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记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13:与朱元思书(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

专题13:与朱元思书(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

专题13:与朱元思书一、(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吴均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从:跟、随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许可C.互相轩.邈轩:往高处伸展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猛浪若.奔若.士必怒C.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D.鸢飞戾天者.宜多应者.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直接描写了江水的清澈。

C.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二、(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甲】与朱元思书(节选)吴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与朱元思书》《宜都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宜都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 ①形容:形体和状态。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平时要注意积累,善于比较,融会贯通。

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

本题A中的“邈”在这里是“向远处伸展”的意思。

故选A。

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 [甲] [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 [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法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

2024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神州启明处,龙脉连天际,这里是960万平方公里的点睛之笔;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是东北大地上的至高点。

白山傲日,,;天池映月,宛若神龙凝目,一眼望三国。

四季对吉林都毫无保留极尽繁华,而“冬”偏又把它宠得不像话,将最美的状发都赋予(①)了它。

当片片雪花在空中绽放,仿佛揉碎了无数星光。

百里雾凇在枝头乍现,好似镶(qiàn②)了整个春天。

这片黑色大地此刻正身披盛装,化作一片无垠的海洋。

一座座山峰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沿着松花江顺流而下,一路万缕银丝,两岸琼树银花。

人们在雪中踏马,肆意潇洒,直到把日落跌进星河,泛起长夜繁星的涟漪,□恍然感叹,世间真的有童话。

凛冽巍峨的长白山下,流水处,万树含烟,抬头望,冰瀑挂川。

水在云之上,云在峰之巅。

时而化成雾,时而羽成仙。

当天地也无尘,山河亦有影,用松花酿酒,看半溪明月;以春水烹雨,听一枕清风。

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

这次让我们一起相约吉林,□□□□□□□,□□□□□□□。

1.请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2分)①赋予.()②镶qiàn()2.请仿照下句,填写上句。

(2分)白山做日,,;天池映月,宛若神龙凝目,一眼望三国。

3.“直到把日落跌进星河,泛起长夜繁星的涟漪,口恍然感叹,世间真的有童话”方框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是()(2分)A.就B.也C.才D.又4.请按照正确顺序将语段结尾处的对联工整地抄写下来(2分)A.一睹瑶池盛世颜B.远赴长白惊鸿宴5.从古诗文中品词析字,感悟诗意人生可以开阔视野,陶冶心灵。

请你回顾所学的古诗文,完成填空。

(7分)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新时代青年应有徜徉于天地之间的觉悟,展现出不惧路远的志向:那是李白在行路时①“□□□□□□□,□□□□□□□”的豪迈与信心;那是杜甫在登泰山后②“□□□□□,□□□□□”的胸怀与气魄;那是李清照在与天帝对话中③“□□□□□□□,□□□,□□□□□□□”的志向与抱负。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与朱元思书》(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与朱元思书》(原卷版)

专题08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与朱元思书》(原卷版)景见长。

⑵“与”,给予;“朱元思”是吴均的好友,点明人物;“书”,书信,点明体裁。

标题点明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

⑵[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⑶[从]跟、随。

⑷[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⑸[东西]向东或向西。

⑹[许]表示约数。

⑺[缥(碧〕浅青色。

⑻[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⑼[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⑽[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⑾[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⑿[轩]高。

⒀[邈]远。

⒁[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⒂[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⒃[激]冲击,撞击。

⒄[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⒅[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⒆[嘤嘤]鸟鸣声。

⒇[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21)[千],表示多。

(22)[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3)[鸢飞戾天]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24)[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25)[戾]至、到达。

(26)[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7)[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28)[经纶]筹划、治理。

(29)[反]同“返”,返回。

(30)[横柯]横斜的树枝。

(31)[柯]树木的枝干。

(32)[交映]互相掩映。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答案】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答案】(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向东向西。

⑶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答案】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⑷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答案】江水都是清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见到水底。

⑸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到底,毫无障碍。

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案】湍急的江水比箭还要快,那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10.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各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虔诚(qián)皲裂(jūn)熟稔(rěn)虎视眈眈(d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冗长荡漾苦心孤诣络译不绝
B.蹒跚狡黠弄巧成拙妄自菲薄
C.班斓婆娑任重道远拈轻怕重
D.真挚摇曳顽固不化才蔬学浅
3.下列选项画线词语能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句意思的一项是()
A.行走在小桥流水之间,蓦然回首,你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突然)
C.只要每天食用不超过三两,烤肠其实还是很好的营养来源。
D.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8.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
①他在早期的从戎生涯中,曾先后任过滇军少将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等诸多要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点燃了他追求革命真理的心灯,1922年7月,他毅然辞去昆明警察厅长官职、拒绝拟任川军师长的邀请,急赴上海恳求入党。被拒绝后,他又远渡重洋转赴欧洲,在柏林求见了周恩来,并敞开心扉陈述自己追随共产党的曲折经历和献身中国革命的强烈愿望。终于,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实现了人生夙愿。
②熟透的烤肠色泽红润、通体饱满有弹性,让你感觉不吃下它就会对不起你的胃。烤肠的外表为什么这般诱人?除了色素以外,主要还是亚硝酸钠的功劳。
③亚硝酸钠的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肉制品中允许限量使用,主要起两个作用:防腐和护色。亚硝酸纳可以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亚硝酸钠和肉中的血红素结合形成粉红色的亚硝红素,烹熟后的肉便呈粉红色。

云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

云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

云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考试用时150分钟)姓名学号班级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场号、座位号用碳素笔或钢笔填写清楚。

2.客观题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区域用碳素笔或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客观题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答题区域修改禁用涂改液和不干胶条。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滞.(zhì)留猝.(chù)然诘.(jí)责杳.(yǎo)无音信B.屏.(bǐn)息悄.(qiāo)然镌.(juān)刻殚.(dān)精竭虑C.妯.(zhóu)娌锃.(zèng)亮翘.(qiáo)首深恶.(wù)痛疾D.窒.(zhì)息炽.(zhì)热禁锢.(gù)生机盎.(àng)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教诲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眼花瞭乱B.由衷抑扬顿挫油光可见为富不仁C.燥热器宇轩昂藏圬纳垢鹤立鸡群D.愚钝正襟危坐筋疲力尽和颜悦色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大约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B.郑板桥之所以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是因为他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C.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不能找到幸福吗?D.大溪地位于南太平洋,这里的夏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一派绮丽的热带风光,被誉为“太平洋上的明珠”和“世界乐园”。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宜都山川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宜都山川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宜都山川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多做像宜都山川记这样的阅读题目才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为语文期末考试奠定一个基础。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宜都山川记》阅读题目,以供大家阅读。

《宜都山川记》阅读原文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叁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宜都山川记》)《宜都山川记》阅读题目1.根据文中划线句写出郦道元的《三峡》中与其意思相同的诗句来。

2.由“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你想到了李白的哪句诗?请默写下来。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①常闻峡中水疾②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③未尝有也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②其叠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宜都山川记》阅读答案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①快②资料上(书上)记载③曾经4.①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十丈,壁上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②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

《宜都山川记》阅读译文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

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文言文阅读:写景抒怀类专项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写景抒怀类专项阅读(含答案)

⽂⾔⽂阅读:写景抒怀类专项阅读(含答案)⽂⾔⽂阅读 : 写景抒怀类【甲】环滁皆⼭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六七⾥,渐闻⽔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年⼜最⾼,故⾃号⽈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之间也。

⼭⽔之乐,得之⼼⽽寓之酒也。

——(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事简,⼜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之间,乃⽇与滁⼈仰⽽望⼭,俯⽽听泉。

掇幽芳⽽荫乔⽊,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不可爱。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事之时也1. 请⽤“ / ”为【⼄】⽂中画线句⼦断句。

(标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1) 峰回路转3. 将下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之乐,得之⼼⽽寓之酒也。

(2)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事简,⼜爱其俗之安闲4. 【⼄】⽂中和 ( ⽤原⽂语句回答 ) 交代了作者为亭⼦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甲】⽂所在⽂章和【⼄】⽂都表现出作者( 提取【⼄】⽂中四字短语回答 ) 的⾼尚情怀。

5. “记”是古代的⼀种⽂体,往往借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怀。

【甲】【⼄】两篇选⽂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

衔远⼭,吞长江,浩浩汤汤,横⽆际涯,朝晖⼣阴,⽓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观也,前⼈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异乎?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欧阳修《丰乐亭记》 )回: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 (3) 既得斯泉于⼭⾕之间斯: (4) 掇幽芳⽽荫乔⽊荫:若夫淫⾬霏霏,连⽉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星隐曜,⼭岳潜形,商旅不⾏,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都记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宜都记》阅读原文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①。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②,书记及口传悉③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秀峰⑤,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①绝: 停止②疾:快③悉:都④跻:临⑤叠秀峰:即层叠的山崖⑥作者袁崧,又名袁山松西晋吴郡太守。

他性情秀远,擅长音乐,著《后汉书》百篇曾被公认为不朽之作。

《宜都记》阅读题目
1.解释加点的字
(1).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东:__________
(2).悉以临惧相戒悉: __________
(3).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始:__________
(4).弥习弥佳弥:__________
2.上文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

这种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画线句,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都记》阅读答案
1.(1).东:向东 (2)悉: (全,都) (3)始:(才)(4)弥:(越,更加)
2.欣然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宜都记》阅读译文
宜都记写道:“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
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

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

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

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

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

(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

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