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人格 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 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 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 心和正义感完善的人格。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是在帮助大· 学生把握人 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 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和人际交往艺术,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 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 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 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 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 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 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 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 的多次体检合格而进入高校的,患有各种严 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 盖了部分学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 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1.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 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 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心理健康 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 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 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 施。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富有青春气息,对生活充满激情 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 适应和深入展开,及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 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他们的情感也日 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但是容易出 现情绪波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评价标准。

2. 教学内容:a. 心理健康的定义b.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c.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二、第二章: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b. 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c. 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3. 教学方法:讲授、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三、第三章:自我认识与成长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促进个人成长。

2. 教学内容:a. 自我认识的方法和技巧b. 个人成长的目标和策略c. 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自我探索活动、小组分享、讨论。

四、第四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教学内容:a. 情绪的识别与理解b. 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c.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情绪日记、情绪应对策略、小组讨论。

五、第五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2. 教学内容:a.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b. 沟通技巧的掌握与应用c.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沟通训练。

六、第六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压力,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

2. 教学内容:a. 压力的定义与影响b. 压力管理的策略c. 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压力测试、放松训练、小组讨论。

七、第七章:心理素质提升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心灵韧性、应对能力等心理素质。

2. 教学内容:a. 心理素质的概念与作用b. 心理素质提升的方法c.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小组分享、讨论。

八、第八章:心理疾病预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性,掌握预防方法。

2. 教学内容:a. 心理疾病的成因与预防b.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c. 预防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健康教育讲座、生活方式评估、小组讨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
(1)开放的经验。 (2)协调的自我。 (3)充分信任自己。 (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判断身心健康的简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5+3”标准:即“五快” 、“三良” “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这种依据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人的 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 理健康与否。
“与众不同即变态”
不健康
不健康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优点: 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 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缺点: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 都是正态分布 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 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的行为依据为前提 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2)具有良好的社 会适应 良好社会适应者能随 环境改变面对现实; 能与社会保持良好接 触;能积极地自我接 纳与调节。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3)正确的自我 意识
心理健康者能正确认 识自我,客观评价自 我,积极接纳自我。 做到自尊、自强、自 制、自爱适度,正视 现实,积极进取。
心理健康者必定是个快乐者
•乐观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对美好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不快乐时能适当地宣泄。 •能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善于幽默,玩笑自己,快乐大家。

心理健康概述(教案)

心理健康概述(教案)

有所失才有所得
五、善于求助——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4、防重于治原则
演讲完毕,感谢观看
A LITTLE BREEZE
谢谢大家!
决心
决心,表示没有任何借口
企 图 心
主动者占领世界,被动者就是主动将机遇交给别人
主动
热情可将冰山劈开
热情
爱心
你有多大的爱心,就会有多大的成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是未来社会中唯一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学习
只有自信才能他信
自信
自律
极度的自由是自律开始
9、顽强
只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把机遇变成真正的成功
10、选择和放弃
1、大学生杀人事件令人惊魂!
关注校园心理健康问题
01
02
03
云南大学生 杀人案
2004年2月13-15日
马加爵
云南丽江女大学生杀人案 2007年 张超
吉林农业大学杀人案 2009年11月14日 郭力维
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 2010年10月20日 药家鑫
近年来大学生杀人事件也令人发指。
四、常见的心理困扰
心理调适的方法: 学会“三不要”和“三乐法” 保持十种积极心态
学会三不要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
学会三乐法
01
助人为乐
02
知足常乐
03
自得其乐
04
十 种 积 极 心 态
种下“消极心态树”,滋生34种消极的苦果
种下“积极心态”,收获34种积极的硕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dpt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dpt

心理活动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自我人之、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个性心理
心理状态
自测
下面一组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自测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选择“认同” 或“不认同”,借以了解自己的健康观,也希望你听完这堂课后再检测一下,这 些想法是否发生变化。 1、健康就是指身体没有毛病。 2、人能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人有自信,才能相信别人。 3、悦纳自己是有条件的,只有当自己足够优秀或得到大家认可时才能接受自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命是自己的,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生命存亡。
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 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案例二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6级临床专业的学 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 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 时,杨某拿着一把十余厘米的刀追死者,并朝其 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后,杨某抱着死者久久不 肯离去,直到110民警来到现场,将其带走。
岳晓东的健康“灰色理论”
我国香港心理学者岳晓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作白色,精神不健康比作 黑色,认为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 灰色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浅灰色区的人只有 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夫妻纠纷、家 庭不和、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佳等生活矛盾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 神压抑。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如强迫症、恐人症、 癔症、性倒错等症状。 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包 括人的心里不平衡、情绪障碍及变态人格,这些问题虽属于非器质性精神 痛苦,但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世间纯白的心理 完美和纯黑的精神疾病的人极少,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一灰色 区域内。有些学者将这一灰色区域——既非疾病又非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 “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标准互动法: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程度小组活动:评估学生运用保持心理健康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二章: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2.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重要性掌握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策略和方法2.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压力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实用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概念和策略角色扮演法:模拟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理解程度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运用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策略的能力第三章:人际沟通与交往技巧3.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的重要性掌握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3.2 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策略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的概念和原则情景模拟法:模拟真实的人际沟通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的理解程度角色扮演法:评估学生运用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第四章:自我认知与个人发展了解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和促进个人发展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个人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实用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反思写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促进个人发展4.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五章:心理障碍与求助途径5.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障碍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了解心理求助的途径和资源5.2 教学内容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心理求助的途径和资源介绍讲授法:讲解心理障碍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心理求助的途径和资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能力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障碍的理解程度和对心理求助途径的了解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的能力第六章: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我保护6.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危机的定义和类型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自我保护,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6.2 教学内容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自我保护策略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危机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心理危机干预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解程度和对自我保护策略的掌握角色扮演法:评估学生运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的能力第七章:心理素质提升与锻炼了解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通过锻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7.2 教学内容心理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实践锻炼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类锻炼活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7.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心理素质的理解程度和对锻炼方法的掌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提升心理素质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八章:网络心理与心理健康8.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心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网络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维护心理健康8.2 教学内容网络心理的定义和特点网络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维护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心理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网络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心理案例,提高学生对网络心理的认识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网络心理的理解程度和对心理健康维护策略的掌握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运用网络心理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九章:职业规划与心理准备9.1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掌握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调整心态,做好职业心理准备9.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职业心理准备的策略和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职业心理准备的策略和技巧个人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实践,提高职业规划能力9.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程度和对职业心理准备的掌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职业规划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十章:心理学科普与心理健康10.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增强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10.2 教学内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概述心理健康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小组讨论法:探讨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需要关注的内容:心理健康的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概念1.键康的初始概念个体自诞生伊始,便祈求健康。

然而,对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概念应包括哪些内涵,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见解。

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

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

数百年来,生物医学的巨大成就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成就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局限于过分关注躯体的生物学变化,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及社会存在对健康的影响。

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

”甚至我国《辞海》(1989年版)中,也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可以看出这种解释是一种生物医学的模式。

2.健康新概念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变革,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快速的生活节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这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进而逐步确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从更全面的角度诠释健康概念。

由此,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这是对健康较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

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她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她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心理健康的定义。

小组讨论: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讨论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组活动:分享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环节:练习情绪调节技巧,如情绪日记、情绪释放等。

第三章:压力应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与分类。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讨论:探讨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享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环节: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等。

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场景。

小组讨论:探讨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实践环节:练习倾听和表达技巧,如非暴力沟通等。

第五章:自我认知与自尊建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建立自尊的方法和技巧。

5.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与重要性。

自尊的定义与重要性。

建立自尊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活动自我探索:进行自我认知的练习。

小组分享:分享自尊建立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环节:练习自我肯定和自尊提升的技巧,如自我赞美、自我反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件事情或是一段时期中,你是否曾经也感到堕 入虚无主义的漩涡,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 何希望?

在某一件或两件事情中,你是否曾同时体会到当 下和未来的幸福?
当代大学生心理教程
心理知识初探秘
讨论 提到‚心理‛这两个字,你的第一反应是 什么?


如何来学习这门课程? 主动 体验 分享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 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 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 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辞海》(1989年)
医学-心理模式:关注生理、心理健康
1、何谓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健康包括:
身体健康
健 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健康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校园现象
入 学
交 往
考 试
考 试
考 研
中国大学校园十大“堕落文化” (网
络)
一.管理监狱化
二.素质流氓化
六.逃课普遍化 七.女生恐龙化 八.男生痴呆化 九.恋爱闪电化 十.补考专业化
三.Kiss公开化
四.消费白领化 五.上课梦游化
值得深思的问题?
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称其为"虚无主义型"。
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当下
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
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四个象限的特别日志

你是否在某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的生活着? 你是否曾经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 享乐主义的生活,这种生活的优点和代价是什么?
等等压力,几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20世纪中叶,天花、脊髓灰质炎、疟疾、结核病和婴幼儿死亡, 是世界上低收入国家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今天,天花已被消除, 在不久的将来,脊髓灰质炎也将被消灭,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 我国自80年代以来,重症精神障碍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卫 生部报告,现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600万人,精神疾患在疾 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 在我国,2002年,自杀死亡率为23/10万人。与同几年相比是最 高。 2003年1月美国《财富》杂志有观点指出:‚最后的禁忌不是性, 不是酗酒,不是毒品,而是职业压力对员工造成的伤害。‛
大学生活,我到底该如何对待? 到底该追求什么?

汉堡模型
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种类型的汉堡,它虽然口味诱人,却
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
幸福的人生,可以称为"享乐主义型"。"享
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
",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不为任何可
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
课程要求
成绩计算:期末考试70%(开卷笔试)
平时成绩30迟到早退 睡觉 旷课
课堂发言 课堂表现
课堂纪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是静止不动的 (2) 在缓慢转动中 (3) 在高速转动中
北京晚报消息: 北京市23.66%大 学生患有抑郁症 (北京普通人群 的抑郁症患病率 为3.31%),据 此估计,不少于 10万人。2004年, 北京地区高校共 有19名学生自杀 身亡。
药家鑫案


2010年10月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 到公安机关投案。 药家鑫承认案发时非常害怕,杀人是一念 之差,下车查看时发现张妙躺着呻吟,他 没有询问伤情,没有与伤者说话,考虑到 撞伤后需要索赔,他拿刀开始刺被害人。 药家鑫是一念之差,属于激情杀人。他的 成长道路没有污点,学习优秀,得过各种 奖励,且有自首情节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表现领域


心理问题预防干预
第一章 人生成才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概念的变迁发展

医学模式:
关注生理健康 关注生理、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模式:

医学-心理-社会模式 医学-心理-社会-道德模式

医学模式:关注生理健康

“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02年)
健康是‚1”——健康是1,其他一切都是1后 面的0,1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也是0。
2、心理健康是什么?

广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 理状态; 狭义上: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指一种实践活动, 又是指一种心理状态,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 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 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为何大学里 频发杀人血案
大学生杀人案件回顾 与心理分析
案件回顾





2010年10月20日 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 2010年5月10日 广理工的凶杀案 2010年4月6日 云南民大发生血案 2010年4月 9天之内川大发生两起血案 2010年1月2日 北科大女生杀女同学 2009年1月22日 中国男博士在美砍死女友 2005年6月25日 北京大学医学部安然案 2004年9月5日 中山大学蓝庆庞杀人案 2003年4月3日 浙江大学周一超杀人案




‚没有任何一项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
1997年,世界精神病协会指出:人类已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 ‚精神疾病时代‛,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已成为21世纪的‚世 纪病‛。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提
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 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21世纪,全球每5人中 就有1人将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广理工的凶杀案
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会对一弱女子下此毒手, 网友也纷纷展开了讨论。有人说该男生是 川科院学生,想追求该女生,而女方不同 意,于是因爱而恨,便发生了惨剧。又有 人说事件的男女主角是男女朋友关系,因 为感情问题而产生了如此的悲剧。不过这 些都是网友猜测,事情真正原因还在调查 之中,理工官方也还没有对此发表任何声 明
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能够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臵协调。
现代健康观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 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 (1948,WHO)。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 等因素分析: ▓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有没有主观不适感
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面全是蔬菜和有
机食物,食用这类汉堡的确可以确保日后
的健康,但我会吃得很痛苦,他们牺牲眼前
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称这类
人为"忙碌奔波型"。
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
与此类似,有一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
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对
▓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理健康是什么?

(1)心理健康 (2) 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 (3)心理障碍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状分布图颁
极 不 健 康
人数
较 不 健 康 一 般 健 康
比 较 健 康 完 全 健 康
心理健康水平
心 心 心 精 理 理 理 健 容易 异 疾 容易 神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病 康 常 病
川大女生被杀案
3月30日晚21点左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发生 一起杀人案,造成一死两伤。案发地点位 于女生宿舍楼与艺术学院北边的白石桥。 最新版本称:曾世杰女友当场死亡并被肢 解,曾世杰女友新男友轻伤但闭嘴不语, 曾世杰还顺带砍伤一路女生,警方初步判 定是情杀。


曾世杰生于川西小县城,有一姐,一哥。母亲 在2005年离家出走后溺水身亡。 2008年,他以家乡县城第一名考进四川大学。 大一时学习用功,但《军事理论》挂科,对其 影响极大。此外,他热衷社团活动,但都因面 试被拒。大二时,几乎天天都泡在宿舍里玩游 戏。 曾世杰同班的女生回忆说,曾世杰热衷于整容。

总之:

心理健康: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 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能随环境条件的 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以达 到与外界的平衡。
事件1





2月2日温家宝在剑桥大学演讲时, 礼堂后方一名西方人模样男子(欧洲留学研究生) 突然起身叫嚷,并向讲台投掷鞋子。 该男子的行径引起全场听众的强烈愤慨, 大家齐声高喊‚可耻‛、‚滚出去‛。 此人在一片斥责声中被安保人员带离现场。 温家宝总理说: ‚这种卑鄙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 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潮流, 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较难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完全有或完 全无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和9.5%,有 84.5%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 规律,多数人是健康的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成长和 发展中的矛盾 。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 。
事件2





一大学毕业生因绑架强奸‚小姐‛被判刑18年零6个月。 记者得知,嫌疑人自称是因为找不到工作, 囊中羞涩于是心生歹意, ‚小姐‛在危急关头发短信向‚妈咪‛求救逃过一劫。 年轻嫖客很快落网, ‚小姐‛也被解救了出来。 警方获知, 年轻的嫖客居然是刚从一所著名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他叫刘石,一直在找工作。 刘石认为强奸对方并不是犯罪,因为‚她是卖淫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