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课文中的不简单
简单语文不简单——对简单语文的辩证思考

二 、 单语 文 不 简 单 简
简 单 语 文 的 提 法 一 浮 出 水 面 ,有 些 老 师 便 如 释 重 负 : 这 下 语 文 课 简 单 了 ,就 是 “
读 读 写 写 讲 讲 。 好 像 语 文 课 是 一 件 非 常 简 ”
单的事 了。 文教学不是或左就是或 右 . 语 饱 受 坎 坷 与 阵痛 。 我 们 也 不 能 片 面 理 解 语 文 教 学 的 简 单 。 文 教 学 的 简 单 , 是 刻 意 追 语 不
“ 文课 乱 花渐 欲 迷 人 眼 , 得 太 复 杂 了 !” 语 搞 “ 简单 单 教语 文 ” 论 点 又 浮 出水 面 。 简 的 目前 语 文 教 学 的 复 杂 ,不 是 新 课 程 带
文 ” 首 先 要 堵 住 烦 琐 分 析 的路 , 现 分 析 , 实
的 简 约 化 。 谓 分 析 的 简 约 化 , 是 要 抓 住 所 就
课 文 中牵 一 发 而 动 全 身 的 语 句 进 行 分 析 。
简
如 苏 教 版 教 材 第 八 册 《 珠 鸟 》 最 后 一 句 珍
嚣
越主
V1 _ 1 . . -
寸 金f 思? 从哪里可看出珍珠鸟信赖我 ? 珍珠鸟为
膀 } 什 么会 这 样 信 赖 我 ? ”
文 本 , 生 之 间 的 对 话 过 程 。 种 对 话 不 是 苍 白 的 一 问 师 这
答 , 是 对 课 文 内容 平 庸 的 图 解 , 是 贴 标 签 , 是 不 不 不
喊 口号 。 师 要 引导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 重 并 鼓 励 学 生 对 教 尊
么 ” “ 样 写 ” 语 言 文 字 的 感 悟 与 积 累 。 才 是 语 文 和 怎 的 这 教 学 本 身 的 “ 亩 三 分 地 ”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实 验 教 科 书 一 。 七 年 级 上 册 语 文 有 一 篇 沈 复 的 《 时 记趣 》 课 文 语 言 幼 , 典 雅 , 质 兼 美 。老 师 不 让 学 生 去感 悟 、 读 、 诵 , 文 朗 背 却
在“简单”与“不简单”之间行走——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教 学 目标 简 明
课 堂 4 教 学 的 真 实 ,一 种 真 真 实 实 地 引 导 0
采 用 了 认 认 、 写 写 的 方 法 来 展 开 这 分 钟 是 一 个 常 数 , 果 目标 太 多 , 如 那 学 生 学 习 母 语 的 过 程 ; 寻 求 着 语 文
篇 课 文 的 教 学 。 ” 听 了 她 这 番 颇 有 么 每 个 口标 所 分 配 的  ̄- 就 较 少 , 教 学 的 朴 实 , 一 种 朴 朴 实 实 地 引 领 - ,间 j
去想 。
在 反 复 触 摸 文 本 的 过 程 中 获 得 丰 富
—
—
教学 手段简 便
语 文 教 学
李 海 林 先 生 说 得 好 : 模 糊 了 文 的 感 受 。 比 如 , 教 学 《 一 次 抱 母 恰 当 利 用 现 代 教 学 手 段 ,能 化 难 为 “ 在 第 本 , 是 模 糊 了 语 文 ; 蔽 了语 文 , 亲 》 , 就 遮 就 时 一位 教 师 根 据 第 : 二学 段 的 教 易 ,变 抽 象 为 具 体 ,使 教 学 形 象 生 是 遮 蔽 了 文 本 ; 去 了 文 本 , 是 失 学 要 求 和 文 本 的 特 点 把 课 文 划 分 为 动 ,能 够 充 分 发 挥 视 觉 和 感 知 的 作 失 就 去 了语 文 。 我 觉 得 ,, 这 样 一 篇 富 两 课 时 来 进 行 教 学 . 第 一 课 时 的 教 朋 , 方 位 地 调 动 学 生 的 思 维 . 学 ” x于 - t 全 把 有 诤 睛画 意 的 课 文 , 者 为 了 完 成 识 学 目标 设 定 为 :初 渎 课 文 .感 知 文 生 引 入 多 姿 多 彩 的 语 文 世 界 。 是 , 教 但 字 任 务看 到 的 只是 几 个 要 求 学 生 认 本 , 读 生 字 , 解 新 词 . 红 临 字 : 现 代 教 学 手 段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如 果 认 理 描 识 的生 字 , 不 到 其 中 的 人 文 色 彩 和 第 二 课 时 的教 学 目标 是 : 围 绕 课 后 使 用 不 当 , 而 会 局 限 学 生 的想 象 , 看 反
什么不简单作文

什么不简单作文什么不简单作文一:不简单王小红这个人呀,可真是不简单。
上课最认真的是她,回答问题最积极的是她,发言声音最响亮的是她,全年段学习最好的是她。
就连老师也长说她不简单,所以她就有了“不简单”这个外号。
而我觉的她不简单是因为她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有一次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学校布置我们打扫学校后面的草地,再把臭水沟挖通。
有许多同学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躲阴凉的地方乘凉。
这时我们班的不简单还在那而挖水沟,她好像不知道自己豆大的汗洙正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忽然她放下锄头,把手伸进臭水沟,挖出一团乌黑的泥回到教室,老师问这次谁最认真,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简单。
”最后连老师也说我们班的不简单真是“不简单!”什么不简单作文二:什么叫不简单?XX夺冠,这是不简单?不是,这是很渺小的一部分。
关键是思想和品质。
在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往往会变成很不简单。
当你无论在哪看见一个盲人要过马路,这事其实很简单,可是当你扶他(她)过去时,你会让他(她)觉得很温暖,好象到处都是光明,没有黑暗。
这是否就变成一件不简单的事?当你坐在一个挤满人的车上,而车上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孕妇,她被人挤得气都喘不过来。
这时,你是让还是不让?让!没错,这是不是很简单?但是你扶那位孕妇坐下来时,她心里肯定充满了感激,就会觉得这社会还是好人多。
这又转变成了不简单。
简单,不简单。
只有靠你自己的选择,才能将一件简单的事变成不简单。
什么不简单作文三:成功并不简单‘成功并不简单!’这是我第一次领悟的话。
要知道每个人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但这一件事那是在一个暑假里“萌萌,今天我们去公园玩!”妈妈叫到。
“好!”我穿好鞋,一边跑出去,一边说。
来到公园,我看见有许多哥哥姐姐玩跳绳。
我恳求妈妈给我买一条。
只见妈妈神秘地一笑,从包里拿出崭新的计数跳绳。
起初,我并不是很顺利,而且,还很困难,如:被绳子绊倒妈妈对我说:“萌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加油,妈妈相信你。
简约而不简单六年级语文教案

简约而不简单六年级语文教案简约而不简单六年级语文教案我们老师非常珍惜这次和贵校的交流时机,终究上一堂什么样的课呢?如何到达教学的目的呢?是追求精致还是扎实?是表演做秀还是求真务实?两位年轻老师思索着怎样才是交流和合作?怎样才能提升业务素养?深思熟虑后定位于返璞归真、原汁原味的常态课。
有目共睹,课后就有16字的感受: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我们竭力去实现“原生态的课堂教学”,用真切展现课程的理念,用真情拓展学生的感悟,用真实创新学生的思维。
一、课文简析《老人与海鸥》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开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宏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二、教学实录及评析语文课堂,属于孩子,教学那么应该回归自然,贴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进展深切的情感交流,基于此认识,两位年轻的老师在尝试中探究。
1、因“疑问”而精彩。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泼。
《老人与海鸥》中,叶老师的轻轻话语“站在翠湖边上,你有什么疑问?”,自然引出了学生心中的疑问“海鸥为何送别老人?”。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上老师的微笑的导入:“呼风唤雨,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呀?”读完了词语,让学生谈谈不理解的有哪些。
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2、因“想象”而生动。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也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鼓励学生进展丰富、自由、大胆的想象。
我们的老师挖掘文本,多方面寻找想象的打破口。
《老人与海鸥》的课堂上,叶老师让学生想象“假设你就是这只海鸥,你要说什么?”赋予了学生无限的考虑空间,在有效地的鼓励下,学生的答复“您好,我们的父亲!无论春夏秋冬,您都不辞辛苦的给我们喂食!谢谢您!”“爸爸!您真好!”学生的想象精彩纷呈,感同深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群的小海鸥正在翠湖边深情的呼唤。
浅议小学数学中的“简单”与“不简单”

柳清风 ” 的细腻俊 秀。只有这样 ,隐性备 课” 能关 注学生 , “ 才 关
注学 习, 注师生 的课堂生活质量 , 关 使师生拥有一个 闪烁灵 性 , 享受快乐的课堂生活 。
参考文献 :
第 三步 : 广集教案 , 选择最仕上课模式。 做好知识 准备 以后 , 我通过网络和学校资料库搜 集到几个 关 于《 草船借箭》 的教案 , 然后博采 众长 , 合 自己的特长 和学 结
高 自己的艺术修养 。 第 二步 : 查阅资料 , 阔视野 。 开 熟 悉了教材 之后 , 和学生一起查 阅资料 , 我 一起 了解 草船 借箭 的故事发生 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东汉末年 , 曹操 、 刘备 、 孙权各据一方 。 当时曹操 刚刚打败刘备 , 又派兵进攻孙权 , 于是 刘 备和孙权联合 起来抵抗曹操 认为写得 精彩的地方 , 让人 物形象
在孩子们 的心 中活起 来 ; 巧设 疑问 , 引导学生讨论诸 葛亮在 给
周瑜立军令状之前 已经计划好了什么 , 了解 草船 借箭成功 从而 的 因素有哪些 , 感悟诸 葛亮 的神机妙算 ; 最后我 利用草船借 箭
成功后 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 导学生在课外 阅读 引
作战 , 诸葛亮 “ 草船 借箭 ” 的故事就 是在孙刘 联合抗 曹时发生
的。
出色。笔者对我校3 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 4 结果显示老师们 没有一个喜欢以往 的教学设计形式 ,只是被一些形式束缚 , 不 得 已为之。我们说备课 的关键在于教师 的“ 隐性” 备课 , 即备在
教师 的心里 , 把工 夫花 在钻研教材上 , 花在 推测 学生 的“ 可能 ”
同时 , 我把《 三国演义 》 四十六回“ 第 用奇谋孑 明借箭 , L 献妙
语文教学的"简单"与"不简单"

西 , 文 教 师 尤 其要 如 此 。老 师 善 读 善 写 , 生 才 能善 读 语 学 善 写 , 是 叶 老 反 复 教 导 我 们 的 , 改 要 想 根 本 解 决 问 这 课 题 , 师 首 先 要 爱 读 书 。 当然 , 果 老 师 爱 好 广 泛 , 才 老 如 多 多艺 , 的 学 生 的潜 能 必 然 能 极 大 地 开 发 出 来 。 美 国有 他
所 中学 出 了不 少诺 贝 尔 奖 金 获 得 者 ,专 家 一 调 查 , 发
现 这 所 学 校 有 许 多 才 华 横 溢 的教 师 , 是 , 们 得 出 这 于 他 个 结 论 : 生 跟 着 才 华 横 溢 的老 师 学 习 , 会很 快 成 才 。 学 就
子 的 精 神 世 界 不 能 贫 乏 , 子 的 基 础 知 识 不 能 松 浮 。但 孩
可 循 的。 么 规 律 ? 妨 先 看 一 个 真 实 的 案 例 : 什 不 吉林 省 吉 林 市 丰 满 区 第 二 实验 小 学 六 年 级 一 班 ,在 全 区毕 业 统
考 , ( 0多名 学 生 中 , 1 3) 0 前 7名 是 该 班 学 生 , 且 其 他 学 而
生的 名 次也 很 靠前 。 省 教研 室 主 任 前 去 调 研 , 现该 班 发
1好 读 书 善 写作 。 老 师 要 是 个 读 书 人 , 能 写 点 东 . 要
抓 了 两件 事 : 个是 读 , 个是 写 。即 引导 学生 大量 读 课 一 一 外 书 , 天让 学 生 写 日记 。抓 了“ 写” 个 字 , 文 成 绩 每 读 两 语 就 这 么优 秀 , 省 为之 惊 叹 。大 家 看 , 文 教 学 是 不是 很 全 语 简 单 ?鲁 迅 先 生 也 说 过 我没 有 什 么诀 窍 , 就 是 多看 多 那
“简单”背后的“不简单”

“简单”背后的“不简单”作者:党海峰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02期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
我想并不是说不用多媒体了,不要过多花哨的教学环节了,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是简单。
简单不等于随意和平庸,它是扎实的专业素养、厚重的知识积淀,是返璞归真,是教学机智,是大巧若拙。
蜂采百花酿成蜜,厚积之后而薄发。
我想这“简单”的背后应是老师的“不简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不简单”,我认为就是:多读书。
多读诗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张大千曾经说过:“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更何况是对于教师。
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明清四大名著,鲁迅杂文,曹禺的戏剧,舒婷、海德格尔、泰戈尔、郭沫若、余光中的诗歌,冰心、余秋雨、林清玄、周国平的散文。
一个知识面广、文学底蕴深厚的语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也才有底气敢于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再如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教师应先通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教《祖父的园子》应先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教《草船借箭》应熟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教《景阳冈》则须先读施耐庵的《水浒传》。
多读相关类书籍。
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阔,专业之外的知识对专业之内的问题具有启发作用,语文教师必须既是“专家”,又是“杂家”。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好多的课文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宇宙生命之谜》《只有一个地球》涉及宇宙科学方面和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鹿和狼的故事》《蛇与庄稼》涉及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蝙蝠和雷达》涉及仿生学方面的知识。
只有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上起课来才能不拘泥于课本,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
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课也才能上得简单而富有内涵。
多读文本。
将简单变复杂,学会迂腐就行;将复杂变简单,需要琢磨才行。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不简单的杠杆》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聚焦到一种简单机械——轮轴。
通过模拟测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轮轴的作用,建构对轮轴的认知。
观察、分析教科书中不同轮子的插图,可以感受到工具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本课教科书设计了用固定的小石块,以木板作杠杆,撬和移大石块的任务;希望学生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杠杆能省力,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杠杆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2)指导改变支点的位置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3)认识更多的杠杆类工具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
(5)能如实记录撬动石块所需力大小,运用实验数据分析杠杆使用情况。
(6)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7)认识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体验和探究,认识到使用杠杆有省力或方便等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认识到改变支点的位置,杠杆的作用效果不同。
四、说学情通过调查发现,在平时生活中,城里的孩子普遍看到过像老虎钳、羊角锤、烧烤夹子等一些杠杆工具,但是很少有利用这些简单杠杆工具来完成任务的活动体验。
同时,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作用大多认为是省力和方便。
杠杆类工具有怎样的特点?有没有费力的杠杆类工具?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是知之甚少,即使有学生能说上一二,也仅仅是从课外资料上看来或听来的。
五、材料准备为学生准备:木条、大石块、拉压两用测力计、小木块、记录单、羊角锤、烧烤夹子、打捞网、核桃夹、剪刀、矿泉水、核桃、牛排模型。
六、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一)认识杠杆1.出示前测: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工具,但很少有同学用过这些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课文中的不简单
徐定琪
一个语文教师,要把一篇复杂的课文教得简单了;又要把一篇简单的课文教得不简单。
如《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寒雪日”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同时也为下文“咏雪”做好了铺垫。
“内集”也不仅仅点明谢太傅家中关系的融洽和谐,同时也交代了人数之多。
“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艺”一句中“儿女”就是人数多的一个印证。
“谢太傅讲论文艺”。
“讲”是师讲生听;“论”则是师生各抒己见,有评论也有辩论。
可见师之会教,生之会学。
“俄倾”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交代,更表现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景而问,不受既定内容的束缚,更表现了谢太傅作为太傅的文学素养和教学的机智。
“大雪纷纷何所似”一句是太傅的问,句中“纷纷”一词暗含有老师的引导在里面,重点是要求学生形容下大雪时纷纷扬扬的样子,可见师之会“导”。
“兄子”的回答显然是不合要求的,是没有弄清楚谢太傅的要求的。
我们看“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中,“盐”的重量显然比雪花重,因此“撒盐空中”只有从天而降,从上往下落,再说“盐”是颗粒状,不是雪花的片状。
此句只抓住了雪下时的色而忽视了雪下时的“形”。
显然,这是用来做对比衬托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兄女”的回答,“未若”是比不上的意思,这里面有谢道韫细致的观察,更有谢道韫的自信。
“因风起”可以是从空中往下落下,可以是从树上横着飞出来,也可以是从地面向上飞起来。
认真一比较不难发现这一句明显就要好得多,既描其色,又绘其形。
好一个“柳絮因风起”,从天到地,从地到天,惟余莽莽,雪花飘飘,漫天飞舞的“纷纷扬扬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画面感是如此的真实强烈。
而从“谢太傅大笑乐”以及作者课后专门介绍谢道韫可知,谢太傅和作者对才女谢道韫的才华的充分肯定。
那么课文后作业为什么又说学生只要说的有理就可以呢?那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可是在教学时又有多少老师真正弄明白这篇简单的课文中的这个问题了呢?这就叫做简单的
课文教得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