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里绽出的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宁新路《皱纹里绽出的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宁新路《皱纹里绽出的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皱纹里绽出的花宁新路①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

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

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

②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

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出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

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

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③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

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

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

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

”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

④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了。

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30岁时照的。

母亲不丑,而且30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6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

她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打雕刻的。

⑤我们姐弟6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

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

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

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菜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⑥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

这粥“奶”,她舍不得吃一口。

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

3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

语文四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二)(含答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二)(含答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二)(含答案)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理解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

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

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

据说,全世界的众多人口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

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

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

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有删改)1.人的皮肤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不包括()A.表皮B.真皮C.指纹D.皮下组织2.“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

”读完这句话之后,乐乐仍不明白箕形纹的样子。

要解开这个疑惑,乐乐可尝试的方法是()①请教老师或同学。

②上网查找“箕形纹”的图片。

③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簸箕的形状进行推测。

④伸出手指,对照文字描述,看看能否找到与文字描述相近的指纹。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的指纹,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都会不相同。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入学语文适应性练习(满分:150分;考试时间:80分钟)班级姓名座号一、积累与运用(55分)1、古诗文默写(30分,每空2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7)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8)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9)远远围墙, 。

(秦观《行香子》)(10)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11)不以物喜,。

……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12)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5分)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经历惊心动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③陆在火星表面。

这是甲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令世界乙。

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④结着中国航天人卓.⑤越创新的智慧。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

再接再 , 丙,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发展与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根据拼音为①②⑥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③④⑤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12分)① (A.跋B.拔) ② (A.魂B.魄) ③(A.zhē B.zhuó)④ (A.nín B.níng) ⑤ (A.zhuō B.zhuó) ⑥ (A.厉B.励)(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2024年统编版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统编版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成语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请根据下列成语,写出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荀子·劝学》)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táng chén()(2)qiān jūn()(3)shū yú()(4)zhēng zéng()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5、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1)拼凑(pīn còu )(2)因地制宜(yīzhì yī jì )(3)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李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 等待是一种美好的心情,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D.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同学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天下云集响应B. 风吹草低见牛羊C.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 野芳发而幽香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3题。

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风拂过,天空愈发明净,仿佛一块无瑕的蓝宝石。

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缭绕下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水墨画。

站在湖边,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湖水与天际融为一体,仿佛天地间只余下这澄净的颜色。

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水纹,如同是大地上的美CHO,唤醒了沉睡的水底世界。

微风轻拂,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与远方的天空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五)(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分析人物形象【常考题型】1、阅读全文,请概括某人的性格特点(特征)。

2、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答题技巧】: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例题精析】例、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勇敢的奥德赛“我马上就回来,亲爱的。

我不在你行吗?”脆弱的老太太问她丈夫。

她站在门口,喘着粗气。

“我会没事的。

”她丈夫坐在轮椅里回答。

他的声音听起来就跟他身体看起来一般虚弱。

他的身体消瘦,全身都是癌症。

“很抱歉,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老太太打开前门。

一阵冬季寒风将干枯的落叶吹到门廊里,让她感到心寒。

他们那小院子里的那单独的一棵树显得疲惫和骨瘦如柴。

她被寒风吹得直咳嗽,但她仍然往前走。

走下楼然后穿过门前行车道让她已经让她筋疲力尽。

她使劲拧开车门,“扑通”坐到凹背座椅上。

她呼吸急促,她想打电话叫救护车,不准备自行驾车去看医生。

但经过几分钟的休息,她感觉好多了。

她丈夫自己推着轮椅来到了窗前,关切地望着她。

一根鼻管给他那顽童面孔增光不少,老太太想,要是能够深深地吸上一口他的氧气,那该是多么奇妙。

她觉得好多了,能够继续前行了,所以就向她丈夫挥挥手。

他用手按在他那干枯的嘴唇上,给了她一个小小的飞吻,她就驾车离开了。

到医院的行程花了30分钟。

靠近入口处的停车位全都停满了坚固的SUV车和明亮的小轿车。

她能够找到的最近的停车位已经是在很远的位置了,她担心她的肺是否能够承受得了。

她像一位潜水员那样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然后才穿过碎石路面。

她终于走到接诊处,气喘吁吁地挂号登记。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语段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 ________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________无情 ________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A. 贫瘠又尽管但B. 贫穷还因为所以C. 贫困却虽然但D. 贫乏而也许但【答案】A【解析】第一处贫瘠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贫乏贫穷缺少不丰富此处语境形容山石不肥沃植物那一生存“贫瘠”更符合语境第二处“被环境规定着”与“被环境改变着”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并列连词“又”第三四处“规律无情”与“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之间是转折关系“虽然……但”与“尽管……但”都是转折但“虽然”是确认事实如此而“尽管”则是包含了最大可能的所有情况隐含即使将最大可能的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也不能出现预期的结果具有让步连词的关联含义此处“规律无情”就是最大可能的情况应选“尽管……但”故选A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很丰富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己B. 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象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C. 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D. 物侯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侯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答案】C【解析】A项“己”应写为“已”B项“象”应写为“像”D项“侯”应写为“候”故选C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遇到问题他总是不求甚解一定要弄清来龙去脉不解决决不罢休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答案】B【解析】A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不符合语境C项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4.下列画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雁顺着弯曲(qū)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B. 容不得束缚(fù)容不得羁绊(jī bàn)容不得闭塞(sè)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C. 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ǎi)途的寒冬D.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xī)大浪【答案】C【解析】C项“风雪载途”的“载”意思是“充满(道路)” 应读“zài”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 错的画“×”(1)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的情感《黄河颂》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曹京平《土地的誓言》让我们感受作者为了土地而奋斗的爱国之情《木兰诗》更是塑造了一个勇敢、刚毅、不慕名利、爱国爱乡的女英雄形象()(2)《老王》一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普通人形象讴歌了“老王”的人性美()(3)《老山界》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答案】(1)√, (2)√, (3)×【解析】(1)说法正确(2)说法正确(3)“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说法错误《老山界》这篇文章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6.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她一出场就光彩照人矫揉造作的舞姿更是迎来了全场的喝彩声B. 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师生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C. 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你的入党申请已经得到批准了”D. 王维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得益彰堪称世间一绝【答案】A【解析】A项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成语含贬义不符合此处褒义语境使用错误B项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符合语境C项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A7.下列各句中画线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B.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C.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D. 喧闹声渐渐地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沼泽再次成为迷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答案】D【解析】D项“迷漫”应改为“弥漫”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8.(2)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3)《礼记》中【甲】【乙】两个片段的观点和理想境地是否仍适用于今天?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A. 不知其旨也旨味美教然后知困困困惑B. 教学相长长推动促进学学半学教导C. 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选贤与能与赋予D. 男有分分职分职守盗窃乱贼而不作贼害人【答案】C【解析】(1)C项句意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亲父母句意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与通“举” 推举【答案】(2)①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解析】(2)①知知道然后这样以后反反思②恶憎恶藏私藏【答案】(3)示例适用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正是如今课堂上的“对学”——自己教同学不仅能帮助他人而且能提升自己大同社会是阶级的最高理想境地与现如今的中国梦”有相似之处社会亲如一家路不拾遗都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向往、愿望【解析】(3)【甲】文阐明了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乙】文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天下为公” 据此结合现实生活来谈言之有理即可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 (1)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B. 颔联写了大宋危在旦夕的形势和诗人的坎坷身世写此诗后22天设在崖山的南宋流C.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D.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10.(2)试分析第⑤段“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和“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中“尴尬”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0.(3)结合你对文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对文章结尾处“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这个句子的理解A. 文章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线索B. 文中的父亲买鱼给母亲治病为了省钱可以蹲上两个钟头可见他是一个有智慧、也很节俭的人C. 文中的医生故弄玄虚让父亲找一些奇怪的药引给母亲治病但是父亲却相信足见他对亲人的爱D. 这篇文章通过写父亲蹲着等鱼断气是为了表现卖鱼人的善良【答案】A【解析】(1)B项“有智慧”错误父亲蹲着等鱼断气是为生活所迫并非“有智慧”C项“故弄玄虚”错误医生的药方是有效的母亲最后消肿了D项“是为了表现卖鱼人的善良”错误是为了表现亲情和爱故选A【答案】(2)因为父亲总是“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 却不买鱼鱼贩对此感到疑惑而尴尬父亲“见我在他身边蹲下” 而“尴尬地对我笑笑” 这里体现了父亲因生活的窘迫而流露的无奈【解析】(2)结合文章中“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可知鱼贩尴尬的原因是因为父亲一直盯着他的搪瓷盆子却丝毫没有买鱼的意思鱼贩对此感到十分的不解因而尴尬而父亲尴尬的原因是无钱购买活鱼、不得已蹲守“黑市” 等鱼断气才买这本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却正好被自己的儿子看见表明了此时父亲因生活的窘迫而流露的无奈【答案】(3)①尽管当时条件恶劣家庭经济拮据但父亲顾家爱母亲一家人和谐相亲相爱②“黑市”上鱼贩对“我们”的帮助让“我”感到心暖③母亲病好了这让“我们”内心很高兴【解析】(3)结合全文内容可知“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中的“滚滚寒流”实际上是指那个年代物质高度匮乏家中经济条件不好而母亲又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中的“微微暖气”指的是父亲很顾家很爱母亲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天天冒着严寒去黑市等着买刚咽气的鱼“我”后来接替了生病的父亲蹲在黑市买刚咽气的鱼“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结合第⑨段“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可以看出当时黑市的鱼贩也对“我”很照顾“微微暖气”也指他们仗义、善良的行为结合第⑩段高兴和温暖“滚滚寒流”和“微微暖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家庭的温馨和人性的温暖11.(1)阅读全文概括银杏树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形象11.(2)结合上下文内容试分析第⑧段白果既然是苦的孩子为何还要想念、惦记白果11.(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1.(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树”为标题的理解【答案】(1)春枝叶舒展生机勃勃夏消暑养人浓阴避暑秋硕果累累丰收喜人冬枯老嶙峋叶片寥寥【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然后确定答题范围结合相关语句进行概括根据第③段中“银杏的枝丫耐着性子一点点地舒展长成了伞盖枝繁叶茂叶子一片挨着一片像是四季的旗风来时可以听到一棵树的涛声”可概括出银杏树在春天是枝叶舒展生机勃勃的根据第④段中“盛夏银杏树是养人的在暑热消散的黄昏一张竹榻几碟小菜一碗凉粥似乎是夏天最惬意的记忆” 以及第⑤段中“风里飘飘摇摇落下一片银杏深绿色夕阳下却有金边小孩子不懂一叶知秋只笑吟吟地捏着叶柄拿叶子把眼遮住偷偷地望着天边的火烧云”可概括出银杏树在夏天是消暑养人浓阴避暑的根据第⑥段中“终于入了秋下了桂花雨银杏果已经黄澄澄了像一簇一簇的金橘煞是可爱”可概括出银杏树在秋天是硕果累累丰收喜人的根据第⑦段中“日光在银杏叶上驻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冬季来了树枝老枯嶙峋叶片寥寥”可概括出银杏树在冬天是枯老嶙峋叶片寥寥的【答案】(2)因为白果包含着阿婆对孩子温暖的爱孩子想念、惦记白果的同时也是在想念、惦记阿婆表达了孩子对阿婆的感念之情【解析】(2)解答此题可结合上下文理解分析第⑦段写到“孩子吃得香阿婆总是念叨‘只吃七个啊’ 孩子悻悻的央求阿婆再吃几个阿婆笑阿婆老了啊多吃不妨的” 由此可以看出白果包含着阿婆对孩子温暖的爱第⑧段写到“白果是阿婆唯一不会让孩子多吃的东西它是记在心里的味道可以感念一辈子”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想念、惦记白果的同时也是在想念、惦记阿婆因此白果虽是苦的但孩子还是会想念、惦记白果表达了孩子对阿婆的感念之情【答案】(3)运用细节和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小孩子吃刚出灶膛的白果时的动作、神态等刻画了孩子天真、活泼、兴奋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白果的喜爱之情【解析】(3)阅读画线句可知句中“哈”“剥”“抓”“拿”运用了动作描写“又烫得手抓耳朵不长记性又去拿几个回合下来”运用了细节描写这两处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孩子吃刚出灶膛的白果时的动作与神态刻画了孩子的天真、活泼与兴奋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白果的喜爱之情【答案】(4)①“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意为银杏树陪伴了孩子们度过漫长的童年岁月是记忆里的重要部分以此为题增强抒情味道②“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展开叙述③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香”为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4)解答此题可结合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分析理解通读全文可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 即银杏树陪伴孩子们度过了童年岁月是孩子们记忆中非常重要的意部分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作为文章的标题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文章围绕“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展开叙述“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是文章的线索另外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槐()穗()lǒng()罩 líng()仃12.(2)文段中有一词有错别字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12.(3)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将文段中画线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12.(5)结合语境分析文段中画线词语“察言观色”的意思【答案】(1)huái, suì, 笼, 伶【解析】(1)“槐”读作“huái” “穗”读作“suì” “lǒng 罩”的“lǒng”写作“笼” “líng 仃”的“líng”写作“伶”【答案】(2)好象, 好像【解析】(2)“好象”应写作“好像”【答案】(3)通感, 拟人【解析】(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一句中“香气”原本是嗅觉这里说成“是浅紫色的” 换成是视觉的范畴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一句中“察言观色”“试探”等词赋予紫藤萝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4)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解析】(4)肯定句改为反问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应为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答案】(5)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指揣摩别人的心意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解析】(5)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结合文段中“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可知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

(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回忆齐白石先生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

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

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

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

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

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

”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

”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

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齐老是很重情义的。

2024年黑龙江省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黑龙江省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黑龙江省语文初二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藏(zhù)惬意(xiá)粗犷(guǎng)B. 惬意(qiè)镌刻(juān)字帖(tiě)C. 镌刻(juān)贮藏(chǔ)字帖(tiè)D. 贮藏(zhù)惬意(qiè)字帖(tiè)答案: D 解析:在此选项中,“贮藏”的“贮”读作“zhù”,“惬意”的“惬”读作“qiè”,“字帖”的“帖”在古代书法中通常读作“tiè”。

其他选项中的读音均有错误。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A. 历害颠簸浩瀚B. 辨别撕杀妥贴C. 沧桑书籍震撼D. 蔓延狡辩防碍答案: C 解析: A项中的“历害”应为“厉害”;B项中的“撕杀”应为“厮杀”,“妥贴”应为“妥帖”;D项中的“防碍”应为“妨碍”。

而C项中的所有词语书写均正确无误。

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挑剔(tiāo)纤尘不染(xiān)B. 纷纷(fēn)蜿蜒(wān)淋漓尽致(lín)C. 纷飞(fēn)蜿蜒(wān)淋漓尽致(lǐn)D. 炽热(chì)挑剔(tiāo)纤尘不染(xiǎ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A项中“挑剔”的“挑”应读tiāo;C项中“淋漓尽致”的“淋”应读lín;D项中“纤尘不染”的“纤”应读xiān。

故选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贯长虹恣意妄为息息相关B. 气冲斗牛恣意妄为稍纵即逝C. 气冲牛斗恣意妄为稍纵即逝D. 气冲牛斗恣意妄为稍纵即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

A项中“气贯长虹”的“虹”应写作“虹”;B项中“气冲斗牛”的“斗”应写作“牛”;D项中“稍纵即逝”的“稍”应写作“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各题。

皱纹里绽出的花
①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

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

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

②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

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出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

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

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
③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

母亲那时 50 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

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

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

”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

④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了。

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 30 岁时照的。

母亲不丑,而且 30 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 6 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

她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
打雕刻的。

⑤我们姐弟 6 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

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

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

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菜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⑥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

这粥“奶”,她舍不得吃一口。

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

3 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

从她生我 3 年后的照片看,母亲比之前衰老了十多岁。

⑦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

父母不认字,但他们深知养孩子的责任,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

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前的家乡,这个愿望是非常高大上的。

⑧为实现这个愿望,父母亲拖着病体日夜劳作抚养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 6 个都上了学。

后来,因家里极度贫穷,除了姐姐主动辍学充当了母亲的帮手外,我们兄妹 5 人都上了学,也读到了大学。

村里常有人夸我母亲:“杨菊英你真行,宁可苦死自己,也要让孩子念书!”
⑨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也许是我对母亲的艰辛理解得太深,我总怕端详她的脸,那日渐粗深的皱纹,让我看一眼就酸楚落泪。

偶尔瞅那“沟壑”,我努力寻找答案:这纵横交错的道道皱纹,哪一道
是因为我而被“刻”上去的?哪一道是因我吮吸她的乳汁而干枯
的?我这样联想母亲的皱纹,除了痛楚,便是愧疚。

⑩皱纹是生命燃烧后的残留,母亲脸上这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残留”,难道在摧灭她的生命之灯?每当这样想,总让我揪心伤痛。

81 岁的母亲重病后,蚯蚓般的皱纹由深变硬,看一眼就让人心如刀绞,我怕这无情的皱纹把母亲带走。

⑪如今,母亲已离我远去,留在我心里的是那张笑起来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

3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第①段有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B.作者的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大爱无疆的母亲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C.本文第②段以令箭荷花反衬母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甘愿牺牲自己,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

D.母亲脸上的皱纹是因苦难的生活和为抚养6个孩子长大并成才而“刻”上去的。

32.“我”观赏令箭荷花时,令箭荷花带给“我”哪些美丽和哀伤?请简要概括。

3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表达的效果。

“母亲那时 50 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


34.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答案】
31.AC
32.美丽: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令箭荷花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干瘪、丑陋。

33.用了拟物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角、嘴部的褶皱深、粗、多且无序。

深刻表现了母亲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摧折,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34.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母爱比作花,点明文章主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我” 对慈母无限的爱和无尽的牵挂,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