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唑来膦酸安全性O)

合集下载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沈追孟【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 OP)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4例)。

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疗程1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疼痛评分,相关部位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

结果治疗1年后,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组骨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L2~L4、Neck区骨密度(B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血清骨形成标志物BALP显著下降(P<0.05),骨吸收标志物β-CTX、DPD/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血清BG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升高( P<0.05)。

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能够有效改善骨痛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zoledronate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dicator of bone metabolism.Methods 120 cases osteopor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6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4 cases).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 D3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also treated with zoledronat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The pain score, bone density and the indicators of bone metabolism one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one year of treatment, the pain score of treatment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P<0.05). Bone density of L1-L4, neck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BALP,β-CTX, DPD/Cr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ll P<0.05), but hC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treatment of serum Ca,P,BGP were no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In treatment group, serum TRACP-5b was remarkably decreased, but was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Zoledronate combin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 D3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can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 of pain associated with bone metabolism indicators, decrease bone absorb, increas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 and patient compliance is good.【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骨痛;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作者】沈追孟【作者单位】慈林医院骨科,浙江慈溪 3153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0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慢性疾病,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而导致骨脆性增加为特征,其危害性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唑来膦酸整体安全性良好5

唑来膦酸整体安全性良好5

n = 11 (0.29%) PBO
%
0
20%
用药后一周内
Mean±S D
Media n
10% 0%
day 1 day 2 day 3 day 4 day 5 day 6 day 7
首次发热出现时间
发热持续时间
1.30±1.0 0
2.25±1.6 4
1.00
2.00
≤37℃
≤38℃
≤39℃
>39℃
特殊安全性
唑来膦酸的短期和长期肾脏效应均为轻度和一过性
Miller P, et al. Osteoporos Int. 2007;18(suppl 1):S129. Abstract P308.
低钙血症: 唑来膦酸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低且无症状
ZOL 5 mg
随访 第一次输注后9-11 天 第二次输注后9-11 天 第三次输注后9-11 天 N 2114 1663 1559 n (%) 49 (2.3) 2 (0.1) 5 (0.3) N 2129 1721 1601
• 用药后第1日,仅1.85%患者体温高于 39℃,为轻-中度发热 • 第3日后无患者体温高于39℃
100%
发 热 患 20 者 比 例 10 ( )
30
90%
80% 70% 60% 50% day1 day2 day3 day4 day5 day6 day7 40% 30%
81.03
95.75 92.1593.35 88.76 78.52 70.34
IPP 激活的 γδ T 细胞
急性期反应
1.Masarachia et al Bone 1996; 19:281 2.Coxon et al Bone 2008; 42:848

唑来膦酸骨质疏松_唑来膦酸预防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唑来膦酸骨质疏松_唑来膦酸预防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唑来膦酸骨质疏松_唑来膦酸预防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预防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计划化疗的中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每天均给予纯牛奶400mL,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治疗组33例在化疗之前先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以后每年给予一次唑来膦酸4mg。

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的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骨密度增加29例,占87.9%;对照组骨密度下降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7例出现轻度的发热、头痛、肌痛等流感样症状等不良反应,占11.1%。

结论唑来膦酸预防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骨质疏松安全、方便、有效。

[关键词] 唑来膦酸;预防;恶性肿瘤;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 R730.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4-126-02Clinical Observation of Zoledronic Acid Prevented the Osteoporosis Caused by ChemotherapyXU Liquan ZHOU Zhenggao ZHANG Jinying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Linchuan Region Hospital of Fu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Fuzhou 344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oledronic acid prevented the osteoporosi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Methods All 63 cases of m alignant tumor to chemo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s. Two groups used pure milk 400mL/dayoral�calcium and vitaminD. Treatment groups 33 patients with Zoledronic acid 4mg/time,1 time/year intravenous drip. After 1 year bone mineral density(BMD)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BMD were raised 29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s (87.9%),BMD were decreased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s,the effective rate was 87.9%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reatment groups 7cases mild to moderate influenza-like symptoms,including fever�headache�pain occurred in 7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s(11.1%). Conclusion Zoledronic acid is effective�convenient and safe into prevente the osteoporosis caused by chemotherapy.[Key words] Zoledronic acid;Prevent;M alignant tumor;Osteoporosis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疾病总数的第一、二位。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3年1月~5月,我院住院患者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47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观察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护理对策。

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缓解(82.98%),8例出现不同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症状消失。

结论唑来磷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但存在不良反应,应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

标签:唑来膦酸钠;骨质疏松;效果;不良反应;护理措施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

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

主要症状为:疼痛,以腰背部多见;身长缩短、驼背;骨折,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家庭及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1]。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减缓骨丢失率和恢复已丢失的骨量,以缓解症状,预防骨折等并发症。

唑来磷酸注射液,是一种经静脉给药的双磷酸盐类,能特异的与骨质中的羟膦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质吸收[2]。

患者不受体位限制,依从性好[3]。

本研究探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5月在我院骨科治疗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4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7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70.62岁。

平均住院天数为4.5d。

所有患者均有腰背疼痛症状,血尿检查无异常。

所有患者均采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诊断标准,结果均为阳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骨密度T值小于等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2.5个标准差视为骨质疏松。

本研究排除对钙尔奇D 片、唑来膦酸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影响钙磷代谢疾病的患者、癌症或骨折活动期的患者。

唑来膦酸预防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唑来膦酸预防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性肿瘤患者 6 例 , 3 将其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天均给予纯牛奶 4 0 , 0 mL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治疗组 3 例在化 。 3 疗 之前 先给予唑来膦酸 4 静脉注射 , mg 以后每年给予一次唑来膦酸 4 g 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的变化 , m 。1 并观察其不 良反 应。 结果 治疗组骨密度增加 2 , 8 . 对照组骨密度下降 3 9例 占 79 %; 0例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治疗组 7例出现轻度 P . 。 5 的发热 、 头痛 、 肌痛等流感样症 状等不 良反应 , 1 . 占 1 %。结论 唑来膦酸预防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骨质疏松安全 、 1 方 便、 有效 。 【 词】唑来膦酸 ; 防; 关键 预 恶性肿瘤 ; 骨质疏松

临床 探 讨 ・
2 1 年 l 月第 4 卷第 3 期 01 2 9 4
唑来膦 预防 化疗后 质疏 床观察 酸 肿瘤 骨 松临
许鹂权 周正高 张金莺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肿瘤科 , 江西抚卅l4 0 0 40 ) 3
[ 摘要】目的 探讨唑来膦 酸预 防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化疗后骨质疏松 的临床疗效 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计划化疗 的中老年恶
ay p .M e ho s Al 6 c s s o l n n u r t h mo h r p e e r n o y d vd d n o te t n r u s a d o t l g o p .T o t d l 3 a e f mai a t t mo o c e t e a y w r a d ml ii e it r ame t go p n c n r r u s w g o go p u e p r mi 4 0 / a o a 、 ac u ru s s d u e l 0 mL d y r lc l im a d i mi D.T e t n go p 3 p t ns i Z l d o i a i mgt , t /e r k n vt n a r ame t ru s 3 ai t e w t o e r n e c d 4 / me l i y a h i me

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中图分类号】R5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8-01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

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唑来膦酸为新一代的二膦酸盐,可以明显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发生率。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均为女性。

年龄50—80岁。

均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所有患者测定肾功能,血钙水平均正常,无恶性心率失常。

1.2治疗每次静脉滴注5mg唑来膦酸(100ml)注射液,以输液管恒定速度滴注;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min,速度一般不超过40滴/分,该注射液为每年使用一次。

给药前每名患者都进行适当的补水及静脉缓滴地塞米松5毫克。

治疗前后常规每日补充钙600~1200毫克。

并注意监测和防止低血钙的发生。

2、临床观察本组10例病人发热,3例寒战,体温波动在37.6℃~39.2℃。

发热多于用药当天和第2天出现。

本组4例病人于用药后2d或3d出现肌痛,以双下肢为著。

治疗期间有2例病人食欲减退,恶心。

3、护理3.1心理护理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患者该药物作为静脉用新一代双磷酸盐药物,不仅可降低骨质疏松诱发骨折风险,且能有效增加骨密度。

静脉注射1年1次,避免了口服双磷酸盐对消化道的影响。

同时告知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及对症处理措施。

多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避免因用药后因不适而导致紧张。

3.2给药护理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5mg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超过40滴每分钟的速度恒定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15min,并嘱患者治疗前后多饮水,注意水化,有效减轻了肾毒性。

唑来膦酸易和钙盐结合形成络合物,发生药物沉淀。

输注时应与其它药物分开,注射后均以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在绝经后伴骨质疏松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疗效。

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治疗的绝经后伴有并骨质疏松患者80例,以入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注射用鲑鱼降钙素与唑来膦酸,比对治疗有效性。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以注射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可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其骨痛程度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疗效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唑来膦酸注射液;疗效;骨密度;骨痛;骨质疏松;绝经后绝经后骨质疏松作为临床上较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在绝经后受体内卵巢功能降低、缺乏雌激素等因素影响所致骨微结构发生变化、骨脆性增加以及骨量流失等情况发生,在治疗上药物作为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有钙制剂、双膦酸盐雌激素等,但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所得到的治疗效果也不同[1-2]。

本次试验以分析注射用唑来膦酸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为目的,结果呈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对象为2021.01至2023.01就医的绝经后伴有并骨质疏松患者,总数量为80例,分组依据是入院时间,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48岁至60岁(54.24±6.01岁),绝经时间及均值1年至10年(5.07±0.89年);观察组:在年龄方面最高和最低龄分别为62岁、45岁,均龄值54.35±6.11岁;在绝经时间方面,最长和最短分别为10年、1年,均值为5.11±0.91年。

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2组入院后均接受钙制剂、维生素D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注射用鲑鱼降钙素(H20052161,湘北威尔曼制药),用药量为50单位,以肌肉注射方式治疗,隔日治疗1次,持续进行1个月治疗后更改为每周治疗1次;观察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注射用唑来膦酸盐(H20090259,瑞士诺华制药),每分钟用药量是5mg,以静滴方式缓慢用药,用药时间在15min以上,每日治疗1次。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痛缓解的影响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痛缓解的影响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痛缓解的影响唑来膦酸是一种针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具有促进骨量增加和预防骨骼疏松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唑来膦酸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效果,并评估其对骨痛缓解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容易引起骨折和骨痛。

唑来膦酸是一种具有选择性抑制骨吸收作用的药物,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少骨质破坏,从而达到增加骨量的效果。

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项关于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臼骨密度,并减少脊椎骨折和非脊椎骨折的风险。

另外,唑来膦酸治疗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缓解骨痛。

骨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唑来膦酸治疗可显著减轻骨痛症状。

一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后,患者的骨痛缓解情况明显改善,与安慰剂组相比,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另外,唑来膦酸还能减少患者使用镇痛药的频率和数量。

那么,唑来膦酸是如何缓解骨痛的呢?唑来膦酸作为一种选择性骨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破坏,从而缓解了骨痛症状。

此外,唑来膦酸还可以改善骨微结构、调节骨代谢,进一步促进骨质增加,从而缓解骨痛。

总结起来,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

它能有效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唑来膦酸也能显著缓解骨痛症状,并减少对镇痛药的依赖。

但需要注意的是,唑来膦酸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关节痛等,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唑来膦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质增加的作用,帮助患者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并缓解骨痛症状。

唑来膦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3P3, n = 616 n (%) 11 (1.8) 7 (1.1)
P 值
0.11 0.26
卒中相关不良反应
卒中严重不良反应 卒中严重不良反应除外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 卒中导致死亡
26 (4.2)
19 (3.1) 13 (2.1) 4 (0.7)
19 (3.1)
9 (1.5) 7 (1.1) 0 (0.0)
39
急性一过性反应发生机制
含氮双膦酸盐作用机制
HMG-CoA 3-羟-3甲戊二酰辅酶A
急性一过性反应发生机制
IPP IPP IPP IPP IPP IPP IPP IPP IPP IPP
甲羟戊酸
IPP
香叶基焦磷酸(IPP)
+含氮BP*
法尼基焦磷酸(FPP)
激活的 γδ T 细胞
双香叶基焦磷酸(GGPP)
双膦酸盐的肾脏安全性
与基线水平比较Z6组血清肌酐水平增加>0.5mg/dl(44.2umol/L)的患者明显增加(Z6
vs.Z3 n=18 vs. n=4, P =0.002)
大部分出现于输注后9-11天
全部是一过性并无肾脏累积损伤
所有在输注后9-11天肌酐清除率升高的患者在第二年随访中接受了再次输注 (第4年和 第 5年 )
高血压 冠心病 骨关节炎 卒中史 抑郁症 糖尿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
18
唑来膦酸循证医学入组情况 (高龄与合并症) 用药后一过性反应(发热,肌痛), 75 岁以 上患者组发生率略低于75岁以下患者组
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 75 岁年龄组与 75 岁以下 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
密固达安全性
再次给予密固达(唑来膦酸)时 一过性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
发热
16
15%
安慰剂组
14
12
肌痛 8% 流感样症状 7% 头痛 6%
发生率 (%)
10 8 6 4 2
2% 1%
关节痛
5%
1%
1%
2% 1%
2% 1%
2%
1%
0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给药次数
Data from Black DM,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1809-1822.
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 尿吡啶啉(Pyr) 尿脱氧吡啶啉(D-Pyr) 尿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
尿1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的敏感性相对较好指标是:
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双膦酸盐的肾脏安全性
HORIZON-PFT试验,7,736多名妇女参与了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密固
达组的长期肾功能参数与安慰剂组没有差异。在这项研究中,密固达 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一过性升高的百分率略高于安慰剂组( 1.8% vs.
0.8%)。6年数据中同样未看到对肾脏的长期影响。
HORIZON-PFT:延伸试验1(3-6年)
严重房颤不良事件的不平衡属于偶然事件而并非药物反应
唑来膦酸组47/50 (94%)房颤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在给药后的30天后(给药2
4小时后血药浓度<1%) 第三次给药后9-11天监测559例患者ECG水平,未发现组间差异 在密固达后续的试验中未发现房颤不良事件与安慰剂组有差异
Black DM,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1809-1822. 21
一年剂量
ZOL 5 mg Placebo 绝经前水平范围
0.5 0.4
0.3 0.2 0.1 0.0 0 6
237 248
12
201 214
18 月
136 156
24
191 196
30
190 197
36
174 170
9
ZOL n = PBO n =
257 260
Adapted from Black DM,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1809-1822.
密固达安全性
1、一过性反应情况
2、高龄与合并症情况
3、心脏与肾脏安全性 4、骨组织安全性
HORIZON-PFT:核心实验(0-3年) 密固达处方后骨组织活检
HORIZON-PFT研究进行三年后,随机抽取152例者进行髂骨骨 活检,检测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 结论: 1 5 2 例 骨 组 织 活 检 结 果 显 示 , 1 5 1 例 样 本 都 观 察 到 四 环 素 标 记,提示骨重建正在进行 未见病理化改变 类骨质厚度(OS.Th,µm),类骨质体积(OV/BV,%)正常
密固达(唑来膦酸)给药后 一过性症状多在发生后3天内缓解
≤3 天 唑来膦酸 5 任何一次密固达输注后 mg 最常见(>5%)一过性症状 (n = 3862) n (%) 发热 肌痛 流感样症状 621 (15.1) 365 (8.3) 301 (7.2) Placebo (n = 3852) n (%) 79 (2.1) 66 (1.7) 61 (1.6) >3 天 唑来膦酸 5 mg (n = 3862) n (%) 120 (3.1) 122 (3.2) 54 (1.4) Placebo (n = 3852) n (%) 107 (2.8) 85 (2.2) 44 (1.1)
唑来膦酸 & 安慰剂 安慰剂 & 安慰剂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 5 10 15 24 29 34 39 48 53 58 63 唑来膦酸 & 扑热息痛 唑来膦酸 & 布洛芬
给药后时间 (小时)
Design: 2 x 500 mg paracetamol vs 2 x 200 mg ibuprofen vs placebo every 6 hours for 3 days. Oral study medication started 4 hours after infusion
药物
激素皮质醇 抗惊厥药等
VitD
钙吸收异常 饮食缺乏VitD 缺乏阳光日晒等
性别、种族、遗传
女性多于男性 白种人较多发
HORIZON-PFT:核心实验与延伸试验1
核心研究 N = 7,736 安慰剂 N = 3,876 唑来膦酸 N = 3,889
HORIZON-PFT 核 心研究(3 年)
为保持盲态1,221名患者 接受唑来膦酸治疗(随访 <3年) P3Z3
Conversion factor for SCr from mg/dL to µmol/L is 88.4. Black DM, et al. (in press).
HORIZON-PFT延伸研究:安全性总结
唑来膦酸持续用药组与终止治疗组安全性相当
输注后一过性症状发生率类似,低于核心研究结果 ZOL治疗心房纤颤的风险无明显升高 ZOL治疗6年肾功能受损风险未见增加
密固达安全性
1、一过性反应情况
2、高龄与合并症情况
3、心脏与肾脏安全性 4、骨组织安全性
唑来膦酸循证医学入组情况
(高龄与合并症)
HORIZON-RFT
为期3年,随机、双盲、安慰剂 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2127 例 50 岁以上男性或女性患 者 ,148 临床研究中心, 23 国家 基线人群平均年龄 75 岁包括有 以下病史的患者:
密固达安全性
1、一过性反应情况
2、高龄与合并症情况
3、心脏与肾脏安全性 4、骨组织安全性
密固达药代动力学
唑来膦酸(密固达)
剂量 5 mg/y IV: 100% 生物利用度 血液 5 mg 39% 61% 骨组织 3 mg 24小时内通过 肾脏排出 2mg1,2
当给予密固达5mg时, 100% 药物即5mg进入血液循环系 统,在注射结束时即达到血 药浓度峰值,此后快速下降
0.29
0.06 0.18 0.06
心肌梗死严重不良反应
高血压
TIA =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Black DM, et al. (in press).
5 (0.8)
48 (7.8)
4 (0.6)
93 (15.1)
0.75
0.0001
HORIZON-PFT:核心实验(0-3年)
头痛
关节痛
273 (6.1)
245 (5.3)
90 (2.3)
76 (1.9)
247 (6.4)
739 (19.1)
243 (6.3)
744 (19.3)
Note: AEs with an incidence of at least 2.0% in the first 3 days are compared to their incidence after the first 3 days.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骨丢失速率、骨折风险评估、 了解病情进展、干预措施的选择以及疗效监测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唑来膦酸降低平均血浆β-CTX水平
1.0 平均血浆 β-CTX (ng/mL) 0.9 0.8 0.7 0.6
1、一过性反应情况
2、高龄与合并症情况
3、心脏与肾脏安全性 4、骨组织安全性
HORIZON-PFT:核心实验(0-3年)
心脏安全性(房颤)
HORIZON-PFT 研究中发生率 房颤AE 房颤SAE 94例(2.4% ) 50例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