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
第2章---第1节

3.函数的表示
(1)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 、 图象法 和列表法. (2)如果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 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 分段函数 .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菜
单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网 络 构 建 · 览 全 局 策 略 指 导 · 备 高 考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菜 单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网 络 构 建 · 览 全 局 策 略 指 导 · 备 高 考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尝试解答】
2+x-x2>0, (1)f(x)有意义,则 |x|-x≠0.
-1<x<2 解之得 ∴-1<x<0, x<0 ∴f(x)的定义域为(-1,0).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1 (1)(2011· 广东高考)函数 f(x)= +lg(1+x)的定义域是( 1-x A.(-∞,-1) C.(-1,1)∪(1,+∞) B.(1,+∞) D.(-∞,+∞)
x
)
(2)在本例第(2)题,把“求函数 f(2 -2)的定义域”改为“求函数 g(x)= f2x 的定义域”. x-10
网 络 构 建 · 览 全 局 策 略 指 导 · 备 高 考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x,x≤0, 3.(2011· 浙江高考)设函数 f(x)= 2 若 f(α)=4,则实 x ,x>0,
数 α=(
) B.-4 或 2 D.-2 或 2
A.-4 或-2 C.-2 或 4
1+x>0, (1)由题意知 解得 x>-1 且 x≠1, 1-x≠0,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减ɪɪ期—减ɪɪ末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细胞膜中部凹陷分裂,细胞一分为二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4、变形期(对于雄性个体而言) 发生了什么? 任务:出现尾巴和顶体
最终,得到4 个精子,但只 有2种类型
精细胞 精子
减数分裂视频 (视频1)
五、减数分裂—卵细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与精子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如:P19
此时,每个细胞中 还有同源染色体吗?
没有
3、减ɪɪ期—减ɪɪ前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说明:减数ɪɪ分裂过程与 有丝分裂过程是相似的。
次级精母细胞
3、减ɪɪ期—减ɪɪ中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次级精母细胞
3、减ɪɪ期—减ɪɪ后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细胞中部开始凹陷,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
即同源染色体分开时
2、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 二,两条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减数分裂过程中,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时向两极移动
精细胞
六、受精作用
精子的顶体是特化的溶 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 类,能够溶解卵细胞的 外被,产生孔道,使精 子进入卵细胞
顶体 核 线粒体鞘 中央微管
精子
放射冠(最靠近透明带的 一层颗粒细胞)
卵细胞
透明带(保护卵细胞,阻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大洋和大洲课件(共43张PPT)

温故而知新
陆
大陆(半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洲
地
(七大洲)
岛屿(群岛)
地
球
海(海峡 运河) 海
洋 洋(四大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
大洲和大洋
1
地球?水球?
22
七大洲
3
四大洋
七大洲的位置
七大洲的位置
赤道
西半球
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有哪些大洲? 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的有哪些大洲? 大陆主体部分在西半球的有哪些大洲? 大陆主体部分在东半球的有哪些大洲?
德雷克海峡
地中海2
1 直布罗陀 海峡 红海4 C
B A 3 苏伊士运河
G
6 白令海峡 7 巴拿马运河
5马六甲
海峡
D
F
8 麦哲伦海峡
E
9 德雷克海峡
图中数字分别是什么地理事物?
对比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沟通的大洋
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大西洋
连接的大洲
亚洲、非洲
所属国家
埃及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大西洋 北美洲、南美洲 巴拿马
比对南美洲和非洲:
非洲
南美洲
七大洲面积大小比较: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找一找:各大洲的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各大洲的分界线
四大洋的位置
四大洋的大小比较:
单位:平方千米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经济法-练习-第二章-第1节-劳动合同(1)备课讲稿

第二章1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合同订立原则的有()。
A.公平原则B.平等自愿原则C.协商一致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2、【判断题】甲公司招用王某时,要求其缴纳600元的工作服押金,甲公司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3、【多选题】某化妆品公司招聘了10名销售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缴纳300元的制服押金,等员工离职时再予以返还。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对化妆品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该公司限期返还押金B.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处以500元的罚款C.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处以2000元的罚款D.如果该公司的行为给员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4、【单选题】2013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一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当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B.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C.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D.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5、【单选题】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陈某于3月5日正式上班,4月1日过了试用期,4月15日领取工资。
甲公司与陈某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为()。
A.3月5日B.3月1日C.4月1日D.4月15日6、【多选题】张某2010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公司应与张某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7、【单选题】2013年3月12日,吴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每月领取工资2000元,直至2014年2月12日甲公司方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2章 第1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
□15
____破__坏____。
(3)搬运作用:风化或 □16 __侵__蚀____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学习思路
(1)两个观点:一是变化的观点,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 变化之中;二是综合的观点,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 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再塑造。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3)相互关系: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要侧重相互“关系”, 地表形态影响交通、聚落分布等人类活动,人类在活动中也对地表形态 产生深刻的影响。
程。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限时训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名师助学】
小拓展: 认识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 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第2章-第1节脂肪烃-第1课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化学性质的比较 烷烃 烯烃 CnH2n(n≥2) 乙烯(CH2===CH2)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通式 代表物 结构特点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2.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①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和卤化氢。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 光 为:CH3CH3+Cl2――→CH3CH2Cl+HCl。
2.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特 点及烯烃的顺反异构。 3.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解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第2课时 对流层课件 浙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温度高达1 000 ℃以上,但在其中
运行的人造卫星却不会被烧毁,这主要是因为( C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摩擦
B.卫星在其中高速运行,但由于大气稀薄,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与摩擦产生的热量有
限
D.卫星的温度恒定,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D.低纬度地区高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高空气温低
9.(4分)制冷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上半部分墙上的主要
原因是( C )
A.人不容易碰到,安全
B.节省空间
C.利于形成对流
D.一种习惯
10.(4分)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 变,云、雨、雪、雷电 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3.对流:由于温度较高的气体(或液体)的密度较小 ,使得 温度较高的气体(或液体 上升 ,温度较低的气体(或液 体)下沉 ,称为气体(或液体)的对流。 4.大气对流运动:在大气中,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 运 动,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 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对流层 5.(4分)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6.(4分)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对流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B.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对流层占大气质量的1/4 D.其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高中地理必修一 2 第2章第1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含答案)

第5课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够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知识点01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在传播的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
3,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
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4,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
5,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截留。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知识拓展】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某一高度会出现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目标导航知识精讲逆温现象使大气垂直对流运动受阻,主要影响有:成雾、大气污染、影响航空【即学即练1】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①太阳辐射B.②地面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D.④削弱作用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C【分析】1.图示表示大气受热过程,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正确;太阳辐射穿过大气会被大气削弱,则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误。
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向外辐射能量则③表示地面辐射,C错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向外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错误。
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
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
【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答案】 A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B.变质岩和沉积岩
C.岩浆岩和变质岩D.沉积岩和变质岩
【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岩的一种;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
【答案】 C
(2012·长沙高一检测)地壳中的矿物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能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A.玄武岩B.花岗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4.下列岩石中,其“前身”是页岩的是()
A.石英岩B.板岩
C.大理岩D.片麻岩
【解析】第3题,一般来说,形成越早的沉积岩埋藏越深,位于下层,且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因此沉积岩可以反映岩层形成的时间和环境。
第4题,由页岩变质而形成的是板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的,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后形成的,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答案】 3.D 4.B
5.在野外鉴别常见矿物的简易方法主要是通过肉眼和简单工具识别矿物的下列哪些特征()
①透明度②化学成分③光泽④颜色⑤晶体形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析】在野外鉴别矿物,不仅要看颜色、光泽、透明度、晶体形状,还应结合简易工具如小刀等大致确定矿物硬度。
化学成分用肉眼和简单工具不易得出。
【答案】 C
6.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B.板岩
C.玄武岩D.大理岩
【解析】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
【答案】 D
已知下图③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读图,回答7~8题。
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①②表示外力作用,③④表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图中c代表的是岩浆岩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8.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a B.b C.c D.d
【解析】第7题,图中a是变质岩,b是沉积岩,c是岩浆岩,d是岩浆,①表示岩浆上升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①③④属于内力作用。
此图表示的是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以形成变质岩。
第8题,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
【答案】7.C8.B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9~10题。
9.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C.④D.⑤
10.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B.Ⅱ——③
C.Ⅲ——⑤D.⑥——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
图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
第9题,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
第10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
【答案】9.D10.A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11~12题。
11.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2.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解析】第11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石英岩是砂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第12题,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不能形成其他类岩石,故B、D两项错;另一方面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其他类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故A项错。
【答案】11.D12.C
二、综合题
13.(2012·重庆高一期末)读岩石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A、B、C三类岩石中,各举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在A、B、C三大类岩石中,可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
(4)图中数码所表示过程的含义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岩石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相关内容。
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C表示岩浆岩,D表示喷出岩,B表示沉积岩,A表示变质岩。
同时要明确各类岩石的实例及特征。
图中①表示外力作用,②表示变质作用,③表示重熔再生(高温熔化),④表示冷却凝固。
【答案】(1)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
(2)大理岩(或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砂岩(或页岩、石灰岩、砾岩)花岗岩(或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3)B(4)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高温熔化)冷却凝固
14.青岛某中学学生利用国庆假期去野外进行岩石考察,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岩石的图片(如下图)。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云南石林②印度泰姬陵
③黑龙江五大连池④湖南张家界红色地层⑤青岛崂山“怪石”
(1)①图中的岩石是__________岩,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该岩石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
(2)纯白而致密的大理石又称汉白玉。
泰姬陵就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
汉白玉按成因属________岩,它是在________条件下,由________岩变质形成。
因其色泽美观,被广泛用作________和装饰材料。
(3)去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同学带回了不少五大连池中的岩石,这些岩石大部分都有气孔构造,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4)湖南张家界红色地层中的岩石最有可能是______岩(成因类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的岩石________成因与其相似。
(5)青岛崂山“怪石”主要是岩浆岩中的__________岩,因其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化,常呈现圆滑而巨大的岩石形态。
该岩石中的矿物颗粒大,易辨认,常见的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三种)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眼”。
①图中的岩石为石灰岩,其主要成分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
②图中汉白玉是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形成的变质岩。
③图中的五大连池是岩浆穿过沉积岩喷出地表形成的火山的火山口,因而其中的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等);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凝固,其内部的气体来不及散发,而形成了气孔构造。
④图中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而为沉积岩。
⑤图中的岩石多为球形巨石,岩体为一整体,判断为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答案】(1)石灰CaCO3烧制石灰(2)变质高温高压石灰建筑
(3)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其内部的气体来不及散发,便冷凝形成了气孔。
(4)沉积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①(5)花岗(侵入)
石英长石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