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渔家傲》李清照阅读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渔家傲》李清照(教师版附答案)赏析题

《渔家傲》李清照(教师版附答案)赏析题

《渔家傲》(教师版附答案)赏析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题目。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B.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C.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词中“归”字饱含词人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离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答案】D【解答】A项,“孟子的《逍遥游》”错误,《逍遥游》是庄子的作品。

B项,“《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错误,本词属于豪放词。

C项,“词人尽管生活美满”错误,词人的生活并不美满,她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

故选D。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词的上阕一二两句所表现的意境。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中的“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展现了一幅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流转,千帆竞渡的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的画面。

(2)“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解答】(1)此类试题的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仿佛梦境归帝所②。

闻天语③,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⑥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注释】①星河:银河。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天语:天帝的话语。

④嗟,慨叹。

⑤谩有:徒有,空有。

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参考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

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

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文学常识】①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朝最富盛名的女词人。

以诗言志,以词抒情,婉约俊秀,娟秀纯真,自成一体。

②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风格的两个流派。

婉约派的词风婉约绚丽,含蓄蕴藉,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豪放派的词风气象恢宏,豪放飘逸,代表词人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刘晨翁等。

【阅读训练】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____;感觉:________;气势:__________。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

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_。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_______”,交代______,借此表现诗人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

②绿蚁: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4分)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3、这首词中词人着意刻画出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4、词人为塑造形象运用了很多手法,你对其中哪一种手法的运用感受最深?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4分)5、请赏析“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的妙处。

6、作者上阕写梅与下阕写梅,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

(2分)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1分)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1分)2.(1)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2)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3)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2分)这首咏梅词描写了梅花婀娜多姿的俏丽风韵,赞美了梅花傲对冰雪的高洁品格,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崇高人格。

4.(4分)上阕,写梅景,即描写梅花的形态,主要采取了衬托和拟人的艺术手法。

先是用“雪”和“春信”、“寒”和“琼枝”相衬,以使梅花傲寒不群的品格表现的更突出,更鲜明,后用“香脸半开”、“玉人浴出”,形容梅花新蕾的秀美、妖艳,以人拟花,以花类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下阕,写梅情,即表现赏梅的情致,主要采取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先是用明月映照雪地,营造出一个玲珑剔透、冰清玉洁的赏梅环境,并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圣洁,后又描写了人们踏着白雪,顶着明月,饮酒赏梅,发出了“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感叹。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渔家傲记梦>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的天帝形象,从中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2)梁启超评价这首<渔家傲记梦>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赏析参考答案
(1)态度温和、关心民间疾苦
(2)同意。

梁启超的评论是正确的.。

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
中,通过神奇的想像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

它与诗人其它作品的清丽、婉约确是很不相同。

2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练习及答案

2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练习及答案

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仿佛梦境归帝所②。

闻天语③,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⑥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注释】①星河:银河。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天语:天帝的话语。

④嗟,慨叹。

⑤谩有:徒有,空有。

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参考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

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

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文学常识】①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朝最富盛名的女词人。

以诗言志,以词抒情,婉约俊秀,娟秀纯真,自成一体。

②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风格的两个流派。

婉约派的词风婉约绚丽,含蓄蕴藉,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豪放派的词风气象恢宏,豪放飘逸,代表词人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刘晨翁等。

一、《渔家傲》阅读训练题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____;感觉:________;气势:__________。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

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_。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_______”,交代______,借此表现诗人________。

4.李清照是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题及翻译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题及翻译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题及翻译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阅读答题及翻译赏析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仿佛梦境归帝所②。

闻天语③,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⑥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注释】①星河:银河。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天语:天帝的话语。

④嗟,慨叹。

⑤谩有:徒有,空有。

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参考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

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

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文学常识】①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朝最富盛名的女词人。

以诗言志,以词抒情,婉约俊秀,娟秀纯真,自成一体。

②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风格的两个流派。

婉约派的词风婉约绚丽,含蓄蕴藉,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豪放派的词风气象恢宏,豪放飘逸,代表词人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刘晨翁等。

【阅读训练】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____;感觉:________;气势:__________。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

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_。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_______”,交代______,借此表现诗人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李清照《渔家傲》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李清照《渔家傲》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一)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8.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鮮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 “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 “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答案:
(一)8.C。

李清照《渔家傲》阅读训练及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阅读训练及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阅读训练及答案李清照《渔家傲》阅读训练及答案李清照《渔家傲》大家知道有几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下面是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释】: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

腻:光洁细腻之意。

香脸:指女人敷着脂胭散发香味的面颊,作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花朵。

旖旎:柔美妩媚之意。

玉人:美人。

造化:指大自然。

玲珑:清晰明亮。

金尊:珍贵的酒杯。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洒的代称。

【赏析】:此词当为李清照南渡前所作,是首咏梅词。

梅花是作者自我形象的缩影,深有寄托,借咏梅歌功颂德颂自己的婚姻爱情。

此词外意是写梅花,内意是写人,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练习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4分)答:2、发挥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景象。

(2分)答:3、“此花不与群花比” 的“比”字有何妙处?(2分)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渔家傲》
xx
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一色图卷,景象壮
丽,境界开阔的词句。

选景大气,用词准确,既富于生活 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词 句。

句。

国,
的天
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 ”,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 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写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 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流露出 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幻想的形 式,才能尽情抒发胸中愤懑的词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作者联想到《庄子 * 逍遥游》 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的语句,进一步对大 风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的词句。

/ 词人翻旧典出新 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

上片 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 缜密。

1. 本词被评家誉为 “无一毫粉钗气 ”,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 和
天接云涛连晓雾, 归何处。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
星河欲转千帆舞。

开篇为读者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的词
“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 见慈祥的天帝。

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
风格上的特色。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
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
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3.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意在表达什么样的心理?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4. 作者在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等许多物象,景象极其壮丽,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片前两句的画面。

大片的云层像江河里的波涛,与天相接,与凌晨时的雾气相连,星辰与银河随着夜晚时间的变化而转动着位置,云涛在空旷的夜空和茫茫的晓雾当中,又像是千万张船帆在江海上飘舞。

5. 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比喻和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6. 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着一“谩”字,流露出
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7. 从第三句中的 “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 船的情景,景象:
;感觉:
;气势:。

(海天相接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磅礴豪迈)
8. 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

以此表现作者 感慨)
9.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 ___ ,”交代___,借此表现诗人 殷勤问我归何处?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10.李清照是 __ 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
放)
11.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 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 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 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12.近代学者粱启超评价这首词曰 “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 请作具体阐述。

(此词充满了苏辛词豪放之气。

此词气度恢宏,格调雄奇,一扫婉约风 格。

) 13. 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
(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 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 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

(怀才不遇的。

(婉约豪
调,利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14. 词中的“谩”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谩”,空空、徒然;词人慨叹有才无用、怀才不遇;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由。


15.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
作用?(比拟(拟人)。

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