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模板施工资料
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现浇混凝土的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本文将介绍梁板模板施工技术的一般步骤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梁板模板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模板搭设:首先需要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模板的搭设,搭设要符合梁板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并保证模板的牢固性和平整性。
2. 钢筋布置:在模板搭设完成后,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进行布置,包括梁的纵向钢筋和板的横向钢筋。
钢筋的布置要符合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3. 模板调整:在钢筋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模板的调整,以保证梁板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调整时要注意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避免出现偏差。
4. 隔水排槽:在模板调整完成后,需要在梁板的一侧进行隔水排槽的施工。
排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面水渗入混凝土中,在施工时要保证排槽的密封性。
5. 砼浇筑:在排槽施工完成后,可以进行砼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时要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
浇筑后需要进行振捣和抹平处理。
6. 梁板整理: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等待一定的硬化时间后进行梁板的整理。
整理包括清理梁板表面的浮浆、修整梁板边缘等工作。
7. 梁板拆除:在梁板完成硬化后,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
拆除时要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的影响,以及安全作业。
在梁板模板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模板的搭设要牢固平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变形和渗漏等问题。
2. 钢筋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确保梁板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4. 排槽的施工要保证密封性,避免地面水渗入混凝土中。
5. 在梁板整理和拆除时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护,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
以上就是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柱梁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的6层住宅楼,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
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柱最大截面为600×600mm,梁最大截面为300×600mm,板最大厚度为120mm。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工艺,掌握相关技术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
2. 材料准备(1)模板材料:采用复合木模板,满足设计要求。
(2)支撑材料:采用48×3.5mm钢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3)连接件:采用扣件、螺栓等,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机械设备准备(1)电动工具:电钻、切割机、螺丝刀等。
(2)手动工具:扳手、锤子、水平尺等。
(3)起重设备:卷扬机、滑轮等。
三、施工工艺1. 模板安装(1)柱模板安装:先安装柱箍,再安装柱模板,最后安装支撑体系。
(2)梁模板安装:先安装梁侧模板,再安装梁底模板,最后安装支撑体系。
(3)板模板安装:先安装板侧模板,再安装板底模板,最后安装支撑体系。
2. 支撑体系安装(1)柱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和扣件组成,间距为500mm。
(2)梁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和扣件组成,间距为600mm。
(3)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和扣件组成,间距为800mm。
3. 模板加固(1)柱模板加固: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间距为600mm。
(2)梁模板加固: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间距为600mm。
(3)板模板加固: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间距为800mm。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模板安装质量:确保模板平整、垂直、牢固,无变形、裂缝等现象。
2. 支撑体系质量:确保支撑体系稳定、可靠,无松动、变形等现象。
3. 模板加固质量:确保加固措施到位,无遗漏、松动等现象。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严禁在模板支撑体系上进行攀登、跳跃等危险行为。
现浇梁板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地下室梁板结构,主要包括地下室一层,梁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尺寸及配筋详见设计图纸。
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掌握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3)组织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材料准备(1)钢筋: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确保钢筋质量。
(2)混凝土: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
(3)模板: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板,确保模板质量。
(4)其他材料:如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均需符合设计要求。
3. 人员准备(1)组建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
(2)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4. 施工机械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泵车等混凝土设备。
(2)钢筋加工设备、焊接设备、切割设备等钢筋加工设备。
(3)模板支撑系统、吊装设备等模板设备。
(4)其他施工设备。
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1. 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确保钢筋长度、直径、弯曲度等符合要求。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间距、锚固长度等符合要求。
(3)钢筋焊接:选用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进行钢筋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4)钢筋保护层: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钢筋保护层,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
(2)混凝土搅拌:使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3)混凝土运输:使用混凝土运输车或泵车进行运输,确保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沉淀等现象。
(4)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
(5)混凝土养护: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剪力墙、柱、梁板施工方案(模板)

剪力墙、柱、梁板施工方案(模板)1.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剪力墙、柱、梁板的施工之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认施工图纸,包括结构设计图纸、详图等•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清理场地,确保施工空间符合要求•安排好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进度•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2. 剪力墙施工2.1. 剪力墙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剪力墙位置和尺寸•设置好基准线,标出剪力墙的轴线和高程•确保剪力墙的钢筋笼已经预制完成2.2.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按照设计配比搅拌均匀•在剪力墙体内浇筑混凝土,注意充实振实,防止空洞和裂缝的产生•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实,确保混凝土密实3. 柱施工3.1. 柱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柱模板•将柱模板进行安装固定,确保垂直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3.2. 柱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将柱的钢筋进行绑扎•确保钢筋位置准确,连接牢固3.3. 柱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按设计配比搅拌均匀•在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注意充实振实,避免空洞和裂缝4. 梁板施工4.1. 梁板模板制作•制作好梁板模板,确保尺寸准确•安装好梁板模板并固定牢固4.2. 梁板钢筋绑扎•将梁板的钢筋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确保钢筋连接牢固,位置准确4.3. 梁板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配比调配混凝土•在梁板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注意避免渗漏和振动密实5.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进行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检查各个构件的尺寸、水平度、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合格6. 施工总结对剪力墙、柱、梁板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
为今后的施工提供经验总结和参考。
以上是剪力墙、柱、梁板施工方案的模板,具体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梁板模板施工工艺

梁板模板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
(2)模板选型
立杆间更
1000x1000
每隔4劣立杆 设纵橫刁自严 而下钢管剪刀撐 扫地杆 垫块
2)梁模板选型
1、材料参数
立杆钢管规格
(mm )
48X3.5
胶合面板(mm )
18
梁底木方规格
(mm )
50X100
可调托撑(mm )
200
梁底托梁钢管(mm ) 48X3.5
梁侧木方规格(mm )
50x100
梁侧主楞钢管(mm )
48X3.5
2、搭设参数
立杆横向间距(m )
1.0 立杆纵向间距(m ) 1.0 步距(m ) 1.8 梁底次梁间距(m ) 0.2 托梁间距(m )
1.0
梁侧木方间距(m )
0.3
冬500
1800
说明:梁高度h<600m m时,采用斜撑进行加固,梁侧木桁通过钢管斜撑与架体连接进行加固,斜撑间距SOOmmo
3、支撑体系
说明:600<hW800时,设置一道对拉螺杆,螺杆距离梁底200mm.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mm o
说明:800mm<h^1000mm时,设置两道对拉螺杆,两道螺杆距离梁底分别为200mm, 650mm,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mm。
(3)梁施丄要点
(4)板模板施工。
梁板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梁板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梁板模板支撑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梁板模板、施工人员和设备。
本文档旨在提供梁板模板支撑架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选用、施工步骤等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进行。
2. 施工准备在进行梁板模板支撑架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完善施工图纸: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绘制详细的梁板模板支撑架施工图纸,包括支撑架布置、尺寸规格、连接方式等信息。
•资源准备:准备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其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人员应熟悉相应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安全措施:设立施工现场警示标识,明确划定施工区域,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3. 材料选用梁板模板支撑架所需材料包括支撑杆、连接件、基础固定器等。
•支撑杆:通常使用钢管或合金支撑杆,要求抗弯强度和承载能力较高。
根据梁板模板的跨度和载荷要求,选择适当直径和壁厚的支撑杆。
•连接件:常用的连接件有螺栓、螺母、连接板等。
连接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连接强度,以确保梁板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基础固定器:用于将支撑架固定在地面或梁板下方,常见的基础固定器有托脚、地脚螺栓等。
基础固定器应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并能适应不同的地基条件。
4. 施工步骤4.1. 拆除旧支撑: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情况,拆除旧的支撑架,并清理施工现场。
4.2. 布置支撑架:根据施工图纸,合理布置支撑架。
根据梁板的跨度和载荷要求,确定支撑架的尺寸和布置方式。
支撑架应均匀、稳固地分布在梁板上,并保证支撑点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4.3. 安装支撑杆:根据支撑架布置图纸和实际情况,安装支撑杆。
支撑杆应连接牢固、长度合适,并根据需要调整支撑高度。
4.4. 固定支撑架:根据梁板模板和基础固定器的位置,使用合适的固定方式将支撑架固定在地面或梁板下方。
固定方式应可靠、稳固,能够满足梁板模板的安全要求。
4.5. 检查调整:完成支撑架的安装后,对梁板模板支撑架进行全面检查。
梁板模板施工方案

梁板模板施工方案一、模板选型1、主梁底模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模九夹板,主梁底模下纵横楞均采用100×100mm木方;次梁底模板采用双面覆模九夹板,次梁纵楞采用50×100mm 的木方,横楞间距同支撑系统。
2、梁侧模包底模,侧模底部坐落在横楞上。
梁侧模采用12mm木胶合板作面板,50×100mm木方作纵肋,侧模外侧设槽钢夹具,根据梁高不同,分别设1-2根对拉螺栓,间距600mm,侧楞设斜撑于横楞上,以此校正侧模垂直度和平直度。
3、楼板底模板采用100×100mm木方作主楞,搁置在水平模板支撑系统的可调节支撑头上,间距根据板厚确定为900mm或1200mm;次楞采用50×100mm 的木方,间距300mm;面板采用双面覆模九夹板。
4、楼板底模压在梁侧模上,有利于侧模先拆除周转使用。
支撑体系选择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
二、梁模板安装梁模施工工艺:弹线→搭设满堂脚手架(底部垫木枋)→调整梁底钢管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顶撑并调平→安装梁侧模→墙边木枋(贴密封条)就位→摆设主次龙骨→铺设楼板模板→支撑架1、按已放出的楼层轴线和标高线,在柱、墙上放出轴线和水平控制线,轴线需引到梁底部。
2、安装竖向支撑,与梁底水平杆连接,安装斜拉杆,防止倾倒,纵向横杆与板的支撑连为一体。
3、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按梁底尺寸标高和接头截面几何尺寸预先加工成柱头模板(留出梁体位置)。
将柱四面模板先进行就位,在柱顶混凝土接槎处沿柱贴一圈50×15mm的海绵条,模板下部低于柱顶不小于500mm,用柱箍加固并检查位置准确无误。
5、梁底及梁侧模板采用12厚九夹板。
将梁底模安放于梁底龙骨上,梁底龙骨放置在梁底水平杆上。
调整龙骨标高使梁底模板与柱头模板预留位置对齐,拉通线找直安装梁底模板。
当跨度大于4m时,梁起拱1.5/1000;当梁跨度大于等于9m时,按2/1000起拱,但起拱高度不超过30mm。
梁板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梁板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梁板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旨在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概述
梁板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梁板模板施工方案需要合理设计,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前准备
1.确认梁板布置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梁板的具体布置位置和尺寸。
–确保梁板的安装方向与设计要求一致。
2.准备模板材料
–购买合适的模板材料,确保质量符合施工标准。
3.搭建模板支撑
–搭建梁板模板支撑结构,确保支撑结构坚固、稳定,能够承受梁板的重量。
三、施工流程
1.模板安装
–根据梁板设计要求,将模板材料切割成相应尺寸。
–安装合适的支撑结构,将模板固定在支撑上。
2.浇筑混凝土
–安装好模板后,开始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
–注意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裂缝和不均匀收缩。
3.养护
–浇筑完成后,进行充分的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提升和表面的平整。
四、检测验收
1.梁板尺寸
–浇筑完成后,需要检查梁板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表面质量
–检查梁板表面质量,确保无裂缝、起砂等缺陷。
3.强度检测
–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
五、结束语
梁板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且进行必要的检测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认真执行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拆模作业管理人员必须巡视,检查卸料平台 使用情况、塔吊指挥到位情况、临边防护情 况及作业行为,应杜绝高空坠物及其他安全 事故发生。
八、模板施工管理人员职责(由栋号长领导完成)
1. 绘制放线作业图 2. 绘制模板作业图 3. 编制材料计划(板材、木方、钢管、扣件、螺杆、套管等) 4. 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参加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统一施工作法 5. 配模跟踪检查、落实统一作法 6. 现场作法纠偏、执行统一作法 7. 测量放线、楼层复核。每成均应提交柱墙插筋偏位、楼层标高超差资
所有临边梁模加固必须使用对拉螺杆。
梁上口锁口木方离角部间距不得大于200。
板底背方间距不得大于200。
“步步紧”加固示意图(梁高小于等于500时)
板底木方 间距小于200
步步紧 间距小于600
锁口木方 端头离转角处距
离小于200
梁底支撑 间距小于900
步步紧 间距小于600
锁口木方 端头离转角处距离小于200
梁板拆模后效果
楼梯施工
侧板下口统一内斜10mm
板底方楞放,间距不大于250 抗滑板
门字架或琵琶撑,间距不大于900
执行质量缺陷对比暴光制度:
根部烂根 不能杜绝
根部成形 质量好
五、支撑体系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体系。 一般标准层板下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1.2m,梁下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0.9m。 当板厚大于120或层高大于3m或梁 高大于700时,支撑体系应按方 案执行。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位
固定三角板边长宜 大于250mm
净空大于2m时应 设定型木方顶撑
吊模与混凝土接触面木方应刨光或加 设“九夹板”衬板,确保拆模效果。
为防止吊模踩 踏变形,垫墩 设置位置及间 距要求:
离转角处 10cm每边均 应设置1个垫 墩;
模板接缝处每 边均应设置1 个垫墩;
中间每间距 1m应设置1个 垫墩
拼缝严密
工 质 量
线条顺直
尺寸准确 板模安装
节点到位
吊模施工
吊模净空尺寸应比设计值大10mm,以减小 因模板微小变形及位移引起的轴线偏差。
楼面标高2
砼内空尺寸 +10mm
九夹板
九夹板 背枋
楼面标高1
吊模支撑剖面图
砼块
转角处设置, 厚度同板厚
背枋
九夹板45度三角木
吊模支撑平面图
内空吊模每边可采 用铁丝或对拉螺杆
50mm;100高以下的吊模、所有挑板侧模及梯步吊 模上口与混凝土面平齐,做到整齐划一。
二、加固
小于等于500高的梁可采用“步步紧”加固, 步步紧间距控制在500-600之间。
500-600高的梁应采用木夹具加固,木夹具 间距应控制在500-600之间。
高度大于600的梁必须采用对拉螺杆加固, 螺杆间距不得大于500。
板底木方 间距小于200
梁底支撑 间距小于900
“木夹具”加固示意图(梁高500-600时)
锁口木方
“木夹具”加固示意图 (梁高500-600时)
梁底模交接处必须拼密缝,且接缝平 整度不得大于1mm
夹具
底枋
梁断面大于500时采
加固
用木制夹具加固。
梁模加固
小于等于500高的梁可采用“步步紧”加固, 步步紧间距控制在500-600之间。
所有立杆下 满垫木枋
应优先采 用的扣件 连接方式
(六)、模板拆除
一般竖向构建模板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后才能拆除(混凝土发热后即可拆 模,时间间隔一般为浇筑完成后10-12小时)
水平构件(梁、板、挑板)模板拆除时间必 须由技术人员根据拆模试件强度确定,不得 擅自拆模。
拆模作业不得野蛮施工。不得损坏混凝土构 件棱角。严格按文明施工要求作业。
所有临边梁模加固必须使用对拉螺杆
板模接缝处应垫木方
梁上口锁口木方离角部间距不得大于200 防止拆模后板底角部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所有压角、转角、套割处必须拼密缝,且不得出现小阳角。 尽量做到大模压边、原边压角。 梁板模板完成后应立即在柱墙插筋上抄测标高,对模板空间 尺寸进行复核(标高、开间)
板 模 施
高强螺杆 加固
吊模加固
等厚混凝土垫块, 间距小于1m
为防止混凝土洒漏及便于吊模安装,吊模下口所 有预留洞口均应设置盖板,盖板连同预留套管的
高度应与该处板厚相等
吊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踩踏试验,以经踩踏不变形、不位移为合格。
吊模拆模后效果
不烂根、不漏 浆
梁柱混凝土密实、接头方正、棱角整齐、无爆 模、缩颈现象
(四)、梁板模板施工
支模原则 一、配模: 板模压梁侧模,梁侧模包梁底模(梁侧模高度=梁高-
板厚-板底模厚度+梁底模厚度) 套割尺寸准确,节点处密缝拼模 大模靠边、原边压角原则 配模必须使用圆盘锯集中配制,圆盘锯不得上楼层。 限制使用手工锯及手提电锯配模 边模、100高以上的吊模立面统一高出混凝土成型面
料 8. 配模层(含变化层)梁板模板开间尺寸、标高必须全检,并提交检查
资料 9. 配模层柱墙垂直度必须全检并做好检查记录 10. 配模层拆模后3天内结构收测必须完成,并提交收测资料(柱墙截面尺
寸、垂直度、开间、层高、填充墙与梁的位置关系) 11. 标准层每成梁板模板完成后(在支柱墙模板前)对模板标高进行全检
查;开间尺寸可针对有梁无柱的位置进行重点检查。 12. 标准层每层柱墙模板垂直度外墙应全检,内墙可轮流交叉检查。 13. 细部节点处理每层均应全检。 14. 每层拆模后复查成品质量(指标实测并上墙)、安排质量瑕疵处理及
打磨,进行作法纠偏。 15. 相关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的检查、安排、督促、执行。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