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海南乡土地理[整理]
![海南乡土地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fb3c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2.png)
第一章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1、海南省,简称,海南岛是海南省的陆地主体,也是我国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和第二大岛。
2、位置与疆域:(1)海南岛的经纬度位置:最北端在文昌市的角20°10′N、最南端位于三亚市的18°10′N、最西端位于东方市的鱼鳞角108°37′E、最东端位于文昌市111°03′E;(2)海南省地处太平洋的西岸,位于我国最,她把守着祖国沿海出入的,又是连接两洲(洲、大洋洲)两洋(洋、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3)海南省管辖海南岛及周边岛屿和群岛、群岛、1群岛,海南省的最南端位于4°N附近的。
3、人口:886.55万(2012年)、民族:汉族为主,族、族和族是海南省的少数民族;华侨:海南省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海口、、1和万宁华侨最多。
4、行政区划:2个地级市(海口市和市)、6个县级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五指山市、东方市和儋州市)、4个县(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和临高县)、6个民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族苗族自治县、)、1个开发区(洋浦开发区),1个办事处(西沙、中沙、南沙办事处)最新设立的地级市三沙市:三沙市位于南中国海,是我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
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
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
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
参考答案:1.琼经济特区 2.(1)海南角锦母角铜鼓角(2)南端南大门亚太平印度(3)西沙中沙南沙曾母暗沙 3.黎苗回世居文昌琼海4.三亚琼中保亭第二章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1、广裘的海域:(1)管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千米);(2)海南岛及周边岛屿;(3)三大群岛:群岛、群岛、群岛。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琼”,省会是海口市。
海南岛是海南的主要岛屿,形状类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面积约为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岛。
海南岛的北部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西部临北部湾,南部和东南部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
岛上的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构成,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南,海拔多在800至1100米之间。
海南岛的主要山脉有三列,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平行分布,包括五指山、黎母岭山脉和雅加大岭山脉。
海南岛的海岸线长达1944公里,东线海湾秀美瑰丽,西线海岸粗犷豪壮,各有千秋。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面约300海里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岛主体部分是一组未露出水面的大环礁,黄岩岛是其中唯一有礁石出露的环礁。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其中永暑岛上有中国建设的为世界海洋气象服务的海洋观测站。
海南岛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海南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深入理解和掌握海南地理知识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地貌地势、气候、水文、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对海南地理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海南位于南海北部,东经108°37′—117°20′,北纬3°51′—20°05′之间,总面积约为3万多平方千米。
它东临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西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北界琼州海峡同省内广东省相对。
二、地貌地势海南地形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海岛等。
全省地势自北向南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丘陵多、山地少。
三、气候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常年偏高,全年无霜期,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
雨量丰富,集中在5-10月,全年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
四、水文海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珠江、澄迈江和湖泊琼台湖。
海南的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是供给农田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五、资源海南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
其主要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农牧资源和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海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矿和铁矿等。
农牧资源方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海南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迅速。
旅游资源方面,海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温暖的气候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胜地。
六、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海南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的紧缺、土地的退化以及水污染等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海南地理是一个庞大而有趣的学科。
了解海南地理的位置、地貌、气候、水文、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海南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海南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总结,我们可以提高地理成绩,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一集 海南

1.琼州海峡的成因琼州海峡部分断裂下陷(填运动形式),导致海南岛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2.火车轮渡优势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答:火车车厢直接上船,节省港口建设成本;无需在码头装卸货物,避免货品损耗,节省装卸费用;缩短工作作业时间,加速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答: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
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4.风能问:分析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产量不多,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海陆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时间长,大风日多,风力强;夏季多气旋活动,只要不是台风正面登陆,风能可利用;海面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对风力削弱也小,风力强。
6.人口迁移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
如同闯关的,走西口,当年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贡献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行词。
”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7.湿地列举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答:形成稳定、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空气,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流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区域知识:海南岛

区域知识:海南岛1. 范围:我国南部边陲,四面环海,北隔琼洲海峡与广东雷州半岛相望。
2. 位置:北纬19度,东经110度穿过中部。
(20°N处为海口,18°N处为三亚)地理区位优势:①位于我国华南、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
开发南海海洋资源的基地;②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③处在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靠近国际深水航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3. 地形: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
4. 地势:中高周低5. 地貌及成因:环形层状地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6. 河流及水文特征:万泉河河流短小,流速快,水能丰富,是外流河,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7. 气候: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8. 植被: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
9. 资源:矿产:石碌铁矿,莺歌海盐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有宽阔的海滩,有利于晒盐,)水能:适宜发展小水电海洋资源优势:①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宜于发展捕捞、养殖和旅游观赏。
②油气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海南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域环境良好、阳光、海滩以及热带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魅力。
五指山天涯海角10. 农业生产:中部发展热带农业。
农业发展优势: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田终年都可耕作,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农业发展不利条件:冬春季节低温,不利作物生长,夏秋季节台风破坏严重。
主要农作物:水稻热带水果:菠萝、龙眼、芒果、香蕉、荔枝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剑麻、椰子(分布于东部沿海,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平原面积广)。
可可、咖啡、茶叶、胡椒、香茅11. 工业生产:主要部门:油气化工汽车制造化纤纺织饮料食品医药浆纸建材主要城市:海口三亚发展方向:1.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2.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 3.建成以港口加工区和重化工业为依托的西部工业走廊,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4.发展新型旅游业 5.进行海洋环境保护12. 灾害: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13. 交通运输:粤海铁路的修建铁路起止点是湛江和海口。
航拍中国海南岛知识点

航拍中国海南岛知识点中国海南岛是中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它位于北纬18°10′至20°09′、东经108°37′至111°03′之间。
海南岛面积约为33,92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岛,仅次于台湾。
一、地理特征:1.海南岛的形状呈半月形,北部狭窄,南部宽阔,东西约200公里,南北约150公里。
2.东侧是南海,西侧是琼州海峡,北侧与广东相连。
3.海南岛的海岸线约为1535.6千米,海岛数量达270多个,包括三亚、儋州、琼海等主要城市。
二、气候特征:1.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别是北热带季风区、热带季风区、亚热带季风区。
2.全年气温较为稳定,无严寒季节。
全年平均温度在22-26摄氏度之间。
3.降水丰富,热带季风带来的风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年均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三、自然资源:1.植被资源丰富,有广阔的热带雨林、针阔叶混交林、珍稀濒危植物等。
其中琼岛雨林保护区是世界重要生物圈保护区之一2.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海南岛北部是中国石油重要产区之一3.海洋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之一,七仙岩。
海南岛周边还有丰富的渔场和海洋生物资源。
四、旅游景点:1.三亚: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拥有千米级金色沙滩、湛蓝碧海和热带雨林等自然景观,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儋州:素有“中国椰城”之称,是海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海南岛传统文化的发源地。
3.琼海:被誉为“神仙的故乡”,有美丽的海滩、山水、温泉等自然景观。
4.五指山:被誉为“海南的屋脊”,是中国主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5.蜈支洲岛:奇特的沙洲,拥有独特的沙滩姿态和珊瑚礁群,如同一条巨大的裸体蜈蚣躺卧在大海中。
五、风俗文化:1.海南岛的主要民族是潮汕人、临高人、黎族、苗族等。
2.海南岛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农历二月的琼山花篮节、农历三月的万宁龙舟赛等。
航拍中国海南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海南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海南地理知识点有如下:
1、地形: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2、河流:海南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长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长230千米;东部的万泉河长162千米。
海南岛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库居多,著名的有松涛水库、牛路岭水库、大广坝水库和南丽湖等。
3、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领海。
1988年是由广东省设海南省。
全省面积34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724万。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中部为五指山,沿海平原占全岛面积2/3。
4、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领海。
1988年是由广东省设海南省。
全省面积34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724万。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中部为五指山,沿海平原占全岛面积2/3。
高考地理海南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海南知识点汇总海南地理位置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岛屿省份,位于北纬3°51′到20°07′,东经108°37′到117°51′之间,东临南中国海,南濒琼州海峡,西隔谭鱼湾与越南相望,北界北部湾。
海南岛是海南省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海南地理特征1. 地形地貌:海南岛北部是丘陵地区,中部是山地地区,南部是平原地区。
岛的内陆地势较高,山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以鳞次栉比的绿色山岭为主要特征。
2. 气候: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无明显寒冷季节。
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炎热湿润,常年多云或多雨,湿度较大。
3. 植被: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植被,森林覆盖率较高。
主要植被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
这些植被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海南地理资源1. 矿产资源:海南岛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磷矿、锰矿等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农业资源: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热带水果等。
其中,海南的热带水果以椰子、菠萝等品种为主要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旅游资源:海南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海南蓝天、碧海、白沙、绿树构成了宜人的旅游风景。
同时,海南还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珊瑚礁、海洋生物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海南地理问题与挑战1. 自然灾害:由于处于热带地区,海南常年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些自然灾害给海南的农业、交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水资源短缺:由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南的降水充沛,但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和高温蒸发,导致海南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 旅游环境保护:海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能会给海南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海南地理发展与规划1. 经济发展:为了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做大经济、做优旅游、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前言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地处南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还能增加对海南岛旅游的兴趣和理解。
正文
位置
•位于中国南海东部,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
•距离广东省约300千米,距离台湾约400千米。
面积
•海南岛总面积约34000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约%。
地形地貌
•海南岛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呈现由山地向平原过渡的特点。
•苏黎士矿山是海南岛的最高峰,海拔约1867米。
•海南岛西南部的海韵岛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岛屿之一,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独特的热带植被。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
•雨量充沛,热带气候条件下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海南岛成为热带雨林的家园。
湖泊和河流
•海南岛内湖泊众多,如骑楼湖、晋石湖等。
•海南岛的主要河流有五指山河、文昌河等。
海岸线
•海南岛拥有长达1521千米的海岸线,沿岸众多的美丽海滩吸引着无数游客。
•海南岛南部的三亚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拥有世界级的沙滩和海上运动设施。
结尾
通过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海南岛的自然之美。
海南岛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希望在未来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掘海南岛的魅力,并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地处南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还能增加对海南岛旅游的兴趣和理解。
正文
位置
•位于中国南海东部,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
•距离广东省约300千米,距离台湾约400千米。
面积
•海南岛总面积约34000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约%。
地形地貌
•海南岛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呈现由山地向平原过渡的特点。
•苏黎士矿山是海南岛的最高峰,海拔约1867米。
•海南岛西南部的海韵岛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岛屿之一,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独特的热带植被。
气候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
•雨量充沛,热带气候条件下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海南岛成为热带雨林的家园。
湖泊和河流
•海南岛内湖泊众多,如骑楼湖、晋石湖等。
•海南岛的主要河流有五指山河、文昌河等。
海岸线
•海南岛拥有长达1521千米的海岸线,沿岸众多的美丽海滩吸引着无数游客。
•海南岛南部的三亚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拥有世界级的沙滩和海上运动设施。
自然资源
•海南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铀矿等。
•独特的热带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了海南岛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有众多的珍稀植物和动物种类。
结尾
通过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海南岛的自然之美。
海南岛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希望在未来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掘海南岛的魅力,并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海南岛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片美丽的热带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