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用建筑采暖方式的选择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遮阳设施的设计与选择
遮阳设施的作用:减少太阳辐射 热,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遮阳设施的种类:水平式、垂直 式、综合式等,可根据需要选择 合适的类型
不同地区的建筑类型和用途也不同,热工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差异化设计。 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供应情况,热工设计应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针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热工设计应注重人性化,提高居住舒适度。
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保:优先选用可再生资源 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节能: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和 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循环利用:对建筑废弃物进 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降低
资源消耗
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建筑布 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
外墙保温
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矿棉、 玻璃纤维等
保温层厚度:根据当地气候条 件和建筑要求确定
保温材料与基层的连接方式: 粘结、锚固等
保温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 导热系数低、耐久性好等
热工设计规范的培训与宣传
培训对象:建筑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热工设计人员 培训内容:热工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实施细节和案例分析 宣传途径:通过行业协会、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宣传目的:提高建筑行业对热工设计规范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汐 汇报时间:20X-XX-XX
分户供暖:每个 住户独立设置供 暖设备,如壁挂 炉、暖气片等。
解析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系统节能途径

解析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系统节能途径摘要:随着世界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工业与民用建筑作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重要场所,其通风系统与采暖系统的节能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施工设计水平的提高与高新材料的使用,建筑设施通风与采暖系统的节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该文就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与通风系统的节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条建议,希望对相关设计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采暖通风节能途径中图分类号:tu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02在当前的建筑设施中,空调和采暖占用了大量的电能消耗,通常都能占据总耗电60%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的耗电量远高于国外,但采暖和通风效果却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很多。
随着我国能源问题的日益紧迫,在保证建筑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通风与采暖系统的能耗成为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所思考的重要问题。
1 采暖系统的节能1.1 地板采暖地板采暖又叫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指将加热管埋在地板内,通过热水在管线内的流动或发热电缆产生生的热能加热地板,通过地板热量的辐射提高室内温度的采暖方式。
与传统的对流供热不同的是,辐射供热并非直接加热室内空气,而是通过热量的辐射来增加室温,辐射扩散的热量可占总扩散热量的60%以上,加热更加迅速,且不需要经过任何介质就可以将热能供给需求对象,能够有效的提高供热效率,与传统的对流供暖相比,地板采暖的室内温度要低2 ℃~3 ℃,利用更低的室内设计温度提供相同的取暖效果,能够节约10%至30%的能源消耗,有关资料显示,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可节约近10%的能源消耗。
同时,地板供暖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热量流失。
传统的暖气片供暖通常是将暖气片设置在墙附近,暖气片散发的热量沿着墙上升的同时,会通过墙壁与窗户散失相当一部分,相关测试表明,散失热量可达总热量的10%。
华北地区大中型城市建筑采暖方式分析

华北地区大中型城市建筑采暖方式分析Building Heating Patterns for Large Cities in North China江亿 Jiang Yi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燃煤造成的污染,同时满足电力供大于需的矛盾,是华北地区大中型城市环境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建筑采暖能源约占此地区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以上,重新研究建筑采暖策略是这些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重点,对目前飞速发展的住宅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分析采暖现状的基础上,列出面临的各种问题,介绍了可能的各种采暖方式,并从一次能源利用、运行成本、初投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不同现状下新旧建筑采暖方式的建议。
一.现状1.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目前华北各大中型城市均有一个或几个热电厂为热源的热网,北京市随着高碑店热电厂的并网和城区管网的进一步扩建和改造,供热面积可进一步发展到六千万平米。
其它各城市热电联产为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也陆续建成和投入运行。
2.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集中供热,这是该地区最主要的供热方式,燃料主要为煤,目前部分改为天然气或燃油。
3.家庭燃煤炉,仍占较大比例,是冬季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以上三种方式为此地区85%以上建筑的采暖方式,此外还有利用地热热水为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新建小区利用电热膜方式的电采暖、一家一户燃气小锅炉采暖、空气热泵和水源热泵采暖等。
二.目前问题1.集中供热系统末端无计量和调节手段。
统一按照供热面积收费。
当室内过热时,用户开窗散热而不是关暖气。
由于无调节手段,办公室、教室夜间和假期照常供热,住宅有人无人照常供热。
根据测算,末端增加调节手段并通过改变计量方式使此调节手段被真正利用,可使供热能耗降低35~40%,并可以实实在在地改善需要采暖的用户的采暖状况,满足不同水平的需求。
然而采暖收费方式的改革涉及大量技术、资金和政策问题。
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2.家庭小煤炉采暖和大量的小型燃煤锅炉区域采暖是冬季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谈住宅分户供暖的采暖方式

要 对散 热器充 水密 闭保 养 , 防止空 气进 入 。铸铁 散热
器 因其承压低 , 体积重 , 外形粗陋 , 生产能耗高等诸多 无法克服的劣势 , 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因此对散热器
的选择 , 应根据水质、 价格等因素 , 选择有信誉质量保 证 的散 热器 生产 企业 。在对 散热 器 的大小 的选 择上 , 三种方 法 。该方 法通过在人户 系统 的管道上装 设热量 由于分户热计量及分室控制, 户间存在传热问题使房 表, 对人户系统 的流量和供 回水温差进行测定, 再经过 间 的热 负荷有一 定 的不 确定 性 。为 了减 少 这 些 不 确 积分仪计算 出用户从供 暖系统 中的用热量 。这种方 法 定 因素 的影 响 , 对散 热器 的大 小在标 准 负荷 的基 础上 原理上简单 , 计量误差少, 为供暖取费提供 比较合理的 增 加 4 ~5 的附加量 。 O O 依据 , 因此 目前 基本上 采用热量表进行 分户热 计量 。 散 热器 的温控 阀是 分 户 热计 量 系 统 进 行 室 温调 散热 器 从 材 质 上分 为 铜制 、 铝制 、 制 和铸 铁 四 钢 节的重要装置, 其传感器的选用和设置同散热器是否 种。从散 热性能来讲 , 铜的、 的最好 , 铝 其次是钢的, 装暖气罩有关。如果不设暖气罩 , 则温控阀的传感器 再次是铸铁 。一般情况下铜的 比钢 的耐腐蚀性能要 可采用内置式 ; 如果设暖气罩 , 则温控 阀的传感器可 好, 但在一定环境下铜制散热器也会腐蚀 , 如系统 中 采用 外置 式 。 有淤泥 、 含硫量过高或选用的铜表 面附有碳 , 都会造 成铜制散热器腐蚀 。但是 由于铜制散热器价格较高 , 4 结 论
维普资讯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一个良好的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可以确保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高效性、健康性和舒适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效。
本文将对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在确定民用建筑的供暖和空调设计规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物的热工性能。
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包括传热过程、建筑外部表面热辐射和空气对流传热。
建筑物的热防护性能,受到墙体、屋顶、地板的厚度、热导系数和热质点的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优良的热工性能,需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选材。
二、采暖方式的选择民用建筑物的采暖方式大致可分为散热型和集中供热型两种。
散热型采暖方式又包括房间采暖和墙体散热采暖,前者要求墙体导热系数较高;后者要求墙面直接受热面积较大。
集中供热型采暖方式包括居民区供热和燃气热风机等。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采暖方式。
三、通风设计通风设计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其中,机械通风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正压送风、负压排风、正负压混合通风、管道式机械通风等。
通风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室内的新风换气量。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对风的影响和立面的气流动态。
同时,通风设计还应考虑空气质量和温度的均匀分布。
四、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空气调节系统应在通风设计符合规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一般包括空气净化、除湿、加湿和温度控制等方面。
应确保室内空气的洁净,并调节室内环境,使其达到人们的舒适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室内外温度、空气湿度和质量等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和参数。
五、施工与维护为确保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进行规范的施工和定期的维护保养。
施工阶段应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设备和人员对环境的污染。
在正式使用之前,应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和调试。
细论建筑供暖方式

细论建筑供暖方式作者:王为来源:《中国住宅设施》2013年第01期在民用建筑中,供暖与空调可以这样理解:前者不追求保证室内空气温度的不变,后者是以全面掌控室内空气参数为调节目标。
就其运行特点:热水集中供暖系统主要靠锅炉调节,即兼顾室外气温变化、建筑物及供暖系统的热反应特性(即热惰性)的预测性调节,而空调系统通常是仅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变化的反馈式调节。
就用能来讲,供暖系统可以使用多种热源,包括工业余热、废热;而空调系统只能使用高级能源(即便是地源热泵系统,热泵机组的耗电量也很大)。
不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行造成的电力峰谷差人所共知。
所以,虽然空调系统可以用于冬季提高并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但不能也不应完全取代供暖系统。
另外从舒适角度考虑,不论严寒和寒冷地区、还是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冬季吹热风的感觉也是人所共知的,即冬夏季共用空调系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供暖系统除了满足居住者的正常生活、工作要求外,还要保证建筑内给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前者对应的供暖系统设计计算温度是舒适温度;后者对应的供暖系统设计计算温度称为“值班采暖”温度,也称为防冻温度,即俗称“封火”时,允许的室内最低温度。
下图中不规则折线是从天气实况网站收集的北京2011-2012供暖期的室外气温实测数据。
不难理解,要维持室内18℃,图中对应18℃的水平线与室外温度曲线所围合的面积就意味着所需的热量,专业术语为“热负荷”。
当然由于建筑物及室内空气等的热惰性,使得供暖系统(也有惰性)不必也不能紧随室外气温的变化而不停地调节。
换句话说,如果以矩形面积表示热力供暖(即锅炉)的供热量,则显然,即便是供热量等于热负荷(即假定两个代表性面积相等时),势必有部分锯齿下尖部处于矩形之外,这就意味着不能保证(夜间)室内温度。
同理,如要矩形面积覆盖所有锯齿下尖部分,则势必要过度供热。
这就是建筑供暖与空调的根本区别,即不以室内气温为直接调控对象,只是由于建筑物及其室内空气的热惰性,可以平滑一部分室外气象以24小时为周期的剧烈变化,才可以使居住者在室温高于一定值,甚至普通居住者也乐于供暖季能在室内着夏装(游泳馆、医院等特殊场合除外),殊不知这已处于过度供热状态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部分文档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部分文档一、引言为了促进我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能源供应寿命,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特制定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的民用建筑,目的是通过规范和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实现对建筑物的节能要求,提高建筑物的能耗效率。
二、节能要求1.热能供应热能供应应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热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并配备节能高效的热能转换和储存设备。
非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应满足国家相关节能标准要求,及时更新老化设备。
2.建筑外墙、屋面和地面的保温层建筑外墙、屋面和地面的保温层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保温性能进行施工。
保温层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低的材料,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3.建筑窗、门的隔热性能建筑窗、门的隔热性能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选择和安装。
窗框和玻璃的导热系数应越小越好,并采用双层或者中空玻璃等隔热玻璃。
4.建筑的气密性和隔声性能建筑的气密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建筑物的外墙、窗、门等部位应具备较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性能,减少热能损失和外界噪音的干扰。
5.建筑的空气质量建筑的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建筑内的空气流通应充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
建筑内禁止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材料,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健康。
6.节能设备的选择建筑中的采暖设备应选择节能高效的设备,并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运行。
应根据建筑的使用面积、空间高度、气候条件等参数,合理选择采暖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7.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建筑中的采暖设备应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的各项参数,合理控制设备的运行,提高设备的能效。
三、节能措施1.合理的建筑形态设计建筑的形态设计应符合节能要求,如建筑物朝向应合理选择,以利用太阳辐射进行被动采暖。
建筑的体型应合理,减少外观表面积,减少能量传输损失。
家庭采暖六种方式比较

家庭采暖六种方式比较目前,北京的开发商在楼书、广告和销售说辞上虽然把供暖设备说得“花样多”,科技创新多,但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分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两种。
具体从供暖设备设施看,主要分为六种:一是集中供热:这是比较传统的供暖方式,主要又分两种:市政热力管网或小区内锅炉集中供热。
以这两种方式集中供暖的小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市政热力管线分布的区域以及2002年以前没有市政热力管线分布区域的小区,2003年以后,市政热力管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开发的新楼盘,很多采用户式独立供暖,开发商多不再建小区供热锅炉集中供暖。
二是分散式采暖方式:即每户独立成一个供暖体系。
常见的有3种形式:1.小型户式燃油、燃气或电锅炉:如最早回龙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里采用的燃气壁挂炉。
2.电热膜及电热导体采暖方式:如双裕花园采用的电热膜供暖系统。
3.电暖气三是变频空调,冬季供热、夏季制冷。
四是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又称地源热泵,利用地下20-30米处12℃~35℃左右的地下水资源或各类水源,夏季提供5℃~7℃的冷水给房间供冷;冬季提供45℃左右的热水给房间供暖,如锋尚国际公寓。
五是地热采暖:近几年一些地下有热水资源的楼盘采用了这种采暖方式。
六是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此系统主机为风冷式小型冷热水机组,房间内采用送风道或风机盘管。
从供暖系统的终端看,即具体到房子里,热能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让房子暖和,主要有自然对流、辐射、热风三种方式。
通常看到的暖气片便是通过自然对流供暖,辐射供暖包括电热膜、电缆以及地板采暖;热风主要是空调机。
如有的小区虽然采用的是壁挂炉,但终端也采用地板采暖。
■六种供暖方式各有所长1、市政热力管网:市热力集团把市政热力通过管线输送到住户家中是最清洁最有保证的一种供暖方式,目前的收费情况是:市热力集团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为采暖季每建筑平方米24元;供应旅游饭店、使馆、出租公寓的供暖价格仍为采暖季每建筑平方米30元。
但由于目前北京很多住宅楼每套住宅内没有分户计量的阀门和热表,这种供暖方式的缺点也就暴露无遗:住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热量,住与不住,用多少都得统一交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民用建筑采暖方式的选择
作者:刘晓北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24期
摘要:上世纪我国民用建筑冬季采暖方式一直采用传统的暖气片散热采暖,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绿色建筑成为我国建筑的主题,进而新型采暖方式的诞生也将成为必然,并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对我国目前常用的采暖方式进行分析、论述,从而得出地板辐射式采暖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民用建筑设计在选择采暖方式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采暖方式及特点;民用建筑采暖方式选择地板辐射式采暖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一、常用采暖方式及特点
我国目前采暖方式主要有集中供热暖气片采暖、地板辐射式采暖、电热膜采暖、分户壁挂式燃气采暖等,下面就各种取暖方式原理及优缺点进行简单介绍。
1 集中供热暖气片采暖
以大规模的集中供暖为热源,通过金属暖气片来散发热量,使房间内空气得到加热。
优点:应用比较早,安装方便,技术成熟;使用安全、可靠,前期费用投入少;可实现全天二十四小时供热。
缺点:供暖的时间和温度不能自己调节;散热片占地面积大,影响室内装修的美观效果,甚至加大装修费用,现在虽然由老式立柱铸铁暖气片、扁管暖气片改进为艺术铝合金暖气片,但效果仍不理想;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灰尘,尤其是暖气片上方墙壁常常布满灰尘,不卫生,需经常打扫。
此种采暖方式在新建住宅中已逐渐被淘汰。
2 地板辐射式采暖
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对房间的微气候进行调节的节能采暖系统。
过去由于耐热管材采用的是钢管,价格昂贵,没有得到推广,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发展。
优点:提高了采暖的舒适性、热量均衡稳定、节能环保、不用维修只需定期更换一下过滤网,便于管理,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尤其在高空间、大跨度、低窗建筑物供热中彰显优势。
在目前新建居民楼、公寓楼、大跨度建筑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3 电热膜采暖
电热膜采暖是以电力为热源,以电热膜为发热体,电热膜是一种半透明聚酯薄膜,通电后可以发热,是将特制的导电油墨、金属截流条印刷、热压在两层电热膜之间,和独立的温度控
制装置配合使用。
电热膜采暖的优点:使用安全、节能环保、耐用、恒温可调、经济舒适。
缺点是:电热膜升温速度较慢,一般需要一小时以上才升温到18度;安装要求比较高,必须与装修同时进行,如果是安装在天花板就不能在天花板上打眼钻孔等,受电力供应及电费标准等因素影响。
可用于精装修公寓中。
4 分户壁挂式燃气采暖
这种方式是以燃烧的天然气为热源,室内的暖气管和暖气片与壁挂炉相连,可以分户计量。
室中无人可以低温运行,防止管线冻裂。
优点:比传统采暖方式先进、节能,可安装在墙体上、房间角落里,还可同时提供生活热水。
缺点:安全、卫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期费用高,投入大。
适用在人口或住宅密度比较低的郊区住宅。
还有一些其他的采暖方式如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家用电锅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虽然也都有很多优势,但都因费用高,投入大,不节能,不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使用。
通过以上介绍,各种采暖方式都有优势和弊端。
综合考虑节能效果、技术、经济优势、环保效益等各个方面。
对于目前大部分民用建筑采用地板辐射式供暖还是首选,除了上述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的优点外,选择此采暖方式还有很多好处。
二、选择地板辐射式供暖的其他理由
1 具有保健功能
人们理想的室内温度应当是中医所提倡的“温足而凉顶”,地板辐射式供暖恰恰实现了这一点。
热量自下而上散发,水平温度均匀,足部温度高,上部温度低,避免了“寒从脚下起”,实现了“热从地下来”。
冷冷的冬天,地板不但有温度还有辐射散热的作用,室内温度从上而下递增,使人们感觉头凉脚热,可以保持头脑清醒,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
对老人、儿童尤为有利,对关节炎病人也有防治作用。
2 增强隔声效果,热稳定性好
在铺设暖气管前,需先在地板上铺设一层隔热层,可以兼起到隔声的效果。
地板层和混凝土层可以储存大量热能,即使在间歇供热的情况下,室内温度也不会出现急剧变化,热稳定性能好。
3 使用寿命长
所用管材耐用,使用年限长,可以节约大量金属材料,施工方便,不容易被腐蚀、不结垢,有效减少了管道维修带来的困扰和不便,还可以节约大量维修费。
4 节约装修费用
由于房屋内没有了暖气片和供热管线,供热管网都隐藏在地板下,就可以进行落地窗的设计,整个房间给人明亮、简单、宽敞的印象,便于装修和家具的布置摆放,不用考虑包装暖气片的费用,可以节约装修开支;同时增加了房间的有效使用面积。
5 温度可调,可实现分户计量
该采暖方式地面设一个分水器,每个房间的供暖管道都集中在分水器上,接口处有调节阀门,可以通过对阀门的开启来调节温度的大小。
也可以对每户供热量进行控制,即在总管上安装热量表和控制阀,使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采暖,热力费用按用量收取。
三、地板辐射式供暖主要设计参数
(1)供水温度35~55℃,建议取高值。
(2)地板表面温度,一般采用28~30℃。
(3)室内温度,一般25℃左右。
(4)供热管直径20mm,壁厚2.5 mm。
单位面积散热量,一般在120W/m2~160W/m2。
在设计时,采暖建筑的热负荷指标应在这个范围内。
四、地板辐射式供暖设计要点
(1)管道的布置,每个环路的总长度尽量小于100m,最大不超120m。
(2)管道中心间距控制在160+ 40mm之间,外墙附近取低值,房屋中心取高值。
(3)供水管和回水管管口应集中在分水箱内,并在分水箱内设供回水分水器,以便对水量进行统一调节分配。
(4)供暖后,地板容易发生热胀现象而引起地面隆起和龟裂。
(6)为防止杂物进入地板管道系统,供水管道必须装设过滤器。
结语
建筑采暖是北方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取暖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采暖方式既体现
了建筑设计水平,又能适应市场需要。
地板辐射采暖作为一种新兴的供暖方式,已经在供暖系统占有一席之地。
在新的更加富有优势的采暖方式出现之前,它的应用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JGJ142-2012,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