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李清照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译文注释及赏析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及注释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离*》:“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词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词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的词作中不多见。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南渡以后的作品。
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宋词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就是出自《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
【原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 )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⑴星河:银河。
⑵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⑹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⑺谩:徒,空。
⑻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⑼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⑽吹取:吹得。
(11)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12)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13)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鉴赏答案及译文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鉴赏答案及译文《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是由李清照所创作的,这是一首咏梅词。
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宋代: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译文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上天可能也对梅花有所偏爱,所以让月色皎洁清澈,玲珑剔透。
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
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双调六十二字。
春信:春天的消息。
琼枝:此指覆雪悬冰的梅枝。
梅枝著雪,白如玉枝,故称。
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
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香脸:指女人敷着胭脂散发香味的面颊。
此处用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梅花。
旖旎(yǐ nǐ):柔美貌。
玉人:美人。
此处用以比梅花。
造化:天地,大自然。
玲珑:明亮貌。
金尊:珍贵的酒杯。
尊:同“樽”。
沈:同“沉”。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
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
全词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刻画梅花形象,赞颂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下面是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欢迎阅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文学赏析: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词一开头就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
这里,“星河”,即银河。
意思是说,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
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古诗词】渔家傲李清照赏析

【古诗词】渔家傲李清照赏析《渔家傲》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这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词人在如梦似幻的海上航行,一缕梦魂升入天国,见到慈祥的天帝。
现实中,南宋高宗皇帝置人民于水火、只顾自己一路奔逃,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
这种遭遇,让词人渴望关怀,渴望温暖,但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也只有将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
因此,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
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 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渔家傲》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鉴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用“接”“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画面,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气势。
“星河”“转”和“千帆”“舞”写出了大气,写出了磅礴。
在这磅礴大气之中,乘船人自然也就大气了。
水天相接,星河欲转,船摇帆舞,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巧妙无比。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写词人仿佛梦见天帝,天帝殷切地问她:“你打算到哪儿去呀?”看似平常一问,然而这温和与殷切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下阙开头写词人回答天地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注释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注释及赏析李清照《渔家傲》注释及赏析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渔家傲》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云涛:云彩铺在天空里象起伏的波浪。
星河:天河。
转:指拂晓前天河西移。
帝所:天帝住的宫殿。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关心地。
报:回答。
嗟:悲叹。
漫有:空有。
鹏正举:大鹏正飞上天。
语出庄子休住:不要停止。
《逍遥游》,大鹏鸟乘风上天,一蓬舟:象飘蓬一样轻快的船。
飞就是九万里。
吹取:吹向。
三山:古代神话,东方大海里有三座仙山,叫做蓬莱、方丈、瀛州。
【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译文1:天空中云腾雾罩,点点星光象海面上无数船帆在跳舞。
好象梦见自己飞到了玉帝的住所,玉帝关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说前方有那漫漫的长路,可已黄昏日暮,我空有一肚子才学,可是没有用武之地。
九万里长途,大鹏正迎风冲举,风呀,你不要停住,把我这小船吹到三山那儿吧。
译文2: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李清照(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一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二、字词解释
⑴渔家傲:词牌名。
⑵星河:银河。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
一说指海涛。
⑸殷勤:情意恳切。
⑹嗟(ji e),慨叹、慨叹。
⑺谩:同“漫”空、徒然。
⑻九万里风鹏正举: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举:高飞。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
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⑼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10)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的仙山。
三、全诗大意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又回到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殷勤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空无用。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四、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
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五、内容理解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
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
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
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
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
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
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
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自然,浑化无迹。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
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
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在大鹏正在高举的
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堪称大手笔。
蓬舟”,谓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
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
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
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
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
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六、练习
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答: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4.理解性默写
(1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
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2)一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求幸福的愿望,也是本诗主旨句。
(4)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表达诗人希望能达至y自己理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