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表面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机加工表面质量标准

机加工表面质量标准

安徽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机加工零件外观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任何表面处理一般机加工件(机加工部位)在检验过程中外观可接收的标准。

2. 定义粗糙度:表面光洁程度。

撞伤:工件上的浅坑(人为原因碰撞导致的、非毛坯本身所具有的)。

划痕:浅的沟槽(其他锐利物导致表面划伤的痕迹)。

污渍:工件上的可见的油渍(加工、周转导致的油渍与污渍)。

毛刺:机加工后产生的尖锐突起、飞边等。

3. 外观等级分类3.1 产品分类:A. 一般结构件B. 轴类C. 其他类3.2 部件表面可见程度分类:Ⅰ.经常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经常会看到的,正面的)。

Ⅱ.偶尔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不经常看到的,侧面和底面的)。

Ⅲ.难以被注意的(只用在安装或维修时才能看到的,内部的)。

4. 职责品质检验负责对送检的零件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并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 验收标准5.1 机加工件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代用材料一律由设计技术员签字认可。

5.2 通用要求5.2.1 工件表面应没有污渍。

5.2.2 工件不得有锐边(以一般手指触摸没有扎手感),不得有毛刺。

5.2.3 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5.2.4 螺纹孔内不得有切削液,攻丝油等残留(防锈油除外)。

5.2.5 成品工件表面不允许有锈斑,锈迹。

5.3 表面撞伤,划伤判定标准注:表内缺陷数是在 60mmX100mm 范围内。

如物料还需要再进行表面处理,焊接等二次加工的,按不影响使用和二次加工判定。

如遇特殊异常(严重撞伤,明显有损观瞻的)由技术及品管协商处理。

6 包装和保护6.1 供方应采用合适的流转器具装运工件,避免跌落与磕碰。

6.2 如工件的表面要求比较高,应制作专用的流转器具或进行必要的包装。

拟制:审核:批准:。

五金机加工质量要求标准

五金机加工质量要求标准

五金机加工质量要求标准五金机加工质量要求标准五金机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各种金属制品的加工和生产。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严格的质量要求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介绍五金机加工的质量要求标准,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控制和管理。

1. 尺寸精度要求在五金机加工过程中,尺寸精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产品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装配和使用。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不同的产品,其尺寸精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加工前,必须明确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调整。

2. 表面质量要求产品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在五金机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产品的表面质量,确保其光洁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对于不同的产品,其表面质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加工前,必须明确产品的表面质量要求,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检查。

3. 材料要求在五金机加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产品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产品,其材料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加工前,必须明确产品的材料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检验和测试。

4. 加工工艺要求在五金机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须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确保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不同的产品,其加工工艺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加工前,必须明确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5. 检验标准要求在五金机加工过程中,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须建立完善的检验标准,并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不同的产品,其检验标准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加工前,必须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检验和测试。

综上所述,五金机加工质量要求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机械加工产品公差精度等级标准

机械加工产品公差精度等级标准

机械加工产品公差精度等级标准一、前言机械加工产品的公差精度是确保产品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机械加工产品符合设计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加工产品公差精度的等级和相应的标准。

二、尺寸公差标准1. 尺寸公差是指机械加工产品在长度、宽度、高度等方向上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2. 尺寸公差等级按照国家标准分为IT01至IT18共18个等级,等级越高,公差范围越小。

3. 具体公差范围应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加工工艺和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形状公差标准1. 形状公差是指机械加工产品的形状误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2. 形状公差等级分为12个等级,从1级至12级,等级越高,形状误差越小。

3. 选择适当的形状公差等级,以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性能。

四、位置公差标准1. 位置公差是指机械加工产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等。

2. 位置公差等级分为11个等级,从1级至11级,等级越高,位置误差越小。

3. 选择适当的位置公差等级,以确保产品装配精度和使用性能。

五、表面粗糙度标准1. 表面粗糙度是指机械加工产品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不平度。

2. 表面粗糙度等级分为Ra、Rz、Ry等多种评定参数,每个参数分为不同等级,等级越高,表面越光滑。

3. 选择适当的表面粗糙度等级,以确保产品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

六、材料公差标准1. 材料公差是指机械加工产品所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2. 材料公差标准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综合考虑,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材料。

七、热处理公差标准1. 热处理公差是指机械加工产品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尺寸、形状和性能变化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2. 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热处理后的稳定性和性能。

八、装配公差标准1. 装配公差是指机械加工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和配合间隙。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标准及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合格性。

2. 检验标准2.1 产品尺寸检验- 对于产品的尺寸要求,通过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检验,并与设计图纸中的规格进行比对。

- 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加工。

2.2 表面质量检验- 检验产品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划痕、氧化等表面质量指标,确保产品表面符合要求。

- 使用检测设备(如表面粗糙度仪)进行测量,并对比设计图纸中的表面质量要求。

2.3 材料检验- 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 检查材料的外观、密度、硬度等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2.4 装配与安装检验- 对于需装配和安装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和安装前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检验装配和安装的精度、间隙、螺纹连接等,并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估。

2.5 功能性检验- 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进行实际操作或使用测试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并进行性能指标评估。

3. 规范3.1 检验程序规范-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程序规范,定义各项检验的顺序和方法。

- 确保检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3.2 检验记录规范- 规定检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方法和要求。

- 记录检验结果、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信息。

3.3 不合格品处理规范- 规定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结论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标准及规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提出了产品尺寸、表面质量、材料、装配与安装、功能性等方面的检验标准,并规定了相应的检验程序和记录规范,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规范。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标准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标准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标准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机械零部件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质量,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质量控制标准。

一、加工质量要求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明确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要求,并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1. 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衡量机械零部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尺寸精度一般分为公差等级,根据零部件的实际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差等级。

加工过程中需采用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保证尺寸精度的达到要求。

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衡量机械零部件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的指标。

对于要求较高的零部件,需要在制定工艺方案和选择设备时考虑形位公差的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保证形位公差的控制。

3. 表面质量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对于产品的整体外观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应注重工艺操作的细节,控制好加工参数和刀具状况,保证零部件的表面光洁度和无明显缺陷。

二、加工工艺要求机械加工工艺是保证零部件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加工过程中,应根据零部件的具体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和设备,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1. 工艺路线在制定加工工艺时,需要明确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和顺序。

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加工扭曲和变形,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2. 加工方法不同的零部件可能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

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需要考虑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平衡,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刀具选择刀具是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合适的刀具选择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质量。

在选择刀具时,需要考虑加工材料的硬度、表面光洁度等因素,并结合具体的加工操作进行选用。

三、设备要求机械加工设备对于加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高精度、稳定性好的设备能够提供良好的加工基础,保证零部件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械加工生产标准

机械加工生产标准

机加工生产标准1.目的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范围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3.1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3.2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3.3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机加工的要求43p&K~7u0m4.1机加工件材料要符合图纸,选用的材料的符合国家标准。

4.2机加工件图纸未注尺寸公差参考国家标准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f要求进行检验。

4.3机加工件图纸未注角度公差参考国家标准角度的未注公差GB/T11335-m要求进行检验。

4.4机加工件图纸未注形位公差参考国家标准形位的未注公差GB/T1184-H 要求进行检验。

4.5图纸中尺寸标注为配合形式加工的,采用间隙配合,具体要求为:外配合为配合为配作对象最大尺寸+0.01~+0.10mm:内配合为配作对象最小尺寸-0.10~-0.01。

5.机加工质量的控制5.1零件加工按照图纸加工,对图纸有标示不清、模糊、错误和对图纸产1生疑问的与上级领导联系。

5.2零件加工按照工艺流程去做。

5.3零件加工过程中遇到加工错误或尺寸超出公差范围要与上级领导联系,公司工艺人员将会确认零件可以采用或不可采用。

5.4需要划线加工的零件,加工后不允许有划线的痕迹。

5.5所有机加工的零件要去毛刺、钻孔后要倒角、棱角要倒钝(特殊要求除外)。

5.6碰到零件加工错误不应该善做主张对零件进行修改,应与上级领导联系获得技术支持。

6.机加工外观的控制*wm6.1机加工中由于控制不力和操作不当造成机械碰伤、表面划伤的不允许存在A级表面,允许存在B,C级表面.。

6.2变形、裂纹不允许存在A,B,C级表面。

6.3需要表面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氧化层、铁锈、凹凸不平的缺陷。

7.机加工质量检验7.1外观检验: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机加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对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尤为重要。

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尺寸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尺寸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和内部尺寸两个方面。

外观尺寸主要是通过测量工具对机加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检验,包括直径、长度、宽度等。

内部尺寸则需要通过专用的测量工具或检测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机加工件的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形位公差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位公差是指机加工件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各个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允许的偏差范围。

形位公差的检验需要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或其他高精度测量设备,对机加工件的形位公差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另外,表面质量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面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清洁度等方面。

表面质量的检验需要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平整度测量仪等专用设备,对机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材料成分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成分的检验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机加工件的材料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总之,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多个方面,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全面检验。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机加件通用检验标准

机加件通用检验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A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
的顶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
B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底壳
或后壳的左右侧面及背面等) 。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 户不购买产品。
可热处理不锈钢:SUS440C 铁 弗 龙 : PT
黑 赛 钢 : 黑 POM
铁(冷轧板):SPCC 45#钢:SS400、SGD400-D
铬钢:SKD、NAK55、NAK80
外观检视 1) 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 1.0 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 A 级面 40 ㎝,B、C 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 度~90 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 15 秒/面,B、C面 10 秒/面 ——灯光:大于 500LUX 的照明度
钝化膜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雾状:镀铬、镀镍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
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
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2)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长度 0~10 10~50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公差
±1°
±30′
±20′
±10′
±5′
3)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儿
长度 公差 ≦10 0.02 ﹥10~30 0.05 ﹥30~100 0.1
单位:mm GB 1184-96 ﹥ 100 ~ ﹥ 300 ~ ﹥ 1000 ~ 300 1000 3000 0.2 0.3 0.4 单位:mm GB/T 1184-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加工零件外观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任何表面处理一般机加工件(机加工部位)在检验过程中外观可接收的标准。

2. 定义
粗糙度:表面光洁程度。

撞伤:工件上的浅坑(人为原因碰撞导致的、非毛坯本身所具有的)。

划痕:浅的沟槽(其他锐利物导致表面划伤的痕迹)。

污渍:工件上的可见的油渍(加工、周转导致的油渍与污渍)。

毛刺:机加工后产生的尖锐突起、飞边等。

3. 外观等级分类
3.1 产品分类:
A. 一般结构件
B. 轴类
C. 其他类
3.2 部件表面可见程度分类:
Ⅰ.经常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经常会看到的,正面的)。

Ⅱ.偶尔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不经常看到的,侧面和底面的)。

Ⅲ.难以被注意的(只用在安装或维修时才能看到的,内部的)。

4. 职责
品质检验负责对送检的零件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并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 验收标准
5.1 机加工件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代用材料一律由设计技术员签字认可。

5.2 通用要求
5.2.1 工件表面应没有污渍。

5.2.2 工件不得有锐边(以一般手指触摸没有扎手感),不得有毛刺。

5.2.3 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5.2.4 螺纹孔内不得有切削液,攻丝油等残留(防锈油除外)。

5.2.5 成品工件表面不允许有锈斑,锈迹。

5.3 表面撞伤,划伤判定标准
注:表内缺陷数是在 60mmX100mm 范围内。

如物料还需要再进行表面处理,焊接等二次加工的,按不影响使用和二次加工判定。

如遇特殊异常(严重撞伤,明显有损观瞻的)由技术及品管协商处理。

6 包装和保护
6.1 供方应采用合适的流转器具装运工件,避免跌落与磕碰。

6.2 如工件的表面要求比较高,应制作专用的流转器具或进行必要的包装。

拟制:审核: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