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显像管

合集下载

06第六章 彩色显像管及其电路.

06第六章 彩色显像管及其电路.

(5)聚焦极断 图像模糊,出现散焦现象。聚焦极连 线易开焊。 (6)高压阳极断 表现为无光 。
故障二 碰极 相邻电极之间相碰,出现最多的是灯丝与 阴极相碰。 当灯丝与某一阴极相碰时,将出现单基色光 栅很亮,亮度失控,出现回扫线。 解决方法有二: 一是用电容放电电击法烧开。即用一个 100μF/400V的电解电容器(开关电源滤波电容 即可)充电后,接在两所碰电极上,放电电击 所碰电极,直至烧开为止。
行偏转线圈和它产生的磁场
上、下各一组, 并联或串联
场偏转线圈和它产生的磁场
上、下各一组, 并联或串联
2. 动会聚校正型偏转线圈的特殊性 它产生一种特殊的非均匀磁场——行偏转 枕形磁场、场偏转桶形磁场,它除了完成对电 子束的偏转任务外,还能自动校正动会聚误差。 这种偏转线圈与显像管、扫描电路的参数 应匹配。
4. 动会聚误差的校正 • 动会聚误差:是指荧光屏中心部位以外区域的 失聚现象, • 产生原因:它是由于偏转扫描时三个电子束延 伸失真不一致引起的(三基色光栅不重合)。 • 校正措施:自会聚管采用了非均匀的偏转磁场 和内部磁极校正动会聚。 • 动会聚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偏转线圈的倾斜度 使屏幕中心部位以外区域得到良好的白十字线。
3. 水平枕形失真校正电路
场抛物波 电流
枕校变压器
行锯齿 波偏转 电流 场锯齿 波电流
第四节 末级视放电路
一、末级视放电路的主要作用 二、末级视放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白平衡的调整 四、关机亮点消除电路
一、末级视放电路的主要作用
(1)对三基色信号进行足够的放大,送 到显像管阴极。 (2)有的机型,末级视放电路还担负着 三基色矩阵的任务。 即将三个色信号分别与亮度信号相叠 加,产生R、C、B三基色信号。

彩色显像管

彩色显像管
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及附属电路
10.1彩色显像管的分类与特点
• • 10.1.1 荫罩管 图10-1是荫罩管示意图。荫罩管有三个独 立的电子枪, 围绕显像管的中心轴线排成"品"字形, 彼此相隔120°并对管轴略有倾斜。三电子枪各发 射一个独立的受基色信号控制的电子束, 三条电子 束用同一行、场偏转系统来使它们一起偏转。 • 荫罩管的荧光屏上荧光粉点按红、绿、 蓝三个一组呈品字形排列, 每一组构成一个像素。 整个屏幕大约有44万个三色组, 因此约有132万个荧 光粉点。显像管工作时, 三个电子束应该只击中各 自对应的荧光粉点, 为此在荧光屏前面约1 cm处安 装一块金属网孔板, 称为荫罩板。
图 10-13 漏磁场分布的变化
• • •ຫໍສະໝຸດ 10.2.2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调整 一、 静会聚的调整 彩色显像管设计时, 应使三个电子束无扫 描时在屏幕中央部位会聚为一点, 这就是静会聚。 然而, 由于电子枪安装和封入时产生的误差, 静态时 三个电子束不一定能很好地会聚在屏幕中央, 这就需 要进行静会聚的调整。 • 自会聚管一般采取将静会聚磁环和色纯度 磁环组装在一起的形式, 其结构如图10-14所示。静 会聚校正是用套在管颈外两对静会聚校正磁环来进 行的, 它由两片四极磁环和两片六级磁环叠装在一起 组成。 磁环的构造和作用如图10-15所示, 调整四极 磁环可以使红、 蓝两个边电子束在上、 下、 左、 右方向上作等量反方向的移动, 对中心绿电子束没有 什么影响。
图 10-10 枕形偏转磁场的校正作用
图 10-11 偏转磁场校正后的光栅
同样应指出, 由于行偏转磁场的枕形分布, 两边束位置的磁场较中束位置为强, 所以, 在水平偏 转方向的偏转量中, 中间绿电子束的水平偏转幅度 也将稍小些。 • 综合帧偏转桶形磁场分布和行偏转枕形 磁场分布作用的结果, 三电子束的会聚得到了校正, 但中间绿电子束光栅的水平和垂直幅度都稍小些。 图10-11示出光栅经动会聚自校正型偏转线圈校正 后的情况, 两个边束红、 蓝光栅已经重合在一起, 而中间电子束产生的绿光栅稍小些, 还要靠在显像 管内部设置磁增强器和磁分路器来补偿。 •

显像管的管脚判别方法

显像管的管脚判别方法

2.显像管的测试
下面以自会聚管为例说明彩色显像管的测试与维护的方法。
1)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适用于选配显像管或检修机上显像管,它可以粗略地判断显像管的性能优劣。如果是测试机上显像管,应先拔下显像管管座和高压帽,然后用一根导线—端接地,一端插入高压嘴将显像管内石墨层的电荷放电,以免测试时遭电击或损坏万用表。用万用表对彩管进行静态检测,主要是用电阻档测试各电极有无碰极,其中主要是阴极与灯丝之间有无碰极,阴极与第一栅极之间是否碰极或漏电。正常状态下,彩管各管脚除两只灯丝管脚之外,互相之间都不应该有导通或漏电现象。
彩色显像管的管脚判别、检测与老化的判断
1.显像管的管脚判别方法
彩色显像管的管座判别方法。彩色显像管均有突耳,分为小突耳和大突耳,大突耳中有一个电极,一般为聚焦极。对干“小突耳”管,如将“小突耳”朝下,面对管脚,“小突耳”左边第一脚即为①脚,数法同上。对于“大突耳”管,当中的一个电极一般是①脚,如将“大突耳”朝下,则左边第一脚即为②脚,从②脚起数法同上。但有个别“大突耳”管左边第一脚为①脚,为避免弄错,在测试检修中应对照电原理图及有关资料分析判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测试阴极发射电子能力 阴极发射电子束电流的大小,对显像管的亮度和图像清晰度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也是决定显像管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希望阴极发射电子能力越强越好,或者说阴极的活性度越大越好。
3.判断显像管是否老化的方法
当电视机使用了几年时间后,显像管会逐渐老化,最直观的表现是电视机开机后,产生光栅的时间比原来长了,且亮度变得比原来暗,对比度也变小了。对彩色显像管来说,如果其中的三个阴极衷老程度不一致的话,还会产生白平衡不良的现象;例如红色电子枪衰老得厉害,则图像色彩偏青;兰色电子枪衰老得厉害,则图像色彩偏黄;绿色电子枪衰老得厉害,则图像色彩偏紫;红、兰两枪衰老得厉害,图像色彩偏绿;红、绿两枪衰老得厉害,图像色彩偏兰;绿、兰两枪衰老得厉害,图像色彩偏红。

第4讲 彩色显像管

第4讲 彩色显像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四极磁环与六极磁环在管颈上的位置
偏转 线圈 磁环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静会聚的调整图案
步骤:接收白色十字线信号; 先调四极磁环,后调六极磁环,反复调整。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4)动会聚误差时的光栅及校正过程
• 如果将光栅 的枕形失真 也考虑进去, 则一个会聚 误差与枕形 失真同存的 白色矩形光 栅在屏幕中 显示成左图 所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枕形失真原因与光栅
• 枕形失真原因与光栅如上图所示,水平直线与垂直直线 都失真为弯曲的抛物线。枕形失真又分为水平(左右) 枕形失真和垂直(上下)枕形失真。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水平枕形失真校正原理
• 幅度进行调制,以增加屏幕中 部的水平扫描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枕形失真
• 由于荧光屏的曲率半径大于电子束的 偏转半径,当电子束均匀偏转同样一个 角度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距离并 不相等,越靠近屏幕边缘,等偏转角下 的电子束扫描距离越长,尤其是屏幕角 部扫描,于是产生水平、垂直方向延伸 型失真,此失真随着偏转角的加大及屏 幕尺寸的加大,综合性地呈现为枕形失 真。
第四讲 彩色显像管
主 要 内 容
一、彩色显像管结构与参数 二、色纯度及调整 三、会聚及调整 四、枕形失真及校正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彩色显像管结构与参数
• 1949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生产出第一个屏面呈 球形的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此管偏转角为45O,有效屏 面对角线尺寸76.2mm,外壳是金属的。三枪三束管后来 虽然发展成玻璃壳,偏转角与屏面尺寸也不断增大,但终 因红、绿、蓝电子枪及荧光粉点呈“品”字形排列而引起 会聚失真严重、调整复杂而被淘汰。为解决会聚问题, 1968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研制成功单枪三束管, 1972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研制成功自会聚管。这两 种彩色显像管自问世以来,结构与工艺不断改进,性能不 断提高,从粗管颈到细管颈,从普通荧光屏、直角平坦形 到纯平荧光屏、从12寸小屏幕到34寸大屏幕,目前彩色显 像管技术已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

彩色显像管原理

彩色显像管原理

彩色显像管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彩色显像管原理,这可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啊!
你看啊,这彩色显像管就好比是一个魔法盒子,能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电信号变成咱们眼前五彩斑斓的图像。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画家,用各种颜色的画笔,一笔一笔地勾勒出精彩的画面。

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啊,它里面有好多小零件一起努力工作呢!首先就是那个电子枪,就像一个神枪手一样,“嗖嗖”地发射出电子束。

这些电子束可厉害了,它们能飞快地跑啊跑。

然后呢,还有偏转线圈,这玩意儿就像是给电子束指引方向的交警,让电子束乖乖地按照规定的路线跑,跑到该去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最精彩的部分啦!当电子束打到屏幕上的荧光粉的时候,哇哦,就像烟花绽放一样,一下子就出现了各种颜色。

红的、绿的、蓝的,真是漂亮极了!这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色彩派对,让人眼花缭乱。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彩色显像管就靠着这些巧妙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让我们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看各种好看的电视节目。

想想以前没有彩色显像管的时候,那电视画面都是黑白的,多单调啊!现在有了彩色显像管,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好像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而且啊,彩色显像管的应用可不仅仅是在电视上哦!在电脑显示器、投影仪等等好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呢!它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乐趣和便利。

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个神奇的彩色显像管啊,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呀!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默默奉献的好朋友,一直给我们带来精彩和惊喜。

所以啊,下次当你再看到那色彩鲜艳的电视画面时,可别忘了这背后彩色显像管的功劳啊!好好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好吧!。

彩色显像管的生产知识

彩色显像管的生产知识

彩色显像管的生产知识引言彩色显像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是一种传统的显示器,使用电子束扫描的方式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CRT在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本文将介绍彩色显像管的生产知识,包括工艺流程、材料选择和常见问题等。

工艺流程彩色显像管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真空抽取和煅烧首先,需要将玻璃管制成空心形状,并在一端封口,形成真空密封的空间。

然后,将玻璃管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煅烧,以获得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 磷涂覆在玻璃管的内表面涂覆一层磷矿粉末,这些磷矿将在后续步骤中发光,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3. 红、绿、蓝荧光层的形成在磷涂覆后,使用电子束照射物体,将荧光剂分别添加到磷涂层上,以形成红、绿、蓝三原色的荧光层。

这些荧光层将根据不同的电子束激活,并发出相应的颜色。

4. 阴极和阳极的制造在玻璃管中安装阴极和阳极。

阴极负责发射电子束,而阳极则吸引和加速电子束,使其能够扫描屏幕上的各个点。

5. 真空密封和封闭将阴极和阳极插入玻璃管中,并进行真空密封,确保整个管道内部呈现真空状态。

然后,使用特殊的封闭材料将玻璃管的封口部分密封起来,确保不会泄漏。

6. 最终测试和调整生产完成后,对彩色显像管进行最终测试和调整。

这些测试通常包括亮度、对比度和颜色校准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产出符合规格。

材料选择彩色显像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材料。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材料:1. 玻璃玻璃是制造彩色显像管不可或缺的材料,它应具有耐高温、良好的真空密封性和光透明性等特性。

通常使用硼硅玻璃或草硼硅玻璃制作彩色显像管。

2. 阴极材料阴极通常使用钨或银镉合金,这些材料能够发射出大量的电子束,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3. 荧光剂荧光剂是产生彩色显示效果的关键。

通常使用草酸锑和锰酸锌等荧光粉作为主要荧光剂,通过不同的配方和掺杂方式,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

4. 封闭材料封闭材料主要用于将玻璃管的封口部分封闭,以确保真空状态不被破坏。

改革开放40年难忘的历程——中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在咸阳诞生

改革开放40年难忘的历程——中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在咸阳诞生
粉 碎 “四 人 帮 ” 后 ,华 国 锋 同 志 又将彩 色显像 管生产 线 引进 的事 提 了 出 来 ,并 作 为 重 点 项 目 来 抓 。 1977 ̄ 4月 ,党 中 央 、国务 院正 式 批 准 引进彩色显像管成套技术和设备 , 并 列 为 国家 重 点 引 进 项 目 ,相 应 成 立 了陕西彩虹彩 色显像管总厂(四四 零零厂)。1978年 ,该厂在陕西省和
我国第一座彩色显像 管工厂—— 陕西彩 色显像 管总厂在古城 成阳建成,1982年12月3日正式投产
中 国第一 只彩 色显像 管 在咸 阳诞 生
当 你 坐 在 客 厅 ,一 边 欣 赏 着 丰 富 多 彩 的 电 视 : 重要部 件— —中国 的第一 只彩色显像管是 在哪里诞
中国的第一只 彩色显像管 ,是在 陕西咸阳诞生
1968亩 ,建 筑 面积 60余 万 平 方 米 。 1982年 12月3日 ,中 国第~个
生产 彩 色 显 像 管 的 现 代 化 大 型 企 业—— 陕西彩 色显像 管总厂 经过 国 家验 收 ,正 式 投 产 。按 照 设 计 能 力 ,年 产 37厘 米 、56厘 米(14英 寸 、22英寸 )彩 色显 像 管96万 只 。 它 的 建 成 投 产 。结 束 了 我 国 不 能 配 套 生 产 彩 色 电视 机 的历 史 。1983 年 ,该厂生产 了96万 只优质产 品 , 做到 当年投 产 ,当年盈利 ,受到 国 家和陕西省的 嘉奖 。
l 16 }2018/05,V。L 231
E T 跏Y’ ● H7,l、; W EST CHINA
D VELO PM EN
给 代 表 团 每 人 一 只 玻 璃 蜗 牛 工 艺 品 。引发 了 当时轰动全 国的 “蜗牛 事件” ,彩管 生产线 引进 问题 就此 搁 置 下 来 。

04CRT显示器

04CRT显示器
➢ 1974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出110°、66cm自会聚 管,采用36.5mm管颈。
➢ 1974年日本各制造厂将行偏转部分做成马鞍型,帧 偏转部分做成环形来实现90°偏转角的自会聚。1976年 制成了管颈为29mm的110°偏转角自会聚管。1979年 设计出一种完会不需要作枕形畸变校正的90°自会聚管。
会聚技术
会 聚:三枪三束彩色显象管中三个电子束相交 在荫罩板上小孔处。
(1) 静会聚:当三个电子束未偏转时,在屏中心 孔处会聚。
(2) 动会聚:在偏转时,三个电子束在屏中心孔 处会聚。
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象管
静会聚技术
静会聚误差产生原因:
三个电子枪由于装配误差使得倾斜角度或距轴距离不 一致,三个电子束就可能不会聚到一起。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按特性分类 (1)偏转角为70°、90°、100°、110°的偏转线圈。 (2)阻抗为低阻抗和高阻抗的偏转线圈。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玻璃外壳
组成:芯柱、颈部、锥部、屏面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屏面要求: (1)耐大气压力 (2)防x射线辐射 (3)透过率合适 (4)曲率半径
屏幕类型:
玻璃外壳应力分布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彩色显象管发展的四个阶段: 1950年到1955年:试制研究阶段; 1955年到1965年:大规模生产工艺准备阶段; 1965年到1972年:大规模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阶段; 1972年至今:自会聚管作为商品定型、成熟、发展的阶段。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50—1955年): 彩色显象管在此期间的重要改进: ➢ 1954年将荫罩由平面改为曲面; ➢ 采用照相沉淀荧光粉点工艺; ➢ 试用12种荧光粉,选择较合适的荧光粉; ➢ 严格制造工艺,使产品有较好的一致性,并降低了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本章要点: • 熟悉显像管的结构。
• 熟悉显像管的调制特性和性能参数。
• 掌握显像管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 掌握基色矩阵和末级视放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 掌握显像管附属电路的故障分析。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第一节 彩色显像管
显像管是一种阴极电子射线管,简称“CRT”。彩色显像 管是彩色电视机重现彩色图像的关键器件。 一、 彩色显像管结构 1.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结构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2.色纯度 指单色光栅的纯净程度。即R、G、B三注电子束只能 分别激发与之对应的红、绿、蓝三种荧光粉,而不能触及 其他荧光粉。
单色光栅色纯良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色光栅色纯不良
色纯度不良的故障现象是,屏幕局部出现色斑。 色纯度不良的调整: (1)通过调整显像管后的色纯度磁环来实现; (2)通过增加消磁电路来消除显像管受外部磁场磁化 而留下的剩磁。
荫罩板
黑底技术
条状荧光粉 荫罩孔
演 示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3.显像管参数 (1)机械参数 ①荧光屏尺寸 指的是显像管对角线长度,以cm(或in)为单位,其 中通常将64cm及以上的彩色显像管称为大屏幕显像管。 ②屏幕宽高比 普通彩色显像管屏幕宽高比常用4:3(或5:4),高清数 字电视中屏幕宽高比首选16:9。 ③偏转角 指从电子束偏转中心到荧光屏对角线的张角,偏转角越 大,所需的偏转功率也越大。 ④管颈 显像管的屏幕尺寸不同,管颈粗细也不同。管颈越细, 所需偏转功率越小。
三色 点组 玻 璃 屏
荫罩板
R GB
④玻璃外壳:玻璃外壳由管颈、锥体和屏面组成。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2)附属部件
①精密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扫描运动和实现动会聚调整。
磁环组件
②四极和六极磁环: 校正静会聚不良。
③色纯磁环:校正 光栅的纯净程度。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2.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特点 (1)采用一字形三电子枪一体化结构 (3)黑底技术 (2)槽形荫罩板和条状荧光粉条 (4)采用快速启动阴极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2)电性能参数 电性能参数包括显像管各个电极所需工作电压及调制特 性等。
iK/μA
截止电压
(3)光性能参数 光性能参数包括电子束聚焦性能、光栅色调、亮度、对 比度及图像细节分辨力等。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二、 彩色显像管显像原理 (1)在显像管的各个电极加上正确的电压,使显像管 电子枪内形成电子束轰击荧光屏,从而在屏幕中心形成一 个光点。
(2)在行、场偏转线圈中加上合适的锯齿波电流,形 成偏转磁场,控制电子束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周期性地扫 描整个荧光屏,从而形成亮度均匀的“光栅”。
(3)在阴极与栅极之间加上图像信号,控制电子束中 电子数量使光栅变成图像。
(4)彩色电视机接收到彩色电视信号并处理后还原成 ER、EG、EB三基色电信号,并把它们分别送到红、绿、蓝 三个阴极,以产生三条电子束轰击相对应的荧光粉,从而 显示彩色图像。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2)动会聚 动会聚是指R、G、B电子束在偏转过程中的 会聚,也就是屏幕边缘四角的会聚。
产生动会聚误差的原因:由于R、G、B电子束在水平方向 不是从同一点发射出,再加上荧光屏的曲率半径大于电子束偏 转半径,使R、G、B电子束的会聚面与荫罩板仅仅在屏幕中心 重合,于是在屏幕边缘四角产生较大的会聚误差。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三、会聚及色纯度 1.会聚 会聚是指R、G、B电子束在任一扫描下, 均能穿过同一个荫罩孔,以轰击同一组R、G、B荧光粉点。 (1)静会聚 静会聚是指R、G、B电子束在无偏转时 的会聚,也就是屏幕中心区域的会聚。 产生静会聚误差的原因:由于电子枪R、G、B三阴极 水平一字形排列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误差造成的。 静会聚调整:通过装在管颈上的一对四极和一对六极 磁环组成的静会聚调节装置来实现的。 注意:对静会聚调整时应先调整四极磁环, 后调六极磁环,而且反复调整。
荧光屏
三色荧光粉条 荫罩孔 电子枪 荫罩板 电子束
玻壳
偏转线圈 磁环组件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1)显像管: 由电子枪、荧光屏、荫罩板及玻璃外壳组成。 ①电子枪 作用是产生受控电子束。
内部磁极 阳极 聚焦极 加速极 调制极 阴极
阳极
聚焦极 加速极 调制极
阴极 灯丝
灯丝(F):作用是通电发热而烘烤阴极,使阴极发射 电子。 彩色显像管灯丝电压是由行输出变压器的灯丝绕组提 供脉冲电压,电压有效值一般为6.3V。
高压阳极(A2) :使电子束在高压电场中再次加速,以 足够的动能去激励荧光粉发光。高压阳极电压行输出变压器提 供,一般为22KV~25KV。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②荧光屏:由屏面及涂在屏面玻璃内壁的荧光粉薄层构 成。荧光屏表面应交叉涂上红、绿、蓝三种荧光粉。 ③荫罩板(又称分色板):保证红、绿、蓝三条电子束 只能轰击与之相对应的荧光粉。上面有很多槽孔(即荫罩 孔),每一个槽孔必须与荧光粉的排列相对应。
自会聚显像管的动会聚校正,除了靠精密一字形排列的电 子枪外,还靠配用特殊设计的精密偏转线圈来实现。当行、场 偏转电流通过线圈时就会产生非均匀偏转磁场,使电子束偏转 时的失聚得到校正。
注意:在大屏幕彩色显像管中,由于显像管的尺寸 增加,仅仅依靠偏转线圈产生的特殊磁场难以实现 动会聚误差的校正,所以必须增加动会聚校正电路
第七章 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阴极(K):作用是被灯丝加热后发射电子。
栅极(G):又称为控制极。它与阴极之间的电压Ugk(负 压)将控制电子束的大小,从而控制荧光屏的发光程度。
加速极(A1) :其作用是使电子束加速运动。其电压一 般为几百伏可调。 聚焦极(A3) :其作用是使电子束通过由聚焦极与第二 阳极构成的静电透镜系统聚焦成很细的电子束。其电压一般为 几千伏可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