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 (6)

合集下载

2014年贵州省《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2014年贵州省《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2014年贵州省《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DC. 宽容、理解D. 信任、专一你的答案:A B C D 得分: 4分18.(4分) 爱情与友情都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它们的区别是( )。

A. 冲动性不同B. 排他性不同C. 真实性不同D. 吸引点不同你的答案:A B C D 得分: 4分19.(4分) 人格测评的方法有自评量表法和投射测验法,下列人格测试中属于投射测试法的有( )。

A. 主题统觉测验B.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C. 罗夏测验D. 艾森克人格问卷你的答案:A B C D 得分: 4分20.(3分) 根据气质类型学说,一个精力充沛、耐受力强、缺乏耐心的人的气质类型为( )。

A. 粘液质 B. 胆汁质 C. 多血质 D. 抑郁质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3分 21.(3分) 一个人对于自己承受的压力应该有正确的应对方法,下列方法中不利于消除压力的是( )。

A. 对自己有准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B. 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不会产生无端的烦恼C. 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始终保持一致的角色D. 热爱生活,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你的答案:A B C D 得分: 3分22.(3分)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下列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等性格特点的是()。

A. 权威型B. 放纵型C. 开放型D. 民主型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3分23.(3分) 改进生活风格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的人生,下列选项中属于改进生活风格的错误方法的是()。

A. 降低自主性B. 选择优化的组合C. 要学会适当的归因D. 拥抱挑战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3分24.(3分)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上班恐惧症”的原因不包括()。

A. 对工作本身的恐惧B. 对角色转换的畏惧C. 对工资过低的恐惧D. 对社会交往的恐惧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3分25. (3分) 根据工作需求—控制理论,下列工作中使人产生的压力最大的是()。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3.婚姻关系障碍 夫妻的感情破裂,结局多是离婚,如果双方都能接受,不会引起危机, 否则可能引起危机。
(1)夫妻间暂时纠纷,如受当时情绪的影响使矛盾激化时,可能引发冲动 行为,甚至凶杀。干预原则为暂时分居,等待双方冷静思考并接受适当的 心理辅导后,帮助解决问题,防止以后类似问题的重演。
(2)夫妻间长期纠纷,其原因包括彼此不信任、一方有外遇、受虐待、财 产或经济纠纷等。这可以使双方(尤其是女方)产生头痛、失眠、食欲和 体重下降、疲乏、心烦、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 原则为尽量调解双方矛盾,否则离婚是必然结局。对有自杀企图者应预防 自杀,可给予适当药物改善睡眠、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 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 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 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 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 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 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4.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1)急性反应: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 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 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 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帮助使其进入睡眠。 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 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2.外来压力与应激 (1)重大或突发生活事件 (2)日常生活琐事 (3)生活、工作环境 (4)社会文化 3.其他 (1)现代人的孤独感 (2)现代人的挫折感 (3)现代人的快乐感(H=S+C+V)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题库附答案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题库附答案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6题) 401、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A、是一种不持续的,但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B、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C、具有完美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D、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低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答案:C正确答案:B2、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是A、顺从性B、适应性C、稳定性D、隐忍性答案:B3、精神病产生的基础是是A、行为上的失控B、观念上的混乱C、情感上的障碍D、心理上的病态答案:B正确答案:C4、以下对挫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挫折对人利大于弊B、挫折对人弊大于利C、挫折对人百害无一益D、挫折具有两重性,对人有利有弊答案:D正确答案:C5、构成挫折的因素是A、挫折源和挫折感B、情绪和心态好坏C、人际关系是否广泛D、婚姻家庭是否和谐答案:A6、艾森克的三因素人格理论是A、内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B、外倾性、多血质和精神质C、外倾性、神经质和多血质D、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答案:D7、五因素人格理论中反映个体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是A、宜人性B、神经质维度C、外倾性D、开放性答案:B正确答案:C8、弗洛伊德的人格的结构是A、本我、自我、超我B、本我、自我、他我C、本我、他我、超我D、他我、自我、超我答案:A9、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的控制技术是A、自居作用B、升华C、固着D、反向生成答案:D正确答案:B10、长时间生活无目标,对工作厌烦、不起劲、工作效率低、失误多的病症A、慢性疲劳症B、假期综合征C、职业倦怠症D、职业厌倦症答案:D11、导致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是A、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信心、缺乏奖赏、缺乏控制B、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支持、缺乏信心、缺乏控制C、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支持、缺乏奖赏、缺乏信心D、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支持、缺乏奖赏、缺乏控制答案:B正确答案:D12、一般认为个体通过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觉察到环境的需求和人体的适应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时的心理状态,称为A、职业应激B、心理压力C、心理紧张D、心理抑郁答案:C13、通常从心理学角度,一般从情绪的状态,即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持续的时间将情绪分为A、激情、情境和应激B、激情、心境和应激C、激情、心境和情境D、情境、心境和应激答案:B14、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A、喝酒B、吃大量的东西C、压抑负性的情绪D、和朋友倾诉答案:D15、“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A、尊重原则B、保持原则C、互利原则D、宽容原则答案:D16、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6题)1617、心理防御机制总是病理性的表现。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doc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doc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1、心理素质是专业技术人员诸多素质中重要的并具有基础性的素质,关注并深入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增强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和心理困惑的调适能力,优化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2、心理保健的基本含义心理卫生一般包括两个概念:一、无精神障碍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指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一切措施。

心理保健主要指后一个概念。

心理保健是指关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保持并增进心理健康的各种措施和各种活动的总称。

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心理疾病,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念1、健康是人生首要的财富。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经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的预防疾病、提升素质;从单纯的生理标准扩展到心理、社会标准;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个体诊断延伸到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评价。

2、人的躯体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与正常心理活动共同维持着人的生命健康运动。

3、对个体而言,健康的内容包括:(1)身体发育情况(2)心理发展状态(3)社会化的程度(4)道德文明水准4、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P3)5、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P5)6、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

第二节心理健康极其界定1、心理健康的等级大致分为三个等级:(1)心理常态(2)心理失调(3)心理病态2、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即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活动的内在的一致性原则即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即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3、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1)统计学的常态分布(2)社会规范(3)心理疾病的症状(4)个人的心理体验(5)心理成熟水平(6)社会适应(7)文化标准上述这些心理健康标准都有自己的优势解释领域,但仅凭某一项作为评判依据,也未必客观。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部分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部分答案

2014年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库(一)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331、某人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根据这些表现可判断该人的情绪是( )A、抑郁B、焦虑C、自卑D、压抑答案:A2、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表现很不好,后经过教育改造得到了很大转变,但个别监狱警察仍然认为该服刑人员表现是假的,好不到哪儿去。

请问这是哪类偏见在起作用?( )A、近因效应B、刻板印象C、首因效应D、自我实现预言答案:B3、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替来访者做决定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C、为来访者保密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答案:C4、注意易转移最常见于哪种病人?( )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强迫症D、躁狂症答案:D5、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

A、改善交往情境B、向对方施以恩惠C、增加交往频率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答案:D6、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智商答案:D7、小芳很害怕火,以致不能擦亮一根火柴,甚至不能参加烛光晚会。

她很可能患有( ) 。

A、广泛性焦虑障碍B、惊恐障碍C、强迫性障碍D、恐怖障碍答案:D8、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A、刻板印象B、社会吸引C、从众D、服从答案:C9、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A、补偿B、分离C、幻想D、升华答案:C10、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与内容,心理学属于()。

A、社会科学B、行为科学C、生物科学D、以上皆不对答案:C11、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

A、幼儿园B、学校C、工作单位D、家庭答案:D12、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A、恐怖症B、一般性焦虑障碍C、抑郁症D、强迫症答案:D13、心境具有( )的特点。

心理健康与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与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

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调适不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代人自身成长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

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

历史发展到现在,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又发生了飞跃。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和完全安宁。

从健康观的演变可以看出,科学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没有疾病即健康的观念,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身心协调与发展。

一、心理健康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按其健康程度可分为三种状态。

一是正常状态,简称常态。

个体在一般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心理处在正常状态之中。

个体的常态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

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健康;二是不平衡状态,简称偏态。

是指个体心理处于焦虑、恐惧、压抑、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

一旦个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他会首先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调节。

如果无效,就得借助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

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问题。

三是不健康状态,简称变态。

它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这时必须到医疗部门求助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

(二)心理健康的意义1、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2014年心理学考试答案

2014年心理学考试答案

55、情绪调控的内涵包括()。

A、了解自己的情绪B、驾驭自己的情绪C、识别、接纳他人的情绪D、调控他人的情绪答案:A,B,C,D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答案6(2009-04-1017:12:26) 标签:教师教育杂谈31、()是人的主要应激源。

A、人格因素B、应对方式C、生活事件D、社会支持系统答案:C32、对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人本主义强调()。

A、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C、本能遭遇挫折D、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的结果答案:B33、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交换论B、行为主义C、需要层次理论D、精神分析论答案:B34、“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处境”,这种看法是()的观点。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答案:D35、()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A、乐观主义者B、悲观主义者C、性格内向者D、性格外向者答案:C36、()认为人的不良情绪都是后天习得的。

A、认知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答案:B37、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5月25日B、12月1日C、6月6日D、10月10日答案:D38、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积极心态的作用?()A、内心的平静B、信心C、成功的意识D、浮躁答案:D39、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情绪B、情感C、态度D、需要答案:B40、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B、能力C、气质D、个性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2041、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主要有()A、统计标准B、临床症状的标准C、内心体验的标准D、解决问题能力的标准答案:A,B,C,D4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外貌B、能力C、性格因素D、相似互补答案:A,B,C,D43、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的、不变的答案:A,B正确答案:A,B,C44、心理状况的三种等级是()。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100分标准答案-扬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考试试卷 (6)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100分标准答案-扬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考试试卷 (6)
A.精神分裂症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心因性障碍
D.躯体性心理障碍
答案:AB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的结果。
A.器质性损害
B.功能性损害
C.心理损害
D.器官损害
A.(是)
B.(否)
答案:B
心理状态正常不意味着一点问题都没有,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性的异常心理现象,称之为“正常的异常心理”,由于时间短、程度轻,所以还不能称之为心理疾病
A.(是)
B.(否)
答案:A
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
A.(是)
B.(否)
答案:A
情绪是人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
A.(是)
B.(否)
答案:A
扩大交往是矫治狭隘性格的有效方法
A.(是)
B.(否)
答案:A
生活习惯是每天习得而成的,不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
A.(是)
B.(否)
答案:B
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伴随的
A.(是)
B.(否)
答案:A
造成挫折的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
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人
答案:B
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误的是()
A.期望值不要太高
B.有选择
C.单向
D.平等
答案:C
培养个体科学的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14课
一、单选题(请点击正确的选项)[本部分30分]
1.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A )
2.在气质类型中,哪种气质类型具有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刚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的特点(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现代心身科学研究表明,( C )的疾病与心理压力有关。

A. 25%
B. 50%
C. 75%
D. 90%
4.冰山模型中浮在冰面上的是:( C )
A.个性品质
B.价值观
C.行为
D.内驱力
5.有的国家开设了“骂人”俱乐部,心里有了闷气可以到“骂人”俱乐部去骂工作人员,这属于( B )
A.矫正人格的方式
B.适当发泄的途径
C.一种娱乐方式
D.俱乐部宣传方式
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B )
A.良好的个性品质
B.社会适应良好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良好的沟通方式
7.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中,( B )是最重要的因素。

A.外表
B.个性品质
C.交往频率
D.态度
8.(D )是个体根据以往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A.需要
B.内驱力
C.动机
D.期望
9.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的沟通过程
A.有效
B.双向
C.互动
D.有反馈
10.( A )是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价值观
11.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代表( A )
A.诱发事件
B.信念
C.引发不良情绪的根源
D.不合理的推理
12.( D )就是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无论
成功还是失败。

A.自信心理
B.自负心理
C.自我欣赏
D.自我悦纳
13.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 C )
[A.心理B.自卑C.心态D.健康
14工作场所的人际因素是专业技术人员压力来源的:( B )
A.个人因素
B.组织因素
C.外界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15.心理韧性不足是职业倦怠的( A )
A.个人内在原因
B.外界客观原因
C.职业原因
D.心理危机
二、多选题(请点击正确的选项)[本部分60分]
1.下列关于人际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有(AB )。

A.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
B.在对熟悉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为明显
C.第一印象不会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因而不必在意
D.刻板印象都是消极的,应该避免
2. ABC理论中,人的不合理信念有以下
征:(ACD )
A.绝对化要求
B.完美主义倾向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3.人事制度改革可能引发的心理不适有:(ABC )
A.抵触心理
B.不安全感
C.焦虑心理和失落心理
D.人际关系不良
4.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有:(ABCD )
A.表情
B.眼神
C.手势
D.姿态
5.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必要性:(ABCD )
A.防治身心疾病
B.维护心理健康
C.协调人际关系
D.提高工作绩效
6.专业技术人员克服职业倦怠的具体策略有:(ABCD )
A.积极调节心理状态
B.合理管理时间
C.改变思维方式
D.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7.心理危机标准主要有:(BCD )
A.存在个人固有的心理问题
B.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
C.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
D.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8.增加快乐的方式有:(ABCD )
A.坚持积极的业余爱好
B.帮助别人
C.积极的自我暗示
D.适度宣泄
9.树立合理的信念主要有以下方法:ABD
A.埃利斯的ABC理论
B.剔除不合理信念
C.改变认知模式
D.避免“自我关注”
10.心理健康的新标准:(ABD )
A.良好的自我意识
B.良好的适应能力
C.良好的应付能力
D.良好的社会功能
11.专业技术人员的外在压力来源于(BCD )
A.生活琐事
B.生活压力
C.情感压力
D.工作压力
12.遇到一个人处在危机状态,该怎么帮助他:(AB )
A.表达关心
B.多听少说
C.开放式问题提问
D.鼓励他坚强,不要流泪
13.职业适应主要包括:(ABCD )
A.角色
B.心理
C.人际
D.能力
14职业适应方法主要有:(ABCD )
A.目标专一
B.低姿态
C.能力替代
D.培养兴趣
15.科研人员进行职业压力应对的方式有:(ABCD )
A.制定长远目标,降低期望值
B.提高人际技巧,学会合作
C.丰富业余生活
D.学会倾诉与寻求帮助
三、判断题(请点击正确的选项)[本部分10分]
1.抑郁质的人行动缓慢、敏感、情感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具有内倾性。

2.自我概念偏差是影响自我悦纳的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

3.
气质是顺利完成任务及取得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4. A型性格就是A型血的人具有的性格特点。

5.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烦恼,应马上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6.职业倦怠主要是个人原因造成的,不是组织管理的问题。

7.沟通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的过程。

8.情商主要是指人在爱情、友谊等情感方面的能力大小。

9.自我悦纳是培养健全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它有三层含义:接受自己的全部,无条件接受自己,喜欢自己。

10.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