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

在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思想都得到了充分 的阐述。古代经济思想主要农业生产和财富分配,强调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中 世纪经济思想则受到宗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经济活动以庄园为单位进行。近代 经济思想则开始市场经济和工业发展,强调自由竞争和资本积累。而现代经济思 想则更加注重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
《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是一本系统梳理和阐述西方经济发展思想演变历程 的著作。通过对该书的目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对西方经济发展思想的发展 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理解这些思想对于现实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该书目录结构清晰,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分类,将西方经济发展思想的发展 历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目录从古代经济思想开始,逐步过渡到中世纪、近代和 现代经济思想,呈现出一种历史发展的脉络。目录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如农 业经济思想、工业经济思想、市场经济思想等,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 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思想。
通过对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以下几个 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发展思想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再转向服务业和高 科技产业。市场经济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强调自由竞争和供求关系的作用。同时,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重视,从自由放任到适度干预再到积极调控, 政府角色在不断演变。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等现代理念逐渐融入经济发展思想 中,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
精彩摘录
《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是一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著作, 它详细梳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各种经济思想和理论,为我们理解西方经济发展 的历程和内在逻辑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摘录,它们既 展现了经济学家们的深邃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西方经济思想史王志伟总结

西方经济思想史王志伟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探讨经济理论和实践,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一些早期的经济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早的经济思想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提出了一些经济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财富是通过劳动和生产创造的,他主张人们应该适度地拥有财富,而不是贪婪追求财富。
他也提倡政府应该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以确保公平和平等。
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的财富和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但也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家是塞涅卡,他对财富和消费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财富应该被视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应该通过节制和适度的消费来追求幸福。
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主要受到天主教教义的影响,教会对经济活动有严格的监管。
在这个时期,经济活动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封建制度。
经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一些关于价格和价值的理论,并试图将经济学与神学相结合。
到了16世纪,经济活动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和贸易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竞争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并推动经济增长。
他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少地干预经济,以允许市场的自由运作。
19世纪是经济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受到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等和剥削会导致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到了20世纪,经济思想史上涌现出了新的学派和理论,如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应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以稳定就业和经济增长。
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市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认为市场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和创造财富。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思想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历史过程,各个时期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对经济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浅谈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思想史的发展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剑桥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制度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纷繁复杂的演变,西方经济学思想已经有了被研究者广泛接受的经济信念、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
下面简要介绍每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等。
一、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最早期的经济学思想的萌芽,它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少买。
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即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重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有金银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财富,若一个国家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要保持顺差保证国家财富的积累。
重商主义者认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贫穷为代价二、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经济表》,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
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
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
西方经济思想史学习教案

西方经济思想史学习教案第一部分:引言西方经济思想史作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的重要人物、思想和事件,帮助他们建立对经济学的整体认识,理解不同经济思潮的演变及其对当代经济理论的贡献。
第二部分: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1. 古希腊经济思想概述- 重要人物: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 经济观念:私有财产、分工与贸易、公共利益2. 罗马帝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重要人物:塞涅卡、斯多儿、圣奥古斯丁- 经济观念:斯多儿正义、道德经济学、市场调节与公共利益第三部分:中世纪与启蒙时代的经济思想1. 中世纪经济思想概述- 重要人物:圣托马斯·阿奎那、聖貞德、托马斯·莫尔- 经济观念:神秘主义和封建主义、正义与公平、劳动力理论2. 启蒙时代的经济思想- 重要人物: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让-巴蒂斯特·塞伊- 经济观念:市场经济原理、经济自由主义、财富创造与利益最大化第四部分: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1. 古典经济学派- 重要人物: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经济观念:劳动价值论、供求关系、国民收入分配2. 新古典经济学派- 重要人物:弗朗西斯·培根、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弗朗西斯·边沁- 经济观念:边际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供给与需求平衡第五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 重要人物: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 经济观念: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经济2.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重要人物:罗伯特·卢卡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托马斯·皮凯蒂- 经济观念:卢卡斯批判、信息不对称、发展经济学第六部分:现代经济思想及对当代经济学的影响1. 新制度经济学- 重要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奥利弗·威廉姆森、科斯- 经济观念:制度安排与经济绩效、交易成本、权力与利益平衡2. 行为经济学- 重要人物: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泰勒、阿米尔·泽尔- 经济观念:心理偏差与决策行为、行为与制度互动效应、反思与学习3. 基于实验的经济学- 重要人物:维尔弗雷多·帕雷托、印度·赖斯特利斯、戴维·科尔芒 - 经济观念:实验方法与经济理论验证、市场行为预测、经验信息获取第七部分:总结与延伸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不同经济思潮的基本观点以及对当代经济理论的影响。
马歇尔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知识介绍

马歇尔经济学强调微观经济基础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经济行为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这对现代经济的启示是,政府 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反应。
提倡自由竞争
马歇尔经济学提倡自由竞争,认为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对现代经济的启示是,政府应创造 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和竞争。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启示
马歇尔经济学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其均衡分析方法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支撑。
04
CHAPTER
马歇尔经济学的局限性与批 评
马歇尔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批评
未能预测到经济大萧条
马歇尔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未能准确预测, 使得人们对该学说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
3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比,马歇尔的经济思想更 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强调了市场经济和 私有制的优越性。
02
CHAPTER
西方经济思想史概述
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古代经济思想
中世纪经济思想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强调了经 济生活中的自然秩序和公平交换。
以宗教为中心,强调了财富的积累和劳动 分工的重要性。
关注现实问题
加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将 马歇尔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结合,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05
CHAPTER
结论:马歇尔经济学与现代 经济的联系
马歇尔经济学对现代经济的启示
强调市场供需平衡
马歇尔经济学认为市场供需平衡是经济稳定的基础,这对现代经济的启示是,政府应尊重市场机制,避免过度干预, 保持供需平衡。
马歇尔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 知识介绍
目录
CONTENTS
西方经济思想史期末总结

西方经济思想史期末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本文将从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等关键时期来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开端,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创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商品交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由市场和个人追求利益可以最大化社会福利。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凯平反驳》则开创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生产力理论,强调资源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重商主义代表了16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国家的经济思想,这一时期政府对贸易的干预较为普遍。
重商主义者强调贸易顺差和黄金积累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来提高国家财富。
他们认为经济适度干预与国家的繁荣和实力紧密相连。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得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支持。
资本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主张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保护。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市场竞争被视为主要的动力,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总需求和国家干预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被广泛应用于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帮助它们度过了经济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中叶,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和回应。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市场自由和供求平衡,强调个体理性行为和效率。
它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等,为现代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总结来说,西方经济思想史经历了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等关键时期的发展。
这些思想在经济学理论、国家政策和经济制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成长和繁荣,并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零章 绪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PPT课件

绪论
一、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特点
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以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思想发展 变化为研究对象的。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市场经济 的思想及理论。从经济思想史发展的动力来看,除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经济 问题的要求与推动之外,还有不同经济思想和理论派别之间相互争论的促进 作用,当然,也不排除社会其他因素对经济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三阶段:19世纪30—
02
03
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
,西方经济思想和政治经
济学说的分化和主流经济
思想的转换时期。
04
第二阶段:18—19世纪中期 ,欧洲的政治经济学成为系统 的独立学科,以英国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Adam Smith) 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1776)一书为标志 的古典经济学及其发展。
因此,本书在重点介绍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时期占据主流地位 的经济思想之外,也注意从相互比较和相互作用的角度介绍那些处于非主流、 非正统或处于异端地位的市场经济思想及理论。
绪论
一、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特点
(二)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史发展的阶段
01
第一阶段:15—18世纪末,欧洲重商主
义经济思想和学说产生和形成时期。
西方经济思想史

· 休谟并不相信国际贸易的目标是要累积货币,而是相 信贸易是一种刺激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他并不认为世 界贸易的总容量是固定的,因为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贸 易并依赖彼此的财富维生,形成一个“繁荣的共同体”。 就算一国在出口数量上占了下风也不要紧,因为长期下 来并没有国家可以一直维持自己在贸易上的领导地位。 · 休谟也是最先提出了物价-货币流动机制(pricespecie flow)理论的人之一,这个理论直接反驳了当时 的重商主义体制。简单而言,当一个国家因贸易顺差而 累积了大量黄金时,这些黄金会引发物价上升,而通货 膨胀则会迫使这个国家减少出口而增加进口,相反的那 些之前累积了贸易逆差的国家也会开始减少进口而增加 出口。长期下来这样的机制会阻止一个国家不断的累积 黄金。
谢谢
·诺斯认为:利息率的高低由借贷资本 的供求决定。
·18世纪中期,大卫·休谟对实物资本 决定论进行进一步的发挥和充实。他明 确的将利息率高低归于借贷资本的供给 与需求而不是货币数量的多少
三、简单小结
• 利率是由实物因素的投资与储蓄均衡来 决定的。
•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 函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决定了一个均 衡的利率水平。
S(r*)=I(r*), I(r*)是均衡的利率
按照这一理论,只要利率是灵活变动的,就可 以自动调节,是储蓄与投资趋于一致。
总述
• 在讨论政治的同时,休谟也对经济学领域做出 了许多贡献。这包括了在私人财产上、通货膨 胀、以及国际贸易的理论。 • 与约翰· 洛克不同的是,休谟并不认为私人财 产是一种自然权利,不过他主张既然资源是有 限的,财产权利便是正当的。假如所有产品都 是毫无限制而且唾手可得,那么私人财产便显 得毫无意义,而且只会成为一种“空荡的仪 式”。休谟也相信财产的不均衡分配,因为完 全的财富平等将会摧毁节俭的概念和产业的发 展,最终将导致贫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思想史》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这本《西方经济思想史》,此书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
它讲述了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到20世纪的经济学说的一系列经济学派和它的代表人。
下面我就简单的讲一下看完这本书后我所知道的西方经济思想史。
首先是重商主义。
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理论体系。
于是出现了重商主义。
正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被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即封建社会晚期的商业资本。
就这个意义说,可以认为最早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是重商主义者,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者只不过描绘了这个新领域的表面现象。
重商主义学说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
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它打破了封建伦理的束缚,开始用新的方式来考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
它最直率地吐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润,最先看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及货币是在运动中增殖货币的手段。
以上这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然后是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
重商主义已经过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是在重商主义理论体系逐渐瓦解的基础上产生并取而代之。
首先是配第,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
他不停留与观察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是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并首先应用抽象法。
劳动价值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
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义的影响。
他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他的分配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第一次论述了地租(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对后来李嘉图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见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配第虽然没有创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几乎触及了政治经济学所有的重要问题,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布阿吉尔贝尔在说明法国的经济问题时,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即社会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部门不能脱离其他部门而独立存在和发展。
他认为各种商品“按照一定比例的价格”出售,就能偿付生产商品的费用,即劳动耗费和生产的耗费。
在他看来,这种按照一定比例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波动的基础,就是“真实的价值”。
他极力主张以发展农业生产来促进其他行业的生产,主张经济自由,反对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要保护农业。
他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财富,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维持人的生活的各种物品。
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耕种。
从布阿吉尔贝尔时代到重农学派的产生,约经半个世纪,这段时期在法国相继出现的一批经济学家,都和布阿吉尔贝尔一样,把农业提到首位,看做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重农学派
继承了法国古典经济学的这一传统,并把它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
它明确的区分了封建式的小农业和资本主义大农业,并宣称只有后者才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著作,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劳动是供给国民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而一国国民消费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则取决于年产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
总之,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或者说,对影响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中心,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创立了一个范围广泛的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
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也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于是在一系列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在政治方面,它表现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
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
李嘉图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代表和完成者,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准绳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当时以至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的发展都城产生重大的影响。
马歇尔在英美早期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当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者,并且以第二次经济思想的大综合者著称。
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利用过去的供求论,把两种原来互不相容的理论结合起来,形成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的学说体系中,无论在供给理论还是在需求理论方面都加入了新的内容。
但比较起来,需求理论更具特色。
他关于需求规律、需求弹性的论述,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都是他的贡献。
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在经济学上的变革,主要是摒弃了关于自动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均衡机制正统教义、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的传统教条,以及充分就业、市场价格完全弹性和货币中性等假设,提出了关于各种宏观经济总量决定机制,以及对总体经济现象一致而系统的新解读,研究的重点不是供给而是消费、需求或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疲软、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一类市场失灵或经济萧条现象的关系,推出一系列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经济学说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的出现。
根据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主张,以保持充分就业作为施政目标之一,扩大公共事业开支,提供救济和社会福利。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局部地改善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原凯恩斯主义有明显的理论缺陷,尤其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无法解释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并存的经济现实问题时也乏善可陈而日趋衰微。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汲取原凯恩斯主义与其对立的学派的斗争中的经验教训,并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新凯恩斯主义是原凯恩斯主义的复兴,但并非是对后者的简单因袭,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此后还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各学派、制度主义各学派、发展经济学派和激进经济学派等,相信经济学的发展还会根据现实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李祯
14工商1班
14417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