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与唑来膦酸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沈追孟【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 OP)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4例)。
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疗程1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疼痛评分,相关部位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
结果治疗1年后,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组骨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L2~L4、Neck区骨密度(B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血清骨形成标志物BALP显著下降(P<0.05),骨吸收标志物β-CTX、DPD/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血清BG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升高( P<0.05)。
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能够有效改善骨痛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zoledronate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dicator of bone metabolism.Methods 120 cases osteopor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6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4 cases).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 D3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also treated with zoledronat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The pain score, bone density and the indicators of bone metabolism one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one year of treatment, the pain score of treatment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P<0.05). Bone density of L1-L4, neck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BALP,β-CTX, DPD/Cr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ll P<0.05), but hC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treatment of serum Ca,P,BGP were no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In treatment group, serum TRACP-5b was remarkably decreased, but was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Zoledronate combin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 D3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can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 of pain associated with bone metabolism indicators, decrease bone absorb, increas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 and patient compliance is good.【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骨痛;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作者】沈追孟【作者单位】慈林医院骨科,浙江慈溪 3153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0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慢性疾病,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而导致骨脆性增加为特征,其危害性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可防治骨质疏松

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可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指人的骨量发生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折损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该病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绝经后的女性。
作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及由此症导致的骨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老年人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为此,医学工作者对许多可治疗此症的药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他们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若能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尤其是对于在绝经后患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来说,这种疗法是非常简便和有效的。
因此,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始使用此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是一种二磷酸化合物,具有作用于骨的特异性。
此药能延缓人体内破骨细胞成熟的速度,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和此类细胞在骨质吸收部位的聚集性,从而可阻断破骨细胞对钙化骨和软骨的消融。
临床研究表明,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后,能够长期保持其骨骼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防止骨量丢失,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英国科学家曾对2100多名50岁以上发生过骨折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这些女性在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后,再次发生脊柱骨折的几率可降低46%,再次发生髋骨骨折的几率可降低35%,再次发生其他非脊柱骨折的几率可降低27%。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也证实,骨质疏松症患者若每年静脉滴注1次唑来膦酸,可使其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几率降低35%左右。
为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后发现,此病患者若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可显著提高其椎骨、髋骨和股骨颈的骨密度。
专家认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此病的方法是:将4~5毫克的此药和100毫升0.9%的氯化钠(或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均匀,进行静脉滴注,每次静脉滴注的时间不可少于15分钟,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3年1月~5月,我院住院患者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47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观察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护理对策。
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缓解(82.98%),8例出现不同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症状消失。
结论唑来磷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但存在不良反应,应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
标签:唑来膦酸钠;骨质疏松;效果;不良反应;护理措施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
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
主要症状为:疼痛,以腰背部多见;身长缩短、驼背;骨折,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家庭及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1]。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减缓骨丢失率和恢复已丢失的骨量,以缓解症状,预防骨折等并发症。
唑来磷酸注射液,是一种经静脉给药的双磷酸盐类,能特异的与骨质中的羟膦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质吸收[2]。
患者不受体位限制,依从性好[3]。
本研究探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5月在我院骨科治疗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4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7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70.62岁。
平均住院天数为4.5d。
所有患者均有腰背疼痛症状,血尿检查无异常。
所有患者均采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诊断标准,结果均为阳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骨密度T值小于等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2.5个标准差视为骨质疏松。
本研究排除对钙尔奇D 片、唑来膦酸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影响钙磷代谢疾病的患者、癌症或骨折活动期的患者。
唑来膦酸的抗肿瘤作用

唑来膦酸的抗肿瘤作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简称ZA)是一种氮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骨转移性肿瘤和骨质疏松症。
除了其抗骨吸收的作用外,研究还发现唑来膦酸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唑来膦酸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骨肿瘤微环境来发挥作用。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种细胞类型叫做成骨巨噬细胞(osteoclast),它们有助于促进骨吸收和骨缺失。
唑来膦酸能抑制成骨巨噬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对骨的破坏和侵袭。
另外,唑来膦酸还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本身的生长和存活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唑来膦酸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唑来膦酸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和转录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和侵袭。
除了上述的直接抗肿瘤作用外,唑来膦酸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唑来膦酸可以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促进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的活化和增殖,增加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作用。
此外,唑来膦酸还可通过增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研究还发现,唑来膦酸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的酸碱平衡来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
肿瘤组织中的缺氧和酸化状态有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并降低耐药性。
唑来膦酸可以通过抑制酸性环境和改变肿瘤细胞代谢来减轻肿瘤酸化状态,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总结起来,唑来膦酸的抗肿瘤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抑制成骨巨噬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和骨缺失;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增加抗肿瘤免疫应答;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的酸碱平衡,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唑来膦酸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它并不是一种专门的抗肿瘤药物,其主要用于治疗骨转移性肿瘤和骨质疏松症。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常使用其他抗肿瘤药物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新型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唑来膦酸及其临床地位

另一项在 217例 发生髋部 骨折后拒绝继续使 用 口服 2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 5 O岁以上男 子( 占全部受试者 的 2 %) 4 和女 性 患 者 中进 行 的名 为 “ 发 生 骨 折 试 验 ( eur t 再 R cr n e Fatr T a) 也表 明, r ue r 1 ” c i 唑来膦酸一年 1 次给药能够提高 骨矿物密度并 降低新总骨折发生率和死亡率 。 这项 中值 随访期为 19年 的研究 结果显 示 , . 相对于安 慰剂 , 唑来膦酸治疗能显著减少 3 % 的新临床骨折发生率 5 ( . %: . % , 0 0 1 , 中新椎骨和新非椎骨骨折风 86 1 9 P= .0 ) 其 3
牛过 1 次髋部骨折人群 中,5 的人在 6个月后 仍需 帮助 8% 才能行走 , 2 %个 体在 可行走 前需 更长期 护 理 ; 近 0 他们 都 还处于发生进一步骨折 的高风 险中, 且约 14的 5 / 0岁以上
患者可能在此后 1 年内死于骨折相关并发症。
Ti , O IO ) 的重要研究 提供 了唑来膦 酸用 于治疗 r lH RZ N ” a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 症的重要疗效数据 。该大型研究共包 括 77 5 6 例平均年龄 为 7 3岁 (5—8 6 9岁) T得分 ≤ 一 . 、 25 或虽 T得分 ≤ 一 . , 曾发生椎 骨骨折 的绝经后妇 女 , 15但 她 们在每 日补充钙剂 和维 生素 D 的基 础上再 经随机指定 分 别在第 0 1 、2和 2 4个 月时各接 受 1 唑来膦 酸 5m 次 g或安
素 D。唑来 膦酸用 于老年或肝功 能受损人群时不需剂量调 整, 但禁用于 呈严 重 肾功 能 衰退 ( 酸 酐廓 清率 < J 肌 4m /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痛缓解的影响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痛缓解的影响唑来膦酸是一种针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具有促进骨量增加和预防骨骼疏松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唑来膦酸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效果,并评估其对骨痛缓解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容易引起骨折和骨痛。
唑来膦酸是一种具有选择性抑制骨吸收作用的药物,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少骨质破坏,从而达到增加骨量的效果。
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项关于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臼骨密度,并减少脊椎骨折和非脊椎骨折的风险。
另外,唑来膦酸治疗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缓解骨痛。
骨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唑来膦酸治疗可显著减轻骨痛症状。
一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后,患者的骨痛缓解情况明显改善,与安慰剂组相比,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另外,唑来膦酸还能减少患者使用镇痛药的频率和数量。
那么,唑来膦酸是如何缓解骨痛的呢?唑来膦酸作为一种选择性骨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破坏,从而缓解了骨痛症状。
此外,唑来膦酸还可以改善骨微结构、调节骨代谢,进一步促进骨质增加,从而缓解骨痛。
总结起来,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
它能有效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唑来膦酸也能显著缓解骨痛症状,并减少对镇痛药的依赖。
但需要注意的是,唑来膦酸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关节痛等,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唑来膦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质增加的作用,帮助患者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并缓解骨痛症状。
唑来膦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功能。
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

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方法: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钙剂和骨化三醇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钠;对照组单纯使用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治疗。
临床观察指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85%、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唑来膦酸钠,冻干粉针剂(每支5mg)。
使用方法:每年应用一次,以5mg唑来膦酸溶于100ml溶液恒定速度滴注,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不与任何含钙或其他药物混合或同时静脉给药。
同时服用骨化三醇,每粒0.25ug,每次1粒,1次/日;钙尔奇d片600mg/片,每次1片,2次/日,疗程为1 年。
对照组:服用骨化三醇,每粒0.25ug,每次1粒,1次/日;钙尔奇d片600mg/片,每次1片,2次/日,疗程为1 年。
用药期间不使用激素、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缓解疼痛和骨代谢的药物。
1.3 疗效观察(一)疼痛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0分为无痛;1~3分为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为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为有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
治疗前后对比评分减小为有效,不变或者增加为无效。
(二)bmd测定及血钙、磷、akp变化情况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bmd、血钙、磷、akp,并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
bmd和骨生化指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及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过程中,治疗组60人,有2人中途停药,1人更改治疗方案,符合试验要求57人;对照组60人,1人中途停药,5人更改治疗方案,1人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符合试验要求53人。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研究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研究黄凤兰;杨跃林【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唑来膦酸注射液4m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min。
同时口服钙尔奇D片600mg ,1次/d ,疗程为12个月。
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骨痛症状明显改善,较治疗前骨痛N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4与股骨颈骨密度(BMD)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血钙(Ca)、血磷(P)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形成标志物OC、BALP值下调,治疗后12个月两者测定接近于正常值,其中OC值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吸收标志物β-CTx、DPD/Cr比值,治疗后下降迅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OP可有效改善骨痛症状与骨代谢相关指标,增加骨量,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较好。
%Objective :To discuss zoledronate (ZOD) with Caltrate D in primary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steopo-rosis .Methods :Zoledronate Acid Injection 4mg ,with 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or 5% glucose injection 100ml di-luted intravenous infusion ,at the same time oral Caltrate D600mg ,1time/d ,period of treatment is 12 months .Results:This group of43 patients treated by zoledronate (ZOD) joint Caltrate D treatment for 6 months ,12 months after the pain symptom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NRS pain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Lumbar L1~4 and 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numerical ,there are obvious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 .05) ,the serum calcium (Ca) ,phosphorus (P) detection value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bone formation markers OC ,BALP value reduced smooth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both measured close to norma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 .05);bone resorption markers β-CTx ,DPD/Cr ratio ,and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quickly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 .05) .Conclusion:Zoledronate combined with Caltrate D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can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s of pain associated with bone metabolism indicators ,increase the bone mass , less adverse reaction ,patient compliance is good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1556-1558)【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疗效;安全性【作者】黄凤兰;杨跃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bone mass)降低、骨强度下降及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骼密度的降低,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分类: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该型又分2型,Ι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
Π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后发生。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如肾衰竭,过量甲状腺荷尔蒙或白血病),或药物(如类固醇)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略..)。
症状表现:(1)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
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临床表现及症状多样化)。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易漏诊—影像学检查很有必要)。
诊断要点: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
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
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
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
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
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
第1、2腰椎。
2)②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
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
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WHO建议根据骨密度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
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我们的干预在于预防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缓解已经并发病理性骨折后的慢性疼痛,及降低再发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
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
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
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
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 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
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唑来膦酸注射液,降钙素,钙剂,中成药)治疗情况,,,,
唑来膦酸注射液:唑来膦酸的作用机制
1.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和抑制破骨细胞的增生来抑制骨吸收,减少骨基质生长因子的释放或抑制癌细胞黏附于骨基质。
唑来膦酸与骨有高度亲和力,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一旦沉积到骨表面,就会被具有破骨作用的破骨细胞摄取。
2. 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从而阻滞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降低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唑来膦酸还可通过抑制甲醛戊酸途径,阻滞细胞周期来诱导破骨细胞和单核细胞前体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
4 .唑来膦酸能阻断由肿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因子可诱导钙离子的释放,减少骨转移的发生和发展,并可导致某些肿瘤细胞的死亡。
5 .可阻止肿瘤细胞的黏附和浸润,同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或
抑制血管生长,从而起到直接的抗肿瘤作用。
代谢特点:体外试验表明,唑来膦酸与血细胞成分的亲和力很弱,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也较低,在初始24h内,给药量的(44±18)%排泄到尿中,其余的主要滞留在骨组织中。
随后缓慢释放进入全身循环再经肾脏消除,半衰期(t1/2)至少为7天。
(个人建议:用药10天内每日尿量保持2000ml!!!)
使用注意事项:用药前患者检查肾功,肌酐清除率>35 mmol/l,饮水1000ml,静脉补液500ml后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速度30滴每分,结束后再次静脉补液生理盐水250ml。
药物使用后常见不良反应:出现发热,体温38.5℃~39.1℃,而且均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和流感样症状。
给予解热镇痛口服,并嘱患者多饮水,冰袋物理降温,饮食以清淡为主,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监测体温4次/d。
电解质紊乱:可以导致低钙、低磷和高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钙血症,尤其在高钙血症的患者中更加容易发生。
故在唑来膦酸的使用中,推荐补充钙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