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单选题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B.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C.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吞噬细胞对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答案:D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供能,B错误;C、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壁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重要关系B.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作用是保护细胞,支撑植物体D.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答案:A分析:植物细胞壁:1 .组成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2 .功能:支持和保护。
3 .特点:具有全透性。
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重要关系,A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正确;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C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正确。
故选A。
3、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C、线粒体是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可以合成ATP,高尔基体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和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错误;D、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即三种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自由水和离子B.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C.若某真核细胞内不能合成蛋白质,则有可能是细胞核出现了问题D.吞噬细胞内溶酶体较多,有利于消化其吞噬的细菌或病毒答案:B分析:1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形成有关。
3 .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能够消化其吞噬的细菌或病毒,处理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4 .细胞内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
A、活细胞内的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正确;B、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B错误;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细胞核(核仁),C正确;D、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细菌和病毒,而溶酶体能将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消化分解,D正确。
故选B。
2、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答案:CA、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错误;B、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C、③是磷脂分子,是细胞器膜、核膜等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D、④由蛋白质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及数量,尤其需要注意常考的四种“膜蛋白”:(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膜蛋白——糖蛋白。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将绿色荧光蛋白共价结合在膜蛋白上,细胞膜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区域绿色荧光,被照射部分荧光蛋白将不会再发出荧光;检测淬灭部位激光照射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答案:B分析:分析图甲,膜上的蛋白质被绿色荧光染料染色后,激光会使膜部分淬灭,过段时间后,淬灭部位再次出现绿色荧光。
分析图乙,再次出现的荧光强度F2略低于F1。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A、淬灭部位荧光能够再现,正是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才使得其他部位有荧光的蛋白质移动到淬灭部位,A正确;B、淬灭部位荧光再现,是膜蛋白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应用该技术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 错误;C、降低实验温度,膜的流动速度减慢,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C正确;D、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该部分荧光不可恢复,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时间后,其荧光强度F2小于漂白前的荧光强度F1,D正确。
故选B。
2、高尔基体是由数个扁平囊泡构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量丰富。
分布于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来的一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凹进去的一面对着细胞膜称为成熟面,形成面和成熟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运输囊泡。
下图为某细胞完成生理活动示意图,甲、乙表示高尔基体囊腔,①②表示运输囊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B.①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面形成C.②囊泡可由高尔基体成熟面形成D.抗体在甲腔合成,在乙腔加工成熟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主要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是一种单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相对较多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通过核孔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答案:A分析: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等部分组成,核膜上有核孔,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A、核膜是双层膜,其上有酶附着,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能选择性地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核,从而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错误;B、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因此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相对较多,B正确;C、核糖体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D、核孔是某些大分子蛋白质、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能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A。
小提示:3、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叶绿体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C.高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质是处于流动状态,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同D.高倍下列镜下可看到的扁平椭球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的形态有利于接受光照答案:D分析:1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点梳理1.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各种膜蛋白与细胞膜的功能关系密切,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利用蒸馏水涨破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再经过离心处理,就可以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因为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及载体蛋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的选择性有关系。
4.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是相对的,载体的选择透过性最典型);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糖被、受体等)。
细胞膜的这些功能也是生物膜系统功能的重要内容。
5.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相邻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来传递信息。
6.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染成蓝绿色);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往往选用无色或白色的生物材料。
7.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般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是椭球形的,水绵的叶绿体是丝带状的;蓝藻没有叶绿体,但细胞质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仍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8.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实际上核糖体只是形成早期肽链,真正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是肽链被内质网加工后才形成),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9.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初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粗面型内质网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10.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分泌蛋白后期修饰加工和分装)和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参与纤维素合成)。
11.溶酶体又称“酶仓库”,其中的水解酶来自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且经过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的加工(成分与消化酶类似,但被囊泡包裹后留在细胞质中;消化酶则分泌到细胞外);大多数胞内酶(如呼吸酶、ATP合成酶)则由游离的核糖体合成。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必考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必考知识点
在生物必修一中,第三章主要讲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第三章的必考知识点:
1. 细胞的发现与性质:
-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 细胞的基本性质包括组成复杂,大小有限,遵循细胞学说等。
2. 细胞的基本组成:
-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胞浆,包含细胞器、溶质和有机颗粒等。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3. 结构和功能关系:
-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
- 不同的细胞器负责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线粒体负责能量代谢,内质网负责物质合成与运输,高尔基体负责包装和分泌等。
4. 细胞的组织与分化:
- 组织是由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而成的结构。
-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5.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 原核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所有细胞器都位于细胞质中。
- 真核细胞是有细胞核的细胞,细胞内存在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这些都是第三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必考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章内容。
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本节概念图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组成1、化学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______________。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种,_________最丰富。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________________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共有3种方式:化学物质传递,如激素;接触传递,如_________的识别和结合;通道传递,如__________________。
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材料:应选用哺乳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没有______________和众多的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_________里,把细胞涨破,再通过_____________法便可提取纯的细胞膜。
四、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
原核生物的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____________。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将细胞器分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各细胞器的功能(1)线粒体。
功能: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
可以用_____________进行活体染色,同时_____________接近无色。
(2)叶绿体。
功能:绿色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证明细胞膜存在的两个实验: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细胞结构被刺破。
2、细胞的边界是__细胞膜(植物细胞在其外还有_细胞壁_)。
3、制备细胞膜(1)选用的材料:_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_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
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过程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注意事项:(1)生理盐水稀释的目的:使红细胞分散开,不宜凝结成块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4、细胞膜的成分、结构(1)主要成分是__脂质和蛋白质_,此外,还有少量的_糖类_。
(2)脂质中最丰富的是___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_,动物细胞膜还有__胆固醇_。
(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蛋白质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癌变时检测的成分有哪些?___甲胎蛋白__、_癌胚抗原__5、细胞膜的功能是:(1)三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信息交流方式:_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建立的细胞交流__,如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____;__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__,如_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_;_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__,如_高等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_。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几个特性:⑴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如受体、载体蛋白、酶蛋白)⑵流动性:流动性膜结构中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在膜中可做各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
流动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与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有关。
⑶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
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
流动性原理——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运动的;选择透过性原理——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流动性的实例:细胞融合、变形虫变形、白细胞吞噬细菌(胞吞)、分泌蛋白的分泌(胞吐)、温度改变时膜的厚度改变、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等。
整合归纳6、植物细胞壁(1)主要化学成分是__纤维素_和果胶___,对植物细胞有__保护和支持_作用。
(2)最能体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就是有无细胞壁。
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_差速离心法_。
2、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_内质网__: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作用是__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脂质的合成___,并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另外还完成蛋白质的糖基化形成糖蛋白。
5、高尔基体::单层膜扁平囊状结构,有大小囊泡,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加工_、__分类_和__包装_,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_细胞壁_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__分泌物__的形成和分泌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功能调节细胞内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保持坚挺,与渗透吸水有关,与代谢产物贮存有关,与花、果等颜色有关。
8、溶酶体: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的病毒或病菌,被称为“消化车间”。
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NA、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能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5、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一种,即__核糖体_。
特殊细胞总结:(1)6、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经过哪些细胞器的配合(按顺序写)____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_,由_线粒体__提供能量。
由此说明各种细胞器_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_。
7、细胞质基质呈_胶质_状态,由_水、无机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9、生物膜系统是指__细胞膜、核膜、以及许多细胞器膜。
作用:__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在物质的运输与交换及信息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
增大膜的面积,供酶、核糖体等附着在上面。
使各种化学反应有序进行。
将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能同时进行而不互相干扰。
11、实验P47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分布: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植物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线粒体分布于_动植物细胞_细胞中,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2)制作装片时注意问题:观察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随时保持_有水状态(3)染色:线粒体需用活细胞染料_健那绿染色,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12.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因为他们是半自主细胞器要合成蛋白质。
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_双_层,上有_核孔_,并附有__核糖体_,外与_内质网_相连。
化学成分主要是_蛋白质__和_脂质_。
功能是__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染色质:由_DNA_和_蛋白质_组成,其中___DNA 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能被__碱___性染料_龙胆紫、醋酸洋红_染成深色。
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的形式不同:。
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3)核仁作用:与_某种RNA_的合成以及_核糖体_的形成有关。
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大的细胞,其核仁体积相对较__大_(大还是小)。
(4)核孔作用:__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大的细胞,其核孔相对较_多。
提醒:(1)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3)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多,核仁较大。
(4)凡是无核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太久。
(5)有些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多达数百个。
2、细胞核的功能是__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能够控制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既是生物体__结构_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_代谢_和_遗传_的基本单位。
3、生物模型有三种_物理模型_、__概念模型_、_数学模型_。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_物理模型__。
4、细胞代谢越旺盛,其细胞膜结构功能越复杂,膜上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内所含核糖体越多,核仁越大,核孔数目越多。
解螺旋成为细丝状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