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作者: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

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

ELISA 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实验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关键词] 心力衰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37-02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室受到牵张时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

心室首先合成一种由108 个氨基酸组成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proBNP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有活性的脑利钠肽(BNP)和无活性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它在多种病理状态下都会升高,尤其是在循环血量增加致室壁张力增高以及NT-proBNP清除减少的情况下[1-3]。

本研究旨在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11年4月1日~2012年4月1日经急诊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区及胸心2区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慢性心力衰竭中心功能NYHAⅢ级患者14例和NYHAⅣ级的患者20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15)岁。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杨连成【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心脏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有68例高于正常范围,占总数的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参与了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心脏病;心力衰竭;N-端脑利钠肽前体【作者】杨连成【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3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当前,心脏疾病正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其发病和死亡率呈每年递增趋势,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多肽类激素,由心脑分泌。

是反映心脏功能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标志物[1]。

NT-proBNP本身没有什么生物学活性。

心肌合成和释放BNP/NT-proBNP增高主要是心脏压力负荷升高或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所致。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NT-proBNP增高水平呈线性相关。

尽早诊断、治疗可以减低患者心力衰竭死亡率[2-3]。

本文对我院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其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1 资料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住院期间检测NT-proBNP水平的心脏病患者102例,其中男38例,女64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74岁。

正常对照组30例,为健康体检者(系我院在院职工),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8岁。

1.2 方法静脉血2~3 ml,室温放置2 h内完成检测。

采用基蛋生物科技公司Getein11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NT-PROBNP

NT-PROBNP

NT-proBNP 项目的临床意义与开展现状更多相关新闻时间:2009-7-9 15:28:00,点击:989 1)NT-proBNP简介及其临床意义NT-proBNP全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有研究显示: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NT-proBNP含量会升高,而且含量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NYHA,纽约心脏协会分级)。

心脏不仅具有泵血功能,而且还是一个内分泌腺。

目前为止,已经确认有两种多肽由心脏分泌通过心肌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它们分别是心房利钠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

ANP 主要由心房分泌,而BNP由心室分泌的。

在心衰患者中,由于心容量超负荷、心压升高会使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

由于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因此在诊断心室功能障碍时,相对ANP而言是个更为直接的标志物。

BNP是作为激素原合成的,称之为proBNP(BNP前体)。

在受到心肌细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列解为NT-proBNP(氨基末端- proBNP或N端-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

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循环。

NT-BNP生物半衰期是60-120分钟,相比生物半衰期仅为20分钟的BNP要长的多,因此检测NT-proBNP更有利于实验室操作。

2)NT-proBNP的临床参考值3)NT-proBNP与NYHA的关系NT-proBNP能够早期反映整体甚至局部心脏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更能真实反映心功能的变化。

NT-proBNP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NT-proBNP水平越高病变越严重,预后也越差NT-proBNP有利于在早期阶段或病变轻微阶段发现心衰:NT-proBNP可以区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心衰患者(NYHA I级和II级)与非心衰患者4)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重要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体征和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1. 什么是NTproBNPNT-proBNP全称为N端脑钠肽前体,是B型脑钠肽激素前体分子的一部分。

NT-proBNP同样合成于心脏的心室,但是在裂解和分解过程中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为稳定。

在临床检测中,NT-proBNP是评估心脏衰竭的重要指标。

当心脏呼吸困难或用力时,NT-proBNP就会释放到血液中。

2. NTproBNP的生理学意义NTproBNP是血浆中最可靠的心衰标志物之一。

它能够证明心脏松弛功能和心脏扩张指数在患者中的变化,是发现心脏疾病和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方法。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的数据,NT-proBNP的浓度越高,心脏疾病和心衰的风险就越高。

3. NTproBNP的测量方法NT-proBNP可通过血液检测得出,一般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该项检测。

检测过程中,先将体内的血样送往实验室或者医院进行检测,再将检测结果反映给治疗医生并进行解读。

4. NTproBNP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NT-proBNP的含量与心脏疾病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和意义。

美国FDA已在2002年批准NT-proBNP的临床应用,被广泛使用于心衰、心肌梗死、稳定性冠心病等方面,并被证明是血液检测中最简单可靠的指标之一。

此外,NT-proBNP浓度的改变可以反映一定时间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因此NT-proBNP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5.,NT-proBNP作为临床检测指标之一,在评估心脏健康程度,发现心脏疾病,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跟踪等方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防疫科技的发展,未来有望呈现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在显著增加,它做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我国35-74岁城乡居民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以往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判断使用NYHA心功能分级及6分钟步行试验,具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其准确性收到一定的影响[1]。

而脑利钠肽做为心功能紊乱时一种非常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正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已将脑利钠肽列入到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之一。

我科于2009年10月将此项检测指标应用于临床工作,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心力衰竭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急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在48-84岁之间,平均(66.4±8.1)岁。

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46例,Ⅳ级26例,其中冠心病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瓣膜病4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同期在我院住院和在门诊诊断为肺源性呼吸困难组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50-82岁,平均(65.1±7.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支气管哮喘10例,尘肺19例,既往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

1.2方法血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所有研究对象来院后即刻用已加好肝素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肘静脉血3毫升,采用罗氏cobash232心脏标志物检测仪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同时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EF正常值50%-70%,EF<50%为心衰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两组血浆中NT-proBNP水平及LVEF比较心力衰竭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两组的NT-proBNP及LVEF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差的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具体数据见表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 摘要】 目的 为了 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预后, 探讨和研究检测 N端脑利钠肽前体 ( N T —
p r o B NP )监测的必要性和意 义 方法 选取 1 0 0例 急性 脑血管病 患者作 为观察组 ,同时随机 抽取 1 0 0例 同时期健康查体 患者作 为

1 0 24・

临京医 学工 程床 研 究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N 端脑利钠肽前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糜 萍 ,程 江鹏 ,苏 国兰 ,苏施 雅 ,俞 江虹 ( 广 东 同江 医院 ,广 东 佛 山 5 2 8 3 0 0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I n o r d e r t o f u r t h e r i mp r o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 we
中图分类号 :R 7 4 3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6 5 9 . 2 0 1 5 . 0 8 . 1 0 2 4
C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c f a n c e o f 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o f N - t e r mi n a l Br a i n N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Pr e c u r s o r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c u t e C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急性期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要点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急性期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要点

㊃临床应用研究㊃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急性期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武万良㊀蒋宁㊀史延㊀李风侠710064西安,西北妇女儿童医院PICU(武万良㊁蒋宁㊁史延),儿内一科(李风侠)通信作者:武万良,Email:docwuwanliang@hotmail.com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6.08.013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监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研究其与冠状动脉损害(CAL)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探讨血NT-proBNP诊断KD及早期预测CAL的临床意义㊂方法㊀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儿科及PICU收治的64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典型川崎病(TKD)43例(占67.2%),不完全型川崎病(IKD)21例(占32.8%);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科住院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㊂64例KD患儿根据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分为冠状动脉损害(CAL)组22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42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并行常规检查,KD急性期患儿行心脏超声检查㊂比较各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对NT-proBNP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得预测CAL的最佳临界值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NT-proBNP与其他高危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㊂结果㊀对照组患儿血NT-proBNP为(559.7ʃ202.1)ng/L,TKD组为(982.1ʃ335.4)ng/L,IKD组为(1103.4ʃ357.4)n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46,P= 0.000),TKD组与I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TKD组㊁IK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0)㊂nCAL组血NT-proBNP为(914.7ʃ257.6)ng/L;CAL组为(1237.3ʃ428.4)ng/L,与对照组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16,P=0.000);nCAL组明显高于CAL组(P=0.000)㊂CAL组患儿血谷丙转氨酶高于nCAL组,白蛋白㊁血钠明显低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CAL组血NT-proBNP与白细胞计数㊁CRP㊁ALT均呈正相关(r=0.251,P=0.003;r=0.410,P=0.002;r=0.465,P=0.001),与白蛋白㊁血钠水平均呈负相关(r=-0.387,P=0.012;r=-0.346,P=0.018)㊂以NT-proBNP925.95g/L为截断值预测CAL,曲线下面积为0.780,敏感度81.8%,特异度76.2%㊂结论㊀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不仅有助于KD的诊断,而且具有良好的预测CAL的价值㊂ʌ关键词ɔ㊀川崎病;脑钠肽;冠状动脉损害㊀㊀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易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lesions,CAL),主要损害为冠状动脉瘤,发生冠状动脉狭窄与血栓,严重的可引起心肌梗死㊂目前,对KD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主要依据临床表现㊂近年研究报道KD患儿急性期血浆中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成为诊断KD的生化指标[1]㊂本研究通过检测KD患儿急性期N 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研究NT-proBNP在K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预测CAL的临床意义㊂1 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及分组㊀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儿科及PICU收治的64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㊂其中典型川崎病(TKD)43例(占67.2%),不完全型川崎病(IKD) 21例(占32.8%);男35例,女29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2.3ʃ1.5)岁,年龄<1岁12例(18.8%)㊂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科住院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呼吸道感染已引起心肌损害㊁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㊁器质性心脏病㊁有川崎病病史及心肺肾或其他系统慢性病史的患儿㊂64例KD患儿根据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分为CAL组22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42例㊂本研究遵循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委员会的批准,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㊂1.2㊀诊断标准㊀川崎病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第5次修订标准[2]:(1)发热ȡ5d;(2)双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3)唇及口腔改变:口唇绛红㊁皲裂㊁杨梅舌㊁弥漫性充血;(4)皮肤改变:多形性红斑㊁皮疹;(5)肢体改变:(急性期)手掌㊁足底及指(趾)端潮红㊁硬肿,(恢复期)指趾端甲床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皮;(6)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单侧,直径>1.5cm㊂具备以上6项中至少5项;或具备6项中4项,且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者即可诊断㊂IKD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学会联合制定的IKD诊断治疗指南[3]:不明原因发热>5d,伴有其他诊断标准5项中的2项或3项,且超声心动图异常,同时除外其他疾病,则诊断IKD㊂若早期无超声心动图异常,符合KD其他诊断标准5项中2或3项,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㊁C反应蛋白(CRP)㊁外周血㊁肝功能㊁血浆白蛋白㊁尿常规等变化,有助于IKD的诊断㊂CAL标准:依据心脏彩超检查结果:(1)小于5岁儿童冠状动脉主干直径>3mm,5岁及5岁以上儿童>4mm;(2)冠状动脉局部内径较邻近处明显扩大(ȡ1.5倍);(3)冠状动脉内径z值ȡ2.0,左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瓣环比值>0.21和(或)右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瓣环比值>0.17㊂满足以上任一项均认为CAL[4]㊂1.3㊀方法㊀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当天抽取静脉血2ml,应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并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㊁CRP㊁ESR㊁肝肾功能㊁电解质等,KD急性期行心脏超声检查,重点检查心脏血管情况㊂1.4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ʏxʃs)表示,三组间样本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变量间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㊂对NT-proBNP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获得诊断CAL的最佳临界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三组患儿性别和年龄构成比较㊀TKD㊁IKD 与对照组三组患儿在性别构成㊁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㊂2.2㊀急性期KD患儿血NT-proBNP的变化㊀三组患儿血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KD组与I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D组㊁IK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nCAL组血NT-proBNP为(914.7ʃ257.6)ng/L;CAL组为(1237.3ʃ428.4)ng/L,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16,P=0.000);nCAL组和CA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AL组明显高于nCAL组(P<0.05)㊂2.3㊀急性期CAL组和nCAL组患儿血清学指标比较㊀两组患儿年龄㊁白细胞计数㊁中性粒细胞计数㊁CRP及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AL组患儿谷丙转氨酶高于nCAL组,白蛋白㊁血钠明显低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2.4㊀CAL患儿血浆NT-proBNP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㊀CAL患儿血NT-proBNP与白细胞计数㊁CRP㊁ALT均呈正相关(r=0.251,P= 0.003;r=0.410,P=0.002;r=0.465,P=0.001),与白蛋白㊁血钠水平均呈负相关(r=-0.387,P= 0.012;r=-0.346,P=0.018)㊂NT-proBNP与中性粒细胞计数㊁血小板㊁ESR未见显著相关性(r= 0.203㊁P=0.075;r=-0.172㊁P=0.090;r= -0.049,P=0.692)㊂2.5㊀NT-proBNP预测CAL的价值㊀NT-proBNP 预测C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见图1㊂以NT-proBNP=925.95g/L为截断值预测CAL,敏感性81.8%,特异性76.2%,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89.2%㊂表1㊀三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及血NT-proBNP检测值组别例数性别(男/女,例)年龄(ʏxʃs,岁)NT-proBNP(ʏxʃs,ng/L) TKD组4324/192.3ʃ1.8559.7ʃ202.1IKD组219/123.2ʃ1.5982.1ʃ335.4a对照组4525/202.8ʃ1.91103.4ʃ357.4aχ2/F值1.1212.35132.646P值0.5710.4380.000㊀㊀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㊂表2㊀两组患儿临床生化指标比较(ʏxʃs)组别例数年龄(岁)白细胞(ˑ109/L)中性粒细胞(ˑ109/L)CRP(mg/L)血小板(ˑ109/L)血沉(mm/h)谷丙转氨酶(U/L)白蛋白(g/L)血钠(mmol/L)nCAL组422.7ʃ1.814.5ʃ5.39.1ʃ2.164.2ʃ23.4412.3ʃ120.749.3ʃ23.448.9ʃ7.234.1ʃ3.1136.1ʃ2.3 CAL组222.1ʃ1.415.4ʃ4.910.2ʃ2.971.1ʃ27.1442.8ʃ130.146.6ʃ27.152.7ʃ8.130.4ʃ2.9134.6ʃ2.1 t值1.3610.6621.7410.9870.9350.4132.9314.6342.550 P值0.1840.2480.2480.3850.3960.7620.0040.0000.012图1㊀NT-proBNP预测CAL的ROC曲线3㊀讨论川崎病是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全身性血管炎,其最大危害是并发CAL,导致冠状动脉栓塞㊁狭窄㊁扩张㊁动脉瘤,甚至猝死[5-7]㊂因此KD 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关键㊂BNP是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神经激素,在心肌细胞缺血缺氧㊁心室壁张力增加㊁炎症因子等刺激下,心室肌细胞合成前脑利钠肽原(pre-proBNP),后者被切下分成两段,一段信号肽,另一段为脑利钠肽原(pro-BNP),进一步裂解为NT-proBNP与BNP,两者以1ʒ1比例在血浆存在,但NT-proBNP 半衰期长,稳定性更高,适合于临床监测㊂国内外系列研究发现,NT-proBNP在KD患儿急性期明显升高,是诊断KD的可靠生化指标[8-10]㊂特别是对于IKD患儿,NT-proBNP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㊂Cho等[11]研究发现,KD患儿血浆NT-proBNP较CRP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以作为辅助诊断KD的新指标㊂其机制可能是川崎病患儿早期免疫系统高度活化,局部心肌的炎性损伤及大量炎症因子刺激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NT-proBNP增加㊂本研究结果提示,KD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 水平和临床症状的典型与否无关㊂柳颐龄等[12]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急性期KD患儿血浆NT-proBNP 水平与一般感染性患儿相比显著升高㊂卢慧玲等[13]指出,TKD与I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哪种指标可以预测KD患儿发生CAL的风险,但研究表明多个高危因素有助于提示风险的发生㊂高危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小于1岁㊁白细胞计数高于20ˑ109/L㊁CRP增高明显㊁低蛋白血症㊁发热时间长㊁低钠血症㊁肝酶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胆固醇水平降低等[14-16]㊂本研究发现,CAL组患儿谷丙转氨酶较nCAL组高,而白蛋白㊁血钠明显低于nCAL组,表明谷丙转氨酶㊁白蛋白㊁血钠和CAL发生有关;研究同时提示KD 患儿血浆NT-proBNP与白细胞计数㊁CRP㊁谷丙转氨酶均呈正相关,与白蛋白㊁血钠水平均呈负相关㊂NT-proBNP和CAL的多个高危因素有关,由此推测NT-proBNP水平利于早期预测CAL的发生㊂Kaneko等[17]研究发现,KD患儿发生CAL者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CAL者,以NT-proBNPȡ1000ng/L为截断值预测CAL,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8%㊁83%㊂本研究监测CAL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78,准确性较高,NT-proBNP 截断值为925.95ng/L预测CAL,敏感性为81.8%,特异性达到76.2%,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89.2%,NT-proBNP对于预测CAL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㊂新近国外的研究也提示冠状动脉受累的CAL患儿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nCAL患儿,NT-proBNP预测冠状动脉受累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达到85%[18]㊂综上所述,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不仅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断,而且具有良好的预测KD合并CAL的价值㊂密切监测有利于KD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同时对于预后的判断也有重要意义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川崎病专题讨论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826-830. [2]Iwashima S,Ishikawa T.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termi-nal pro-BNP in the acute phase of Kawasakidisease[J].World J Pediatr,2013,9(3):239-244.DOI:10.1007/s12519-013-0402-8.[3]Newburger JW,Takabashi M,Gerber MA,et al.Diagnosis,treatment,and long-term managementof Kawasaki disease:a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e Fever.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Ameriean Heart Associa-tion[J].Pediatrics,2004,114(6):1708-1733.[4]Tan TH,Wong KY,Cheng TK,et al.Coronary normograms andthe coronaryaorta index:objective determinants of coronary ar-tery dilatation[J].Pediatr Cardiol,2003,24(4):328-335. [5]王金菊,陈忠波,王文棣,等.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4):173-275.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5.04.015.[6]王琼.不完全川崎病12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5,27(5):39-41.DOI:10.3969/j.issn.1002-3429.2015.05.014.[7]李彩霞,邬胜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252-253.DOI:10.3969/j.issn.1673-0070.2013.03.030.[8]McNeal-Davidson A,Fournier A,Spigelblatt L,et al.Value ofamino-terminalpro B-natriureticpeptide in diagnosing Kawasaki-disease[J].Pediatr Int,2012,54(5):627-633.DOI:10.1111/ j.1442-200X.2012.03609.x.Epub2012May30. [9]Sato YZ,Molkara DP,Daniels LB,et al.Cardiovascular biomar-kers in acute Kawasaki disease[J].Int J Cardiol,2013,164(1):58-63.DOI:10.1016/j.ijcard.2011.06.065. [10]Dahdah N,Siles A,Fournier A,et al.Natriuretic peptide as anadjunctive diagnostic test in the acute phase of Kawasaki disease [J].Pediatr Cardiol,2009,30(6):810-817.DOI:10.1007/ s00246-009-9441-2.[11]Cho SY,Kim Y,Cha SH,et al.Adjuvant laboratory marker ofKawasaki disease;NT-pro-BNP or hs-CRP?[J].Ann Clin Lab Sci,2011,41(4):360-363.[12]柳颐龄,石坤,郭永宏,等.NT-proBNP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2,44(5):657-659.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5.05.028.[13]卢慧玲,刘亚萍,胡秀芬.N端脑钠肽前体在早期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4):300-303.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04.015.[14]Ram Krishna M,Sundaram B,Dhanalakshmi K.Predictors of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 in Kawasaki disease[J].Clin Pediatr, 2014,53(6):561-565.DOI:10.1177/0009922814530802.[15]时艳艳,刘芳,吴琳,等.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临床分级及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9): 681-686.DOI:10.5704/ek2014090610.[16]解春红.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及冠状动脉损伤早期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6):625-6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3.06.024. [17]Kaneko K,Yoshimura K,Ohashi A,et al.Prediction of the riskof coronary arterial lesions in Kawasaki disease by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J].Pediatr Cardiol,201l,32(8):1106-1109.DOI:10.1007/s00246-011-9986-8.[18]Yoshimura K,Kimata T,Mine K,et al.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and resist-ance to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Kawasaki disease[J].J Pediatr,2013,162(6):1205-1209.DOI:10.1016/j.jpeds.2012.11.026.(收稿日期:2016-01-14;修回日期:2016-07-10)(本文编辑:李巍)厄他培南在儿科门急诊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分析葛新顺㊀耿荣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通信作者:耿荣,Email:gengrong@bch.com.cn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6.08.014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了解并评价厄他培南在我院儿科门急诊临床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㊂方法㊀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6至12月门急诊使用厄他培南的患儿病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研究的病例共计121例㊂对患儿使用厄他培南的用药指征㊁用法用量㊁细菌感染指标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调查分析㊂结果㊀121例患儿使用厄他培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2.6%(112/ 121),用药疗程3~14d,不良反应少,主要为腹泻,及时予对症治疗可改善症状㊂结论㊀儿科门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儿应用厄他培南安全㊁有效㊂ʌ关键词ɔ㊀厄他培南;儿科门急诊;感染性疾病;疗效;不良反应㊀㊀厄他培南(ertapenem,商品名怡万之)是继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之后又一新型广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肾脱氢肽酶稳定,药动学参数优良,临床治疗效果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半衰期长,13岁以上可1d给药1次等特点[1],更适合在门急诊使用㊂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门急诊使用厄他培南的患儿病历进行筛选,客观评价药物的疗效,并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旨在为儿科门急诊合理应用厄他培南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㊀收集病历方法㊀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门急诊信息系统(HIS系统),对我院2015年6月至12月门诊和急诊静点厄他培南的患儿进行资料收集㊂共计132例,去除信息不全病例11例,最终纳入研究的共计121例㊂通过查阅患儿的电子病历,记录患儿的就诊卡号㊁姓名㊁性别㊁年龄㊁门急诊疾病诊断㊁血常规㊁C反应蛋白㊁尿常规㊁病原菌培养结果及部分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同时记录联合用药信息㊁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㊂1.2㊀入选标准㊀患儿一般信息齐备,电子病历完整㊂有符合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尿常规中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有支气管炎㊁肺炎表现,腹部B超有阑尾炎㊁腹腔感染表现等㊂1.3㊀治疗方法㊀厄他培南规格:1.0g/支(默沙东),3个月~12岁患儿15mg/kg,每日2次;13岁。

NTPROBNP 临床应用进展

NTPROBNP 临床应用进展

NTPROBNP 临床应用进展NTPROBNP 临床应用进展一、NTPROBNP 概述1.1 定义:NTPROBNP(N-端B型利钠肽前体)是一种脑钠肽的前体分子,在心脏长期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的伤害后,该分子会逐渐释放入血液中。

NTPROBNP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心衰等相关心脏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

1.2 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免疫发光测定法(CLIA)等。

二、NTPROBNP 的临床应用2.1 心力衰竭的诊断2.1.1 NTPROBNP 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2.1.2 不同年龄、性别及体重的患者的 NTPROBNP 参考范围2.2 心力衰竭的分级与预后判断2.2.1 NTPROBNP 用于心力衰竭分级2.2.2 NTPROBNP 与心力衰竭预后的关联及预测2.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2.3.1 NTPROBNP 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2.3.2 NTPROBNP 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关联及预测2.4 肺部疾病的评估和监测2.4.1 NTPROBNP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2.4.2 NTPROBNP 在肺栓塞中的应用2.5 其他临床应用领域的探索2.5.1 NTPROBNP 在心包疾病中的应用2.5.2 NTPROBNP 在儿科心脏病中的应用三、附件附件一:NTPROBNP 测定报告样本附件二:NTPROBNP 相关研究文献汇总四、法律名词及注释4.1 临床应用:指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中,以改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技术。

4.2 NTPROBNP:N-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简称,是一种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

4.3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通过酶的底物转化反应来检测特定物质的方法。

4.4 RIA: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示踪物质来检测特定物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08-19T11:12:49.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马亚平[导读]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

是许多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其中尤以左心衰更为常见
马亚平(万荣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044200)【摘要】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

结论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心衰【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50-01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由心、脑分泌的一种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心室张力增加时,心脏超负荷促进其分泌,在机体中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生理作用。

其升高浓度和心衰(急性心衰AHF 慢性心衰CHF)严重程度相一致。

疑似心衰(HF)时,应首选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检测。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阴性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可排除心衰的存在。

在呼吸困难患
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个将发生(HF)的较强预示因子,能有效地鉴别慢性阻塞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

尤其是在筛选左室功能不良(LVD)以及心肌梗死后危险度评价方面能显示出明显优越性。

我科于2010年1月开展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胶体金检测,该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快速,敏感科学依据,其标本无需特殊规定,随时可以检测,在临床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分析中,是较好的标志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来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连续收住我院及部分门诊患者,所有临床诊断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共有患者1279例,其中,男759例,女574例。

2.方法(1)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等。

(2)实验室指标测定:所有患者随时抽取静脉血(优先选用),在2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或血浆(肝素抗凝)待测,在患者病情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全血样本进行快速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体外定量法,仪器为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由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由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NT-proBNP胶体金检测线性范围:100 Pg/ml—2000 P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0;检测范围:100 Pg/ml—35000 Pg/ml;最低检出限:100 Pg/ml;精密度:批内差:CV≤10%,批间差:≤15%;准确度:质控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20%。

(4)检测过程严格遵循制造商的说明书,所有血标本均在室温条件下,2小时完成检测。

NT-proBNP排除/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