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术-cprPPT

心肺复苏术-cprPPT

有人发生意外了要怎么做?
× 直接进入现场施救?
√ 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必须要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施救,确认安全后进入施救现场,避免二 次意外伤害。
02
03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1、判断意识
判断意识
按压穴位,患者一旦出现眼球活动 或四肢活动及疼痛反应,立即停止掐 压穴位。 轻拍或摇动双肩,靠近耳旁呼叫: “喂,你怎么了!” 不可用力摇晃患者,以防加重骨折 等损伤,或损伤脊柱。 无反应,准备行动。
● 两手掌跟重叠,两手指交叉翘起
○ 双臂绷直在患者正上方、与胸部垂 直,不得弯曲
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按压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
A1清理口腔
清除呼吸道杂物:假牙、呕吐物、 血液等。
A2开放气道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
(1)仰头抬颏法
➢ 抢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 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 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 的示指、中指放在下颌骨下 方,将颏部向上抬起。
➢ 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组织, 以防呼吸道受压;也不要压迫 下额,使口腔闭合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
(2)托颌法:
➢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双肘支持在患者 仰卧平面上,双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 上移,拇指牵引下唇,使口微张;
➢ 易使抢救者操作疲劳,也不易与人工呼吸 相配合,故在一般情况下不予应用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
心 肺 复 苏术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CPR)
猝死人员有35%~40%如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CPR)
救命重要手段之一:CPR 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争分夺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抢台中法友谊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王波
心肺复苏定义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 所采取的 急救措施。即用胸外按压的方法形成暂时的 人工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最终恢 复自主循环和呼吸,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复苏的历史
1947年美国Clauole Beek 教授首次报道为室颤 病人进行电除颤获得成功。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 教授发明口对口呼吸法, 被确定为现场呼吸复苏首选方法。 1960年Williavn Kouwenhoven 发表胸外按压复苏 心脏骤停成功报告,被称为心肺复苏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胸外按压法、体外电击除颤, 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基础生命支持又称初期复苏(BLS)
高级生命支持又称后期复苏(ALS )
持续生命支持 (PLS) 或复苏后处理(PRT)
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
识别突发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CPR) 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除颤
心肺复苏(CPR)
步骤一---检查病人的反应 确定意识状态
步骤六---检查脉搏
目前指南不再强调 检查脉搏的重要性。 检查时间在10秒内。 有脉搏者: 10-12次/分人工呼吸, 每2分钟检查脉搏1次
步骤六---检查脉搏
假如在10秒内不能 明确触摸到脉搏, 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步骤七---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 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步骤七---胸外按压
• 神志: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手脚 抽动,肌张力增强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

04
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 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 进
普及途径及宣传推广策略
普及途径
线上网络课程、线下培训课程、宣传 资料等
宣传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公益活动、知 识竞赛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与相关 机构合作,共同推广心肺复苏术培训 与普及工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相 互信任和默契,以提高 团队协作的效率和质量

05
心肺复苏术(CPR)后处理及 评估
复苏后患者监测与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注重保暖和舒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 放患者气道。
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为 1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后即 可停止吹气。
避免漏气
在吹气过程中,要注意捏紧患者鼻 孔,并保持口唇紧密贴合,避免漏 气。
除颤仪使用方法
开启除颤仪
粘贴电极片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左侧,打开电源开关 ,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03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步骤
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 观察是否有反应。
寻求帮助
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进行 心肺复苏。
判断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 是否正常。同时,将耳朵贴近患者口 鼻处,倾听是否有呼吸声,并感受是 否有气流呼出。
电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使 用电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恢复正常心律。

2024心肺复苏(CPR)培训课件

2024心肺复苏(CPR)培训课件

培训课件contents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心肺复苏基本步骤与操作要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儿童与成人心肺复苏差异比较•心肺复苏后处理措施及评估方法•总结回顾与提高培训效果建议目录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01CATALOGUE心肺复苏定义及目的定义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情况下维持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直至专业医疗救援到达。

目的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暂时替代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以维持生命体征,并争取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心脏骤停原因与危害原因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失衡、创伤等。

危害心脏骤停后,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将迅速失去氧气供应,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

若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生存几率极低。

及时有效CPR意义提高生存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在专业医疗救援到达之前。

减少后遗症通过维持脑部及其他器官的氧气供应,心肺复苏可以降低患者因缺氧而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其他后遗症的风险。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争取到进一步治疗的机会,如除颤、药物治疗等,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公众普及程度及现状普及程度心肺复苏作为一种基本的急救技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针对公众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以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现状尽管心肺复苏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仍有大量人群未接受过相关培训。

此外,部分人在面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由于缺乏信心和技能而不敢进行心肺复苏。

因此,加强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和宣传仍具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基本步骤与操作要点02CATALOGUE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判断患者意识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是否正常。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口唇等颜色变化。

判断呼吸情况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有无搏动。

心肺复苏技能(CPR)

心肺复苏技能(CPR)
• 误区四:对于淹溺、电击等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事实上,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在遇到 类似情况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06 心肺复苏技能(CPR)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在这种情况 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技能的认知度和重 视程度,让更多人了解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加强专业培训
针对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特定人群,开展专业的心肺复 苏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 。
完善急救设施
在公共场所、学校、企业等地方配备完善的急救设施,如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急救包等,为实施心肺复苏提供 必要的物质保障。
02 03
窒息
窒息是指呼吸道被异物堵塞或呼吸肌麻痹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或停止。 在窒息的情况下,及时的CPR操作可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避免窒息 导致的生命危险。
溺水
溺水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吸入大量水分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需 要立即进行CPR操作,以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
心肺复苏技能(CPR)的操作步骤
•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在胸外按压30次之后,需要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人工 呼吸。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然后捏住患者的鼻 子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吹气1秒钟以上,使患者的胸廓明 显抬起。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应为2:30,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需要 进行2次人工呼吸。
CPR与AED交替进行
除颤后继续进行5个循环的CPR(每 个循环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 工呼吸),然后再次使用AED分析 心律并除颤(如果需要)。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 析等方式,使学员全面了 解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操 作流程。
实践操作
指导学员进行模拟演练,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 作技巧。
小组讨论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按压时导致胃内压力升高,胃 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进而误吸
入气管。
心律失常
复苏过程中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如室颤、室速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准确掌握按压技巧
确保按压位置准确,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 猛。
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在复苏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 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规范、有力且不间断。
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相互协作,确保各 项操作顺利进行。同时,及时与 急救中心沟通,为患者争取更多
的救治时间。
案例分析
延误识别
未能及时识别患者状况,错过最佳的心肺复苏时机。这要求医护人员提高警惕,加强对 患者的观察。
操作不规范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力度不够或频率不正确,导致复苏效果 不佳。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CPR)

03
心肺复苏术的实践与训练
心肺复苏模拟器的使用
1 2
模拟器介绍
心肺复苏模拟器是一种训练设备,可以模拟人 类身体的胸部和腹部,以及与心肺复苏相关的 其他特征。
使用方法
在心肺复苏模拟器的帮助下,学习者可以通过 实践操作来掌握正确的按压技巧和呼吸方法。
3
实践效果
使用心肺复苏模拟器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实际紧 急情况下更加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
跨学科合作
促进医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心肺复苏术的新技术、新方法。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类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肺复苏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THANK YOU.
进行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口对口人工呼吸。
观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断人工呼吸是否有效。
进行胸外按压
确定按压部位:两 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同时观察患者反 应。
用掌根按压,避免 用力过度。
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人 员到达现场。
02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与方法
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术
判断患者是否意识 丧失、无呼吸或濒 死喘息。
判断患者是否需叫急救电话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告知接线员患者情况及地点。
清理呼吸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 用手指清除口鼻分泌物。
如需要,使用喉镜清理呼吸道。
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
操作流程
01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
步骤。
操作技巧
02
正确的操作技巧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包括正确的按压深度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感谢观看
吹气量
吹气量应使患者的胸部隆 起,但不超过800毫升。
04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模拟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 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呼叫急救服务
在确认现场安全后,应立即拨打 当地的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
并请求支援。
检查意识和呼吸
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患 者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患者 的下颌上,轻轻将患者的头部向 后仰,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
按压深度或频率不当
按压深度过深或频率过快可能导致患 者胸腔损伤或无效按压。纠正方法是 在按压时要控制好按压深度和频率。
05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的普及途径
培训课程
组织专业的CPR培训课程,邀请 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让公众了解
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宣传资料
制作和分发宣传资料,包括海报、 手册、视频等,向公众传播心肺复 苏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01
02
03
头后仰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下颌 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 直。
清理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呕 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托颈举颌
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颈部, 另一只手将患者的下颌向 前上方抬起。
人工呼吸的技巧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 的口腔吹气,吹气时间应 持续1秒以上。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应与胸外按压保 持一致,每按压30次吹气 2次。
经过心肺复苏后,患者意识逐 渐恢复,能够正常交流和配合
救援工作。
呼吸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能够 正常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无脉性电活动(心肌电—机械分离):指严重心血管 性虚脱,心电图表现为频率每分钟<20~30次,宽大 畸形,频率较慢的完整QRS波群。 这时虽有较完整的 QRS-T综合波,但心脏已丧失了排血功能。临床处理 与心脏停搏相似。
精品PPT
实施心肺复苏指征
• 临床上患者出现神志模糊或消失、突然晕厥、抽 搐、心动过缓、血压突然下降、呼吸停止等临终 状态即行心肺复苏。
轻拍并问”你怎么了?或你还好吗?” 判断神志意识是否存在
精品PPT
心肺复苏(CPR)
. 心肺复苏的3个关键步骤(CAB)
. C(Circulation)胸外按压 . A(Airway)开放气道 . B(Breathing)人工呼吸
• 1、关键步骤是胸外心脏按压和除颤 • 2、缩短通气的延误 • 3、鼓励院外施救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4、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和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 存活率相近
精品PPT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1、首先判断: ⑴ 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⑵ 是否昏迷、呼吸正常吗? 2、呼救与摆放体位: ⑶ 确定昏迷立即呼救
⑷ 摆放仰卧体位,解开上衣 3、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⑸ C胸外按压
⑹ A开放气道 ⑺ B口对口人工呼吸 4、如果现场有AED: ⑻ 必需尽快实施电除颤
精品PPT
精品PPT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
操作方法
病人水平仰卧在硬板床或地面上。
抢救者站立或跪在病人一侧。
按压方法:抢救者一只手的掌根部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
界处,另一只手叠放其上以使双手平行,抢救者手掌根部的长轴
应放在胸骨的长轴上,手指离开胸部。肘固定,臂伸直,两肩与
手垂直,以使每次胸部按压的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胸骨应下压
5cm以上,下压后完全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正常位置,但手不要离
开胸壁,放松与下压时间相同,各占50% (按压有效周期即按压周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白金 时间1分钟内,
精品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 心搏完全停止 • 室颤 /无脉性室速 • 无脉性电活动
精品PPT
A
B
C
D
A.Normal Sinus Rhythm. B.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 Asystole
精品PPT
室颤
美国AHA为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 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精品PPT
心搏骤停临床表现
• 心搏骤停的预兆征象: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出现 烦躁不安、血压骤降;严重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出现叹息样呼吸及临终前潮式呼吸等。
• 心搏骤停的临床征象: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 脉搏动消失,面色苍白或紫绀,出现不规则呼吸、 喘息甚至呼吸停止等表现。
精品PPT
评估意识
1. 拍打双肩双耳呼叫(判断有无反应)(重呼轻 拍);
2. 看胸廓有无起伏; 3. 无意识无呼吸立即拨打120,启动EMS,找到AED 4. 急救医生没有到达之前摆放患者为仰卧位,并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不超过10秒钟) 总结:一看、二唤、三呼、四摆。
由第一目击者实施。
精品PPT
判断阶段
• 判断有无反应、呼吸和循环。考验急救人员的反应 能力,要求非常迅速 。
• 如患者无反应,启动EMS系统,如有2人,1人实施 CPR,1人迅速求救并尽早获取AED。
• 只有经过准确的判断后,才能接受更进一步的BLS
精品PPT
在10秒钟内判定心搏骤停
1.在心血管急症病人发病的最初几秒钟,来确定 其是否有脉搏,确实很困难,专业急救人员中至少 有35%的人会出现判断错误。 2.新指南推荐胸外按压之前,只需察看呼吸、对刺 激的反应和其他循环体征,要求在10秒内完成。
心肺复苏(CPR)
精品PPT
心肺脑复苏 ( 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是对心搏骤停所致的全身血 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所采取的旨 在恢复生命活动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急 救措施的总称。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 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 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CPR是针对骤停的心 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
精品PPT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精品PPT
时间就是生命-早CPR
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
精品PPT
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
心跳骤停后,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6小时----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精品PPT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
• 心源性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 肺栓塞 • 突然的意外事件 • 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 •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 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操作中的意外事件 • 麻醉意外
精品PPT
心跳骤停的定义
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跳骤停的定义也不 完全相同。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 即为心跳骤停。
黄金时间4分钟, 白银时间4-8分钟, 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精品PPT

早期呼救 早期CPR

早期除颤(AE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
早期呼救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精品PPT
心肺复苏指南中年龄的划分
成人: ≥ 8岁 儿童: 1~8岁 婴儿:<1岁 新生儿:出生后第1小时,还未离开医院的新生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