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措施

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措施

一、概述心脏起搏术是一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重要方法,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心脏起搏术后伤口的护理措施。

二、伤口护理原则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4. 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三、具体护理措施1. 术后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每日更换敷料,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沾水,如需洗澡,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2. 伤口换药(1)伤口拆线前,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伤口拆线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挤压。

(3)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 伤口部位的保护(1)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部位受到撞击。

(2)伤口部位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

(3)睡觉时,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受压。

4. 心理护理(1)向患者讲解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伤口护理的认识。

(2)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3)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注意事项1. 伤口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 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护理原则,做好伤口护理工作,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3 手术安排
确定手术时间,并告知患者应该在手术前几 小时内禁食。
4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停止或调整使用的药物,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期间的医疗护理措施
麻醉管理
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患者的麻醉状态,并确保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痛。
术中监测
通过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确保手术过程顺利。
3 心理支持
护士会与患者进行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减轻疼痛对其 情绪的影响。
术后卧床休息和活动限制
1 卧床休息
患者需要在术后休息一段时间,以帮助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护士会确保患者有足够的 休息时间。
2 活动限制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和护士的建议,限制剧烈运动和重物承载,以避免对心脏起搏器造成 压力。
心脏起搏器术后饮食
1 液体饮食
患者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 内,需要逐渐过渡到液体 饮食,以避免对消化系统 造成过大负担。
2 软食或半流质饮食
在医生和护士指导下,患 者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或 半流质饮食,以满足身体 的营养需求。
3 健康饮食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健康 饮食的重要性,包括控制 盐分摄入和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
3 康复计划
护士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慢慢恢复活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
切口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
1 伤口清洁
护士会定期清洁伤口,更换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2 感染预防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感染预防的知识,如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3 定期随访
护士会安排患者定期随访,检查伤口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感染。
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1

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

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

处理方法:及时 使用抗生素、定 期更换敷料、保 持伤口清洁干燥
预防措施:严格 无菌操作、定期 检查伤口情况、 增强患者免疫力
并发症的危害: 可能导致手术失 败、病情恶化、 甚至危及生命
导线断裂或移位
原因:导线老化 或机械应力导致 断裂
症状:起搏器失 灵或异常放电
处理:重新手术 植入导线
预防:定期检查 起搏器及导线状 况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心率、心律和血压 定期检查心电图 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评估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术后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成 功,使病人安心养病
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耐 心解答病人的问题
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帮助病人调整心态,适应术后 生活
饮食指导
术后第一天: 流质饮食,避 免过硬和刺激
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起搏器受到 撞击或移位。
保持皮பைடு நூலகம்清洁干 燥,避免感染。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血肿:术后局部肿胀,一般 2-3周自行消退
出血:术后24小时内出现, 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处理:冰敷、压迫、抬高患 肢,遵医嘱用药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定期 复查
感染
并发症发生的原 因:手术伤口、 导线和电极的感 染
添加标题
定期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安排随访时间,检查起搏 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设置
日常自我监测:注意观察身体状 况,如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应 及时就医检查
起搏器日常维护
定期进行心电 图检查,确保 起搏器正常工
作。
避免接触高磁 场环境,如核 磁共振、磁悬
浮等。
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起搏器受 到撞击或移位。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如下:
1. 伤口护理: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活动限制:术后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一般来说,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需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护理、观察症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障碍和心律不齐的医疗设备。

在植入起搏器后,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2. 起搏器术后的常见问题(1)局部切口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发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电极移位:有时,起搏器电极位置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3)起搏器电池耗尽:起搏器电池的寿命通常为5-10年,但实际寿命可能因使用频率和设备类型而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关注电池寿命,并及时备案电池更替工作。

3.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患者应避免抓挠或搔抓切口,以防感染。

切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水浸泡或受潮。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切口,并定期更换敷料。

(2)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起搏器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感染征象。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告知医生。

(3)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起搏情况。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极位置,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向患者提供起搏器知识和自我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起搏器的作用、常见问题和护理措施。

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自我护理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磁场干扰等内容。

(5)定期随访和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评估工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一、前言起搏器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节律异常。

手术后需要严格的护理,以确保患者康复顺利。

本文将介绍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二、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1. 伤口感染手术切口是一个容易感染的部位,因此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起搏器失效起搏器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如电池耗尽、线路断裂等。

如果出现起搏器失效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3. 疼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特别是在伤口处。

可以采取镇痛措施缓解疼痛。

4. 出血手术切口处可能会出现少量渗血,但如出现大量出血应及时就医。

5. 血肿手术切口处可能会形成血肿,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影响康复。

三、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起搏器术后需要对手术切口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如有渗液、红肿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要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 定期检查起搏器术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查计划,患者需按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3. 饮食调理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饮食和摄入过多的盐分。

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物质,以促进康复。

4. 运动锻炼起搏器术后需要适当的运动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可以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促进身体健康。

5. 心理护理起搏器术后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恢复信心。

可以通过交流、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

四、结语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作者:张玲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10期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起搏器是某些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线,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格外注意。

那么安装起搏器后术后该如何护理呢呢?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1、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以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姿势,限制上肢活动,避免身体大幅翻动,尽量采取听歌、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烦躁、焦虑情绪。

2、在术后7到10天时拆线时,保持手术切口干净、无菌,并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埋植起搏器的患侧上肢还需避免过度活动,1到2周内不要高举,以防止电极导管发生移位。

3、心脏起搏器植入在满3个月前,上肢时还需避免大幅度、快速的活动,以防止导线前端从心脏组织中脱落或脱位。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进行轻度的活动,如屈伸内外旋转,防止出现上肢静脉血栓。

4、起搏器植入后3个月后需进行复查,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或遵医嘱进行随访,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起搏参数的调整。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戒烟戒酒,限制食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忌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或饮料,如茶、咖啡、生姜、辣椒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止受凉。

安装起搏器半年内要特别注意睡姿,应选择仰卧位,避免电极脱位。

3.活动与康复: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心悸、胸闷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24小时可实施康复操进行肢体康復治疗;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上举,患侧勿抬起超过10千克的重物;术后1~3月避免剧烈活动,可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种花,养鸟,应避免甩手等动作,以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等情况。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

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术后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起搏器工作状况分析、伤口护理、饮食及排便的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指导、日常生活注意、随访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6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

结果:50例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心律失常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后4例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2例伤口周围有血肿,9例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发便秘。

2术后护理2.1心理护理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思想顾虑多,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因此心理护理应从术前开始,术后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或利用治疗时多交流、多倾听、多解释。

向其解释安装起搏器后因心率较前增快而感到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不必有更多顾虑,如果顾虑、担心已影响到正常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镇静剂。

2.2体位护理术后24h内绝对卧床,可取平卧位,这样可使右心室损伤处形成足量的胶原纤维包牢电极头,防止电极脱落。

72h后跟据病情可否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这样可防止下肢血栓,可指导患者尽量左侧行事(把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水杯、尿壶、毛巾、纸张放在左侧),一周后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防止做外展运动),这样可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在此必须注意禁止激烈运动及负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搏器植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过程
• 局部麻醉(0.5%-0.1%利多卡因)
• 静脉入路置放电极导线
–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导管
–将电极送入心腔(心室:右室心尖部; 心房右房心耳部)
–调节起搏器参数,被动或主动固定 电极
–测试电极性能
• 皮下植入起搏器
–制作起搏器囊袋
–接上起搏器
–缝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
不进行起搏治疗, 第一年死亡率为50-6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 脏的冲动形式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正常的传导系统
•正常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 间束及房间束、房 室交界区、希氏束、 左右束支和蒲肯耶 纤维网。
• 1958年在瑞典Sennlng医 师为一位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患者植入了世界首例 全埋藏式人工起搏器,植 入后患者心率明显增高, 患者存活了二十多年。他 先后更换了25台起搏器, 82岁的他还能健康的漫游 世界。
世界上首例全埋藏式人工起搏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AAI(心房按需起搏):简单、方便、经济、可靠等优点可与VVI 方式比拟,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所谓房室传 导功能正常,是指心房调搏频率为130次/分时,能保持1:1房室 传导
• 双腔﹍DDD(按需全自动):能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顺序収缩。 • 频率自适应(R)起搏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安置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 安置位置: 体内起搏器、 体外起搏器 导线数量或植入部位:单腔、双腔及三腔和四腔心脏起搏器。 功能:单腔---VVI(心室按需起搏)、 AAI(心房按需起搏)、 双腔---DDD(按需全自动)、频率自适应(R)起搏器 新型起搏:CRT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 ,又称为双心室起搏治疗 心力衰竭、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当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异常改变或 存在异常传导组织时_,___可__发___生___各___种__心___律___失__常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起搏器的原理
起搏器代替心脏起搏点发放微弱 的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导管刺激心 脏中仍具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 的心肌,引起心房和心室相应的收 缩,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最终使 整个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起 搏点维持有效心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单腔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新型起搏
• ICD 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对心脏性猝死的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CD能明显降低SCD高危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防止心脏猝死最 有效的方法 。
控制起搏器工 作 (微处理器)
–探测(感知) 心腔内电信号 –将电刺激传 到心肌层
为给心脏发送 电脉冲提供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按导线数量或植入部位分类
单腔起搏器是使用一根电极导线,可放置在右心房或右心室, 大多数的单腔起搏系统将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室。 双腔起搏器同时起搏右心房和右心室,这通常需要两根导线。 今天,双腔起搏器是植入最多的起搏器。 多腔起搏:如三腔(双心房单心室或单心房双心室)或四腔 起搏(双心房+双心室),此时,起搏电极导线除常规植入右 心房和右心室外,通常尚需通过心脏静脉植入电极导线分别 起搏左心房和(或)左心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起搏器的特征
大小:如男式手表 重量:20-80克 外壳:钛金属 控制:程控仪遥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_____
心脏起搏器组成
• CRTD:起搏治疗(三腔)+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适用于:充 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按功能分类
• VVI(心室按需起搏):只保证心室起搏节律,不能兼顾保持 心房与心室收缩的同步、顺序、协调,是非生理性的。是最基本 的心脏起搏方式,优点是简单、方便、经济、可靠。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The nursing of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蚌埠医学院 余方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