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

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1. 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家长可以参加家庭教育培训课程或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原理和方法,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
2. 积极沟通和交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和友好的关系。
3. 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
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和道德行为,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
4.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独立性。
5. 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教育资源,如有趣的故事书、教育益智玩具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孩子开发他们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可以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安静的学习角落、书桌等。
7.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并鼓励他们去追求和发展这些兴趣。
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动力,使其在学习中更有成就感。
8. 建立良好的纪律和规矩:家庭纪律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矩和纪律,要求孩子遵守,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一致和公正。
9. 支持孩子的外部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支持和关注他们在学校和其他教育场所的教育。
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与教师和其他教育者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1. 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孩子思维活跃的基石,而求知欲则是持续学习的动力。
家长应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提问,探索未知领域。
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书籍、参观博物馆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2. 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家庭教育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这包括丰富的书籍、教育游戏、科学实验等。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广泛了解世界,拓展思维的边界。
3. 引导孩子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孩子思考问题、分析事物的重要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解谜游戏、拼图和数学题等方式,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互动,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推理,逐渐锻炼出逻辑思维的能力。
4. 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21世纪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
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学习班等,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6.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积极而温馨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家长还应该树立榜样,展示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应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许多家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育困扰。
本文将探讨一些应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教育挑战。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渠道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
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困扰。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朋友圈子和身心健康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二、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家长应协助孩子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鼓励并引导他们努力实现目标。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三、营造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和有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同时,家庭中要注重阳光、健康的家庭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制定规律的学习时间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思辨能力。
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清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
家长和学校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可以参加学校和班级相关的家长会议、家庭访问等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困扰,并与老师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学校也应该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六、注重情商教育在面对家庭教育问题时,家长不仅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与方法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怎样才能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就说,家庭教育就像是培育花朵,得精心呵护,又得适度放手。
你不能死死拽着孩子,啥都替他干了,那他啥时候能学会自己飞翔呢?就像小鸟,你不放开它,它永远也不知道天空有多广阔。
首先呢,家长得树立好榜样。
你自己整天玩手机、打游戏,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能行?孩子心里肯定不服气呀!你得让孩子看到你爱学习、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样他才会有样学样。
这就好比照镜子,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沟通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别老是端着家长的架子,要跟孩子平等地交流。
听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
你想想,要是有人总是不搭理你,不尊重你的想法,你心里会好受吗?孩子也一样啊!他们也希望被理解、被尊重。
还有啊,别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你总说别人家孩子这好那好,自己孩子心里得多难受呀!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
就像给花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也不能马虎。
比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自己整理东西等等。
这些看似小事,可一旦养成习惯,对孩子的未来可是大有裨益。
这就像建房子,根基打牢了,房子才能盖得稳。
再说说兴趣培养吧。
别逼着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得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呀!要是孩子对画画感兴趣,那就给他提供画笔和颜料;要是孩子喜欢音乐,那就给他买个乐器。
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尽情发挥,说不定未来就是个大画家、大音乐家呢!另外,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
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遇到点困难就退缩。
那可不行!得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学会面对挫折,勇敢地克服困难。
这就像爬山,过程虽然辛苦,但登顶后的风景却是无比美丽。
家庭氛围也很关键啊!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要是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能安心学习和成长吗?所以家长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的技巧和策略

家庭教育的技巧和策略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开放、诚实和尊重的沟通是关键。
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信任你并与你分享任何事情。
2.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家庭中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律和责任感。
3. 培养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他们诚实、善良、努力、尊重他人等积极的价值观。
4. 鼓励独立性: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并学习。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做出正确的选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6. 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鼓励孩子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7. 管理电子设备使用:合理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有益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和与家人互动。
8.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参与家务和发展兴趣爱好。
9. 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10. 保持耐心和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步伐,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保持耐心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的关注、支持和指导。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和策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0)放松疗法
• 静心安神 • 四肢重感 • 四肢温暖 • 心脏调整 • 呼吸调整 • 腹部温暖 • 前额清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家长与家庭 •(1)家长的兴趣与示范性 •A、举止的直接影响 •B、孩子常以父母为荣 •C、家庭的文化背景 •D、潜移默化的熏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家庭的环境与养成
•十项弊端: •1)父母不在身边,隔辈过度的惯宠; •2)经济过分宽裕而不知节俭; •3)权利的炫耀与影响 •4)管得过细,无独立性、无见解; •5)一切包办,不会家务;
• 正惩罚:加大练习、扩充补偿、随因体罚、引导服从、身体限制。
• 负惩罚
• 间歇强化——形成时间长,消退阻抗也大。 • 部分强化——小于100%,但反应更快与有力。 • 区别强化——由小容忍到逐渐控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消退方法 • 取消奖赏——没有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中要宁静、整洁; •心理效应之22:格斯塔效应 •心理效应之23:情境相似原理 •心理效应之24:南风效应 •心理效应之25:手表定律 •心理效应之26:木桶效应—短板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家长的态度与要求
•欲速则不达,重在平时的潜移默化; •强制与强加,不如平和的顺其自然。 •心理效应之27:拉赫效应 •心理效应之28:罗森达尔效应—长远的期待 •心理效应之29:史华兹论断—期待的发展与应验 •心理效应之30:预期效应—短期预期越大、失望越大 •心理效应之31:目标效应
•(4)学习时间越长越好
•心理效应之4:韦伯定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奖励比不奖励要好
•心理效应之5:德西效应
•(6)远大理想比兴趣重要
•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产生:需求 —— 驱力
•
刺激 —— 诱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7)挑选学校比挑选班级重要
•心理效应之6:示范效应(模仿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阅读的习惯
•心理效应之49:阿伦森效应
•5、讨论的习惯
•心理效应之50:奥卡姆剃刀定律 •心理效应之51:互惠原则
•6、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的习惯
•心理效应之52:保龄球理论
•7、自学的习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阿西莫夫: •“自学的过程可能是从小事开始的, •但教育的目标最终会更完美。” •学生的时间:休整时间、消化时间、 •独立思考时间、克服困难形成能力的时间、 •反思回顾时间。
•3、 活动过多(至少具备下列两项) •⑴ 坐立不安; •⑵ 经常奔跑; •⑶ 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⑷ 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⑸ 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⑹ 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⑺ 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它: •A、注意障碍 —— 仅符合多动症第一条 •B、恐怖障碍 •心理效应之54:多米诺效应 •C、焦虑障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6)粗俗与粗暴;来自童年的积淀。 •7)失控于网络;积重难返,不能自拔。 •心理效应之15:群体去个性化 •心理效应之16:禁果效应 •心理效应之17:破窗效应—暗示性纵容 •心理效应之18:普雷马克原理—高频促低 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8)交友不慎; •心理效应之19:泡菜效应 •心理效应之20:亲吻效应 •9)对孩子过分的夸耀与贬低; •10)气氛压抑;家庭冷战。 •心理效应之21:投射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十项不能: •1)不能指导功课;2)不能不懂装懂 •3)不能品评教师;心理效应之33:互悦机制 •4)不能看写作业;5)不能乱买参考 •6)不能考后发威 •心理效应之37:归因偏差 •心理效应之38:叶克斯—道森定律 •心理效应之39:安慰剂效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撤销关注——冷处理、不予理睬 • 进行惩罚——负惩罚 • 对抗性条件作用——替代 • 适度隔离——反省的空间 • 反应代价——先给后减 • 自然恢复:轻惩 + 关注 = 巩固坏习惯
•(5)宣泄 —— 倾听倾诉 • 心理效应之55:霍桑效应 •(6)满灌疗法 —— 习能镇惊 •(7)厌恶疗法 —— 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对抗原有的行为 • -刺激、想象。(对自我行为的立即惩罚)
家庭教育的策略与要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一、家长应知应做
•1、家庭教育的十个误区
•(1)参考书越多越好 •心理效应之1:边际递减效应
•(2)作业越多越好 •心理效应之2:对称效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补课越多越好
•心理效应之3: •第十名现象(惰性智力与成功智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 • 微弱刺激 — 松弛 — 再强一点 — 至无感觉 •(渐显与渐隐技术) •(2)塑造技术:
• 正向连锁:小步子、及时巩固 • 反向连锁:留下的越来越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强化疗法 • 奖赏(代价券、积分制)、取消、逃避、惩罚;
•7)不能夫妻对吵 •心理效应之40:蝴蝶效应 •8)不能整日絮叨 •心理效应之41:超限效应—产生逆反心理 •9)不能盲目攀比 •心理效应之42:习得性无助 •10)不能以物许愿 •心理效应之43:扇贝效应 •心理效应之44:齐加尼克效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学生学习的教养性
•1、注意力集中 •心理效应之45:追随耳效应 •2、保持兴趣与好奇心 •心理效应之46:PMA黄金定48:认知地图效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心理效应之32:杰奎斯法则—— •一切问题的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 •心理效应之33:门槛效应 •心理效应之34:马太效应—缺者不足、盈者有余 •心理效应之35:二八律(意)帕累托法则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家长的行为与做法 •反例:“六不” •不做饭、不同吃、不观察、不交谈、不照面、不知道 •正例:散步;心理效应之36:自己人效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⑴ 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⑵ 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⑶ 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⑷ 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⑸ 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⑹ 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8)学习时间比睡眠时间重要
•心理效应之7:酝酿效应
•(9)看管学习比合理饮食重要
• 三种侵犯:空间、时间、目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0)学习成绩比学习习惯重要 •知识建构——同化与顺应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心理效应之8: 亚里士多德定律 •心理效应之9: 路径依赖 •心理效应之10:延迟满足 •心理效应之11:温水效应 •心理效应之12:最后通牒效应 •心理效应之13:詹森效应 •心理效应之14:高原现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及疗法 •1、强迫症 •强迫观念 ;强迫动作。 •越想抑制,反而越强烈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抑郁症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
•心理效应之53: •卡瑞尔公式:明确情况、接受现实、寻找方法。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 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3、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国际诊断标准
•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 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3项)
•⑴ 作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⑵ 上课常常不听讲; •⑶ 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⑷ 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做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⑸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