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练习题含
答案
1.某校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已知参加球类项目的学生与参加艺术类的共32人,切参加球类的比参加艺术的多4人求球类和艺术的学生个几人?
2.某班有40民同学购买甲乙门票共用去370元,甲票每张10元,已每张8元.甲乙各买多少张?
3.李明骑车每分钟600米,跑步每分钟200米,自行车和长跑路程共25千米,求自行车和长跑路程长度?
答案:
1.设参加球类项目的学生为x人,参加艺术类的有y人
x+y=32
x-y=4
解得x=18
y=14
2.设甲门票买了x张,乙门票买了y张
x+y=40
10x+8y=370
解得x=25
y=15
3.若题目中给定一共用时t分钟.(即t已知)
设骑自行车t1分钟,跑步t2分钟
t1+t2=t
600t1+200t2=25000
t1=(125-t)/2
t2=(3t-125)/2
自行车:600t1=300(125-t)跑步:200t2=100(3t-125)。
七年级数学下册《多边形》练习题及答案(华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多边形》练习题及答案(华师大版)一、选择题1.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不容易变形的是( )A. B. C. D.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3.如图,为了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间的距离,小玥同学在池塘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2米,OB=7米,则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5米B.7米C.10米D.18米4.将一个n边形变成n+1边形,内角和将( )A.减少180°B.增加90°C.增加180°D.增加360°5.小明家装修房屋,用同样的正多边形瓷砖铺地,顶点连着顶点,为铺满地面而不重叠,瓷砖的形状可能有( )A.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B.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C.正方形、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6.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a-1,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1<a<5B.2<a<6C.3<a<7D.4<a<67.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3°,则∠β的度数是( )A.43°B.47°C.30°D.60°8.小明同学把一个含有450角的直角三角板在如图所示的两条平行线m,n上,测得,则的度数是( )A.450B.550C.650D.7509.用三角板作△ABC的边BC上的高,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 )A. B.C. D.10.△ABC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的长度是( )A.4B.4或5C.5或6D.611.记n边形(n>3)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p,与该外角不相邻的(n﹣1)个内角的度数的和为q,则p与q的关系是( )A.p=qB.p=q﹣(n﹣1)•180°C.p=q﹣(n﹣2)•180°D.p=q﹣(n﹣3)•180°12.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D=10°,则∠P的度数为()A.15°B.20°C.25°D.30°二、填空题13.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边形.14.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一次不等式2x﹣1<9的正整数解,则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是.15.在△ABC中,∠A=60°,∠B=2∠C,则∠B=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AB=AC,∠E=30°,∠BCE=40°,则∠CDF= .17.如图,在一个正方形被分成36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点A与点B在两个格点上.在格点上存在点C,使△ABC的面积为2,则这样的点C有个.18.如图,七星形中∠A+∠B+∠C+∠D+∠E+∠F+∠G= .三、作图题1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根据下列条件,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1)补全△A′B′C′(2)画出AB边上的中线CD;(3)画出BC边上的高线AE;(4)△A′B′C′的面积为.四、解答题2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4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1.小王准备用一段长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场地,用于饲养家兔,已知第一条边长为am,由于受地势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是第一条边长的2倍多2m.(1)请用a表示第三条边长.(2)问第一条边长可以为7m吗?请说明理由.22.已知在△ABC中,∠A:∠B:∠C=2:3:4,CD是∠ACB平分线,求∠A和∠CDB的度数.23.在△ABC中,AB=AC,AC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8cm和24cm两个部分,求三角形各边长.24.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图形随处可见.我们知道,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三角形定义可知,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如图1,若有三条边的叫做三角形,有四条边的叫做四边形,有五条边的叫做五边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现在我们类比三角形内角和来研究其他多边形图形的内角和问题.探究:猜想并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猜想:四边形内角和为360°验证: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则四边形ABCD被分为两个三角形(图2).所以,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ABC的内角和+△ACD的内角和=180°+180°=360°请类比上述方法探究下列问题.(1)探究:猜想并探究五边形ABCDE的内角和.(图3)猜想:验证:(2)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可归纳出n边线内角和为.(3)证明:①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那么这是个边形.②一天小明爸爸给小明出了一道智力题考考他.将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没有过顶点),得到的多边形内角和将会( )A.不变B.增加180°C.减少180°D.无法确定.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3),C(4,0),且满足(a+b)2+|a﹣b+6|=0,线段AB 交y轴于F点.(1)求点A、B的坐标;(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 2,求∠AMD的度数;(3)如图 3,(也可以利用图 1)①求点F的坐标;②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BP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八.14.【答案】3或4.15.【答案】80°.16.【答案】25°17.【答案】5;18.【答案】180°.19.【答案】解:(1)(2)(3)题如图所示.(4)△A′B′C′的面积为:8.故答案为:8.20.【答案】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则(n﹣2)×180=360×4,n﹣2=8,n=10.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0.21.【答案】解:(1)第三边为:30﹣a﹣(2a+2)=(28﹣3a)m. (2)第一条边长不可以为7m.理由:a=7时,三边分别为7,16,7∵7+7<16∴不能构成三角形,即第一条边长不可以为7m.22.解:∵在△ABC中,∠A:∠B:∠C=2:3:4,∠A+∠ACB+∠B=180°∴∠A=×180°=40°,∠ACB=×180°=80°∵CD是∠ACB平分线,∴∠ACD=0.5∠ACB=40°∴∠CDB=∠A+∠ACD=40°+40°=80°23.【答案】解:设AD=CD=x,则AB=2x①当AB+AD=24时,得:3x=24,x=8AB=AC=16∵BC+x=18∴BC=10;②当AB+AD=18时3x=18,x=6AB=AC=12又BC+x=18∴BC=6.24.【答案】解:(1)探究:猜想:五边形ABCDE的内角和为540°.理由:如图3中,连接AD、AC.由图可知,五边形的内角和=△ADE的内角和+△ADC的内角和+△ACB的内角和=180°+180°+180°=540°,故答案为540°.(2)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3﹣2)×18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4﹣2)×180°五边形内角和=(5﹣2)×180°,…所以可以推出n边形的内角和=(n﹣2)•180°故答案为(n﹣2)•180°.(3)①设是n边形,由题意(n﹣2)•180°=1800,解得n=12∴这个多边形是12边形.故答案为12.②因为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多边形边数有三种可能:比原多边形边数小1、相等、大1,所以将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没有过顶点),得到的多边形内角和可能不变,可能增加180°,也可能减少180°,不能确定,故选D.25.【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姓名。
学号。
班级: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
6m。
-6B。
-5m < -5C。
m+1.0D。
1-m < 2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16=±4B。
±16=4C。
3-27=-3D。
(-4)^2=16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A。
{x-a。
x>-b}B。
{x>a。
x<-a。
x<-b}C。
{x>a。
xb}D。
{x-a。
x<b}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A。
先右转50°,后右转40°B。
先右转50°,后左转40°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D。
先右转50°,后左转50°5.解为{x=1.y=2}的方程组是()A。
{x-y=1.x-y=-1}B。
{x-y=1.3x+y=5}C。
{x-y=3.3x+y=-5}D。
{x-2y=-3.3x+y=5}6.如图,在△ABC中,∠ABC=50°,∠ACB=80°,BP平分∠ABC,CP平分∠ACB,则∠BPC的大小是()A。
100°B。
110°C。
115°D。
120°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
4B。
3C。
2D。
1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5B。
6C。
7D。
89.如图,△A'B'C'是由△XXX沿BC方向平移了BC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的面积为20 cm²,则四边形A'CC'B'的面积为()A。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分式》练习题-附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分式》练习题-附答案(浙教版)一、选择题1.若分式x +12-x有意义,则x 满足的条件是( ) A.x ≠-1 B.x ≠-2 C.x ≠2 D.x ≠-1且x ≠22.若分式2x +63x -9的值为零,则x 等于( ) A.2 B.3 C.-3 D.3或-33.与分式﹣11-x的值相等的是( ) A.﹣1x -1 B.﹣11+x C.11+x D.1x -14.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 A.B. =﹣1C. =D. =5.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A.x 2-1x 2+1B.x +1x 2-1C.x 2-2xy +y 2x 2-xyD.x 2-362x +126.下列运算结果为x -1的是( )A.1-1xB.x 2-1x ·x x +1C.x +1x ÷1x -1D.x 2+2x +1x +17.化简a 2a -1-1-2a 1-a的结果为( ) A.a +1a -1B.a -1C.aD.1 8.分式方程x +1x +1x -2=1的解是( ) A.x =1 B.x =-1 C.x =3 D.x =-39.施工队要铺设1 000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2天,每天要比原计划多施工30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1 000x -1 000x +30=2B.1 000x +30-1 000x =2C.1 000x -1 000x -30=2D.1 000x -30-1 000x=2 10.若﹣2<a ≤2,且使关于y 的方程y +a y -1+2a 1-y =2的解为非负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和为( )A.﹣3B.﹣2C.1D.2二、填空题11.要使分式1x -1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 . 12.当x =1时,分式x x +2的值是________. 13.把分式a +13b 34a -b 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的结果为________. 14.方程2x +13-x =32的解是 . 15.A ,B 两市相距200千米,甲车从A 市到B 市,乙车从B 市到A 市,两车同时出发,已知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快15千米/小时,且甲车比乙车早半小时到达目的地.若设乙车的速度是x 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小学阶段,我们知道可以将一个分数拆分成两个分数的和(差)的形式,例如,=.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把一个较复杂的分式拆分成两个较简单,并且分子次数小于分母次数的分式的和或者差的形式.例如=,仿照上述方法,若分式可以拆分成的形式,那么 (B +1)﹣(A +1)= .三、解答题17.化简:x -2x -1·x 2-1x 2-4x +4-1x -2.18.化简:(1-2x -1)·x 2-xx 2-6x +9.19.解分式方程:xx -1﹣2x =1;20.解分式方程:32x -4﹣xx -2=12.21.化简(xx -1 - 1 x 2-1 )÷x 2+2x +1x 2 ,并从-1,0,1,2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求代数式的值。
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以下是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一、整数的概念和分类
1. 比较大小:(-15)与(-8)哪个大?答:(-8)比(-15)大
2. 表示正数与负数:(-2)+(+4)等于多少?答:2
3. 绝对值:|-21|等于多少?答:21
4. 计算绝对值:-|-8+12|等于多少?答:-4
5. 判断奇偶性:-7是奇数还是偶数?答:奇数
二、小数的四则运算
1. 加法:20.4 + 8.7 = ? 答:29.1
2. 减法:72.6 - 15.4 = ? 答:57.2
3. 乘法:
4.8 × 6.5 = ? 答:31.2
4. 除法:98.4 ÷ 4.2 = ? 答:23.4
三、简单的代数式和方程式
1. 代数式的加减:3x - 5x + 2x = ? 答:0
2. 代数式的乘法:5x × 3y = ? 答:15xy
3. 一元一次方程:2x + 7 = 11,x = ? 答:2
四、平面图形的性质
1. 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两边长相等。
判断真假。
答:真
2. 矩形的所有内角都是直角。
判断真假。
答:真
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则它的边长是多少?答:10厘米
五、立体图形的性质
1. 正方体有多少个面?答:6个面
2. 平行六面体的底面积为10平方厘米,高为4厘米,则体积为多少?答:40立方厘米
3. 将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扩大5倍,高缩小为原来的1/3,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答:体积扩大5/3倍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 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A.75°角B.135°角C.160°角D.105°角2. 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40°,则∠2等于 A.50° B.60° C.140° D.160°3. 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 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4. 下面正确的是A.三条直线中一定有两条直线平行B.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一定平行C.若直线∥22,l l ∥3l ,…1-n l ∥n l ,那么1l ∥n lD.直线13221,,l l l l l 则⊥⊥∥3l5.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MON+∠NOP=90º则∠MOP 是直角B.若α与β互为补角,则α与β中必有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C.两锐角之和是直角D.若α与β互为余角,则α与β均为锐角6.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若∠EOB =55º,则∠BOD 的度数是 A.35º B.55º C.70º D.110º1 2 a bA B C A B C D B E C O DA7. 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8. 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A.144°41′B. 144°81′C. 54°41′D. 54°81′9. 如图,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1OM l ⊥,若44α∠=︒,则β∠等于 A.56︒ B.46︒ C.45︒ D.44︒10. 如图,已知∠1=∠2,∠3=80O,则∠4=A.80OB. 70OC. 60OD. 50O11. 如图,AB ∥CD ,AC ⊥BC ,∠BAC =65°,则∠BCD =______________度。
七年级下册数学题及答案

难题集及答案1 .如图1所示,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特性,AD平分∠BAC,且AD⊥BC,则有∠BAD=30°,BD=CD= AB。
于是可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请根据从上面材料中所得到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BC中,若∠A:∠B:∠C=1:2:3,AB=a,则BC=______;(2)如图2所示,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垂足为E,当BD=5cm,∠B=30°时,△ACD的周长=______;(3)如图3所示,在△ABC中,AB=AC,∠A=120°,D是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那么BE:EA= _____;(4)如图4所示,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CAD=∠ABE,AD、BE交于点P,作BQ⊥AD于Q,猜想PB与P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22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CD∥AB,CD=AB=4cm,点P是边AB上一动点,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从点A向终点B运动,连接PD交AC于点F,过点P 作PE⊥PD,交BC于点E,连接PC,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s).(1)若△PBC的面积为y(cm2),写出y关于x的关系式;(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何时图中会出现全等三角形?直接写出x的值以及相应全等三角形的对数.3 。
已知:点P为∠EAF平分线上一点,PB⊥AE于B,PC⊥AF于C,点M、N分别是射线AE、AF上的点,且PM=PN.(1)当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求证:BM=CN;(2)在(1)的条件下,AM+AN=_________AC;(3)当点M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若AC:PC=2:1,PC=4,求四边形ANPM 的面积.4 .如图①,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m个单位长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n个单位长度沿y轴正方向移动.(1)若|m+2n-5|+|2m—n|=0,试分别求出1秒后,A、B两点的坐标;(2)如图②,设∠4的邻补角和∠3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问:在点A、B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5 .如图,已知∠AOB=25°,把∠AOB绕顶点O按逆时针旋转55°到∠MON,点C、D分别是OB、OM上的点,分别作C点关于OA、ON的对称点E、F,连接DE、DF.(1)求∠ECF的度数;(2)说明DE=DF的理由.6 。
七年级数学(下册)经典题型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经典题型练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该题的括号内)C 缺少限定条件“在同一平面内”,在立体空间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线并不相交;4. 不等式3(x-2)≤x+4 的非负整数解有( ) 个 A.4 B.5 C. 6 D. 无数 【答案】C解析:解不等式3(x-2)≤x+4得x ≤5,既有0到5个非负整数解。
5.已知实数 a 、b, 若 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1<b-1B. 2+a<2+bC. 3a>3bD.33b a <【答案】 C试题分析:A 、a>b, 则a-1>b-1, 选项错误;B 、a>b, 则2+a>2+b, 选项错误;C 、正确;D 、a>b,33b a <,选项错误.故选C.【解析】:解不等式x-2m<0 得, x<2m, 解不等式x+m>2 得 ,x>2-m, 因为不等式组有解,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m>2-m, 解得 :32>m7.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3、4、5小组的频数分别是3,19,15,5,则第2小组的频数是_______.8. 写出一个以x=3,y=2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答案: ⎩⎨⎧=--=-02531y x yx【解析】:类似于这类型开放试题,可以写成x+y=5,x-y=1,然后自行组合,尽量要简单点,防止疏忽出错。
三、解答题1、某班有若干男同学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有刚好少1间;若每间住6人,则刚好多1间,试求该班宿舍间数及住宿人数?【答案】 有5个房间,24人 【解析】解:设有x 间房,y 人。
则有4(x+1)=y (1)6(x-1)=y.........(2) 由上述二式得6x-6=4x+4 解得x=5,y=24 所以有5个房间,24人2、用若干辆载重量为7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1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7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1.某班有若干学生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宿舍住;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没有住满人,试求该班宿舍间数及住宿人数?
2.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脚仍然着地。
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小宝和妈妈的脚着地。
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有多少千克?(精确到1千克)
3.已知某工厂现有70米,52米的两种布料。
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A、B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A、B型号的时装所需的布料如下表所示,利用现有原料,工厂能否完成任务?若能,有几种生产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70米 52米
A 0.6米 0.9米
B 1.1米 0.4米
4.用若干辆载重量为七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1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7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
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5.已知利民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有几种方案?
1.解:设有x间房,y人。
则有4x+20=y (1)
8x-8
由上述二式得8x-8<4x+20<8x
解得x=6,y=44
2.解:设小宝体重为x千克。
则有2x+x<72
2x+x+6>72
由上述两式可得22
所以x=23
3.解:设A产品x套,B产品套。
则有x+y=80
0.6x+1.1y<=70
0.9x+0.4y<=52
有上述三式得36<=x<=40
所以x=36,37,38,39,40
所以能完成任务x=36,y=44;x=37,y=43;x=38,y=42;x=39,y=41;x=40,y=40;
4.解:设有x辆汽车,y顿货物。
则有4x+10=y
7x-7
有上述两式得10/3<=x<=17/3
所以x=4,5
所以有四辆或五辆汽车。
5.解:设M时装x套,N时装y套。
则有x+y=80
0.6x+1.1y<=70
0.9x+0.4y<=52
有上述三式得36<=x<=40
所以x=36,37,38,39,40
所以x=36,y=44;x=37,y=43;x=38,y=42;x=39,y=41;x=40,y=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