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课鸡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触觉感知作文《鸡蛋》教学设计

触觉感知作文《鸡蛋》教学设计

《鸡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触觉感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调动多种感官,在各种接触中,深入感知各种触觉。

教学内容:在拿鸡蛋——剥鸡蛋——尝鸡蛋的过程中,感受多种触觉。

教学准备:鸡蛋、荔枝、冰块教学过程:一、游戏:蒙眼猜物1.指三名学生蒙上眼睛,分别把手伸到三个不同的盒子里,三个盒子分别放着刚煮熟的鸡蛋、荔枝、冰块。

2.说一说自己摸到物品以后的感觉,和大家一起来猜。

说出理由。

二、明确触觉的含义1.象刚才这样我们通过手指、手掌与物体的接触,所产生的感觉就是触觉。

2.触觉只能用手来感知吗?指名举例说一说,可举生活中实例,也可结合课前游戏。

3.触觉都包含哪些感觉,指名答,并板书。

4.拿出自己准备的物品,笔袋,橡皮,铁钉,水晶泥、牙膏、书……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做触觉感知,并小组内交流。

5.生汇报,师补充。

6.预设:学生可能只能说出感觉,教师要及时引导,用能够体现触感的词语来表达。

如粗糙,光滑,温润,刺痛、冷硬……并板书,为学生写作做铺垫。

7.师生共同总结。

触觉:冷、热、滑、涩、痛、痒、软、硬三、片断赏析1、荔枝荔枝的外皮上长着许多小疙瘩,摸起来很粗糙,凹凸不平。

如果手指稍稍用力,还有轻微的刺痛感。

2、冰块我实在热得不行了,打开冰箱拿出一块冰,就往嘴里放。

可是冰块太滑了,差点从指缝间溜出去,我急忙攥紧它,然后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哇!又冰又爽!牙齿用力一咬,只听“嘎嘣”一声,差点儿把牙硌掉。

四、触觉感知鸡蛋1、每人发一个刚煮熟的鸡蛋。

从外壳上能感觉到什么?2、剥开蛋壳,再次感受。

3、去掉蛋清,尝尝蛋黄。

4、边感受、边交流五、根据刚才的多种触觉感知,按照拿鸡蛋、剥鸡蛋、尝鸡蛋的顺序,写一篇触觉感知的作文。

六、出示下水文鸡蛋刚把鸡蛋拿在手里,我就差点扔出去。

太烫了!在两手间倒了倒,又在脸上滚了几下,终于不那么热了。

指腹轻轻滑过蛋壳,温润、细腻,仿佛把玩着一块羊脂美玉。

轻轻剥开有些硬的蛋壳,又白又细的蛋清显露出来。

鸡蛋语言领域大班教案

鸡蛋语言领域大班教案

鸡蛋语言领域大班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鸡蛋语言领域——大班教案建议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探索鸡蛋语言领域,培养对语言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2.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以及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鸡蛋主题图片和故事书,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有不同颜色的鸡蛋玩具,用于比较、分类和排序的活动。

3. 图片卡片或卡片游戏,用于帮助幼儿识别和说出与鸡蛋有关的单词。

4. 音乐和歌曲,用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制作鸡蛋模型的材料,如纸板、彩纸、黏土等,用于手工制作活动。

6. 给每位幼儿准备一枚实心鸡蛋用于观察和探索活动。

教学活动安排:1. 活动导入(15分钟)- 展示鸡蛋主题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 通过故事书或鸡蛋相关的儿歌,让幼儿感受到鸡蛋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 引导幼儿分享一些与鸡蛋有关的经历或故事。

2. 鸡蛋比较与分类(20分钟)- 准备多种形状和颜色的鸡蛋玩具,让幼儿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分类。

-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鸡蛋的特点,比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 组织幼儿合作,将鸡蛋按照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排序。

3. 鸡蛋配对游戏(20分钟)- 准备一组图片卡片或卡片游戏,上面分别印有与鸡蛋有关的单词和相应的图片。

- 分发卡片给每位幼儿,让他们说出自己手中的卡片内容,并找到与之配对的卡片。

- 引导幼儿通过图片和单词的配对,巩固与鸡蛋相关的词汇。

4. 制作鸡蛋模型(25分钟)- 每位幼儿分发一枚实心鸡蛋,让他们观察鸡蛋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 使用纸板、彩纸、黏土等材料,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个鸡蛋模型。

- 鼓励幼儿言语描述他们的鸡蛋模型,以及使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鸡蛋的特点。

5. 活动总结(10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与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 音乐伴奏下,与幼儿一起唱一首关于鸡蛋的歌曲,强化学习成果。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鸡蛋》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鸡蛋》精选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鸡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鸡蛋》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鸡蛋的结构、营养价值和孵化过程,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鸡蛋的基本结构,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孵化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科学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鸡蛋的结构、营养价值和孵化过程。

2. 教学重点:观察鸡蛋的形态,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孵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鸡蛋、放大镜、孵化器、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来一只母鸡,让幼儿观察母鸡下蛋的过程,引发幼儿对鸡蛋的好奇心。

2. 讲解鸡蛋的结构:教师展示鸡蛋,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鸡蛋的组成部分,如卵黄、卵白、卵壳等。

3. 讲解鸡蛋的营养价值: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幼儿了解鸡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4. 讲解鸡蛋的孵化过程:教师展示孵化器,讲解鸡蛋从受精到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5.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如“鸡蛋为什么是椭圆形的?”引导幼儿思考并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记录表描绘鸡蛋的结构,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鸡蛋的结构:卵黄、卵白、卵壳2. 鸡蛋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维生素3. 鸡蛋的孵化过程:受精、孵化、小鸡出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鸡蛋,描述其外观特征,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这颗鸡蛋是椭圆形的,卵壳颜色为浅棕色,卵黄和卵白分明。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鸡蛋的营养价值,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鸡蛋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幼儿对鸡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鸡蛋》教案

《鸡蛋》教案

•••••••••••••••••《鸡蛋》教案《鸡蛋》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鸡蛋》教案1教材简析:《画鸡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讲述的是达芬奇小时候学画画的事。

本文篇幅短小,通过达芬奇和老师的对话揭示出了老师让他天天画鸡蛋的原因,通过写达芬奇后来行为的转变,表现出达芬奇刻苦学画的精神。

同时,告诉我们做事情只有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进入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要靠专心致志,勤奋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话。

3、会认“芬、著”等8个生字;会写“鸡、简、就”等11个生字和鸟字旁。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老师说的话教学准备:颜色、形状不相同的鸡蛋;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媒体出示达芬奇的图片,孩子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他是意大利的画家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并且是天文学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发明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

他还能用左手写字和作画,是一位“旷世奇才”。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达芬奇看看他小时候是怎样画鸡蛋的。

(通过图片和时代背景介绍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对达芬奇的崇敬和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同桌或老师。

2、检查词语:不耐烦、严肃、训练、熟练、准确、简单、哪个、意大利(以词带字来检验学生对生子的掌握情况)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小达芬奇呢?4、学生汇报:(勤奋、刻苦、认真、努力)过渡:达芬奇刚开始学画鸡蛋时就很刻苦、很认真吗?不耐烦了。

《egg》幼儿园小班教案:以鸡蛋为主题,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述能力

《egg》幼儿园小班教案:以鸡蛋为主题,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述能力

《egg》幼儿园小班教案:以鸡蛋为主题,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述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语言表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强的幼儿会更好的和家人、教师、同伴交流沟通,更好的了解世界,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

在这里本人提供了以鸡蛋为主题的教案,帮助老师和家长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

一、活动的目的本活动旨在通过鸡蛋这个有趣的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鸡蛋,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述能力。

二、教材准备1.干净的鸡蛋2.鸡蛋盒3.彩笔、纸张4.一些图片、视频、故事等鸡蛋相关的教材5.一些音乐、歌曲等相关的教材三、教学活动1.观察鸡蛋教师将鸡蛋拿出来,让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他们对鸡蛋的外形、颜色、形态、大小等方面的认知,同时让幼儿用彩笔画出心目中的鸡蛋,鼓励幼儿放心大胆的画,尽量表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探究鸡蛋教师用介绍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鸡蛋的历史、成分、产地、储存方法、制作方法等相关知识,并通过观察、摸索等方式进行实地探究,让幼儿全方位的了解鸡蛋。

3.玩转鸡蛋教师将一些鸡蛋相关的玩法告诉幼儿,比如鸡蛋挑战、摆弄鸡蛋、鸡蛋跳跃等等,同时让幼儿通过这些游戏多沟通开阔视野,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表述能力。

4.创作鸡蛋教师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鸡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设计出一个独特的鸡蛋,同时让幼儿将自己的鸡蛋展示给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5.聆听鸡蛋教师播放一些关于鸡蛋的音乐、歌曲等,让孩子在听音乐的同时,聚焦于鸡蛋的形态、颜色、感受等方面,让幼儿通过感性的方式了解了解和探究鸡蛋,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和感知能力。

四、总结鸡蛋虽小,却拥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这样一次以鸡蛋为主题的小班教案,不仅能够让幼儿们了解到鸡蛋的成分、生命、制作过程等方面知识,还能通过鸡蛋的玩法、创作和音乐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感知认知能力。

《鸡蛋》活动教案范文

《鸡蛋》活动教案范文

《鸡蛋》活动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蛋》活动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鸡蛋》活动教案1目标:1、在和父母一起探索过的基础上,幼儿能用多种方法区分蛋的生熟。

2、尝试学习敲蛋、打蛋等一些生活技能。

3、培养幼儿乐于探索身边事物的习惯。

准备:调味品油、盐、味精、锅子、电炉、鸡蛋、碗若干、擦布、筷子等过程:一、启发提问1、你们看这是什么?2、吃过鸡蛋吗?鸡蛋可做哪些好吃的菜呢?3、今天老师要做一个炒鸡蛋给小朋友吃,可是早上我一不小心把熟鸡蛋和生鸡蛋放在一起,你们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把生鸡蛋找出来呢?A、用哪些办法?B、你是怎么知道的?二、小朋友用自己探索过的办法来区分生熟。

三、学习敲蛋1、小朋友把生鸡蛋找出来没有,我们一起把它敲开来看一下。

2、幼儿尝试敲蛋。

(1)提醒幼儿敲的时候不要把蛋洒在桌上或地上。

(2)敲好后把蛋壳放在纸盒里。

(3)人士蛋清和蛋黄。

四、学习打蛋幼儿尝试打蛋1、把蛋黄打碎,让蛋黄和蛋清打在一起2、碗要端牢,用点力气五、教师制作炒鸡蛋1、幼儿讨论怎样制作炒鸡蛋2、幼儿观察制作炒鸡蛋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让油溅到身上或脸上六、品尝炒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鸡蛋》活动教案2教学意图: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活依赖性较强。

因此,开展了此次科学活动,认识一些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孩子多种感官参与,让孩子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科学素质要求:1、具有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2、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养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欲望和初步的环保意。

教学目标:1、体验探索鸡蛋和自我服务的`快乐。

2、学习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

3、发展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力。

《鸡蛋》活动教案

《鸡蛋》活动教案

《鸡蛋》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鸡蛋的基本知识,如品种、营养价值等。

2. 培养学生对鸡蛋的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品种的鸡蛋,如土鸡蛋、洋鸡蛋等。

2. 准备鸡蛋壳的图片或实物,用于讲解鸡蛋的结构。

3. 准备一些关于鸡蛋的书籍或资料,供学生查阅。

4. 准备鸡蛋壳手工材料,如彩纸、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鸡蛋,引导学生关注鸡蛋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对鸡蛋的好奇心。

2. 讲解鸡蛋的结构:展示鸡蛋壳的图片或实物,讲解鸡蛋的结构,包括蛋壳、蛋白、蛋黄等。

3. 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讲解鸡蛋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引导学生了解鸡蛋对身体的好处。

4. 鸡蛋壳手工活动:让学生观察鸡蛋壳的形状,用彩纸、颜料等材料进行鸡蛋壳手工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互相交流制作心得,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鸡蛋,了解鸡蛋的孵化过程,拍摄照片或绘画,下节课分享。

2. 布置作业:查阅关于鸡蛋的书籍或资料,了解鸡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美食、保健等,下节课分享。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鸡蛋的基本知识和营养价值,提高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了环保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鸡蛋的兴趣和热情。

六、活动准备:1. 收集关于鸡蛋在美食中的应用的图片或实物,如鸡蛋饼、炒鸡蛋等。

2. 准备鸡蛋相关的保健知识资料,如鸡蛋对健康的好处、食用注意事项等。

3. 准备鸡蛋孵化资料,如孵化过程图片、孵化设备等。

4. 准备鸡蛋相关的文化知识资料,如鸡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等。

七、活动过程:1. 展示鸡蛋在美食中的应用:展示鸡蛋饼、炒鸡蛋等美食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鸡蛋在美食中的多样性。

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鸡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鸡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有趣的鸡蛋教案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

除了可以作为美食的原料之外,利用鸡蛋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鸡蛋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实验思维和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了解鸡蛋的结构和功能;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4.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探究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鸡蛋的外观、大小和形状等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鸡蛋的外观。

接着,教师可以打破鸡蛋壳,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鸡蛋的内部结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鸡蛋的蛋壳、蛋黄和蛋清,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探究鸡蛋各部分的功能。

2.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以“鸡蛋探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

引导学生思考鸡蛋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并对其原因进行解释。

(2)指导学生使用弹簧秤或其他称重工具测量鸡蛋的质量。

(3)让学生在教室或实验室中进行鸡蛋坚固性测试。

他们可以尝试从不同高度将鸡蛋摔在不同材质的地面上,观察鸡蛋是否破裂。

(4)引导学生进行鸡蛋的煮熟实验。

学生可以比较不同时间的煮蛋结果,观察鸡蛋的熟度变化。

3.开展鸡蛋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鸡蛋实验,例如:(1)“蛋壳强度测试”。

学生可以在鸡蛋上创造一些难度,如放在钉子顶端、用书本支撑等,观察鸡蛋是否能维持原状,从而探究蛋壳的强度。

(2)“鸡蛋浸泡实验”。

学生可以将鸡蛋分别放入醋酸、盐水等不同溶液中,观察鸡蛋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并归纳总结其原因。

(3)“蛋清与蛋黄分离”。

学生可以探索不同方法将蛋清和蛋黄分离,例如通过倒置、筷子分离等方式,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组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生活语文课鸡蛋教学
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鸡蛋》教学设计
成都特校彭祖红
一、教学对象:培智三年级
二、课型与教学内容:生活语文识字课《鸡蛋》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材分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

本课属于自选识字课,选取学生常见的鸡蛋为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课认识超市里的鸡和蛋实物的基础上,认识鸡和蛋图片,并能读、写汉字,利用汉字组词、说句子,并能认读生活实际中的汉字,学习使用简单的菜单,真正将所学应用于他们的生活当中。

五、学情分析:本班共8名学生,其中自闭症1名,唐氏综合症2名,多动症1名,脑瘫1名,发育迟缓3名,语文识字能力差异较大。

根据其识字能力发展状况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有5人,能通过教学独立认读简单的汉字,会组简单的词语,说简单的句子;会仿写或描写简单的独体字;B层次1人,能命名图片,通过教学在适当辅助下认识一些简单独体字;无法组词说句子,会仿写独体字;C层次1人,课堂主动参与性较差,需在大量辅助下辨别简单的实物与图片。

六、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A:认识鸡和蛋,能辨别图片;认识两个汉字“鸡”和“蛋”,能独立认读;B:认识鸡和蛋,能命名、辨别图片,在适量辅助下指认、认读两个汉字;C:认识鸡和蛋,能在辅助下指认图片。

2、能力目标:A:会用两个汉字“鸡”和“蛋”组词,在老师引导下说中长句子;B:能仿说词语,能在辅助下仿说简单句子;C:能辨别图片“鸡”"蛋"。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意识到要节约食物不浪费,初步培养在生活实际中使用所学到的汉字宝宝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

七、教学重难点:A:能独立认读两个汉字“鸡”和“蛋”,组词,并说中长度的句子。

B:能在适量辅助下认读、指认汉字。

C:在大量辅助下指认、辨别鸡和蛋的图片。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鸡和蛋的图片、菜单、汉字卡片、吸铁
A组:
1、读一读,并在下面词语中找出汉字:鸡鸡肉小鸡鸡毛公鸡鸡汤
2、读一读,并在下面词语中找出汉字:蛋鸡蛋蛋汤下蛋鸟蛋盐蛋
3、试一试:仿写汉字蛋两排(龚、符、陶)描写汉字蛋两排(肖、钟)B组:
1、指认汉字鸡蛋
2、仿写汉字蛋两排
C组:
指认实物与图片:鸡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