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销差价率

合集下载

零售价法

零售价法

商品零售企业存货成本核算方法——零售价法来源:- 时间:2009-2-5 16:27:03 字体:大小【我要纠错】零售价法是商品零售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出本期的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程序如下:(1)在商品存货明细账上同时按成本价和零售价登记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计算出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的成本和售价总额。

(2)本期销售的存货,在其明细账中只登记售价,不登记成本价,并据此计算出期末存货的售价。

(3)计算成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4)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5)计算本期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例1】某商店2007年5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为289 480元,售价总额为360 00 0元,本期购货成本为620 000元,售价总额为806 00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820 00 0元。

请计算该商店5月份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

按照前述所列程序,计算结果如下: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289 480+620 000=909 480(元)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售价总额=360 000+806 000=1 166 000(元)期末存货的售价总额=1 166 000-820 000=346 000(元)本期成本率=(909 480/1 166 000)×100%=78%期末存货成本=346 000×78%=269 880(元)本期销售成本=909 480-269 880=639 600(元)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商品差异

商品差异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

(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

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例」2007年8月4日,企业购入商品一批,进价为70 00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价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已支付,商品已验收入库,该企业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则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900贷:银行存款 81 900商品进销差价 30 000「例」A公司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

2007年5月3日,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一批给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为1 200 000元,税额204 000元,货已发出,该批货物成本为1 000 000元。

【税会实务】关于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税会实务】关于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关于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对于正确计算库存商品的真实价值和计算企业经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应按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核算要求,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有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分类(组)差价率计算法和实际差价率计算法三种。

(一)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计算步骤是:
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

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
×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

论商业企业存货管理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论商业企业存货管理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论商业企业存货管理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目录一、商业行业存货核销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 2 二、存货核销管理的重点 ................................................. 7 三、存货核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8 四、商业行业增强存货管理的对策 .......................................... 9 五、结论 (13)一、商业行业存货内容及管理方法(一)商业行业存货的内容存货是指企业或商家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原料或产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商品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出售,不论是可供直接销售,如企业的产成品、商品等;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如原材料等。

商业行业存货主要指已经购入而尚未销售的库存商品,是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持有的库存量。

与销售有关的库存数量是衡量企业近期经营活动趋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贯穿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管理的好坏可以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的好坏.对于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存货重要性的管理,并找准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用科学,合理的存货管理机制及相关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存货管理的分类及方法(1)存货核算的会计分类企业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中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第二种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1) 实际成本法: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的,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由于各种存货是分次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的,所以同一项目的存货,其单价或单位成本往往不同。

商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会计成本核算⽅法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们要进⾏⽣产经营活动或达到⼀定的⽬的,就必须耗费⼀定的资源,那么核算的⽅法有哪些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库存商品的核算⽅法,是指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什么价格来记账,以及在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上是否反映商品的实物数量。

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来划分,库存商品的核算⽅法分为数量⾦额核算法和⾦额核算法。

数量⾦额核算法是同时采⽤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两种量度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进⾏反映和监督的核算⽅法,它既可以提供库存商品的数量指标,⼜可提供库存商品的⾦额指标,数量⾦额核算法⼜可分为数量进价⾦额核算和数量售价⾦额核算两种。

⾦额核算法是仅以货币计量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进⾏反映和监督的核算⽅法。

⾦额核算法⼜可分为售价⾦额核算法和进价⾦额核算法。

不同类型的商品流通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特点及经营管理的要求来选择确定采⽤不同的库存商品核算⽅法。

⼀、数量进价⾦额核算法数量进价⾦额核算法的主要特点是:(1)库存商品的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原购进价格记账。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品名分户,分别核算各种商品收进、付出及结存的数量和⾦额。

这种⽅法主要适⽤于⼤中型批发企业、农副产品收购企业及经营品种单纯的专业商店和经营贵重商品的商店。

其优点是能够同时提供各种商品的数量指标和⾦额指标,便于加强商品管理。

缺点是要按品种逐笔登记商品明细账,核算⼯作量较⼤。

⼆、数量售价⾦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额核算法的特点是:(1)库存商品的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

并同时核算商品实物数量和售价⾦额。

(2)对于库存商品购进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需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进⾏调整,以便于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三、售价⾦额核算法售价⾦额核算法⼜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这是在建⽴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核算的⽅法,其主要特点如下:①建⽴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实物负责⼩组,确定实物负责⼈,实⾏实物负责制度。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售价金额核算法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售价金额核算法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售价金额核算法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售价金额核算法距离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已经不多,复习到这个时间点,初级跨级职称备考也将进入到巩固阶段,下面店铺整理了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供大家参阅。

【所属章节】:本知识点属于《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第一章资产第四节存货的内容。

【知识点】:售价金额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提示1】商业零售企业(如百货公司、超市等)广泛采用售价金额法。

【链接】毛利率法是商品批发企业常用的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

【提示2】如果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

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链接】如果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

年度终了,应对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行核实调整。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售价金额核算法】。

历年初级会计职称考点真题《初级会计实务》:存货

历年初级会计职称考点真题《初级会计实务》:存货

历年初级会计职称考点真题《初级会计实务》:存货【例题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支付的保险费为3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每吨( )万元。

(2016年)A.0.3B.0.32C.0.371D.0.351【答案】B【解析】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60+3+1=64(万元);单位成本=64÷200=0.32(万元/吨)。

【例题单选题】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

2015年3月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180万元,售价总额为250万元;本月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500万元,售价总额为750万元;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0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为( )万元。

(2016年)A.408B.400C.272D.192【答案】C【解析】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100%=(250-180+750-500)÷(250+750)×100%=32%,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80+500-600×(1-32%)=272(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因洪水毁损一批实际成本为500000元的库存商品。

其残料价值50000元已验收入库,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00000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中,关于毁损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2016年)A.批准处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500000B.批准处理后:借:其他应收款300000原材料50000营业外支出15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C.批准处理后:借:管理费用15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D.批准处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贷:库存商品150000【答案】B【例题单选题】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化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题3,计算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甲材料明细账(8分)要求:(1)根据“材料明细账”中的资料计算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的材料的实际成本。

必须写出计算过程,未写出计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登记材料明细账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计算单位:公斤【答案】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67500+46800+32000)÷(900+600+400)=146300÷1900=77(元/公斤)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300)×77=84700(元)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计算单位:公斤3.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1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售出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
进销=---------------------------------------- *
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1.本期购销业务,(不考虑税费),编制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物资采购
商品进销差价
记录本期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平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被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存货核算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处理的,平时商品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销售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举例
某商店某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100000元,售价总额125000元;本期购货成本450000元,售价总额为675000元;本期销售收入640000元,已收到支票。

对本期购销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1.购入:
借:库存商品675000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450000
商品进销差价225000
2.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6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40000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40000
贷:库存商品640000
4.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25000+225000)/(125000+675000)×100%=3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640000×31.25%=200000(元)
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2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0
解析
1.如何方便记忆呢?一定要比照“计划成本法”进行记忆,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计划成本法”,只要你将“售价”视为“计划价”,“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比作“材料成本差异”科目,那么有关过程和账务处理都很容易理解了。

将“售价”作为“计划价”,省去了编制计划价的工作量。

其实,就连“实际成本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以“进价”为“计划价”,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零。

2.售价金额法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存货计价方法,其实它是“零售价法”的一种账务处理方式。

笔者这里不再对“零售价法”进行赘述。

3.会计教材上一般不涉及同一种商品售价调整对售价金额核算法账务处理的影响,账务处理其实很简单,按照售价调整对库存商品售价影响总金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贷记或借记“库存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