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绿道规划的发展与启示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摘要:近些年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的轰烈开展,使得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显著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回顾绿道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绿道的各项功能,最后对绿道建设提出展望。
关键词:绿道;发展一、绿道的概念现代绿道的概念源自美国和欧洲,中文“绿道”一词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源自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green意指与环境有关的或支持环境保护的,way指通道或到达一个地区的线路或路径。
“绿道”(Greenway)这个词在1959年首次出现在威廉.怀特(William H.Whyte)的《保护美国城市的开放空间》一文中。
1987年,这一词在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发布的《美国户外空间报告》一文中得到官方认可。
而关于绿道的定义纷繁多样,不同的研究者们对绿道的定义各不相同,其中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对绿道的解读显得较为全面具体,他认为绿道是沿着生态廊道的线性开放空间;为非机动车道设立的自然景观道;连接休闲区、自然生态区、人文历史景观区之间的开放空间等。
Hay认为绿道是连接开敞空间的景观链,是具有自然特征的,集生态、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廊道。
Robert定义绿道为人类、动物、种子和水运动的绿色通道。
二、绿道的发展(一)国际上的绿道发展绿道概念自19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相关的理论发展显著,绿道的设计实践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国际上绿道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早期的公园游憩绿道阶段(1867-1900),最早的绿道规划出现在Frederick Law Olmsted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中,该案例用绿道将富兰克林公园等几个公园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三个城区;接着绿道进入景观优先的发展阶段(1900-1945),主要的案例有波特兰纪念广场、新泽西兰州兰德堡镇的绿道规划和蓝桥公园等;然后绿道受环保运动影响开始蓬勃发展(1960-1980),这一时期的美国成立了几个绿道研究中心,对绿道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其中麦克哈格著写了《设计结合自然》,该著作在笔者读研期间为指定必读书物,该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依赖关系,主张设计遵循生态原理,并通过许多实例来介绍这种设计方法的运用;接下来的绿道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运动(1985年后),往多层次多目标发展,在世界各地都有显著发展,全球有数以千计的绿道项目开展,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也大量出版,绿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关于绿道的讨论会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美国旅游公路发展的启示

美国旅游公路发展的启⽰2019-04-02近年来,我国旅游产品⽇益丰富,旅游市场不断壮⼤,综合拉动作⽤愈加突出。
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数达到36.1亿⼈次,⽐上年增长10.7%;国内旅游业收⼊为3.0312万亿元,⽐上年增长15.4%[1]。
在春节、“⼗⼀”两个黄⾦周中,2013年全国旅游收⼊⽐2012年增长约10%[2]。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民⽣活⽔平的全⾯提⾼,⼈民群众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还将不断扩⼤;⾼速交通⽹络的逐步建成以及全国⾼速公路⼩客车节假⽇免费通⾏政策的实施,使得⾃驾车成为重要的旅游出⾏⼿段;随着⼈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现有的“快餐式”、“节假⽇”旅游形式将被“深⼊式、体验式”所替代,⾃驾车游、⾃⾏车游、徒步游览已成为潮流。
上述新的旅游出⾏⽅式,对传统公路提出了挑战,要求建设满⾜国内外游客综合需求的公路⽹络,尤其是旅游公路⽹络。
2014年8⽉,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发展的若⼲意见》(国发〔2014〕31号)针对社会新形势对旅游业及与旅游业相关的各个⾏业提出进⼀步要求,其中特别对旅游交通相关的基础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这说明旅游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已上升⾄国家层⾯,将成为未来交通建设的重点之⼀。
从国内外旅游公路发展的历程来看,其建设的中⼼理念从注重通⾏、美学等的道路景观逐渐转向对区域性旅游公路的规划与设计,在公路中强化和突出地域景观特征和旅游功能。
随着汽车的兴起,欧美国家居民对户外游憩的兴趣增加,建⽴起⼀套完善的旅游公路理论体系,甚⾄出台相关法案,如美国使旅游公路规划与设计进⼊了从国家到地⽅有序管理、规范化发展的时代,为我国旅游公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根据美国旅游公路发展实际,按照操作实施主体的区别,将其发展历程划分成3个阶段,并分析了美国旅游公路⾏业成熟之后产⽣的多种成效,作为我国旅游公路发展的借鉴。
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与美国发展的各个阶段⽐较,认为我国基本处于发展中期,需从国家层⾯开始探讨旅游公路相关政策规范的建⽴。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作者:张斌峰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第17期摘; ;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和出行道路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以千岛湖近年来绿道建设的实为切入点。
阐述了绿道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道建设应注意的主要关注点。
关键词:绿道建设;实践;关注点1; 引言现代意义上所说的“绿道”概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查理斯·莱托在其代表作《美国的绿道》中将绿道定义为:绿道是指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等自然走廊,或者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建立起来的线型开敞空间。
绿道不同于一般的交通道路,它的功能不在于运输。
根据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对绿道的定义,绿道是“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避谈效率、强调休闲的绿道概念的提出也正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即城市化所积聚的人口和生产过程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环境和心理问题。
绿道(包括城市绿地系统概念)可以以非常直观、可感的方式,对这类问题进行必要、有效地修正。
它通过对日常居所的疏离,以及对自然风景地的亲近,有效地重塑生活品质。
自20世纪60年代后,绿道运动蓬勃发展,世界上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其中绿道规划和实施发展在美国的规划和设计活动最为活跃。
起源于美国的绿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均有实践的例子,建设层次和实现形式也渐趋多样化。
亚洲国家在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以日本和新加坡较为突出,日本的新城绿道系统和新加坡的高密度城市建成区的场所层次绿道都极具特色。
我国的绿道实践起步于2000年之后,特别是在2010年前后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以广东的绿道建设为代表。
2; 绿道项目建设的实践淳安县目前正在规划并建设的环千岛湖绿道是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淳安实现全县景区化目标的重要载体。
美国绿道景观规划的演化研究(1970年至今)

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关于美国绿道景观规划的演化研究(1970年至今)摘要:本文主要从美国景观规划的起源、规划原则,通过'METLAND”系统开发的景观评价技术等方面做了介绍。
此后,作者以实例论述了美国绿色通道的发展及其现状以及近年来美国政府所通过的关于景观绿道规划的重要提案。
关键字:风景园林;美国;研究;风景园林规划;"METLAND"系统;绿道1、关于景观规划概念的阐述这篇论文描述了美国景观建筑规划在20世纪实践过程中的发展概况。
相比之下, “设计”与“规划”各有侧重,后者是对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给予合理回答及解决方案,即是:一:“什么”,用以表达一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二:“为什么”,用以表达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规划或者解决方案;第三点则重在表现规划的区位,即是“哪里”,通过区位择优选择一项最好或者是最适合的土地利用决策。
绿道规划的简介本章部分共有两个目的。
首先,作者已实例展示了十九和二十世纪美国景观建筑曾经如何创造出一种大胆的意象并由此在全国甚至整个欧洲大陆范围内产生了地区景观土地利用的良好效应;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介绍两个近期内的绿道意向规划,其一是对新英格兰地区的,另一个则是对于美国海拔较低的的48个州。
这两个规划成果均是建立在景观建筑理论基础及之前的政府行为之上的。
1.1 景观规划的起源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响应层面介绍了景观规划的主要起源。
其中工业革命和技术开发最主要的产物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最终分权主义的产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汽车的发展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导致之前许多令人难以接近的地区在由汽车所引发的城市交通格局的转变中变得容易让人靠近。
而这一切是建立在一个相较之前所有的发展都明显更低的密度之上的。
此种类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成本在各种条款的冲击及都市景观日益恶化的更大的区域条件下资源消耗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并且之前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引发的一些负面效应直接导致了国家每年几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步道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建设的启示

美国国家步道对我国国家公园步道建设的启示作者:李晓颖朱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3期摘要:徒步作为一项传统的户外游憩运动,早在几十年前就在发达国家中流行,目前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划并建设国家步道和国家公园的国家,其步道的建设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我国国家公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性地貌,其步道可作为户外游憩的强大载体来满足公众户外休闲、感知自然、生态教育等需求。
步道的建设在保护国家公园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也满足公众游憩需求、推动环境教育,兼具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
本文从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和规划建设标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美国国家步道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建设发展情况。
美国国家公园步道具有突出的功能分类、合理的选线分级、重视生态保护与特色景观的展示、完善的管理与服务等特点。
在分析我国国家公园步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国家公园步道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国家形象展示、公众受益最大的理念和系统规划、安全、最小干预的原则,提出建设规划的具体设计要点以及建设管理与运营保障策略,旨在改善国家公园步道的现状,为新的步道规划建设提供建议。
笔者认为我国国家公园步道建设应在规范、统一的建设标准下建立清晰的协同管理机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国家为主导,推动全民共建共享,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公园步道的建设。
关键词:美国;中国;国家公园;步道建设DOI:10.16397/ki.1671-1165.20200304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一、美国国家步道体系建设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划并建设国家步道和国家公园的国家,其国家步道体系建设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和规划建设等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
(一)概念解读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National Park Service)将步道定义为用于步行、骑马、骑自行车、直排轮滑、越野滑雪和越野休闲车等休闲活动的通道。
美国绿道

美国绿道绿道理念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
19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首次正式在官方文件上提出“绿道”一词:“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方便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放空间,使整个美国在景观上能将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延伸穿过城市和乡村。
”纵览美国绿道建设发展史,其概念经历了从公园道到开放空间系统再到绿道的演变过程,从城市到区域,从休闲到生态与休闲相结合,每一阶段都继承了前一阶段的内容,并应实践的需要得以发展。
1.网络化的绿道格局美国绿道网络分为区域、城市及场所三个层次,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覆盖面广。
新英格兰地区绿道总长超过6万公里,地均绿道长度约0.35公里/平方公里,绿道缓冲区面积占整个地区总面积的28%。
二是可达性高。
美国规定所有居民都能15分钟内从家或工作场所到达最近绿道。
三是连通性好。
东海岸绿道从加拿大边境一直延伸至佛罗里达州,联通了两个国家、15个州、1个特区、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串联了沿线的乡村、城镇及重要景观节点。
2.生态化的建设措施美国绿道积极采取贴近原生态的建设手段。
一是多采用透水、可降解的铺装材料建设慢行道。
如盐湖城米尔溪峡谷绿道铺装采用木板材,与周边湿地环境和谐统一。
二是多采取生物廊桥和涵洞的方式保留动物迁徙廊道。
三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植被和采用野生乡土树种。
四是多采用循环低碳的建筑材料。
如北卡罗来纳州绿道的长椅、垃圾箱和解说牌均采用回收来的橡胶、铝铁等废弃物料制作,充分发挥了绿道低碳环保的功能。
美国社区绿道霍姆伍德绿道3.系统化的交通衔接美国非常注重绿道网络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
一方面,合理设置交通站点或者建设连接通道,实现绿道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如东海岸佛吉尼亚绿道直接与联邦铁路客运线路站点、华盛顿国际机场等主要交通节点接驳。
另一方面,改造交通工具提供自行车搭乘服务,营造“零距离”的换乘环境。
如芝加哥在公共汽车的车头设置支架,可同时停放多辆自行车,为绿道的骑行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美国绿道——精选推荐

美国绿道绿道,美国城市建设的⼀道风景线绿道理念起源于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尝试⽤公园道或其他线形⽅式来连接城市公园,或者将公园延伸到附近的社区中,从⽽增加附近平民进⼊公园的机会。
绿道⼀词⾸次正式出现在官⽅⽂件上是19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并开始频繁出现。
该报告提出:“⼀个充满⽣机的绿道⽹络使居民⽅便地进⼊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放空间,使整个美国在景观上能将乡村和城市鸿渐连接起来,就像⼀个巨⼤的循环系统延伸穿过城市和乡村。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将绿道事业当作重⼤的经济产业进⾏建设,制定了许多政府措施及项⽬法规,从⽽推动了绿道建设的蓬勃发展。
“⽹络化”带来综合效益绿道能否连接成⽹,直接影响着绿道的使⽤效率及其综合效益。
美国⼗分重视绿道的⽹络化建设,如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绿道规划构建⼀个多层次的系统,从宏观的区域层次、组织实施的地⽅层次及具体场所层次进⾏规划,并且在三个层次上做到相互衔接和控制。
新英格兰地区在20世纪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将这三个层次的绿道“连接起来”,形成⼀个完整的⽹络,从⽽达到互为联系的三个⽬标,为⼴⼤⼈民提供更多的游憩活动机会,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通过适当的旅游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
⽹络化的绿道建设有三⽅⾯特点:⼀是覆盖⾯⼴。
新英格兰地区绿道总长超过6万公⾥,地均绿道长度约0.35公⾥/平⽅公⾥,绿道缓冲区⾯积达到3万平⽅公⾥,加上在建的绿道,预计将占整个地区总⾯积的28%。
⼆是可达性⾼。
美国规定所有居民都能15分钟内从家或⼯作场所到达最近绿道,⽽俄亥俄州绿道规划标准更⾼,将其缩短为10分钟。
三是连通性好。
美国东海岸绿道从加拿⼤边境⼀直延伸⾄佛罗⾥达州的基韦斯特,联通了美国与加拿⼤两个国家、15个州、1个特区、23个⼤城市和122个城镇,联通了沿线的农村、城镇及重要的景观节点,更重要的是,它将居民和他们周边的绿⾊开敞空间联通起来,让⼈们可以⽅便地享受⼤⾃然的恬美与⾼质量的户外⽣活。
美国社区步道体系规划实践及其对我国乡镇步道建设的启示

美国社区步道体系规划实践及其对我国乡镇步道建设的启示作者:蔡春杰杨欢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18年第01期摘要:文章以美国市镇社区步道体系为核心,在阐述社区步道发展脉络、内涵类型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从规划目标、编制流程、设计要点和建设标准等方面,探讨借鉴其规划实践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倡构建我国乡镇步道体系规划框架,推动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国社区步道,规划实践,农村可持续发展1美国社区步道认知1.1起源及发展步道是美国绿道网络发展的延伸和拓展。
1865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规划中首次提到2个绿道要素(一条连接学校和奥克兰,一条保留草莓溪谷)。
1880年,奥姆斯特德(Olmsted)为波士顿设计了“翡翠项链”公园体系成为美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的重要事件。
1965年,约翰逊总统发文《自然美总统咨文》,呼吁在全美都市和乡村地区建立步道体系,1966年,美国内政部户外休闲署提交了《美国步道》调研报告,并呼吁通过联邦立法建立全国步道系统。
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步道体系法案(National Trails System Act),明确建设总长度约10.16万km的国家步道体系,同时授权开展铁路改造步道项目(Rails-to-trials program)。
1973年,美国开始实施铁路步道改造计划,截止1993年,美国44个州已建设至少500条步道。
在美国步道改造项目中轨道与步道保护协会(RAILS-T0-TRAILS CONSERVANCY,简称RTC)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1988—1998年,该机构将约1.6万km的废弃铁路改造为步道或自行车道,极大推动了美国步道体系的发展和建设[1]。
20世纪末期,美国联邦政府、联邦交通局(USD0T)和环境保护机构(EPA)认为可将社区步道作为代替性交通方式,将步行和自行车设施融人到地方交通系统中,以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及社区可持续发展[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绿道规划的发展与启示•作者:刘滨谊余畅来源:中国园林浏览: 822•1.引言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美国建成了大量的公园和开敞空间。
然而,这些绿地之间相互独立、分散,缺少系统性的连接和更为宏观的有机规划。
因此,美国在21世纪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分散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络。
由于认识到了绿道网络在环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的巨大价值,美国各州从20世纪中叶开始,就分别对本州的各类绿地空间进行了连通尝试。
70年代开始有了“绿道”(greenway)概念。
但是,其正式提出还是在1987年的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
该报告对21世纪的美国作了一个展望:“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能自由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观上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一直延伸至城市和乡村”。
此后,绿道概念开始被广为接受。
绿道的规划和实施也开始大量出现。
美国现在每年正在规划和建造的绿道有几百,甚至是几千条。
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们认为,把成千上万的公园及开敞空间加以连通的时刻已经来到:这就是从多层次上对美国的绿道进行连通性规划建设,最终形成全美综合绿道网络。
2.绿道概念及其分类英译绿道“greenway”分成两个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对于受人为干扰的景观而言,绿道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他们为人类的进入和游憩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但是,“绿道”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此可以引用查理斯。
莱托(Charles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for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
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
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
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的不同,绿道可以分为下列5种类型:(1)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这种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是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
(2)游憩型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主要以自然走廊为主,但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3)自然生态型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
这类走廊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风景名胜型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往往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
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一个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场所。
(5)综合型通常是建立在诸如河谷、山脊类的自然地形中,很多时候是上述各类绿道和开敞空间的随机组合。
它创造了一种有选择性的都市和地区的绿色框架,其功能具有综合性。
3.绿道形成过程绿道规划溯源于19世纪的公园规划时期,在该时期形成了大批的城市公园和保护区。
发展到20世纪,则掀起了户外开敞空间规划运动的热潮。
20世纪后半期,虽然公园规划和开敞空间的规划还在进行,但是在后期兴起的绿道规划,已标志了又一个浪潮的到来。
据专业人士预测,绿道网络规划必将成为21世纪户外开敞空间规划的主题。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像今天使用道路交通图一样来使用绿道地图。
3.119世纪的城市运动和国家公园运动公园运动最早开始于奥姆斯特德(Olmsted)和沃克斯(Vaux)在1858年为纽约中央公园所做的规划。
设计者期望通过设计中央公园这样的大型公园,为快速发展的城市里带进一丝自然的气息。
这些城市公园为美国远离乡村的城市居民,提供了积极而又方便的室外游憩机会。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提出要将具有很高生物、地质、美学和文化价值的自然、历史、文化与风景资源保护起来,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这始于1863年,当时奥姆斯特德担任了加利福尼亚美得坡撒资源署(theMariposaMiningEstate)的督导。
接着,在1864年9月,奥姆斯特德被任命为美得坡撒大树林(MariposaBigTreeGroves)和约瑟米提山谷(YosemiteValley)保护委员会主席。
这样,城市公园运动很快扩展到了美国各大主要城市。
除此之外,奥姆斯特德还说服了马萨诸塞的决策者,建立第一个公园系统――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的翡翠项链。
这一16km长的公园系统被公认为是美国最早规划的真正意义上的绿道。
翡翠项链是沿着淤积河泥排放区域建造的,它对于清除河流的严重污染起了很大的作用,成为连接波士顿和布鲁克林的一个室外排水通道。
因此,对该河流的水质保护就是美国第一条绿道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19世纪末,奥姆斯特德的学生查尔斯?爱里沃特(CharlesEliot)规划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市域层次的公园系统。
他在波士顿650Km2的市域范围内,创建了绿道和开放空间的框架,规划把三条主要河流和六个基本连通的大型开放空间有机地融入到该地区的外围。
3.220世纪的开放空间规划20世纪,虽然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及更多的国家公园、森林和保护区的建立还在持续。
但是开放空间规划在这一时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各个层次规模的开放空间规划都受到了联邦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
这一时期,具有良好户外空间规划基础的马萨诸塞州,再次成为先锋,第一个进行了综合性跨州层次开敞空间规划。
此时,爱里沃特的侄子查理斯?爱里沃特II(CharlesEliotII)在“192 8年马萨诸塞联邦政府的开敞空间规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爱里沃特Ⅱ在经济大萧条刚开始的1928年就起草了一个跨州层次的开放空间规划。
虽然这远景规划一开始就搁浅了,但是在20世纪下半期,该规划还是成了马萨诸塞州建立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框架。
与此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运动中,景观规划设计师菲力普?路易斯(PhilipH.Lew isJr.)在威斯康星州倡导了另外一个跨越州际的远景规划。
该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创建了一个跨州的被称之为环境走廊的绿色空间和绿道网络;第二,规划的大部分是沿着河流、小溪和湿地系统;第三,除一般所注重的自然资源外,路易斯还鉴定了许多文化资源,他将220个具有游憩价值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绘制成图,其中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各占一半。
3.320世纪末绿道规划的出现“绿道”这一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频繁出现。
如作家威廉姆?怀特(WilliamWhite)和住屋与城市发展机构(HousingandUrbanDevelopment)很早就开始使用“绿道”这一词。
然而,“绿道”一词首次正式得到阐述是在上文提及的美国总统委员会有关户外空间报告中。
之后,查尔斯?莱托出版了《美国的绿道》。
后来,美国陆续又出版了至少7本有关绿道和游步道的论著。
同时,有关绿道规划和实施的信息也开始大量地在区级和州级的会议中得以传播。
1998年1月举办了全美第一届有关游步道和绿道的国际会议,这届会议是由废弃铁路改作步行道保护委员会(Rails-to-TrailsConservancy)(RTC)所组织的。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的货运重心从铁路转移到卡车,许多铁路被废弃,因此兴起了废弃铁路变游步道的运动。
这种游步道源于小径,它不只是城市居民的交通通道,而是一种专门的、无机动车辆干扰的组合概念。
该非政府组织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其正是因致力于帮助和加速美国废弃铁路向游步道转变的巨大贡献而名声显赫。
第一届全国游步道和绿道会议,庆祝了16000Km废弃铁路的顺利转型完成。
据RTC的消息,美国还有24万Km的废弃铁路,其中的大部分可以转为游步道。
除了铁路游步道外,美国现在每年还在零散地规划和建造大量的绿道。
这些绿道和游步道大部分是规划用作徒步旅行和其他相关娱乐活动的。
正如美国保护基金绿道项目负责人爱德华?迈克曼所说,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州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州级层面的绿道规划和实施。
其中新英格兰地区的六个州具有绿道规划的良好传统,走在美国相关规划的前列。
而且,该地区在绿道网络规划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试图将英格兰地区所有绿道进行连通,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绿道网络系统。
这也是建立全美绿道网络所做的尝试性一步。
4.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新英格兰地区位于美国的东北部,由康涅狄格(Connecticut)、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伏蒙特(Vermont)、新罕布什尔(NewHampshire)、罗德岛(RodeIsland)和缅因(Maine)等六个州所组成。
这里四季景观独特,又有工业革命时期丰富的人文景观,因此具有丰富的生态游憩和历史文化资源。
同时,它又有着良好的绿道规划传统,所以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极具开拓性,对全美绿道网络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规划是建立在奥姆斯特德、爱里沃特的传统规划特色基础之上的。
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相互连通的多层次的绿道网络――新英格兰地区层次、市级层次、场所层次。
在20世纪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将这三个层次的绿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从而达到互为联系的目标:(1)为新英格兰地区人民提供更多的游憩活动机会;(2)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3)通过适当的旅游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
4.1新英格兰地区层次的绿道规划这一层次规划研究将产生三部分的成果:首先,对于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现存的各层次的绿道进行广泛深入的评价。
第二,对新英格兰地区进行一个有机的绿道网络规划。
第三,建立向决策者、公众和专业人士进行宣传该规划的框架结构。
(1)现有的绿道规划评价首先,对20世纪存留下来的自然资源、游憩资源、和历史资源进行分析评价。
接着,对于2 0世纪所规划的开放空间、绿道以及现行规划的努力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明确各州的特色景观及过去各州所取得的绿道规划成果。
调查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新英格兰地区的绿道规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现已存在绿色通道面积达30670Km2,加上正在建设中的绿道,预计近期将达到45184Km2,占整个地区面积的2 8%。
接着对各州的规划努力研究后,发现各州的相关规划也已取得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