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1 外来入侵种的生态危害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 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
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逸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外来入侵种影响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其带来的生态学影响有:1.1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在广东,薇甘菊往往大片覆盖香蕉、荔枝、龙眼、野生桔及一些灌木和乔木,致使这些植物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死亡;在上海郊区,北美一枝黄花往往形成单一优势群落,致使其它植物难以生长。
在滇池草海1960年代曾有16种高等植物,但随着水葫芦的大肆"疯长",使大多数本地水生植物如海菜花等失去生存空间而死亡,到1990年代草海只剩下3种高等植物。
1.2 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外来鱼类通过与土著鱼竞争食物并吞食土著鱼卵使土著鱼种类和数量减少的例子很多。
如洱海原有17种土著鱼种,引入了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等13种外来鱼,但目前已有5种土著鱼如洱海特有鲤鱼和裂鳆鱼处于濒危状态;泸沽湖中麦穗鱼等外来鱼种也造成了裂鳆鱼的绝迹。
外来害虫取食危害本地植物,造成植物种类和数量下降,同时与本地植食性昆虫竞争食物与生存空间,又致使本地昆虫多样性降低(尤其是对濒危珍稀昆虫的威胁更大),并由此带来捕食性动物和寄生性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从而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3 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豚草可释放酚酸类、聚乙炔、倍半萜内脂及甾醇等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显的抑制、排斥作用。
薇甘菊也可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它植物生长。
1.4 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物种生存的其他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水葫芦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盖率往往可达100%,由于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
七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七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外来物种的引入在给生态系统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本土生物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七生物入侵的概念、影响及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二、七生物入侵的定义七生物入侵是指某些外来生物由于生态环境适宜、缺乏天敌等原因,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迅速繁殖,并导致本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甚至灭绝的现象。
这些外来生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能够迅速占领新的生态位,对本土生物造成巨大的威胁。
三、七生物入侵的影响1、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的引入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本土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2、传播疾病:某些外来物种可能携带病原菌,导致本土生物患病死亡。
3、损害农业和林业:某些外来物种会侵害本土作物和林木,给农业和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4、威胁人类健康:某些外来物种可能成为人类的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四、应对七生物入侵的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外来物种的引入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3、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研究,了解其生态学特征、繁殖规律和危害机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采取物理和化学措施:对于已经入侵的外来物种,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措施进行防治,如人工捕捉、喷洒农药等。
5、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入侵问题。
五、结论七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于生态平衡、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各国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保护生物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是两个重要的议题。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有害生物影响生态安全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有害生物影响生态安全CATALOGUE 目录•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的危害•有害生物的种类与传播途径•生态安全的保护与防范措施•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对本土生物的影响生物入侵外来物种可能会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迅速繁殖,对本土物种形成竞争压力,导致本土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
食物链破坏外来物种可能进入本土生物的食物链,破坏食物链的平衡,导致生态系统受损。
传播疾病外来物种可能携带病原菌,传播疾病给本土生物,导致本土生物生病甚至死亡。
外来物种可能会占据本土物种的生态位,导致本土物种无法正常生存。
生态位占用资源竞争破坏栖息地外来物种可能会与本土物种竞争食物、水源等资源,导致本土物种生存困难。
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本土物种的栖息地,导致本土物种无法正常栖息。
030201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外来物种可能携带病原菌,传播疾病给人类,导致人类生病甚至死亡。
传播疾病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本土生态系统,导致农业、林业等产业受损,影响经济发展。
经济损失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安,导致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信任和担忧。
社会不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破坏生态环境蟑螂传播疾病蚊子损坏物品传播疾病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建筑物损害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活白蚁破坏森林010*********水葫芦繁殖迅速堵塞河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空心莲子草繁殖迅速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生长豚草繁殖迅速引起过敏反应破坏农作物和生态环境01病原菌02传播疾病03危害人类健康04破坏生态环境05病毒06感染农作物引起疾病破坏生态环境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引起疾病破坏生态环境巴西龟繁殖迅速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本地龟类生存01020304大闸蟹繁殖迅速影响本地蟹类生存破坏生态平衡03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未经审批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法律约束力。
01建立完善的外来物种引进审批制度对所有外来物种的引进进行严格的审批,防止有害生物的引入。
02加强引进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 、 农林业生产 以及人类健康造
作者简介 : 巴哈提古丽( 9 9 ) 女( 16 一 , 哈萨克族 ) 新疆乌鲁木齐人 , , 助理研究员 , 研究方 向为荒漠化治理与防护林技术。
第 1期
巴哈提古丽 :生物 入侵 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及 防控对 策
5 9
成 经济损 失 或生 态灾难 的过程 。 1 2 生 物入 侵 的途径 . 目前 , 着 中 国社会 经 济 的快 速 发展 和交 通 方 随 式 的改进 , 来 越 多 的对 外 贸 易 、 游 等 人 员 往 来 越 旅
i v so . An h o r s o d n o n e me s r st o to ilg c li v so a e b e u o w r . n a in d t e c re p n i g c u tr a u e o c nr lb oo ia n a in h v e n p tfr a d Ke r s:bilg c n a in;i f n e o c e vr nme t le p ce ;c u tr a u e y wo d o o ia i v so l n ue c n e o n io l n ;a in s e i s o n e me s r
目前 我 国大部 分省 份都 面 临松材 线虫 病进 一 步扩散 蔓 延 的严重 威 胁 , 由于容 易感 病 寄 主 的广 泛 分 布 和 大部分 区域 的气候 条件 为松 材线 虫适 生 区 以及大量 媒 介 昆虫 在松林 间 的广 泛 存 在 , 材 线 虫 病 已被列 松
效 控制 , 导致 外来 物种 成灾 ; 为 了生物 防治 引进 物 ② 种 ; 为 了丰 富人 们 的生 活 引 种尤 其 是 园林 植 物 引 ③ 种 时带 入 ; 在 战争 中运用 细菌 、 毒等 作 为武器 。 ④ 病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摘要】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种群侵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对当地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平衡、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生物入侵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同时损害农林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一些外来生物还可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治生物入侵,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以及重视宣传与教育。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也是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控和预防措施,加强科研支持和技术开发,以及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影响、生态系统、农林业、疾病、防治措施、国际合作、法规制定、监测、预警、科研、技术支持、宣传、教育。
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对原生物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是在原生物种无法适应的环境下生存繁殖而形成的。
生物入侵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概念始终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可能是有意引入的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无意传播的外来物种。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生物入侵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入侵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
生物入侵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生物学领域,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加以解决。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并扩散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的现象。
当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态系统就如同一个复杂而精巧的巨大机器,每个物种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然而,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却犹如一颗不期而至的“炸弹”,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所谓生物入侵,指的是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这些入侵的生物,可能是植物、动物,甚至是微生物。
它们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在新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迅速扩张自己的“领地”。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体现在对本地物种的威胁上。
当外来物种入侵后,它们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竞争食物、空间、阳光、水分等资源。
由于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往往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上风,导致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例如,在我国,水葫芦曾经大面积入侵水域,其疯狂生长,遮蔽了水面,使得水中的氧气减少,严重影响了本地水生植物和鱼类的生存。
生物入侵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打破这些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
比如,一些外来的食草动物可能会过度啃食植被,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外来物种还可能改变土壤的性质、水质等环境因素,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还会波及到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诸多重要的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然而,当生物入侵发生后,这些服务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
例如,某些外来植物可能无法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或者不能像本地植物那样稳固土壤,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能力。
生物入侵还会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在农业方面,外来的病虫害可能会侵袭农作物,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在林业方面,外来的有害生物可能会危害森林资源,影响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杨霞艳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 要 加入 WTO 后,我国国内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逐渐提高,同时外来生物入侵越来越多,外来有 害生物入侵状况十分严峻,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农林牧渔业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损害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基于此,分析外来生 物的危害,介绍外来生物入侵途径,针对外来生物入侵给我国带来的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生态及农业等相关工作人员提 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外来生物;危害;防控;对策
3.1 法律法规措施 目前,我国已制定很多关于外来入侵生 物的法律法规,但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完善。如 我国外来生物防范工作主要依据《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 但这些检疫方面的法规只检疫危害动植物的特定有害生物, 很少考虑对物种的引进和环境生物方面的安全。因此,为加 强我国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工作,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 规, 使外来入侵生物有一个标准的管理体制, 对如何规范引种, 对引种后的检疫监管要求,外来有害生物传人后各部门的职 责和应急处理要求都应有准确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 1 外来生物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入侵 3.2 加强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 就造成了上千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外来入侵生 媒体,广泛开展对社会公众的普及性教育,普及防范外来有害 物会导致农林业生产受损而大量减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阻截外来有害生物意识和对早期生 同时,由于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后,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和处 物入侵的警惕性,让人们认知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经济 理费用来处理外来生物灾害。另一方面,外来入侵有害生物 发展的影响。通过发挥群众的力量,集体防控外来入侵生物。 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 3.3 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 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有效阻断生物 侵后生长难以控制,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 人侵的主要措施,强化口岸检疫措施,筑牢防范生物入侵的 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甚至导致本地原有生物灭绝, 第一道防线,是防范外来生物入侵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经济 生物多样性的极度锐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 的手段和措施,对避免或减轻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起到十分重 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外来物种污染是继生境破坏之后 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国口 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另外,外来入侵有 岸开放点越开越多,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严 害生物发生危害后,将会使用大量的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进 峻的挑战与压力。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涉及多部门,因此, 行处理,又将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建立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加强 协调非常重要。 2 生物污染的途径 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途径分为 3.4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 自然扩散、 有意引进和无意引进或传入三种入侵途径 [2]。 其中, 科学研究,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调查、检测,准确掌握外来 自然扩散传播占 1.3%,有意引进造成的占 39.6%,无意引进 入侵生物的生物性状,确定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程度,制定 科学的防治措施,因此,应加强加大财政投入,围外来生物 造成的占 49.3%。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导致的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包括风、 的防控工作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洪水等。如某些外来物种的种子通过风、水飘入异地,还有 参考文献 [1] 陈兵,康乐 . 生物入侵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J]. 生态学 可能被鸟类携带到当地。 杂志,2003,22(1):31-34. 2.2 有意引进 人为有意的引种污染多种多样,如引入某些 外来物种作为肥料、饲料等,如之前我国为补充猪饲料来源 [2] 万方浩,郑小波,郭建英 . 重要农林外来人侵物种的生物 学与控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引入的水白菜和凤眼兰。
关于入侵性外来物种对环境污染的调研

论文专辑 � �) 整体低于取样口 ,由于硝酸盐氮是 土层中随水流较易迁移的物质,所以推测在下部 通过实验可知:氨氮在土体中的浓度随深度 的变大而减少, 第一天减少的尤为剧烈, 可以判断
氨氮的吸附发生主要作用�硝酸氮开始变化不大, 土层中发生了反硝化作用, 消耗了硝酸盐氮 �� ( 亚 � 在第 1 0 左右剧烈下降, 这是反硝化作用的结果, 硝酸盐氮 ) 小周期波动较大 , 总体呈下降趋势 , 从初 始的 2 .5 2 / 下降到第 2 0 的 0.006 / � �(亚 同时亚硝酸氮增加 � 氮的吸附� 硝化 � 反硝化� 矿化等各种行为, 表 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第一天中, 吸附行为占主要 作用, 而后吸附基本饱和, 不发生作用 � 参考文献: 略 硝酸盐氮 ) 的波动表明 , 由于环境的变化 ,硝化及反 硝化作用强度也随时间波动 � 因此, 模拟土壤层的 土柱中污染地下水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酸盐, 硝 化作用是硝酸盐氮的主要来源, 反硝化作用减弱了
2
物防治研究所曾利用从北美引进的豚草卷蛾在湖 南取得了生物防治豚草良好效果 � 但是,引进天敌防治外来有害生物也具有一 定的生态风险性,释放天敌前如不经过谨慎的 � 科学的风险分析,引进的天敌很可能成为新的外 来入侵生物 � 国际上杂草生物防治已经有 1 00 多 年的历 史,引进天敌控 制杂草在取 得成就的 同 时,也面临着天敌安全性等新的挑战 � 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像豚草这种植物虽然 生命力极强,但是它是强阳性植物,如果在它的 入侵地栽植玉米等高稞作物,使豚草在生长过程 中得不到充足的光照,便可以有效控制其过度繁 殖� 像豚草这样无处不在顽固的入侵性外来种, 有时要完全清除会很困难或根本不可能 �那么更 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研究这些外来种作为资源利 用的途径� 如豚草生存能力非常强,生物量非常 大,具有超强富集重金属铅� 铜的能力,我们可 以将它们引入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区,利用豚草净 化土壤,使其变废为宝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华平张艳玲(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摘要: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产生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的影响。
关键词:外来有害生物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影响1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入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所带来的影响关系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成为当今世界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之一。
据最新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至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侵己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存环境的丧失。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估计,美国因入侵种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370亿美元。
英国目前已花费约62.5亿美元用于消除“疯牛病”造成的混乱,大约400万头牛被屠宰,牛肉制品的出口下降了99%。
据初步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400多种。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是全球受外来生物入侵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我国已导致严重后果,包括对农、林、牧、渔、旅游、国际贸易、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产生巨大破坏作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影响遗传多样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诸方面。
2 什么是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做外来生物,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而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是指对国民经济、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由于生物以不断地繁殖,更新和扩散,所以生物入侵比化学污染更具有威胁性和长远效应。
而且外来入侵物种一旦泛滥,靠行政、经济、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都很难解决,甚至无法阻其进一步的扩散。
外来物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入侵:一是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引种,尔后演变为入侵物种(有意引进);二是随着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无意引进)。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及观光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外来物种的入侵长距离迁移、传播、扩散到新的环境中创造了条件。
时间和距离已经不再是生物入侵的屏障,生物可以随时传播到世界各地,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和经济问题。
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安全,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 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的影响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
而且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费用与代价极大。
外来有害物种侵入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封锁控制,以迅速扑灭疫情。
有些有害生物由于没能及时封锁扑灭最终定殖下来并传播蔓延,并对生产和生态系统等造成普遍危害。
3.1 外来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1.1摧毁生态系统,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外来物种的侵入使原有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服务功能受到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和功能退化,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结构,改变了长期形成的稳定生态系统的位点均势。
造成本土物种数量减少乃至灭绝,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缺损,组分改变,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外来物种的生态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传播能力都很强,它们的无序生长可以改变和破坏自然景观的完整性,改变环境景观带来的美学价值的丧失等。
原产于中美洲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仅在云南省发生的面积就高达24.7km2还以每年lO km的速度向北蔓延,侵入农业植被,领草场和采伐迹地。
不但损害农牧业生产,而且使植被恢复困难。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后,现以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大部分省市的河流、湖泊和水塘中,云南滇池1 000多hm2的水面被水葫芦疯长成灾,16种水生植物已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不但破坏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损失,还严重损害当地水生生态系统。
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20 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东南沿海,现在己蔓延到珠江三角洲,严重危害天然林、人工速生林、果园、公园及风景区和绿地。
3.1.2危害生物多样性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而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己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
已知有高等植物30000多种,脊椎动物6347种,鱼类3862种,包括昆虫在在内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类更为繁多。
在我国如此丰富的生物种类中,究竟有多少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目前没有很具体的报道。
目前国内的观测监控系统还不健全,许多外来入侵种是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危害才引起国人的重视,对国内有多少已造成危害或即将要造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种的数目,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结论。
近3年来,现已发现我国至少有300余种入侵植物。
我国从北美作为花卉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郊县及苏南等地已成片生长,形成优势居群,它能抑制本地植物的生长,将可能对某些本地物种造成威胁。
江苏省连云港台山的云杉遭到外来有害生物日本松干蚧的危害也有可能在该地区消失。
3.1.3影响遗传多样性,改变本土群落基因库结构随着生境片段化,残存的次生植被常被入侵种分割、包围和渗透,使本土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造成一些植被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严重影响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外来物种与本土近缘物种杂交也会改变本土物种基因型在生物群落基因库中的比例,使群落基因库结构发生变化。
而且有时这种杂交后代由于更强的抗逆能力而使本土物种而临更大的压力。
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植物中。
在鱼类、两栖和无脊椎动物中也时有发生。
3.2 外来有害生物对经济的影响3.2.1危害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生物入侵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了物质和信急的流动,加速了生物的人为或自然传播的速度,也增加了生物入侵的机会。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新区后占据适宜生态位,种群迅速增殖、扩大。
发展成当地新的优势种.这是一个生态学过程.其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椰心叶甲2002年在海口市首次发现,一年后,这一虫害已经蔓延到海南省的12个县市,受害椰树达46万株,占全省椰树总量的6.6%,有关部门为治理椰心叶甲虫害已经花费了500万元。
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自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每年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约在150万hm2左右。
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人蜗牛等农业入侵的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 160万hm2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已有16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每年入侵的林地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农田面积超过14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
3.2.2 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些外来有害植物不仅危害的自然环境,还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比如从北美引入的美味小麦会给过敏症者患者带来很多不良反应。
还有外来的巨型豚草,首先在高加索山区落户,后来逐渐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
这是一种对人类皮肤危害极大的植物,人体接触到这种草,再遇到日光,很容易患上有严重灼热疼痛症状的皮肤病。
还有许多入侵生物是人类的病原或病原的传播媒介,一旦它们入侵成功,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疾病流示,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艾滋病、流感、肝、霍乱和英国的疯牛病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现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15个省市。
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
福寿螺是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据统计,2006年5-8,北京因食用福寿螺导致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患者己达87人。
除了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也带给人们不小的恐慌,几百名患者医治无效死亡,养殖业和旅游业遭受重挫,给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据估计SARS造成的各国经济损失如下:中国:22亿美元香港:17亿美元印度尼西亚:4亿美元韩国:20亿美元。
马来西亚:6.6亿美元菲律宾:2.7亿美元。
新加坡:9.5亿美元台湾:8.2亿美元。
泰国:4.9亿美元越南:1500万美元。
日本:11亿美元。
3.2.3对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导致国内新发和突发疫情增加,不仅造成农业生产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阻碍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来有害生物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植物检疫作为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技术性壁垒,经常用来限制进口和实施贸易制。
日本曾以水稻疫情禁止我国北方稻草及稻草制品出口日本;美国曾以我国发生桔小实蝇,禁止我国鸭梨出口美国;近年,菲律宾以我国发生苹果蠢蛾,禁止我国水果出口菲律宾.199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农业及非农业产品总额达626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7.19%,但是为了防止光肩星天牛和其他树木害虫进入美国,1998年12月美国农业部开始实施一项新法规,该法规要求证明运到美国的货物所使用的所有木质包装材料已经经过适当的处理(如:热处理、熏蒸消毒,或美国环境保护局认可的防腐剂处理),以确保所有活的害虫都被杀死。
这一法规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估计每年有170-32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物品会受到该法规的影响,占中国出曰美国物品总额的28-51%,给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遭入侵物种危害致使植物及其产品不仅不能正常加工利用,还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无害处理。
与此同时,国外对我国产品出口提出严格要求,直接增加了出口商品成本.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3.2.4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并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消除投资体制障碍,使跨国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从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地区。
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突破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资本输入国,2003年,中国吸引外资又翻了一番多,达到1150多亿美元。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给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
3.3 外来有害生物对社会的影响危险性有害生物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