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明的一天》
《小明的一天》(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1课时小明的一天·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半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
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的基本组成,学会认、读整时、半时。
2.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基本组成,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图片增趣引入新课】师:上课之间老师要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大家看谜语来猜猜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谜语)生:是钟表。
师:非常好,那你们知道古人的“钟表”是什么样的吗?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古代人的钟表)教师带学生齐读古代的“钟表”名称。
师:大家认识完古人的“钟表”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人的“钟表”都有哪些吧!说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钟表?学生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认识的钟表真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明的一天)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引入新课的学习对象,再通过展示古代和现代的各种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钟面。
师: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生:有分针和时针。
师:分针和时针都有什么特点呢?生: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师:是的,分针长又细,时针短又粗。
接下来请你数一数,钟面上有几个数字?几个大格呢?(课件展示钟表,并指明一个大格是多少)生: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转的吗?沿着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简单画(或用手比划)一下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
生:钟表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师:非常好,(课件展示顺时针方向动画)那么钟表是沿着顺时针方向从几到几按顺序排列的呢?生:钟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1到12按顺序排列。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教案、教学设计

交叉作业安全协调措施背景交叉作业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同时进行多项不同的作业,这种作业模式往往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例如,一个厂房内同时进行接线和喷漆作业,由于接线过程中需要产生火花,而喷漆作业则需要使用易燃的涂料,如果两者发生碰撞,则极有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事故。
而融合不同职业、部门、企业、国家等多种资源的信息化时代,交叉作业的情况层出不穷,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目标本文旨在提供一些交叉作业安全协调措施,以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风险,确保交叉作业时的安全性。
措施1.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对于每一个交叉作业,都要制定详尽的作业方案,包括具体步骤、参与人员、专业要求、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应确保每个步骤都能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并可以随时做出调整。
如果发现交叉作业中存在某些“敏感点”,就要增设专门的安全措施,例如设置警示标志、引导线路等。
2.协调视察:对于某些复杂的交叉作业,需要先进行协调视察,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和应急预案。
视察工作要有贴近实际、注重细节、精打细算的原则。
3.增加安全防护措施:对于那些更加危险的交叉作业,可以在有安全出口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增加火灾报警器等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要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并随时对严重的安全隐患进行召回和修复。
4.确保交叉作业的透明度:所有参与交叉作业的人员应该签署一份自己的权责与风险告知书,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和风险,以减少因不明责任产生的摩擦和纠纷。
5.排除时间和空间上的冲突:对于同时进行的交叉作业,应尽量避免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冲突。
例如,同一区域内的危险和安全区域应该划分清楚,作业人员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确保互不干扰,减少事故悲剧的发生。
结论在交叉作业中,保障作业期间的安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确保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同时,也应加强安全伦理与法规的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数学一年级上《小明的一天》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一年级上《小明的一天》一等奖说课稿1、数学一年级上《小明的一天》一等奖说课稿一、分析教材,领悟意图。
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
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
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分析学生,把握起点。
本班学生33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
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个调查:发现个别孩子己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而大部分孩子相对而言就知之甚少,对钟表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0。
因此,如果将本节的知识交给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必须要先把学生按已有经验的多少来搭配成若干异质小组,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
难点:正确认读整时、半时。
四、因材施教,扶放结合。
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情境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
小明的一天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时和分钟。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一天。
教学内容- 认识时钟,学会看懂小时和分钟。
- 学习时间的计算,例如,知道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两个小时内有多少分钟。
- 学习如何根据时间安排活动,例如,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学会看懂时钟。
- 难点:时间的计算和活动的时间安排。
教具与学具准备- 时钟模型- 小明的一天时间表- 课堂活动手册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介绍小明,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2. 认识时钟:使用时钟模型,向学生展示时钟的构成,教他们如何看懂小时和分钟。
3. 时间计算: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学习时间的计算,例如,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两个小时内有多少分钟。
4. 小明的一天:展示小明的一天时间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明是如何安排他的时间的。
5. 课堂活动:分发课堂活动手册,让学生根据手册的指导,自己规划一天的时间。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一天是如何规划的,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时钟的构成- 时间的计算方法- 小明的一天时间表作业设计-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时间表,规划他们的一天。
- 家长参与:让家长监督并帮助孩子完成时间表。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学会看懂时钟,并能够自己规划一天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
课后,我会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以下是对于“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介绍小明这个角色,让学生对小明产生兴趣。
小明的一天(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整点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将时间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学习整点的表示方法。
2. 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看时间,并能用时间描述小明的日常活动。
3. 引导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理解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钟面,用整点时间描述小明的日常活动。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顺序,将时间与活动相对应,形成时间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或挂图:展示钟面及小明一天的活动场景。
2. 实物钟:用于现场演示。
3. 学生用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 展示小明一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小明在做什么。
- 引入钟面,教学生认识钟面,学习整点时间的表示方法。
3. 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每组用钟模型演示小明一天的活动时间。
- 每组选代表分享,全班一起验证时间的准确性。
4.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用时间连线小明的活动。
5. 总结与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 学生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板书将展示钟面的结构,整点时间的标记,以及小明一天的主要活动时间点。
作业设计- 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练习用时间描述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 注意观察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持续优化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活动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件简介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环节 05 教学资源
06 教学建议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课件简介
第二章
教学案例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 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 教材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 握时间概念,学会合理安排 时间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理解时 间概念
教学过程:通过小明的一天 活动,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
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建议
第六章
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布置课后作业, 包括练习题和实 践任务
提醒学生注意作 业的完成时间和 提交方式
教学资源
第五章
教学PPT
课件内容:包括 小明的一天、数 学知识、课堂活 动等
课件设计:采用 卡通形象、色彩 鲜艳、易于理解 的设计风格
课件功能:包括动 画、互动、游戏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课件资源:包括 课件、教案、习 题等,方便教师 备课和教学
课件背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 明的一天》PPT课件
内容涵盖数学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 常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 思维能力
课件目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明的一天》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小明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描述他在一天中各个时间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时间概念。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时间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认识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基本结构,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时间知识,合理安排时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故事引入小明的一天,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
2.认识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的基本结构,学会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3.学习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时间知识,如模拟小明的一天,合理安排时间。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珍惜时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时间概念。
可以设计一个钟面的框架,标出时针、分针和秒针,然后在钟面上标出整时和半时的位置。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至39页的“小明的一天”。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小明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描述他在一天中的不同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时间、顺序、空间等数学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上午、下午和晚上;2. 学会用序数词表示时间顺序;3. 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4. 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事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小明的日常生活,认识上午、下午和晚上,学会用序数词表示时间顺序;2. 培养学生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的理解;3. 培养学生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序数词表示时间顺序,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小明一天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明在不同时间做什么事情;2. 讲解:引导学生用序数词表示小明一天中做每件事情的顺序,如: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等;3. 练习:让学生用序数词表示自己一天中做每件事情的顺序;4. 讲解:讲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5. 练习:让学生用昨天、今天和明天描述小明一天中的活动;6. 讲解: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小明一天中的活动,如:用圆形表示吃饭,用正方形表示玩耍等;7. 练习:让学生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自己一天中的活动;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上午下午晚上1. 起床2. 吃饭3. 睡觉2. 洗漱 4. 做作业 5. 洗澡3. 玩耍 5. 看书 6. 晚安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序数词表示下面活动中发生的顺序。
(1)早上起床;(2)吃早餐;(3)去上学;(4)放学回家;(5)吃晚餐;(6)洗漱睡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这一内容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认识半时
好的,整点的时间我们已经会读了,再来看一下这个钟表,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课件出示)是8时,9时?对,他们说的都不对,那到底是什么时间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针指向8与9的正中间,分针指向6,谁来大胆地猜一下?对,是8时半,也就是8时与9时的正中间。那再来看这个钟表(课件出示)现在是什么时间呢?(停1 0秒)现在时针指在谁与谁的正中间呢?你猜出来了吗?对,现在是11时半。老师知道呀,一定有同学在想呀,“咦,现在怎么不是12时半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2、认识整时
小朋友们,你知道现在的钟表上是什么时间吗?(课件出示)对,是8点(一边说一边点击,再次点击出第二个钟表)那这个时间呢?对,是9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像8点、9点这样的说法是我们口头上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在数学上有更为标准的读法,是8时与9时。那我们小朋友们在数学课上就不要再读8点或9点了,应该怎样读呢?(稍顿)对,是8时与9时,小朋友们学得真快。
小明的一天看完了,下面呀我们把这6幅图连起来看一下。你觉得小明的一天安排得怎么样呢?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明说吗?
好,我们来听听这几个小同学说的吧。(课件播放录音)
对呀,小明的一天安排得是井井有条,非常合理,我们呀真应该好好地向小明学习呀,做好时间的小主人。
5、总结认识钟表小窍门
认识钟表有没有什么小的窍门呢?好,下面呀,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看(课件出示)像3时,5时这样的整时刻度,分针都指向哪儿呢?对,都指向钟表的12刻度,这时时针指向3刻度就是3时,指向5刻度就是5时了;而像这一种,3时30分,6时30分这样的半时刻度,分针又指向哪儿呢?对,指向6刻度。时针呢?若是在3与4的中间就是3时半,若是在6与7的中间呢,就是6时半了。
1、教学一开始就运用猜钟声引入新课,立即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2、很多孩子在学前对钟表都有些认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很好的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3、通过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中。
4、通过钟表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小明的一天》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钟表简单的认识
二、教学课题
知识目标:
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半时。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猜出来了吗?对,是钟表的声音,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你想不想和钟表成为好朋友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小朋友们,你见过钟表吗?我们先来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
(出示钟表,指导学生观察)新课标第一网
对,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字,还有两根指针。小朋友们,那你知道这个钟表上那一个是时针,哪一个是分针吗?这个又粗又短的是时针(点击出时针动画),而那个细一些、长一些的是分针(点击出分针动画)。有的钟表上还有一个秒针,它最细最长,跑得很快,小朋友们可以课下去看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讲时针与分针。
三、提高欣赏
小朋友们,从古至今钟表的样子是不断变化的,它的样式也有许许多多
下面呀,就让我们轻松一下,伴随着音乐,9%92%9F%E8%A1%A8%E5%9B%BE%E7%89%87&ie=utf-8
四、教学方法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
教学要点:
初步认识钟表,会看,会说钟表面上的整时、半时时刻。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前,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kyODQ4Njk.html
4、小明的一天
小朋友们,现在你会认钟表了吧。接下来呀,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快看。(课件出示)他叫小明。小明今年6岁了,他也上一年级,是光明小学一(二)班的学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小明的一天吧。
公鸡叫我早早起,小明起床了,现在是几时呢?对,是6时。背着书包上学校,这又是几时呢?对,是7时半。上课了,小明认真听见,现在几时了?对,8时。小明吃饭了,呀,他专心致志,吃得真香呀!这是几时呢?对,是12时。放学了,踢球去喽。这又是几时呢?对,4时。天黑了,该睡觉了,现在是几时呢?对,8时半。
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
2、口算
3、拨一拨
五、课堂小结
你会认钟表了吗?怎样看整时和半时呢?和你的同桌一起交流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吧。
六、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