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小说阅读--基础知识.ppt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专题)复习专题.ppt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专题)复习专题.ppt
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
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来自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小说的标题。 (2)设计问题的切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 (3)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小说的常识如何读懂小说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
什么作用?(3分)
作用
❖2011年 ❖12.补写第二段“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 《第9车厢》 超过50字)(3分)
❖(俄罗斯,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 ❖米哈依 么效果?(3分)
❖尔·扎多尔
诺夫)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补写情节
❖赏析情节表 现手法
❖赏析环境描 写
解题方略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
❖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 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 的关系。
❖ 4、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 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侧面描写)
❖ 如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泼皮破落户”、 “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心狠手辣的性 格特点。
❖1、人物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小 说 三 要 ❖2、情节 素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 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

高考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高考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放下包袱,轻松对话 打开心结、轻松
例题:
以宋子平《风水》为例 小说在刻画杜吉祥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 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 嫉妒狭隘。对于丁三处处优于自己,杜吉祥心生嫉 妒之心,竟利用给丁三看风水的机会,为其看了一扇 “鬼门”。 ②胆怯脆弱。对于当年的错事,杜吉祥不敢当面承认, 只能“将错就错”,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胆小与怯懦。 ③心怀良善。虽然没有承认错误,但杜吉祥多年以来一 直处于愧疚之中。 ④勇于认错。杜吉祥此前一直避免回家乡,不敢面对丁 三,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直面现实。
高考小说阅读
学习目标:
了解高考中小说的命题角度, 探究解题规律。
熟练掌握小说阅读的步骤,学 会品读小说。
全国卷近几年在小说阅读这一考点上的几个特点: 1.选材范围。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 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试题样式。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但2017年略有调整 (一道单选、两道主观题,约14分)。 命 题 3.考题特点。(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 分 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 析 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 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 说的标题。(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 分析综合和鉴赏题。(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 考。集中于探究题。
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地位角度入 手,先分清要分析的对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 物: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 突出、深化主题。
②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可

《高考小说阅读》PPT课件.ppt

《高考小说阅读》PPT课件.ppt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 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 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 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 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 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 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 一特征
•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 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 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 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 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 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 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 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 起的作用;
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 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 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 曲折有致等。
小说的语言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 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 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总之,小说备考应注重实效性,要关注文本, 走出题海战的误区。既要有老师的解题指导, 又有学生的限时训练,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分、 探究,分析答题的得失情况,掌握答题的方 法从而提高备考效率。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梳理课件(共88张PPT)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梳理课件(共88张PPT)

题型二:小说的线索有什么作用? 任何一篇小说都会有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其基本作用就是用来把 各阶段的情节和人物组织在一起,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精 巧和新奇,同时也有利于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和突显主题。暗线则能 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各种矛盾或冲突焦点,使故事情节安 排更加巧妙,这种巧妙就在于它能够通过塑造“另一个”形象,使 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和要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
1.把握故事情节 2.概括探究主题 3.理解小说标题 4.分析写作技巧 5.品味语言特色 6.注意环境描写 7.揣摩人物形象
一、把握故事情节
1.如何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按照情节的基 本结构来梳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例如:《祝福》
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
线索—串联故事情 节的东西
例如:《项链》
抓住场面来梳理 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三语文 高考小 说阅读 知识梳 理课件 (共88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三语文 高考小 说阅读 知识梳 理课件 (共88 张PPT)
(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 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 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 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d)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版高 三语文 高考小 说阅读 知识梳 理课件 (共88 张PPT)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28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6
位于开头:
结构上的作用: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
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奠定
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 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 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12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 地融合在一起。
D.揭示或暗示主题。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 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 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 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魅力。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将军泪﹚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将军泪--- 10
婆孙﹚
(2)从地位角度看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 深化主题。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 (共37张)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 (共37张)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 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 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注意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角度给小说定 性,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还是悲喜交加的。
五、小说的写作技巧
• (一)表达方式
② 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 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 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 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 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 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 得体)
•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 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 次要人物的作用 •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 • 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 • 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主要人物。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注意标题的字面义(表面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
义、象征义)。
标题的一般作用
1主题2人物3情节4环境5顺序6线索7悬念8手法
①交代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人物、事物),为塑造和突出人 物形象服务。 ③运用修辞,生动形象(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⑤暗示小说主题,作为情感载体,抒发作者感情。 (内容上) ⑥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构上) ⑧形象生动,言简义丰,耐人寻味。(适用于独词题目)

归纳2019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培训课件

归纳2019高考小说阅读复习培训课件
演示课件
命题角度二:主题
演示课件
二、解题思路
① 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外表意思外,还有比喻 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②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开展中分析 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提醒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③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 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 把握小说的主题. ④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即知 人论世. ⑤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 ⑥从提醒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⑦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 ⑤平叙:表达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 清楚,照应得体.
演示课件
内容上的作用:
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 更具典型性.
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 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 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③对主题:提醒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 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 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 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景物的特点有:清逸、静谧、 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 孤寂、沉闷等. 演示课件
2.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
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 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衬托作用,相得益 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 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 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 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 辞语,也不精雕细刻演,示课大件 加渲染,而是抓住描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共65张)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题型二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常见设问方式】 ⑴.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 XXX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 ⑵.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⑶.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赏析。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 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 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 模式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解题方法
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 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 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 记忆的一部分。
• C. 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 ”,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 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 D. 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 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 已经很高。
• C.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 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 ,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赵一曼女士
• D. 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 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 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 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 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 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 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
• ④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 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 诙谐意味;
• 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 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 默。
• A. 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 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 高底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 B. 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 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都是 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 C. 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 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 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5.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 心理变化过程。
•【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 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 ,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 ,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 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 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 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 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6.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 “幻想”的关系。
• 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 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 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 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 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 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 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 D. 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 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 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 【解析】小说结尾大家赞叹的是电影中洋鬼 子吸烟“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可见大
家并没有真正明白“有声电影”的含义,他
们对“有声电影”仍然是无知的,所以也就
没有“思想意识转变的过程了”。提醒,遇 见具有概括性评价的选项要谨慎选择。
• 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 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 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 例子,并简要分析
• 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 ,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
• 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 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
二、2017全国考查情况:
高考试卷 2017年 1卷
2017年 2卷
选文体裁 中国小说
中国散文
2017年3卷 中国小说
4 涉
5 及

点6
《天嚣》(赵长天) 《窗子以外》(林徽因)《我们的裁缝店》(李 娟)
4选1选择题
(表达技巧、人物形 象、主题、等)
4选1选择题
4选1选择题
(内容、人物、主题等)(理解内容、主题、人 物形象等)
布局谋篇的好处
意象(窗子)含义
句子含义
结尾的艺术效果
人称
语言赏析
1.从试题形式看,高考小说阅读有何特点? 往年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 4道题。命题方式是1道综合选择题和3道简答题,17 年为1道选择题和2道简答题。 2.从考题考点上看,高考小说阅读有何特点? 近两年,综合选择题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理解和分析,2道简答题侧重对情节和人物的考查。 具体特点如下:
• 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三、(2018年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标卷3)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城市图像出现 ,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 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 幻的阅读体验。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 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 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 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 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
• 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 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
• 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 物进一步了解探完,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 态;
•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 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 ,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 ,智慧过人;
•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 ,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 智沉稳。
(2018年全国课标卷2)
《有声电影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2018高考小说题
(2018年全国课标卷)
《赵一曼女士》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 、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 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 B. “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 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 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