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小号的技巧

合集下载

小号演奏中嘴唇振动的控制技巧

小号演奏中嘴唇振动的控制技巧

小号演奏中嘴唇振动的控制技巧
小号演奏中嘴唇的控制技巧主要有:
1、把嘴唇完全对准乐器口,这样才能让空气流畅地从口孔中出来。

2、保持合适的气力,如果气力过大,音色会变浑厚,而气力过小,音色会变淡弱。

3、嘴唇要保持圆圈状,不要太松太紧,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张力。

4、注意嘴唇的振动,要把嘴唇中间的振动范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

5、要学会正确使用嘴角,让嘴角上下振动,然后将嘴唇抬起,使声音更加清亮。

6、要学会控制嘴唇的振动,以便发出准确的音调,而不是无目的地出现随机的半音。

小号吹奏指法大全

小号吹奏指法大全

小号吹奏指法大全
1、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和中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旋转手腕的方式吹出音色。

2、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旋转手腕的方式吹出音色。

3、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旋转手腕的方式吹出音色。

4、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同时上下抖动手腕的方式吹出音色。

5、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先上后下的方式吹出音色。

6、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同时左右抖动手腕的方式吹出音色。

7、把右手放在右边的节拍器上,用拇指拨动右边的节拍器,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左边的哨子,用先左后
右的方式吹出音色。

小号的吹奏方法技巧

小号的吹奏方法技巧

小号的吹奏方法技巧
小号是管乐器中最具有传统色彩的一种乐器,因其优美的发音越来越受到音乐人的赞赏,所以在近年的音乐界里也有人在研究如何吹奏小号的技巧。

首先,在准备演奏小号之前,应考虑到小号的特性,音量取决于旋律把位,口腔内部活动程度以及演奏乐器的技巧等。

应该在演奏之前认真研究乐曲内容,掌握演奏起伏和把位,做到时而充满力量,时而柔和,把握好发出音色的大小和力度,增强音色的完整性。

其次,小号吹奏时要把握好口腔的移位量以及舌头气流的断开时间,用口中的气流把琴活塞击口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断开后重新作出受压时的舒适感,控制其发声的力度和音量,可以从熟悉的乐曲中积累经验。

此外,在演奏小号的同时,应尽量地采用均衡的吹奏方式,尽量保持吹奏力度的一致性,这样可以使音色更加饱满而圆润,吹出一个安定平和、优美而充满表情的旋律,抑扬乖张有度.
同时,在演奏小号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不同音阶及不同的音符,通过变化的划分“加拍”以及巧妙的变奏,以及在小号演奏中多变的口腔感觉表现更加生动、灵活、多样的旋律。

最后,小号吹奏技巧考验乐手的技艺,演奏时应做到谨慎、严谨、每一把位都要吟唱几遍,多练习,不断积累经验,熟练掌握,常常吹奏,方能吹出优美而浓厚的音色。

小号的吹奏指法

小号的吹奏指法

小号的吹奏指法
小号的吹奏指法如下:
1. 升4:○●○,中指。

2. 升1:●●○,食指、中指。

3. 升低音1:●●●,食指、中指、无名指。

4. 升5:○●●,中指、无名指。

5. 升低音2:○●●,中指、无名指。

此外,降音是通过加长振动管道来降低基音,比如低音2(按照你的习惯,其实应该叫中音2),●○●,2+0+3=5个半音,在5的基础上,降5个半音就是2。

圆号中音区可从ppp-fff随意变换,但低音区发音软弱,强奏较难,高音区强奏效果最好,但音量不是很大。

小号的力度以音区为转移,同圆号一样中音区是力度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可以从耳语般的极弱ppp—爆发般的最强fff音响。

小号吹奏方法

小号吹奏方法

(一)吹奏小号的姿势首先应当注意身体和双手的姿势是否正确,因为它会影响到以后的练习和演奏。

在吹奏时,应当昂首挺胸,精神饱满,无论是站立或是坐着,身体都应端正。

号身和人体尽可能成为直角,号口朝向正前方。

练习时,可以利用头部的俯仰来调整,使之能够保持直角状态。

整个右手手形要自然、放松,动作才能灵活。

要用指头触觉最好的部位去接触键子,按键的三个手指力求自然弯曲。

在按键时必须注意到:使用多大的力度方能将键子按下,就应当掌握好并使用这个适当的力度。

应避免使用过分的力量。

因为按键的轻重并不影响音量的大小,所以我们对于按键的要求是宁轻勿重,宁快勿慢。

按键的指头要始终保持和键子相接触,不要翘起来离开键子,指头以能感觉到键子的动作而随键上下为最理想。

这种正确的按键方法,能够给以后吹奏技巧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好处,尤其是对于连续换键、快速连音等技巧,都能使之产生清晰、均匀、干净、奇妙的音响效果。

(二)小号的发音小号的发音由气流、发音体、共鸣体三个部分构成。

1.气流为了吹奏得好,首先应当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必须先吸足气,才能用(呼)好气。

不论吸气、呼气,主要是靠横膈膜的运动来操纵。

好的呼吸方法,在外表上使人感觉不出呼吸的声音和动作。

如不得已,也需要将呼吸的声音和动作减少到最小限度。

2.发音体我们应当熟悉嘴唇动作与发音的关系。

在吹奏时,嘴唇的基本状态是上唇较下唇的位置靠前,下唇紧贴下牙和下牙床,下唇的唇边略向里眍(Kou,向里收缩,凹进),用力包住下牙尖,但唇边也不宜向里眍得过多,上下唇的红肉部分不要挤出,要用嘴唇肌肉控制,使它服贴在牙上。

嘴角要能够活动,作微笑或常笑状(指一般的笑,较微笑为甚)。

号嘴应当尽可能地放在嘴的正中。

当然也允许有一个微小的活动范围由自己选择,选定之后,就不要再随意挪动。

吹奏时嘴角总是呈微笑状。

吹高音时,嘴角向后拉紧,下巴并拢,气流急。

吹中、低音时,嘴角稍向前放松,下巴放开,气流量大。

再简化为两句话,即:高音,拉紧、并拢、流速急}低音,放松、张开、流量大。

吹小号的技巧

吹小号的技巧

(一)长音的奏法初学吹小号,首先应当根据前面已经讲过的小号的发音原理,在小号上吹出声音来,然后再将这声音加以延长。

在吹奏较高的泛音时,嘴角肌肉应当向嘴角两旁拉紧(嘴角向后,如常笑状),使用气流的速度要快,同时左手可稍稍增加一点压力使号嘴压在嘴唇上更紧些。

只有在奏强音时根据音高的不同,才能使用较大的左手压力。

在高音区,可用较大的左手压力,中音区使用压力较小,在低音区就更小。

强奏时,使用压力较中强时大一些;弱奏时,使用压力则较小些。

总之,音的高低的变换,主要是依靠嘴唇拉力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下巴的并拢和开离所组成的联合动作。

而左手压力的增或减则是属于一种辅助动作。

练习吹奏长音应有一些明确的要求,作为逐步达到的标准:第一、要尽量能够吹得长久。

第二、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随意颤抖。

第三、吹长音要求“头圆”、“尾尖”、“中间直”。

舌头在送气时的动作是决定音头圆或不圆的关键,舌头送气时用力的大小以及来回活动的速度,都要精心地揣摩和选择,才能使音头收到吹得圆的效果。

“尾尖”是吹奏长音将要结束时气流量自然减弱的结果。

还必须注意运用嘴唇的拉紧和下巴骨的并拢来弥补因气流量的减少而形成音尾部分音高下降的现象。

而在最后则运用喉头的收缩而使气流切断以结束这个长音。

每个音都应当能够用这七种起吹法吹出长音。

这种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当舌头和喉头作各种动作时,发音体仍能够持续发音,不会由于口腔内舌头,喉头的各种动作的影响而妨碍发音的持续性。

一般来说,下巴骨可以作左右、前后、上下三种活动,但在吹奏时不需要左右活动。

它在上下开始活动时可以稍稍打开一些,并使之保持上下牙齿的自然前后位置,这就是口腔在吹奏时的最好状态。

才能使发音体经受得起舌头、喉头在口腔中的各种动作,而不致使发音的持续性受到影响。

起吹时要注意下巴骨的稳定,这里所说的下巴骨保持稳定,是指在同音反复时而言的。

如果在音高不断改变时,下巴骨的位置可以随音高的改变而变化。

(二)连音的奏法“连音”的奏法,是指将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在吹奏中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连绵不断、没有间隙的整体。

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可以通过丰富的音符与韵律传达情感与思想。

小号作为管乐器中重要的一员,在演奏中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力。

本文将探讨小号演奏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小号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

一、技巧探索小号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演奏者在表现音乐时的自由度和质量。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小号演奏技巧:1. 唇振动与气流控制:小号是通过唇振动产生声音的,演奏者需要通过控制气流的强度、速度和方向来调节音高和音色。

在演奏前,进行适当的吹奏练习,培养唇肌肉的灵活性,提高音准和音色的稳定性。

2. 唇腭协调:演奏小号时,唇腭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整口形、舌位和嘴唇的张合程度,可以准确控制音高、音色和音量。

演奏者应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唇腭协调的能力,使音符的切换更加流畅。

3. 指法和换气:小号的音程通过指法控制,而演奏长音需要适时的换气。

熟练的指法和灵活的换气技巧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演奏中达到更准确和流畅的效果。

密切注意指法与换气的配合,可以减少演奏中的间隔和不连贯感。

二、表现力的展现小号作为一种既有高音域又有低音域的乐器,具备广泛的表现力。

通过运用适当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演奏者可以使音乐更富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1. 音色的探索:小号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音色,通过调整唇的张合程度、舌的位置和嘴巴的形状,演奏者可以创造出明亮、温暖、明亮甚至沉重等不同的音色效果。

在演奏中灵活运用不同的音色,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2. 动态的变化:小号具备较强的音量可变性,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气流和唇腭的协调来表现丰富的动态变化。

合理运用强度和轻柔的演奏手法,可以使音乐在表达上更富有层次感和冲击力。

3. 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工具,通过对小号演奏技巧的熟练应用,演奏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并将其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将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以真挚、感人的方式呈现给听众。

小号演奏技巧

小号演奏技巧

【演奏⽅法】 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量及震动的⼒度来改变⾳调、⾳量及⾳饰。

⼩号上有三个活塞,每按下⼀个活塞,都会增加空⽓通过之管道总长,从⽽使发出之⾳调变低。

第⼀号活塞使⾳调降低⼀个全⾳(两个半⾳),第⼆号活塞使⾳调降低⼀个半⾳,第三号活塞约为第⼀、⼆号之总和(三个半⾳)。

各种不同的组合使⼩号演奏者能吹出完整的半⾳阶。

⼩号吹奏中⼀些概念及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基本概念⼀、发⾳的条件从⾳的物理属性中我们知道,物体由于振动⽽发⾳,发⾳的条件是张⼒、弹性、外⼒、材料、构造等,以及由此⽽产⽣的频率、振幅及声⾳的⾊彩。

频率的⾼低决定⾳的⾼低,振幅的⼤⼩决定⾳的强弱,⽽⾳⾊则是由材料及其构造决定,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构造产⽣不同的⾳⾊。

⼩号的发⾳,来源于吹奏者嘴唇肌⾁的振动。

嘴唇周围的环形肌⾁,以及⾯部肌⾁、脸颊肌⾁、咂轮肌、括约肌等都能使嘴唇的肌⾁纤维产⽣张⼒,同时,嘴唇的材料——肌⾁具有⼀定的弹性,在⼀定的外⼒作⽤下,就可以产⽣振动,发出声⾳,这个外⼒就来源于我们的呼吸。

那么,嘴唇是怎样发⾳的呢?⾸先,要形成正确的⼝形,即吹奏状态。

合理地使⽤能够控制嘴唇的各组肌⾁,使嘴唇形成⼀个可以通过外⼒——呼吸⽽振动的发声体,在这个外⼒作⽤下,有弹性的发声状态循环往复地交替同⼀动作,嘴唇就可以发声了。

它是这样形成的:⼀⽅⾯,吹奏⼝形利⽤各种肌⾁的协调⼒量将来⾃于肺部的⽓息挡住,不让其通过,另⼀⽅⾯,来⾃于肺部的⽓息在腹肌、肋⾻以及各种呼⽓肌⾁的作⽤下,想把具有⼀定张⼒的嘴唇吹奏肌⾁冲开,当⼆者的⼒量达到平衡,相互抵消时,便完成了⼀个振动周期,随后,⼝形恢复原状,⽓息再次通过,如此周⽽复始,循环往复,使嘴唇的振动部位产⽣声⾳。

当声⾳产⽣后,我们调整吹奏肌⾁的⼒量(或张⼒),同时改变⽓息的流速、流量,就会发现吹奏肌⾁会随之⽽发出⾼低不同、强弱不⼀的“嗡嗡”声。

这个“嗡嗡”声的规律是:1、张⼒⼩、⽓息流速慢、流量⼩,则振动频率低,振幅⼩,振动在低⾳区,⾳量⼩;2、张⼒⼩、⽓息流速快、流量⼤,则振动频率低,振幅⼤,振动在低⾳区,⾳量⼤;3、张⼒⼤、⽓息流速慢、流量⼩,则振动频率⾼,振幅⼩,振动在⾼⾳区,⾳量⼩;4、张⼒⼤、⽓息流速快、流量⼤,则振动频率⾼,振幅⼤,振动在⾼⾳区,⾳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长音的奏法初学吹小号,首先应当根据前面已经讲过的小号的发音原理,在小号上吹出声音来,然后再将这声音加以延长。

在吹奏较高的泛音时,嘴角肌肉应当向嘴角两旁拉紧(嘴角向后,如常笑状),使用气流的速度要快,同时左手可稍稍增加一点压力使号嘴压在嘴唇上更紧些。

只有在奏强音时根据音高的不同,才能使用较大的左手压力。

在高音区,可用较大的左手压力,中音区使用压力较小,在低音区就更小。

强奏时,使用压力较中强时大一些;弱奏时,使用压力则较小些。

总之,音的高低的变换,主要是依靠嘴唇拉力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下巴的并拢和开离所组成的联合动作。

而左手压力的增或减则是属于一种辅助动作。

练习吹奏长音应有一些明确的要求,作为逐步达到的标准:第一、要尽量能够吹得长久。

第二、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随意颤抖。

第三、吹长音要求“头圆”、“尾尖”、“中间直”。

舌头在送气时的动作是决定音头圆或不圆的关键,舌头送气时用力的大小以及来回活动的速度,都要精心地揣摩和选择,才能使音头收到吹得圆的效果。

“尾尖”是吹奏长音将要结束时气流量自然减弱的结果。

还必须注意运用嘴唇的拉紧和下巴骨的并拢来弥补因气流量的减少而形成音尾部分音高下降的现象。

而在最后则运用喉头的收缩而使气流切断以结束这个长音。

每个音都应当能够用这七种起吹法吹出长音。

这种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当舌头和喉头作各种动作时,发音体仍能够持续发音,不会由于口腔内舌头,喉头的各种动作的影响而妨碍发音的持续性。

一般来说,下巴骨可以作左右、前后、上下三种活动,但在吹奏时不需要左右活动。

它在上下开始活动时可以稍稍打开一些,并使之保持上下牙齿的自然前后位置,这就是口腔在吹奏时的最好状态。

才能使发音体经受得起舌头、喉头在口腔中的各种动作,而不致使发音的持续性受到影响。

起吹时要注意下巴骨的稳定,这里所说的下巴骨保持稳定,是指在同音反复时而言的。

如果在音高不断改变时,下巴骨的位置可以随音高的改变而变化。

(二)连音的奏法“连音”的奏法,是指将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在吹奏中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连绵不断、没有间隙的整体。

在练习连音时应作到下列几点要求:1.吹奏连音时,不要用左手的拉力来提高音高。

2.右手手指选择好管长之后,就不要再变换按键。

3.除连音中的第一个音需要用舌头送气外,其余各音都不需要用舌头送气。

4.气流要均匀地送入乐器管道。

5.根据所吹音的高低,嘴角肌肉随之而运动。

6.可以用下巴骨的并拢或放开来配合嘴角肌肉的拉紧或放松。

一般说来,号嘴放在上、下嘴唇之间的位置不要随意滑动。

在吹奏练习中,为了使小号整个音域的各音在上下行级进和上下行大小跳进时都能自然顺畅,除了号嘴在嘴唇上的“接触圈”不宜滑动外,为了适应上述情况,必须运用口角肌肉的张力,下巴骨的活动,气流(流速,流量)的运送,甚至号身与人体的角度在必要时都可略微改变,以便使音域两端的音在作级进或大跳时,都能够应付自如。

(三) 断音的奏法断音和连音相反,它是运用舌头的开关作用,将一个长音切断成各种长短不同的声音(无论它是音高不同的连音或是同一音高的长音)。

1.断连音它是在长音和连音练习的基础上,小心地运用舌头的开关作用(主要是舌头的快关快开),使舌头的动作具有类似敲锣时锣锤连续敲在锣上的那种既柔和又敏捷的手法。

所以,听起来音与音之间具有似断又连的效果。

2.小断音它的奏法是;使舌头先快开,等关闭后舌头稍稍停顿一下,再快开。

3.大断音它的奏法是:使舌头先快开,后快关,关后有一稍长的停顿,形成较长的休止,然后再快开。

4.短促音短促音的奏法是运用舌头的急开急关来完成的,开和关的时值都极短。

练习时,要求拍子和节奏准确,先念时字数少些,逐步增加字数,最后能念出一长串有节奏的均匀的短促音。

短促音也叫做跳音。

(四) 吐音的奏法一般都把强而硬的音头用“T”字来表示,弱而软的音头用“D”或“L”来表示。

练习快速开关的方法是:先用日常说话的办法去多“念”,“念”熟了自然就能快。

1.单吐法只用舌头的动作来作为气流的开关,所发出的吐音就是单吐法。

练习吐音注意以下几点:①快速同音反复时,舌头的运动尽可能不要牵连下巴骨,应当使下巴骨保持稳定。

②舌头运动时,它的后部的两边(近舌根处)应当抵住大牙的内侧(像吹口哨一样),使它和上颚构成管形,舌尖就是这个管形末端的开关。

⑧慢速的同音反复和普通的吐音一样,舌头的全部都可运动,这一点和快速同音反复不一样。

④一般说来,低音区的吐音舌尖“打”在上牙的尖端;中音区的吐音舌尖打在上牙背后;高音区的吐音舌尖“打”在上牙根或“打”在下牙根之上的前上颚。

2.双吐法它的特点是舌头和喉头轮流开关,练习纯熟之后,便可以吹奏出高速的二连音、四连音和八连音。

练习双吐法,第一个音用舌头念“T”(“吐”),第二个音用喉头发“K”(“苦”),即用“吐苦”或“特克”两个字音来代表舌头和喉头的动作,一般都写作“TK”。

3.三吐法是单吐法的变化和发展。

练熟之后可以吹奏出高速的三连音、六连音和九连音。

练习的方法,第一个音、第二个音用舌头念“T”,第三个音用喉头发“K”,即用“吐、吐、苦”或“特、特、克”来代表舌头和喉头的动作,一般都写作“T、T、K”。

初学三吐法时应注意:先不要求快,而要求三个音长短相同,力度相同。

“空口念”时,三个音都要清楚有力,念出每个音时,都要感觉到有一股一股的气流从口中喷薄而出。

我们可以将手掌心放在嘴巴前面约两寸的地方,来作感觉试验,看看通过舌头的先关后开和喉头的先关后开,所喷出的气流,是否强而有力。

此外,还应时刻注意保持拍子的准确。

以“空口念”作为准备进行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用小号试吹。

在练习时,同样是要循序渐进,先慢后快,先少后多,而且注意要有拍子观念。

当“空口念”和吹奏时,舌头和喉头都要作同样的运动。

要尽可能做到准确均匀、清楚有力,舌头和喉头的动作不能影响发音体的活动,互相干扰;但又要求它们之间分工合作,协同动作,这样才能使发音取得清晰、干净的效果。

(五)较大音程的练习在音的进行中,可以级进,也可以跳进。

跳进的音程愈大,困难愈大。

跳进的音区愈高,困难愈多。

所以,先学八度以内的跳进,然后逐步扩大,直至能够从小号的最低音跳进到最高音。

较大音程的跳进练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最好的方法是先用连音把它们吹出来,然后用吐音去练习,这样可以减少错误。

吹奏这种较大音程时,主要是依靠嘴唇、下巴骨以及喉头的联合运动,辅之以其它动力因素,如横膈膜力度的增加,以及左手控制号嘴,以增加对嘴唇的压力等。

但一定要把主要运动和辅助运动分清,不可本末倒置。

四、其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压力的运用在吹奏小号时,经常运用两种压力。

一种是在吹奏强音或高音时,需要增加横膈膜的压力,另一种是持小号的左手用力将小号向嘴唇方向拉,使号嘴压在嘴唇上所产生的压力。

比较成熟的小号演奏者,可以用左手很少的压力来演奏中强音或弱音,但演奏强音或强高音时,也需要用左手增加对于嘴唇的压力。

初学者练习时,可以多加点压力在嘴唇上,随着学习的进展就应当逐渐减少压力(而完全不用压力的情况是没有的)。

嘴唇要能够经受得住少压、多压和耐压的锻炼,使之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压力下都能够发音自如。

但是,要注意它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把这种辅助手段当作主要手段。

在吹奏乐曲时,首先是根据乐谱来理解它的音高、节奏、力度等,以及其所要表现的具体内容;再一步是,通过视唱,唱出具体声音来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最后再用乐器将乐曲吹奏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辅助手段是:1.用左手压嘴唇,来增、减压力。

2.在吹奏连音和较大音程的向上跳进时,用喉头收缩是一种不可少的辅助动作。

用Hi(读嘿哝),代表喉头的这种动作。

3.变换号身与人体的角度,可使低音区和其它音区在衔接时更加方便。

变换角度的方法是用改变头部俯仰的办法来完成,同时应注意动作的幅度不要过大。

(二) 音高的调节关于小号的音准问题,比较复杂。

1.同级的自然泛音,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管道长的发音高,管道短的发音低。

2.同级的自然泛音,在一定的管长条件下,气温高,发音高;气温低,发音低。

3.用嘴唇的控制,将某一个音升高一些是困难的,即使可以升高,而可升高的幅度也较小。

若将某一个音降低一些,则比较容易些,降低的幅度也可稍大一些。

4.号嘴的型号与小号的型号应当配置好。

否则,某些音会出现特别不准的现象。

5.小号的半音阶中的每一个音,并不是都与十二平均律相吻合的。

一般说来,泛音列存在一种自然现象,即其中的第二、第四、第八音都是比较准的,不需要作多少调整。

第三、第六音容易偏高,第五音偏低,第七音则低得过多,以至达到不能使用的程度。

因此,演奏者有必要了解半音阶中的每一个音,它属于泛音列的第几音,以便给它以相应的处理方法:6.强奏时,高音区的音容易出现“错字”(将音吹错)。

这是因为,在泛音列中级数高的音,互相之间的音程距离较小,容易吹错。

弱奏时,低音区的音容易偏低。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靠听觉来辨别它、调节它、控制它。

可以用调节管长、增加嘴的控制能力等方法,以使吹出的各音,无论强弱都具有准确的音高。

(三)表现力的生动和深刻(如歌)演奏小号时,我们希望它具有尽可能生动而深刻的表现力。

第一,学习吹奏小号的人必须学会唱大量的歌曲、民歌来加强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

理解加深了,对于作品的内容、感情以及所表达的特定的情绪,气氛,也就可以在练习吹奏的过程中比较生动、深刻地表现出来。

第二,吹奏小号,我们还可以借助于嘴唇、喉头或右手的颤动吹出类似歌唱的颤音,可以增强表现力,收到较好的演奏效果。

用嘴唇吹出颤音的方法是:先吹出一个音准比较好的音,然后用嘴唇使这个音略微降低一点,再回复到原来的音,这样使音高不问断地反复变化而产生波动(颤动)。

但需注意,音高变化的幅度不可太大。

喉头的颤动也能够使声音产生微小的波动。

用右手的方法其道理也是一样。

即在吹奏时,无论按键与不按键,都甩右手下臂肘颤动,使小号略略震动而产生出颤音来。

(四) 乐器的维护切忌砸、碰、摔、压。

为了避免滑管锈固,所有能够滑动的管道,都应涂上一层薄薄的黄油。

乐器每次用毕后,应将管内的“口水”放尽,再放置在号盒内。

号嘴另置于专放处,以免它碰伤号身管道。

每周应将活塞清洗一次。

用干净的旧白布将活塞里管的外表擦干净,再用干净的白布带紧缠在一根竹筷子外面来擦试外筒的内膛。

注入少许“号油”,将上下盖子盖好即可。

乐器损坏后,应及时送至管乐器修理部修理,不可自己乱动,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