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繁星

合集下载

[精]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图文讲解+练习

[精]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多音字觉jué(觉得)jiào(睡觉)数shù(无数)shǔ(数不清)二、近义词静寂—安静梦幻—梦境微小—细小三、反义词模糊一清楚静寂—嘈杂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四、理解词语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乘凉。

静寂:没有声音;很静。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五、词语搭配(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六、词语扩展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滔滔不绝井井有条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津津乐道ABAC式词语:半明半昧自言自语不紧不慢若隐若现绘声绘色不折不扣患得患失七、句子解析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八、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九、课文主题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 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 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诗歌《4 繁星》的内容和节奏韵律•能正确朗读诗歌,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4 繁星》中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4 繁星》•理解诗歌中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4 繁星》描绘的情境3. 教学准备•课件:包含《4 繁星》诗歌的文字和配图•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标准朗读版本的诗歌•画板和彩色笔:用于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绘画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星星的形状和特点,为学习《4 繁星》做铺垫2.学习诗歌内容:–播放标准朗读版本的《4 繁星》–逐句解读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每句的意义–学生跟读,纠正语音语调错误3.情感表达:–让学生闭目想象《4 繁星》描绘的场景–给学生时间用画板和彩色笔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4.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轮流朗读《4 繁星》–教师给予表扬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诗歌情感5.总结:–结合学生的画作和朗读,对整堂课进行回顾总结–引导学生从《4 繁星》中获得的情感和体验进行反思和分享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4 繁星》和绘画情感表达的方式,增强了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此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学生能够深入体验《4 繁星》中描述的情境,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中的情感。

同时,我还会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诗歌内容,帮助他们建立更立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针对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4 繁星》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导语】《繁星》是⼀篇优美的散⽂,描写了巴⾦先⽣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观看星天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字。

2.理清本⽂的⾏⽂思路,知道⽂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法】 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 运⽤⽐喻、拟⼈等修辞⼿法⽣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巴⾦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彩的星空时,你的⼼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坛巨匠巴⾦爷爷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巴⾦简介)巴⾦,原名李尧棠,字芾⽢。

四川成都市⼈。

代表作有《新⽣》《爱情三部曲》(《雾》《⾬》《电》)《春天⾥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字带有强烈的感情⾊彩,产⽣了重⼤的社会影响。

⼆、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由朗读课⽂,读准字⾳。

(多媒体出⽰) 2.查字典理解词语。

(多媒体出⽰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会⼉明亮,⼀会⼉昏暗。

密密⿇⿇:⼜多⼜密(多指⼩的东西)。

3.分⼩节读课⽂。

三、研读课⽂,体会作者情感 1.默读课⽂,完成表格。

(多媒体出⽰) 2.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出⽰) (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繁星》课文原文:夜晚,我常常躺在床上观察星空。

星星真美啊,好像一粒粒金黄的砂糖,闪闪发光。

有的星星静静地挂在天上,有的星星慢慢地向西边走,好像在串夜班。

小时候,我常常想,这些星星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一天傍晚,在我们小区的广场上,有一位神秘的叔叔给大家做了个讲座。

他告诉我们那些亮晶晶的星星,是太阳的一些邻居,它们是闪烁着的太阳光。

叔叔还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晚上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放大了的话,那一定不是一颗普通的星星,它可能是一颗吞噬了其他小星球的大恒星——比如有名的盾牌星、北斗星。

叔叔讲完后,我更加痴迷于星星了。

我决定去图书馆借一些关于星星的书回家看。

我发现,星星不仅有大小之分,还有颜色之别。

它们是天空中的明星,组合成各种美丽的形状。

牛郎星、织女星就是这些星星中著名的一对,它们有一个浪漫的故事。

同时,我还了解到星星也是有距离的。

最接近我们的邻居星系是大犬座星系,它离我们有200万光年远。

光年听起来好像很大很远,但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距离。

宇宙是如此广阔,充满了神秘和奇迹。

我现在知道了星星的秘密,它们不再是神秘的存在,而是一个个迷人的故事。

每当我看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我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梦想和遐想。

知识点:1. 星星的形象描写:通过比喻“一粒粒金黄的砂糖”以及“闪闪发光”等形容词来描绘星星的美丽光芒,营造出美好的夜晚氛围。

2. 星星的运动规律:用“静静地挂在天上”和“慢慢地向西边走”等词语描述星星的运动,呈现出星星的运动特点。

3. 星星的身份:通过神秘叔叔的讲座,揭示了星星是太阳的邻居,闪烁着太阳光的事实。

同时提到了一些特殊的星星,如盾牌星、北斗星,增加了知识的广度。

4. 星星的形状:介绍了牛郎星、织女星这一著名的星星组合,表达了星星的美丽以及浪漫的故事。

5. 星星的距离:提到了最接近地球的邻居星系大犬座星系,以及离地球200万光年远的事实,表现了宇宙的广阔和星星的遥远。

2024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优质课件

2024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优质课件

2024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诗词鉴赏,以及相关写作技巧的讲解。

具体章节为第一章节《夜空中的繁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夜空中繁星的赞美之情。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理解,以及对诗词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夜空中繁星的好奇心。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课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繁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精讲:针对课文内容,详细讲解生字、新词,以及修辞手法。

如“熠熠生辉”、“闪烁”等词汇,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首小诗,进行鉴赏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诗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首关于繁星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繁星》2. 重点词汇:熠熠生辉、闪烁、繁多、明亮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诗句鉴赏:选取一首课文中的小诗进行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以繁星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繁星闪烁夜空中,犹如明珠撒碧穹。

熠熠生辉照万物,梦幻般的神秘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夜空中的繁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四年级上语文第四课《繁星》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第四课《繁星》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第四课《繁星》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O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

祖籍浙江嘉兴。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等。

二、多音字糊hú(糊口)hū(糊泥)hù(面糊)三、词语解释纳凉:乘凉。

半明半昧:形容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坠落了。

形容不稳定,要落下来。

也比喻要垮台。

四、阅读点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2.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吧?五、教材解读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什么?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围绕繁星展开描写。

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巴金三次写繁星,用的笔墨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多?不仅因为他看到的星空范围越来越广,对繁星越来越熟悉,还因为他的见识越来越多,他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同时随着作者远离家乡出国留学,他对祖国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六、主旨归纳本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依次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思念故乡与母亲的思想感情。

同步练习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半明半昧.( ) 摇摇欲坠.( ) 怀.抱( )táo( )气飞yuè( ) yíng( )火虫二、“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下列词语中与句中加点词构词方式不一致的是()A.半真半假B.一模一样C.若隐若现D.大起大落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微小——()模糊——()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

若( )若( ) 人( )人( )人声( )( )( )( )相接( )崩( )裂风( )浪(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一、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本文作者巴金。

(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中国当代作家。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关注文本:《繁星》一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

“从前”我在家乡庭院纳凉时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我在南京住所的菜园看繁星,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我在海上看繁星,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

时间在变,地点在变,我对繁星的喜爱却从不曾改变。

关注结构:围绕观看繁星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幅图体现“密密麻麻”,第二幅图体现画面寂静,第三幅图体现动感。

关注插图:课文插图体现了第三幅画面,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帮助。

二、教学目标: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想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想繁星满天的画面。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入新课(出示课件2)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文章。

巴金曾在1981年担任中国作协主席。

他的代表作《家》《春》《秋》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年轻的时候他曾去法国留学,在途中写下了《海上杂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繁星》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出示学习任务,自学文章1.出示学习任务教师提问:这篇文章不长,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来说,大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呢?预设1: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但是有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优质精品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优质精品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优质精品课件课堂实录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

本节课主要围绕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展开,详细内容涉及对夜晚繁星景象描绘、作者情感表达及对自然美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如“闪烁”、“密密麻麻”等;能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繁星赞美之情,学会运用生动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自然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动形象词语和句子,如“密密麻麻”、“闪烁”等,以及作者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描绘自然景象方法,并学会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夜晚繁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谈论对繁星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绘繁星词语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3. 课堂讲解:对文章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如“闪烁”、“密密麻麻”等,分析作者情感表达方式。

4.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子,描绘一幅夜晚繁星景象。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作者观察繁星角度和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1)用“闪烁”、“密密麻麻”等词语,描绘一个夜晚景象。

(2)模仿作者写作方法,写一段赞美自然美文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繁星》2. 板书内容:重点词语:闪烁、密密麻麻写作特色:观察角度、情感表达描绘方法:运用生动形象词语和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子,描绘一幅夜晚繁星景象。

(2)以“我眼中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感悟。

2. 答案:(1)例:夜幕降临,天空中繁星闪烁着,像无数颗宝石镶嵌在黑暗幕布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繁星
知识点
一、多音字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数shù(无数)shǔ(数不清)
二、近义词
静寂—安静梦幻—梦境微小—细小
三、反义词
模糊一清楚静寂—嘈杂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
四、理解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乘凉。

静寂:没有声音;很静。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五、词语搭配
(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 (星群密布)的蓝天
六、词语扩展
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滔滔不绝井井有条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津津乐道
ABAC式词语:半明半昧自言自语不紧不慢若隐若现绘声绘色不折不扣患得患失
七、句子解析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 日生于四川成都。

祖籍浙江嘉兴。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等。

九、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