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 和情绪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学习要点
掌握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自主神经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广泛,其作 用:环境急剧变化时,动员机 体许多器官的潜在能力以适应 环境的急变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局限,其 作用:保护机体、休整恢复、 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及加强排 泄和生殖功能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3. 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可能控制日周期 视觉→视网膜-视交叉上核传导束→视交叉上核→体内日周期节律与昼夜节律同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四)边缘系统其它结构和新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边缘系统 (1)构成
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的岛叶、颞极、眶回, 以及皮质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背侧 丘脑前核等结构组成 (2)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复杂,不同核 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第9版)
(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作用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神经→有孕子宫平滑肌(α1)收缩 →未孕的(β2)舒张
4.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和生理意义不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试题及答案
3
82.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叙述是: A.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 突触后膜对Ca2+通透性增大 C.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D. 突触后膜去极化 E.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8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增加所致? A. Na+ B. Cl− C. K+ D. Ca2+ E. Mn2+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经过的中枢突触数目 E. 效应器的敏感性 97.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中躯体感觉的中继站是: A. 内侧膝状体 B. 外侧膝状体 C. 后腹核 D. 丘脑外侧核 E. 丘脑前核 98.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后, 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 左半身 B. 右半身 C. 左侧头面部 D. 右侧头面部 E. 双侧头面部 99.右侧枕叶皮层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 右眼全盲 B. 左眼全盲 C. 双眼全盲 D. 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E. 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100.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 刺痛 B. 定位不明确 C. 必有牵涉痛 D. 对牵拉不敏感 E. 对电刺激敏感 101.牵涉痛是指: A.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引起的痛觉 B.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引起的痛觉 C.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D. 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产生的痛觉 E. 内脏及腹膜受牵拉时产生的感觉 102.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时,所记录的脑电波主要是: A. α波 B. β波 C. δ波 D. θ波 E. α波和β波 103.关于脑电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综合电变化图 B. 是皮层自发电位变化图 C. 正常成人安静、清醒、闭目时出现β波 D. 兴奋、觉醒时出现α波 E. 由高幅慢波转为低幅快波表示抑制过程发展

生理学西综10(神经)

生理学西综10(神经)
14
2-1
10-19. 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愈后常有肢体肌萎缩后遗症原因是 A.病毒对肌肉的直接侵害作用 B.神经的兴奋性支配作用减弱 C.神经支配由兴奋转为抑制 D.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D
15
2-2
12-18.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
A. Aa纤维 B. Aδ纤维 C. B类纤维 D. C类纤维
阿托品
35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二)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1)毒蕈碱受体 ( M受体) (2)烟碱受体 ( N受体)
N1 神经元 N2 终板膜
筒箭毒
36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7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轴突和感觉神经长树突 髓鞘 神经膜
神经纤维
8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 完整性 (结构 功能) ② 绝缘性 ③ 双向性 ④ 相对不疲劳性
9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3.神经纤维分类
A类 本体感觉、躯体运动、温度触压觉、快痛觉(Aδ) B类 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C类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肉毒毒素
抑制释放递质的清除
抗抑郁药 (抑制前膜摄取NE
利血平 5-HT)(抑制囊泡摄取NE)
新斯的明 (抑制胆碱酯酶)
后膜受体数和功能
筒箭毒和a银环蛇毒 (阻断N2)
受体量
巴比妥 (激动GABA)
22
二、突触传递 (一)定向突触
3.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23
二、突触传递 (一)定向突触
1.突触的微细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
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脑内的三个部位,分 别发出纤维形成投射通路。
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 中缝核内,其纤维投射也可分为上行、下行和支配低 位脑干三部分,其功能是主要调节痛觉、精神情绪、 睡眠、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3.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
碱能纤维。 2)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 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3)肽类递质
释放肽类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肽能纤 维。
胆碱能纤维: 全部副交感节后纤维 全部自主N节前纤维 躯体运动N 少部交感节后纤维 (肌肉舒血管纤维、汗
2.两种形式 顺向轴浆运输 快速410mm/d 慢速112mm/d 逆向轴浆运输205mm/d
(五)神经纤维对效应组织具有营养性功 能和效应组织对神经元的支持作用
二、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 质细胞。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
1.有突起,但无轴、树突之分 2.细胞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有缝隙连接 3.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和传播神经冲动 4.具有终生分裂增殖的能力
一、神经元的 一般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元由胞体 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功能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纤维的粗细、
髓鞘的有无和温度的高低有关。
(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⑵绝缘性 ⑶双向性 ⑷相对不疲劳性
(四)神经纤维具有轴浆运输的功能
1.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axonplasmic transport) :通 过轴浆的流动,实现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的 过程。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面的感觉体验。
可塑性
感觉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即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下
,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变。
03
运动神经系统
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 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生理学》第十章神 经系统的功能
目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01
02
03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 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 种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负责将信息从感受器传递 到中枢和从中枢传递到效 应器。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吸收等代谢过程,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行为稳态的维持
03
神经系统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控制学习、记忆、情感、行为
等高级功能,使机体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06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和突触
行为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实 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神经递质和受体
种改变称为神经可塑性。
02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工作记忆主要依赖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而长时记忆则与海马体和大脑
皮层多个区域有关。
03
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记忆的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存储涉及神经网络结构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波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丘脑及其感 觉投射系统;痛觉;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2.熟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递质与受 体;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兴奋由神经 向肌肉的传递;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条 件反射。 3.了解: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脊髓的感觉 传动功能;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 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 节;脑电图;觉醒和睡眠。
2 效应不同: 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3 媒介物性质不同: 化学性/电突触
(3)突触传递的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
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打开
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释

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
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后膜上某
些离子通道开放
某些离子进入胞

快速:递质囊泡,分泌颗粒
顺向运输
轴浆运输 (胞体到末梢) 慢速:微管和微丝
逆向运输:末梢到胞体,如神经生长因子、 狂犬病毒、破伤风毒素等
(二)神经胶质细胞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2 基本功能: ⑴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的作用 ⑵修复和再生作用 ⑶免疫应答作用 ⑷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 ⑸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⑹维持细胞外K+离子浓度 (7)参与某些活性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10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020年10月2日
11
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的相对平衡;
2020年10月2日
2
❖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脑和脊髓部分,后 者为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020年10月2日
5
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
❖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 1.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高度分化,通过突触联系
2. 修复和再生作用:小胶质细胞能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 性的神经组织碎片。
3.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内的抗原呈递细胞。
2020年10月2日
22
4.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可分别在 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 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
6.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钠泵可将细胞 外过多的K+泵入胞内,以维持细胞外合适的K+浓度,有助 于神经元电活动的正常进行。
7. 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能摄取神经元释 放的某些递质,还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2020年10月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③ 受体的调节: 上调;下调
精品课件
(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ACh及其受体: (1)胆碱能神经元: (2)胆碱能纤维及分布:
① 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②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③ 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④ 支配骨骼肌的舒血管神经
精品课件
(3)胆碱能受体:
① 毒蕈碱受体 (M受体) —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③髓鞘厚度: ④温度:
精品课件
4、神经纤维的分类
精品课件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特点:双向双速
, 快(40-500 mm/d) 慢(1-12 )
顺向
胞体
逆向
轴突末梢
精品课件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营养性因子
精品课件
二、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 ①支持作用 ②修复和再生作用 ③免疫应答作用 ④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⑤绝缘和屏障作用 ⑥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⑦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1、功能:传导兴奋
神经冲动 2、传导兴奋具有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
精品课件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①直径: ②髓鞘有无:
精品课件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①直径: ②髓鞘有无:
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 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甘氨酸。 4)肽类:阿片肽、脑-肠肽、下丘脑调节性肽等 5)嘌呤类:腺苷、ATP。 6)其他递质:组胺、精N品O课、件 CO。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精品课件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和聚合式联系 单 线 式 联 系
1、突触后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精品课件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1、概念: 2、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
①合成 ②储存 ③作用 ④失活 ⑤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
精品课件
3、调质:
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
4、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精品课件
哺乳类动物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分类
精品课件
5、递质的共存: ① 概念 ② 意义:
协调生理过程
精品课件
6、递质的代谢:
精品课件
(二)受体
1、概念: 2、配体:
激动剂、拮抗剂、神经递质、 神经调质、激素等。
精品课件
3、受体的分类
1)天然配体分类: 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2)受体激活机制分类: ① 离子通道型受体 ② G-蛋白耦联受体
精品课件
4、关于神经递质受体的认识
① 受体有亚型:产生多样化效应 ② 受体存在部位:
精品课件
4、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前膜释放: 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 Na+(主)、K+通透性增大
精品课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精品课件
EPSP和IPSP的机制
精品课件
4、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膜释放: 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 Cl- 通透性增大
精品课件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精品课件
一、突触传递
经典突触
❖化学突触(神经递质) 非定向突触
❖电突触(局部电流)
精品课件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结构
精品课件
2、经典的突触分类
精品课件
3、突触传递过程(电-化学-电传递)
Ca2+
精品课件
电-化学-电传递
精品课件
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 去极化 Ca2+通道开放 突触小泡释 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 突触 后膜去极化(超级化) 突触后电位
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2)形式:
①强直后增强 ②习惯化和敏感化 ③长时间增强和长时间抑制
精品课件
(二)非定向 突触传 递
精品课件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
①不存在突触前膜及后膜的结构 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③递质传递时间长短不一 ④递质的影响取决于效应细胞有无相
应受体
精品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三)电突触传递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
阻断剂:阿托品 外周分布: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
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 维。
精品课件
(3)胆碱能受体:
② 烟碱受体(N型受体) —化学门控通道
N1: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 (六烃季胺、筒箭毒碱)
N2:骨骼肌终板膜 (十烃季胺、筒箭毒碱)
精品课件
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精品课件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连锁状与环状联系
精品课件
(三)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单向传布 2、突触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精品课件
(四)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伸肌肌梭
意义:
伸肌
屈肌
协调 中枢的活动。
精品课件
(四)中枢抑制
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 主) ③ 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分布情况:
精品课件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① α受体:
酚妥拉明—α1(主)、α2
哌唑嗪—α1
育亨宾—α2
② β受体:
普萘洛尔—β受体; 丁氧胺—β2受体; 阿提洛尔、心得宁精—品课β件 1受体
+ 可乐定
治疗高 血压
3、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2)单胺类: NE、多巴胺、5-HE。 3)氨基酸类:
精品课件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伸肌肌梭
伸肌
屈肌
精品课件
4、突触后电位
3)慢突触后电位 慢EPSP: K+电导降低
慢IPSP: K+电导增高
精品课件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精品课件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
产生部位:轴突的始段
精品课件
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精品课件
6、突触的可塑性 1)概念: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精品课件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脑、脊髓
脑、脊髓之外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 细胞的功能
精品课件
一、神经元
精品课件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中枢: 1011个
精品课件
不同神经元结构及功能部位
精品课件
神经元基本功能
1、接受刺激 2、传递信息
精品课件
(2)肾上腺素能纤维及分布: (除 …之外)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精品课件
(3)肾上腺素能受体
—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1)α受体( α1 α2 ) 2)β受体( β1 β2 β3 )
精品课件
3)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的影响因素
①受体的特性:兴奋效应—α平受滑体肌(主) 抑制效应—β平受滑体肌(主)
②配体的特性:NE:α受体( 主) E:α、β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