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象站历史数据库统计分析 精品
宁城气象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宁城位于我国北方,地处内蒙古东部,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宁城气象观测数据日益丰富,为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农业气象服务等领域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宁城气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数据中心,包括宁城气象站1961年至2020年的月、季、年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降水、蒸发、日照等要素。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2)数据转换:将气温、降水等要素转换为无量纲数据,便于分析。
(3)数据插补: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三、气温分析1. 气温变化趋势从1961年至2020年,宁城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中,1961-1970年气温变化较为平稳,1971-1980年气温逐渐上升,1981-1990年气温上升速度加快,1991-2000年气温持续上升,2001-2020年气温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
2. 气温季节变化宁城气温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为23.6℃,冬季(12-2月)平均气温为-12.4℃。
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气温适中,分别为8.5℃和9.2℃。
3. 气温日变化宁城气温日变化较大,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气温较低。
白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夜间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2:00左右。
四、降水分析1. 降水变化趋势从1961年至2020年,宁城降水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其中,1961-1970年降水量波动较大,1971-1980年降水量逐渐增加,1981-1990年降水量波动上升,1991-2000年降水量持续增加,2001-2020年降水量波动上升。
2. 降水季节变化宁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夏季(6-8月)降水量为365.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6.5%。
气象台站数据分析、著录应用系统的介绍

气象台站数据分析、著录应用系统的介绍冯苏宁;项瑛;姜爱军;周学东;田心如【期刊名称】《气象科学》【年(卷),期】2006(026)002【摘要】"气象台站数据分析著录应用系统"由台站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组成.数据处理部分依据国家档案标准著录规则[1][2]、中国气象局要求[3][4],并充分考虑台站档案内容的特殊性,对台站档案进行广泛收集,经过筛选、比较、核实、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综合、动态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确定标准著录格式,并完成台站数据著录及著录结果的录入工作.数据管理部分按照气象档案管理要求和用户需求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各类数据库结构,程序全部采用Visual FoxPro 6.0关系型管理数据库语言编程,对江苏省所有地面、高空、农气台站数据进行综合管理,设置了数据采集、单站查询、总体统计查询、数据更新、标准输出等5大项功能,较好地满足了现行台站历史沿革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需求.【总页数】6页(P217-222)【作者】冯苏宁;项瑛;姜爱军;周学东;田心如【作者单位】江苏省气象影视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象科技开发应用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象科技开发应用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象科技开发应用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象科技开发应用中心,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9【相关文献】1.一个《气象信息局域网应用系统介绍》的多媒体示件制作 [J], 赵恒轩;高翔2.山东省三级气象台站基本气象资料管理应用系统 [J], 刘欣3.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风云一号应用系统组成及运行情况介绍 [J], 李工;刘志红4.山洪雨量站WEB气象信息应用系统介绍 [J], 马召伟;苏利军;刘瑾宇;田泓;李丽霞5.《气象台信息局域网应用系统介绍》的多媒体示件设计与制作 [J], 赵恒轩;高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现代气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气象观测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为农业、航空、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决策提供指导。
本文将从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方法、分析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首先,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是准确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气象台站是最常见的气象观测数据收集点,其配备有各种观测仪器和设备,如温度计、气压计、风速计等,用于定期测量大气条件。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也在气象数据收集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气象卫星拍摄地球表面的图像,我们可以获得大范围的气象数据,并及时分析和应用。
在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方面,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是常用的工具。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历史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气候的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多年的降水量数据,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季节性降水模式,为农业灌溉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此外,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模拟和预测气象条件。
例如,借助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风暴的路径和强度,为避免损失和减少灾害做出相应的准备。
气象观测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不可忽视。
首先,在农业领域,合理的灌溉和耕作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农民可以了解到温度、降水、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从而合理安排灌溉和耕作工作,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对航空和交通行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起降、航线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等都需要准确的气象信息。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天气状况,以确保飞行安全和交通畅通。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还可以用于预测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以及暴雨等,从而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和减少灾害损失。
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格式错误诊断与统计分析

好, 而基本站运行效能呈下降趋势 , 1 月 , 种站类运行效能指标均较高 ;0 1 3 到 2 3 2 1 年 种站类逐月运行效能指标 均在 9 .5 98 %以上 , 明显特征, 无 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相对稳定 。依照地 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 准站每天通过 基
看 出 ,0 0年 4月 自动 站运 行 效能 指标 较 差 , 报率 和 可用 性 仅 为 9 .8 21 到 8 5 %和 9 .5 之后 自动站 运 行 效 能指 8 4 %,
标呈迂 回上升趋势 ; 中可知到报率与可用性变化趋势基本相 同, 从 具有一致性 的特征且到报率 ( 评估数据文件未
… …
,
第 4 : 2 个要素值 , 行 共 3 每组用 1 个半角空格分隔, 无该条记 录内容时则省略 , =” “ 加在分钟降水量之后 。 文 件最 后 一条 记 录为 NNNN, 表示 文件 结束 l3 3。
2 自动 气 象 站 运 行 效 能指 标 分 析
2 1 运行 监控 概 述 .
目3 字, 个 每组 用 一个半 角 字符 分开 。
第 2 器测项 目)包括观测时间、 行( : 风速 、 风向、 气温 、 地温以及气压和能见度等共 5 个要素值 22个字节 , 2 6
每组用 一 个半 角字 符分 开 。
第 3 分钟雨量)1 0 行( : 个字节 , 2 每分钟 2 个字节 , 1 即 ~2位为第 1 分钟的记录 ,~4 3 位为第 2分钟 的记录 如此类推 ,1 ~10 19 2 位为第 6 0分钟的记录 ; 每分钟 内无 降水 时存入 “0 , 0 ”微量存人 “ ,, ,” 降水量≥ 1r 0 m a 时 , 律存 人 9 , 一 9 缺测 存入 “ / 。 /’
常州气象统计报告

常州气象统计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常州市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常州市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为相关行业和个人提供参考。
本报告主要基于常州市自最近30年来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
二、常州市气温统计数据1. 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根据常州市近30年的气象数据,得出以下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年份平均气温(摄氏度)1990 15.61991 14.81992 16.21993 15.91994 16.81995 16.51996 15.91997 16.31998 14.71999 15.52000 16.12001 16.42002 15.22003 16.72004 15.82005 16.32006 15.72007 16.22008 14.92009 15.62010 16.12011 15.32013 16.22014 16.72015 15.92016 16.52017 15.82018 15.42019 16.32020 16.8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常州市的平均气温在近30年来呈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15.6摄氏度增加到2020年的16.8摄氏度。
这表明常州市的气候正在变暖。
2. 气温极值统计根据常州市近30年的气象数据,统计得出以下气温极值数据:•最高气温:37.8摄氏度(发生在2013年)•最低气温:-12.5摄氏度(发生在1997年)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常州市的气温在夏季可能会达到较高的值,而冬季则可能会出现较低的极端寒冷天气。
三、常州市降水量统计数据1.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根据常州市近30年的气象数据,得出以下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年份降水量(毫米)1990 9671991 10231992 8521993 9381994 10461995 8131996 10651997 9781998 10531999 8752000 9282002 10502003 9932004 8502005 10212006 10132007 9442008 8172009 8692010 9382011 10252012 9312013 10022014 10472015 10232016 9452017 10052018 8272019 9382020 1036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常州市的年降水量波动较大,但整体来看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三个全球气象灾害数据库对比及展望

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对比及展望气象灾难是指由气象因素引发的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灾难事件,如台风、暴雨、干旱等。
全球各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气象灾难,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气象灾难数据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比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并展望将来的进步方向。
第一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导建立的全球灾难风险减轻和适应性战略(DRR)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集了全球各地的气象灾难事件和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这个数据库以统计数据为主,主要收集历史气象灾难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气象灾难对人类社会的恐吓程度。
第二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是由美国国家气象局(NOAA)建立的气象灾难数据库。
该数据库除了收集统计数据外,还收集了实时的气象灾难观测和预报数据。
这个数据库以实时数据为主,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可以更准确地猜测和监测气象灾难的发生和进步趋势。
同时,该数据库还提供了一些基于模型的猜测和风险评估工具,援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气象灾难的潜在风险。
第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导建立的全球环境灾难数据库。
该数据库不仅收集了气象灾难事件的统计数据和实时观测数据,还收集了与气象灾难相关的环境因素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灾难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干系。
该数据库还提供了一些决策支持工具,援助各国制定更有效的气象灾难应对策略。
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各有其优势和特点。
DRR数据库主要关注历史数据统计,可以为气象灾难探究提供历史背景和趋势分析;NOAA数据库主要关注实时数据监测和猜测,可以为气象灾难的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UNEP数据库主要关注与环境因素的干系,可以为气象灾难的根本原因探究提供重要线索。
三个数据库的合作与沟通,将为气象灾难探究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带来更多可能。
将来,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的进步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首,要加强多方数据的共享与整合,提高气象灾难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和完整性。
全球天气网怎么查历年数据

全球天气网怎么查历年数据
查看历史数据,了解过去的天气情况,是追踪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而全球天气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以帮助人们查询历史数据。
全球天气网是一个很实用的天气查询网站,其中有历年数据。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查询历年天气数据:
一、在官网上查询
1. 首先,打开全球天气网的官网;
2. 点击查询历史天气的按钮,输入相关信息,例如地点、查询的时间
范围;
3. 点击搜索按钮,系统会根据您的输入显示历史天气数据,你也可以
根据提示调整输入信息;
4. 进一步查看,点击数据分析图表,可以看到关于历史天气信息的详
细数据,以及可视化报告。
二、使用app
1.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全球天气”应用,选择下载安装;
2. 打开应用,输入查询的地点信息;
3. 点击应用的历史趋势模块,可以查询历史天气数据;
4. 选择查询的时间范围;
5. 点击搜索,系统会根据您的输入显示历史天气数据;
6. 如果需要进一步查询,可以点击查看数据分析图表,可以查看更详细的天气信息数据,以及可视化报告等。
以上就是如何查询历史天气数据的方法,不管你是使用网站还是使用手机应用,都可以向全球天气网查询历史天气数据,帮助您更准确的分析出当前的气候状态。
气象站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报告对某气象站近三年的气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气象变化的规律,为气象预报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气象站近三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形式,如时间序列数据、频率分布数据等。
(3)数据插补:对于缺失的数据,采用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等方法进行插补。
三、数据分析1. 温度分析(1)季节性分析:通过绘制季节性曲线,分析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该气象站冬季温度最低,夏季温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温度适中。
(2)年际变化分析:通过对历年温度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该气象站温度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逐年加大。
2. 湿度分析(1)季节性分析:湿度季节性曲线显示,冬季湿度最低,夏季湿度最高,春季和秋季湿度适中。
(2)年际变化分析:湿度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逐年加大。
3. 风速分析(1)季节性分析:风速季节性曲线显示,春季风速最高,冬季风速最低,夏季和秋季风速适中。
(2)年际变化分析:风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逐年加大。
4. 风向分析(1)季节性分析:春季以东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秋季以东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2)年际变化分析:风向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
5. 降水量分析(1)季节性分析:降水量季节性曲线显示,夏季降水量最高,春季和秋季降水量适中,冬季降水量最低。
(2)年际变化分析: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逐年加大。
6. 日照时数分析(1)季节性分析:日照时数季节性曲线显示,夏季日照时数最高,冬季日照时数最低,春季和秋季日照时数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站历史数据库统计分析
随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的发展,新的气象观测种类不断丰富,站点密度不断加大,气象观测数据量急剧增加,乌兰察布市现有11个国家自动气象站,23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针对乌兰察布市目前还未建立所有自动气象站建站以来的历史数据库,乌兰察布市现有的数据查询系统是华云统一版中心站软件2013,中心站客户端查询软件只能查询近两年的实时数据,没有提供各要素统计功能,自治区气象局开发的盟市级综合业务平台是面向全区气象部门的网页访问形式,存在用户访问量多造成网速慢,查询延时问题,当同时查询多要素时,网页出现停滞无反应现象,从而影响快速查询利用数据的工作效率,建立本地历史数据库,在检索统计时效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果盟市级及县级业务综合平台出现了故障,本地历史数据库又可以作为盟市级及县级业务综合平台数据库的备份查询,这就极大提升了气象服务工作效率,该软件系统完善补充了现有华云统一版自动站数据查询软件及盟市级综合业务平台所提供的数据查询统计功能。
1项目建设目标及完成情况11源数据的调取。
暨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集数据收集与分发、质量控制与产品生成、存储管理、共享服务、业务监控于一体的气象信息共享业务系统。
本着统一数据来源、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流程、统一数据服务的原则,从气象数据全业务流程角度,初步建立了气象数据标准化框架,规范了各类数据命名、格式和算法,定义了国、省一致的气象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服务接口,实现了国省数据同步和实时历史数据一体化,气象信息化进程中,将作为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核心基础数据支撑平台,故历史数据库中国家自动站的日数据、旬数据、月数据、年数据和区域自动站的日数据全部来源于数据库,利用语言程序通过接口调取数据库中的数据。
12服务器端数据库的建立。
在2005中建立合理的数据库,根据不同统计查询功能模块建立相应信息表,将调取回的数据导入已建立的历史数据库中,为了实现前台主界面快速查询统计功能,缩短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时间,分别建立日数据、旬数据、月数据、季数据、年数据数据表。
13前台软件界面平台的开发。
利用语言设计简约明了的软件界面、编写程序实现快速连接数据库和查询统
计功能,用户可以按自动站所属旗县、查询建站以来任意时间阶段的逐日、逐旬、逐月、逐年单要素值或多要素值,并按日统计、月统计、年统计、进行任意时间阶段的阶段最大、阶段求和、阶段平均选择条件统计查询,查询出的数据还可导出表格形式存储。
2解决的关键技术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课题组通过钻研探索,学习新方法,改进程序结构,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难点。
21配置脚本程序。
利用语言程序通过接口调取数据库中的各站要素数据。
在脚本程序中的fi文件中输入接口的地址及端口号,在文件中配置用户名密码、所要调取自动站要素、区站号、时间段,文件保存路径,配置完成后,点击批处理程序即可自动执行,执行完成后按任意键结束。
22选择语言设计前台界面的优点。
项目最终选择语言作为程序的开发语言,主要考虑语言有以下优点221平台无关性。
语言最大的优势是与平台无关,其它语言编写的程序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操作系统的变化,处理器升级以及核心系统资源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程序。
出现错误或无法运行。
222安全性。
语言不支持指针,只有通过对象的实例才能访问内存,程序运行时,内存由操作系统分配,这样可以避免病毒通过指针侵入系统。
对程序提供了安全管理器,防止程序的非法访问,使应用更加安全。
223健壮性。
致力于检查程序在编译和运行时的错误,自己操纵内存减少了内存出错的可能性,还实现了真数组,避免了覆盖数据的可能,系统本身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编译器是用实现的,的运行环境是用实现的,这就使得应用具有无比的健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应用系统的维护费用。
3结束语此系统目前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界面简捷明了,可以正确实现各功能模块。
已在业务中投入试应用,此系统的推广有助于市局和各旗县人员更方便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