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习报告
现代仪器分析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现代仪器分析实习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一些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了解和熟悉各种现代仪器分析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2)学习如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如样品的消解、分离、富集等;(3)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操作步骤,如校准仪器、设置参数、样品进样、数据处理等;(4)实际操作现代仪器分析设备,进行样品的分析检测,并记录实验数据;(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1. 掌握了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 熟悉了各种现代仪器分析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3. 学会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了解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 掌握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5.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现代仪器分析实习,我们对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使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不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仪器分析实习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本次实习是在XX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行,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月。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内容(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铜元素的分析测定。
(2)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学习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药物分子结构的鉴定。
(3)红外光谱分析:学习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4)色谱分析:学习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2. 实习过程(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学会了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铜元素的分析测定。
(2)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学会了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进行药物分子结构的鉴定。
(3)红外光谱分析: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学会了使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4)色谱分析: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学会了使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三、实习成果及体会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掌握了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多种仪器分析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仪器分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仪器分析实训,使学员掌握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仪器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X大学化学实验室三、实训内容1. 原子吸收光谱法(1)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物质蒸气相中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或可见光辐射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物质的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被测元素的原子蒸气时,原子外层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此时吸收相应波长的光。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2)实验步骤① 标准溶液配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② 仪器调试:开启原子吸收光谱仪,调试仪器,包括预热、校准、背景扣除等。
③ 样品测定: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④ 数据处理:利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含量。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实验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是利用物质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吸收光谱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被测物质的溶液时,溶液中的物质分子会吸收相应波长的光,导致光强减弱。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成正比。
(2)实验步骤① 标准溶液配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② 仪器调试:开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调试仪器,包括预热、校准、背景扣除等。
③ 样品测定: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④ 数据处理:利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1)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GC)是利用气态流动相(载气)携带样品,通过固定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检测分离出的各个组分的方法。
根据各组分的沸点、极性、分子量等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实现分离。
仪器分析中心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仪器分析中心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生:张三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分析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我选择了仪器分析中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学习仪器分析基本理论,了解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2)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清洁。
(3)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
(4)跟随导师进行现场教学,了解实际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2. 实习收获(1)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质联用等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了它们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步骤。
(2)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实验项目,掌握了各类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3)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实验室的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并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4)科研思维方面: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这使我更加了解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在仪器分析方面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同时,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仪器分析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建议(1)加强实习期间的实践操作,增加实验项目的数量和难度,使实习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仪器分析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仪器分析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在实验室进行,实习目的是学习并掌握常见仪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介绍了实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大型仪器和基本操作。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习内容(1)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一种技术。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原子光谱等常见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光谱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2)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是利用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不同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各组分分离和检测的一种技术。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常见色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了色谱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步骤,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分析。
(3)电化学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来分析物质的一种技术。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位滴定、库仑滴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等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电化学分析仪器的操作技巧。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仪器分析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常见仪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实习总结本次仪器分析技术实习让我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仪器分析实习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仪器分析实习的调查,深入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实习过程中的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记录与分析,旨在提升学生对仪器分析技术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习;原子吸收光谱;调查报告一、引言仪器分析作为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仪器分析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本报告对仪器分析实习进行了全面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化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实习环节的学生,共计30人。
2.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仪器分析实习的满意度、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访谈: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实验操作观察: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熟练程度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实验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整体表现良好,能够熟练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样品分析。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熟悉仪器操作流程: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准确测量样品:学生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能够准确测量样品的吸光度,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可靠数据。
(3)熟练操作计算机: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数据处理方法掌握不熟练:部分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数据处理方法掌握不熟练,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准确。
(2)结果解释能力不足:学生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时,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
3. 实习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仪器分析实习的满意度较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实验内容丰富:实习内容涵盖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仪器分析技术。
仪器分析课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仪器分析课程实习,使我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提高我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利用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原子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干扰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质、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
2. 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WFX-1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样品池、空气泵、乙炔气瓶、流量计等。
(2)试剂:铜标准溶液(5g/mL)、乙炔气、空气、实验用水等。
3. 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检查仪器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2)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铜标准溶液,用实验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3)测量条件选择:根据实验要求,确定铜吸收波长(324.8nm)、灯电流(3mA)、狭缝宽度(0.7mm)、空气流量(5L/min)、乙炔流量(1.8L/min)等。
(4)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不同浓度的铜标准溶液,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量,记录吸光度值,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样品测定:取待测样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量,记录吸光度值。
(6)数据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绘制了铜的标准曲线,并测定了样品中铜的含量。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验条件下,铜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样品中铜的含量与吸光度值呈线性关系,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3)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试仪器、选择测量条件、制备样品、绘制标准曲线等操作,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仪器分析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仪器分析认知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加深对仪器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习,我期望能够:1. 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设备;2.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仪器分析基本原理介绍:通过讲解,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范围等。
2. 常用仪器设备操作:学习并掌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进行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实验操作,熟悉实验流程。
4. 数据分析: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标准曲线绘制、线性回归、误差分析等。
5.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实习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习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包括标准曲线绘制、线性回归、误差分析等。
4.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实习收获1. 增强了对仪器分析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设备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 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为今后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仪器分析认知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础,而实践操作则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实习报告
仪器分析实习报告
实验一原子吸收光谱
(1)、原子吸收测量条件的选择
1.实验目的:了解原子吸收原子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量条件的选择方法及测量条件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各项条件的值。
2.实验仪器与试剂:
2.1WFX-1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2铜空心阴极灯
2.3铜标准溶液5μgmL-1
3.实验步骤
3.1初选测量条件:
铜吸收波长:324.8nm;灯电流:3mA;狭缝宽度:0.7mm;空气流量:5Lmin-1;乙炔流量:1.8Lmin-1
3.2燃烧器高度和乙炔流量的选择:
吸光度(A)
燃烧器高度(mm)乙炔流量(Lmin-1)
1.41.61.8
2.02.2
4.00.281
5.00.317
6.00.330
7.00.3390.3450.3410.340、0.3380.336
8.00.338
3.3灯电流的选择:
灯电流(mA)1.02.03.04.0
吸光度(A)0.4250.3780.3460.217
4.实验结果
测定铜的仪器参数为:
铜吸收波长(nm):324.8空气流量(Lmin-1):5
乙炔流量(Lmin-1):1.4燃烧器高度(mm):6.0
灯电流(mA):1.0单色器狭缝宽度(mm):0.7
(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铜
1.实验目的: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铜的分析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实验仪器与试剂:
2.1WFX-1C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2铜空心阴极灯
2.3100μgmL-1铜标准溶液:移取1mgmL-1铜标准储备液5mL
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宽度,摇匀。
2.4分析纯盐酸、硝酸
3.实验步骤
3.1仪器工作条件:
3.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分别移取100μgmL-1铜标准溶液配制成0,0.5,1,2μgmL-15%盐酸介质的标准系列。
3.3试样的处理:
准确称取有代表性的矿物样品1.000g,置于100mL烧杯中,用水润湿,加浓盐酸20mL,在通风橱内于电热板上加热溶解,待硫化氢气体逸出后,加硝酸4mL,继续加热蒸发至湿盐状,取下冷却,加盐酸2mL,加水10mL,加热溶解可溶性盐类,取下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并摇匀,静置澄清。
样品空白同时作同样处理,与标准溶液同时测定。
3.4测定与结果计算
按照仪器的工作条件,依次测定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记录吸光度,绘制浓度-吸光度工作曲线。
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C,按下式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4.实验结果
表4标准系列及样品测试记录表
标准系列吸光度(A)样品吸光度(A)含量(μg/g)
0-0.001Sample10.2230.681
10.293Sample20.4351.325
20.668Sample30.1160.374
41.178Sample40.4291.307
Sample50.2230.681
5.工作曲线绘制及数据分析
6.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来源有火焰高度、火焰稳定性、燃气以及助燃气流量、气体流量稳定性、光源强度、光源热稳定性等,燃烧器高度,乙炔流量和灯电流的参数已调至,减小其对数据的误差影响。
试样粘度、表面张力和试样进入火焰的速度以及喷雾效率的改变也可能产生干扰。
此外,光谱干扰,包括谱线干扰和背景干扰也可引起数据误差。
7.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验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优势:简单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分析精度较高,比起ICP-MS,它有着更高的灵活性。
还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部分和其对样品的分析过程。
在进样之前,还进行了仪器条件的寻找。
本实验采用了标准曲线法来得到样品浓度,有效地减少了误差。
很感谢
学校给了这次了解和认识仪器的机会。
实验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废水中微量Hg
1.实验目的:
学习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定方法的原理,掌握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Hg的分析方法。
2.方法提要:
在环境监测中,汞的含量也是重要的指标。
根据汞极易形成挥发性的氢化物与基体分离,以及汞在火焰中有合适共振荧光等因素,可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定水样中痕量汞。
3.仪器与试剂:
同实验一
4.仪器工作条件:
选用实验一所确定的条件,另外硼氢化钠流速设置为
1.2ml/S.
1.实验步骤:
○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分别吸取汞标准100ngmL-1溶液配制成汞标准0、0.2、0.4、0.6、0.8、1.0ngmL-1用注射针管吸取2ml试液于氢化物发生器中,通入氩气,按下电磁开关(加液键)以恒定液速自动注入硼氢化钠试液5ml,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立即被氩气导入电热石英炉原子化器。
数秒后从数字显示屏上读其荧光强度。
○2.水样配制及分析
吸取水样20ml于25ml比色管中,用5%酒石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吸取5ml该溶液于小烧杯中,摇匀后放置5分钟,以下同标准系列分析步骤。
2.结果处理:
由标准系列测量的荧光强度(表4),绘制Hg的荧光强度-浓度校正曲线,再用样品试液所测的荧光强度从校正曲线中查出Hg的浓度值,计算水样中Hg的含量。
表4标准系列及样品测试记录表
标准系列荧光强度(If)样品荧光强度(If)含量(/g)
0206.35Sample1211.190.376
0.2114.99Sample2107.110.186
0.4232.55Sample317.750.023
0.8444.38Sample4308.110.553
1.0548.80Sample5204.420.364
7.工作曲线绘制及数据分析
8.误差分析
1)在配置不同浓度的汞标准溶液过程中,无法严格达到所要求的浓度,出现误差,这些偶然误差无法消除,可消弱。
2)在检测荧光的过程中,存在系统误差,包括荧光猝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