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判断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
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
x 3.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
答案
知识归纳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热
大气的受
冷热不均引
力
热过程
起大气运动
环
流
探究重点
TAN JIU ZHONG DIAN
3.判定A、B之间的气压上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上下与等压面凹凸有何对应关系? 答案 白天:A气压低、B气压高;夜间:A气压高、B气压低。同一水平面上,等压 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4.比照海陆间白天与夜间风向的差异。 答案 白天,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间,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为陆风。
1.说出白天与夜间A、B代表的陆、海近地面气温上下状况,并解释原因。 答案 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夜间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原因是与海 洋相比,陆地吸热速度和散热速度快。 2.在图中画出各点之间的垂直气流和水平气流。 答案 绘图略。(白天:B→A、A→A1、A1→B1、B1→B;夜间:A→B、B→B1、 B1→A1、A1→A)
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
04
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 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 (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读图完成1~2题。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 天气,日较差较大,如图中B地。
第二章(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银行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
支付结算的种类,包括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两类。
票据结算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结算方式;非票据结算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信用卡等结算方式。
(支付结算的主体为:银行、单位、个人)(二)支付结算的特征支付结算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支付结算办法》第六条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表明,支付结算与一般的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行为不同。
(支付结算:广义的包括现金结算,狭义的支付结算仅指票据结算)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所谓要式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依照一定形式进行的行为。
如果该行为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即为无效。
《支付结算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为了保证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以使其业务正常进行,中国人民银行除了对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格式有统一的要求外,还就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作出了基本规定。
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银行在支付结算中是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因此,银行只要以善意且符合规定的正常操作程序审查,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第二章 第一节 烷烃-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件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结构简式
CH4 CH3CH3 CH3CH2CH3 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碳原子的 杂化方式
ClCH2CH3 CH3CCl3 Cl2CHCHCl2
HCl
ClCH2CH2Cl ClCH2CHCl2 Cl3CCHCl2
CH3CHCl2 Cl3CCH2Cl Cl3CCCl3
5、化学性质 常温下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KMnO4(H+)等强氧化剂反应,
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
结构简式
常温下状态 熔点/℃ 沸点/℃
CH4 CH3CH3 CH3CH2CH3 CH3CH2CH2CH3 CH3(CH2)3CH3 CH3(CH2)7CH3 CH3(CH2)9CH3 CH3(CH2)14CH3 CH3(CH2)16CH3
气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固体
-182 -172 -187 -138 -129 -54 -26
或-C6H5,乙烯基:-CH=CH2
丙烷(CH3CH2CH3)分子中有两组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因
此丙基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CH2CH2CH3 正丙基
—CHCH3 CH3 异丙基
二、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1) 1-10个C原子的直链烷烃:称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烷;
(2) 碳原子数大于10时,用实际碳原子数表示:如:C11H24 称为十一烷; (3) 带支链的烷烃:用正、异、新表示。
第二章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 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 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 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 正的出路
呼唤着新的革命理 论的诞生——新民 主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 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 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 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前言
在一个东方大国要进行革命,面对的问题: 进行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谁领导这场革命?革谁的命? 如何进行革命? 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实现什么目标?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依据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教学目标
Jiao xue mu biao
01
02
03
知识目标
①新了解和掌握新民主 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 内容及意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重大成果。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开始了对中国名族复兴的 索,《公车上书》:万国之势,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小变仍亡。
4、资产阶级运动——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历史表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 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 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 的历史任务,都不能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 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A. 0,
5 2
C. -
1 2
,2
B.[-1,4] D.[-5,5]
(2)已知函数y=f(x2-1)的定义域为[- 3, 3],则函数y=f(x)的定义域为
.
答案 (1)C (2)[-1,2]
解析 (1)∵函数y=f(x)的定义域为[-2,3],
∴-2≤2x-1≤3,即- 1 ≤x≤2,
2
即函数y=f(2x-1)的定义域为
x2
D.f(x)=x,g(x)=
x
教材研读 栏目索引
4.函数f(x)= 2x -1+ 1 的定义域为 ( C )
x-2
A.[0,2)
B.(2,+∞)
C.[0,2)∪(2,+∞) D.(-∞,2)∪(2,+∞)
教材研读 栏目索引
5.已知f
1 2
x-1=2x-5,且f(a)=6,则a等于
(
A
)
A. 7 B.- 7
|
1 2
a
N*
,B=
b
|
b
1 n
,n
N*
,对应关系f:a→b,b=
1
;
a
③A={x|x≥0},B=R,对应关系f:x→y,y2=x,x∈A,y∈B;
④A={x|x是平面α内的矩形},B={y|y是平面α内的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矩形都
对应它的外接圆.
其中是从A到B的映射的为 ( B )
A.①③ C.①④
考点二 函数的定义域
命题方向一 具体函数的定义域 考法一 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定义域 典例2 (1)函数f(x)= x 1+lg(6-3x)的定义域为 ( C ) A.(-∞,2) B.(2,+∞) C.[-1,2) D.[-1,2] (2)(多选)若函数y=x2-4x-4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8,-4],则实数m的值可能为
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一节-发热

减少衣物
适当减少衣物,有助于身体散 热,但要注意避免受凉。
药物降温的方法
01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口服退烧药
根据医生建议,口服适当 的退烧药,如布洛芬、对 乙酰氨基酚等。
直肠给药
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如 使用退热栓剂,以达到降 温的效果。
静脉输液
在严重发热的情况下,可 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的方 式给予降温药物。
01
什么是发热?
02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03
发热的机制是什么?
04
如何治疗发热?
THANKS
感谢观看
产热和散热的过程
产热
人体通过氧化代谢产生热量,主要在肝脏和骨骼肌中进行。
散热
人体通过皮肤、呼吸、排泄等方式将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到 外界环境中。
发热的生理反应
01
02
03
发热时,人体会通过一 系列生理反应来调节体 温。
增加产热:体温升高时, 人体代谢率增加,产热 量增加。
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 缩,汗腺分泌减少,导 致散热减少。
注意事项和误区
避免过度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使用过量可能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应严格按照医生建 议的剂量使用。
不推荐使用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可能导致皮肤过敏、酒精中毒等风险,不推荐使用。
避免使用冰敷
冰敷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影响散热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04
预防发热的措施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 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以维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 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 微生物感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则由炎症、自身 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讲 动与静【知识点一】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经典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星光闪闪C .寒来暑往D .海水奔腾E .春风拂面F .心潮澎湃G .五四运动H .火箭升上天空【习题精练】1. 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心情激动B .铁生锈C .月亮升上天空D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二】参照物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把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要点:(1)被选择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认为是静止的;(2)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2.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方法如下:变化运动不变静止A研究对象B 参照物判断A 相对于B 位置变化情况月光下散步,月亮跟着我们走吗? 地球的板块运动,造就了高山湖泊地球自转【经典例题】例1. 在关于参照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为参照物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为参照物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D .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例2. 位于沿江大道旁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例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图1所示,若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__的,以 “轻舟”为参照物,猿是________的, 山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例4. 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______的。
第二章 第一节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P8:2-1
课后知识扩展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投影图
1、正投影图 2、透视投影图 3、标高投影图 4、轴测投影图
1、正投影图
运用正投影法使形体在相互垂直的多个投影面上得到投影 ,然后按规则展开在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图为正投影图。
特点:作图简单,便于度量和标注尺寸,工程上应用最
多,但无立体感。
OZ轴 --- VW (3)原点
O ---原点
V X
Z
OW H
Y
2、形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 将形体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
影面投影,则形成了形体的三面投影图。
三面投影图: 正面投影图 水平投影图 侧面投影图
3、三面投影图的展开
—— 规定正面V不动,将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
第二章 投影与正投影图
第一节 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的形成
成影现象
光源——投影中心 光线——投影线 光线的射向——投影方向 投影的平面——投影面 投影物体——形体
构成影子的内外轮廓称为投影。 用投影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分类
2、透视投影图
运用中心投影的原理绘制的具有逼真立体感的单面投影 图称为透视投影图,简称透视图。它具有真实、直观、有空 间感且符合人么视觉习惯的特点,但绘制比较复杂,形体的 尺寸不能在投影图中度量和标注,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仅
用于建筑及室内设计等方案的比较及美术、广告等。
3、标高投影图
标高投影图是标有高度数值的水平正投影图,在建 筑工程中常用于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地形、地貌。作图 时,用一组上下等距的水平剖切平面剖切地面,其交线反 映在投影图上称为等高线。将不同的等高线自上而下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①如果某人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 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膝跳反射吗? 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 ②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二、兴奋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测定兴奋的实验
实验材料: 蛙的坐骨神经,两个电极,一个电流表。 + + + + a b a b a b a b (4) (1) (2) (3)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兴奋是以什么的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呢? 电信号 + +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细胞核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轴突末梢
感受器 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刺激、产 生兴奋的部位,如皮肤,内脏器官。 传入神经
反 射 神经中枢 一般位于脊髓、脑部 弧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 腺体。发生应答反应。
膝跳反射
4、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 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 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1996上 C 海高考)(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5、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 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 这种信号称为( ) C 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 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参与生物节律 的控制)
小脑
(有维持身体 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 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应答。
非条件反射: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 射。如膝跳反射 反射 条件反射: 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逐渐形 成的后天性反射。如狗听见铃 声分泌唾液、望梅止渴
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中枢在大 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
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
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
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写字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W区
V区
W
V
S
S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讲话
H
H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ort)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6、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
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
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
构分别为(
D)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言 语 区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W区:书写语言中枢 (Write)(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View) (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 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学习与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巩固练习
• • • 1、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 )
2、某人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大 脑皮层的( )区出了问题。 A. S B. H C. W D. V 3、根据本次所学知识(学习与记忆的原理),思考 判断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合理。
-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叫神经冲动。
①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外正内负
②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外负内正
③局部电流
膜外:未兴奋部位 膜内: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 荷移动
④传导与恢复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 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 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 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②树突膜
递质 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 触
兴奋或 制
突触后膜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 传导单向性
2、信号变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比较兴奋的传导
神 经 纤 维 上 的 传 导 细 胞 间 的 传 递
信 号 形 式 电信号 快 双向 化学信号 慢 单向
传 导 速 度
传 导 方 向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 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 脊髓,但成人受大脑控制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 的排尿情况,是哪里 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