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动物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失眠动物模型的建立

失眠动物模型的建立

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 碍综合 征。
• • • •
A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原因有: 基炎铅胆 因症中碱 突免毒能 变疫假假 学学说 说 说说 等
60~ 90 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指数 增长,每隔5.1 岁即增加一倍,可见衰老肯定是AD 的危险 因素之一。
兔脑内血管发达程度与人 脑类似,但兔大脑皮层部分 不发达。
鼠脑体积小,抗手术打击能力差,不常见临 床上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癫痫、意识障碍 难等在小动物中却很常见,且难以恢复,使 其神经功能障碍难以评定。但价格便宜,来 源充足,品种较纯,制作模型简单,生存率高。
鸡大脑发达, 有人估计,其实 验价值和某些哺乳动物相似。 但这方面研究较少,其应用 价有待进一步验证。利用其 建立学习和记忆模型快、记 忆保持的测定及脑内注射容 易、重复性好、来源丰富、 价格便宜、易管理。
(2)化学损毁模型: ①乙酰胆碱M受体阻断剂动物模型:大鼠腹腔内注射胆碱能拮抗剂,引起
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 评价:可造成认知障碍,但其主要是可逆性阻断突触后的乙酰胆碱M受体,
缺乏AD特殊病理特征。 ②兴奋性毒素损毁动物模型:如使用兴奋性神经毒素如红藻氨酸、使君子
氨基酸等注入大鼠Meynert基底核建立痴呆模型。 评价:有记忆损害功能,但无神经元斑块及NFT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且对乙
3.中枢神经元胆碱能损毁动物模型 原理:用物理、化学、外科手术等来损毁胆碱能神经元或切断
胆碱能神经通路。
(1)物理损毁模型:采用电、热等手段损伤大鼠Meynert基底核,使皮质乙 酰胆碱量减少,造成动物记忆障碍、抑郁行为等。
评价:所得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分区组织中单胺氧化酶B活性与青年组比较没 有显著性升高,故该模型尚欠用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制备的简单程序如下: ( 1) 引物的设计或靶基因的制备; ( 2) 重组靶基因注入受精卵; ( 3) 植入假孕受体; ( 4) 检测与评价。

大鼠失眠模型造模中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改良法的探讨

大鼠失眠模型造模中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改良法的探讨

大鼠失眠模型造模中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改良法的探讨作者:魏歆然郑雪娜裴芸吴雪芬刘丽陈小丽文琪琦岳增辉魏高文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失眠模型造模中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混悬液配制的改良方法,并对造模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98只SD大鼠中50只用NaOH 溶液配制法、24只用NaHCO3溶液配制法和24只用改良法进行失眠大鼠造模,探讨制作PCPA致失眠模型的最佳方法。

结果 NaOH溶液配制法50只大鼠造模失败,NaHCO3溶液配制法24只大鼠造模失败,改良法24只大鼠造模成功,且PCPA剂量以0.5 g/kg造模效果最好(P〔关键词〕对氯苯丙氨酸;失眠;造模〔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8.09.004〔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d method of preparing 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 suspension in a rat model of insomnia,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odeling. Methods In the 98 SD rats, 50 rats were treated with NaOH solution preparing method, 24 SD rats were modeled with NaHCO3 solution preparing method, and 24 SD ra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improved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insomnia rats. Results There were 50 failed model rats with NaOH solution preparing method, 24 failed model rats with NaHCO3 solution preparing method. The 24 model rats succeed by the improved method, and the 0.5 g/kg of PCPA was the best dose to establish the model (P〔Keywords〕 para-chlorophenylalanine; insomnia; model失眠大鼠模型的制作主要可以分为物理造模法和化学造模法:物理造模法包括强迫运动、水平台环境、旋转圆筒睡眠剥夺、水上转盘法等;化学造模法是腹腔或皮下注射中枢兴奋类药物进行部分或全部睡眠剥夺,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失眠造模药物为对氯苯丙氨酸(dl-4-chlorophenylalanine,PCPA),是一种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大鼠大脑5-HT合成,造成睡眠昼夜节律消失,几乎达到完全失眠[1],并且造模时间短,费用较低,可重复性好,但鲜少有文献详细描述PCPA混悬液的配制过程。

中药治疗对氯苯丙氨酸失眠模型大鼠影响的基础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对氯苯丙氨酸失眠模型大鼠影响的基础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对氯苯丙氨酸失眠模型大鼠影响的基础研究进展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疾患,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诱发或加重多种身体疾病。

目前催眠镇静的药物以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为主,虽起效快,但均可引起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失眠具有无成瘾性、依赖性等特点。

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是目前常用的失眠造模方法,通过搜集、整理中药对PCPA诱导失眠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文献,从动物行为学改变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者更深入地研究中药治疗失眠的机制提供参考。

[Abstract] As a common disorder,insomnia often brings serious effects on people′s normal work and life,and even induces a variety of physical diseases. Although sedative-hypnotic drugs like benzodiazepine and barbiturate effect quickly,they can cause unavoidable side effects.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Chinese medicine has characteristics of no addiction and dependence. PCPA is a universal drug used in insomnia model. This article collects and arranges the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documents about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r insomnia rats induced by PCPA,and discuss from animal behavior,and mechanism of a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PCPA;Insomnia;Fundamental research失眠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的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

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的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3851)作者简介:刘珊(1988 08—),女,硕士,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E mail:sknq80@163 com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的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刘 珊 敬秀平 谢安卫 尹 诗(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综合科,广安,638500)摘要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行为学的影响,探析其对TLR4通路的影响。

方法:利用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制备失眠模型,将成模45只大鼠数字随机分为模型组、天王补心丹低剂量组(7g/kg)及天王补心丹高剂量组(28g/kg),另设空白组15只。

连续中药干预7d后比较各组大鼠旷场行为学、睡眠时间、中缝背核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以及外周血清核因子 κB、诱导干扰素β的TRIF变化。

结果:天王补心丹可明显减少失眠模型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修饰次数,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外周血核因子 κB、TRIF、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1以及中缝背核TLR4、MyD88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天王补心丹可改善失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TLR4通路调节机体免疫有关。

关键词 失眠;模型大鼠;天王补心丹;行为学;中缝背核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1StudyontheTherapeuticEffectandPartialMechanismofTianwangBuxinPillonInsomniaModelRatsLIUShan,JINGXiuping,XIEAnwei,YINShi(General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Guang′anCityofSichuanProvince,Guang′an6385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TianwangBuxinPillonthebehaviorofinsomniamodelratsandtoexploreitseffectonTLR4pathway.Methods:Theinsomniamodelwasestablishedbyintraperitonealinjectionofchlorophenylalanine.Atotalof45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amodelgroup,alowdoseTianwangBuxinPillgroup(7g/kg)andahighdoseTianwangBuxinPillgroup(28g/kg).Another15ratsintheblankgroupwereestablished.AftercontinuousinterventionwithChinesemedicinefor7days,thechangesofopenfieldbehavior,sleeptime,Toll likereceptor4(TLR4),myeloiddifferentiationprotein88(MyD88)andperipheralserumnuclearfactor kappaB(NF kappaB),TIRbasedomainlinkermoleculeforinducinginterferonβ(TRIF)werecomparedineachgroup.Results:TianwangBuxinPillcouldsignificantlyreducethecentrallatticeresidencetimeandmodifi cationtimesofinsomniamodelrats,andprolongthesleeptimeandshortenthesleeplatency(P<0 05).ThelevelsofNF κB,TRIF,TNF α,IL 1inperipheralbloodandTLR4andMyD88indorsalraphenucleusdecreased(P<0 05).Conclusion:Tian wangBuxinPillcanimproveinsomnia,anditsmechanismmayberelatedtotheregulationofimmunitythroughTLR4pathway.Keywords Insomnia;Modelrats;TianwangBuxinPill;Behavior;TLR4signalingpathway;Keyfactors;TNF α;IL 1中图分类号:R289 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5.017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约45 4%存在失眠问题[1],主要表现在难以入眠、醒后复睡困难或醒后精力体力无法恢复,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

《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

《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

《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日益凸显,不仅会导致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紊乱和健康问题。

因此,研究改善睡眠剥夺的机制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味子木脂素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成分,其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望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五味子木脂素为实验药物。

实验所需设备包括多通道生理记录仪、行为学观察装置等。

2. 实验方法(1)建立睡眠剥夺模型:采用渐进性多平台剥夺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

(2)分组与给药: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和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在剥夺后进行不同剂量的五味子木脂素给药。

(3)觉醒水平监测:利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对大鼠的觉醒水平进行实时监测。

(4)行为学观察: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包括活动量、探索行为等。

(5)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1. 觉醒水平变化(1)对照组大鼠觉醒水平稳定,无明显波动。

(2)睡眠剥夺组大鼠觉醒水平显著升高,表现出明显的觉醒亢进现象。

(3)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组大鼠觉醒水平较睡眠剥夺组有所降低,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觉醒水平逐渐降低。

2. 行为学变化(1)睡眠剥夺组大鼠活动量增加,探索行为减少。

(2)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组大鼠活动量有所降低,探索行为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3. 药物作用分析五味子木脂素对大鼠的睡眠作用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觉醒水平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能够改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在药物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

四、讨论五味子木脂素能够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觉醒水平和行为学表现,这可能与五味子木脂素的镇静安神作用有关。

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摘要: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失眠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广泛应用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本研究报告将重点介绍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模型建立、评估指标以及模型在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言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睡眠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因此,深入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鼠失眠模型的建立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生理和行为特征与人类相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失眠模型的建立。

常用的失眠模型包括药物诱导模型、环境干扰模型和基因突变模型等。

其中,药物诱导模型通过给予大鼠失眠相关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咖啡因等)来诱发失眠症状。

环境干扰模型通过改变大鼠的环境条件(如光照、噪声等)来干扰其正常的睡眠。

基因突变模型则通过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等手段来模拟人类失眠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

三、大鼠失眠模型的评估指标为了评估大鼠失眠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指标进行评估。

行为学指标是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包括睡眠时间、睡眠结构、睡眠延迟等。

例如,通过记录大鼠的睡眠行为,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的问题。

生理学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失眠模型的评估,如脑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更加客观的评估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

四、大鼠失眠模型在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大鼠失眠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还可以用于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给予大鼠某种药物治疗,观察其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等手段来验证某个基因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五、结论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天王补心丸与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天王补心丸与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天王补心丸与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比
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途径
之一。

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是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药物,但两者的治
疗机制和疗效差异仍需深入研究。

【问题】
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是否对失眠大鼠的睡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影响机制和疗效有何差异?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两种药物对失眠大鼠的睡眠的
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g。

2.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采用悬吊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

3.药物干预: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天王补心丸组、磁朱丸
组和对照组。

在模型建立后,连续给予不同药物,每日一次,持续7天。

4.行为学测试:采用睡眠监测系统记录大鼠的睡眠行为,并进行分
析和比较。

5.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图表展示。

【预期结果】
1.在天王补心丸组和磁朱丸组,大鼠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

2.两组药物对大鼠睡眠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

3.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意义】
通过比较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两种药物对失眠大鼠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两者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面的差异,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交泰丸干预对氯苯丙氨酸致大鼠失眠的代谢组学研究

交泰丸干预对氯苯丙氨酸致大鼠失眠的代谢组学研究

交泰丸干预对氯苯丙氨酸致大鼠失眠的代谢组学研究为了阐明交泰丸干预对氯苯丙氨酸致大鼠失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模型,试验期间观察大鼠自发活动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叶皮质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代谢物谱,分析交泰丸干预下大鼠自发活动,NGF 水平及与失眠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显示交泰丸能明显抑制失眠大鼠的自发活动,显著升高失眠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叶皮质和血清中NGF水平。

交泰丸能对失眠所致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代谢紊乱产生有效的干预,并分别对血清和海马组织中6种和5种与失眠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产生显著的回调。

研究表明交泰丸干预PcPA所致失眠的机制可能与调节NGF水平及调控机体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胆碱代谢有关。

标签:交泰丸;失眠;代谢组学;核磁共振;对氯苯丙氨酸失眠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心理压力增加,失眠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提高睡眠质量对公众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交泰丸记载于明代《韩氏医通》,由黄连和肉桂10:1配伍而成,方中黄连大寒大苦,清泄亢盛之心火,肉桂辛甘大热,助阳补火,两药配伍交通心肾,对心肾不交型不寐具有显著效果。

全世建等研究显示交泰丸治疗失眠的机制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以及相关神经递质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酮(CORT)、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有关。

代谢组学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从代谢网络的终端症状反映机体状况,阐明药物靶点相关干预。

目前尚未见交泰丸治疗失眠代谢组学研究的报道。

本研究采用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致失眠及交泰丸干预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的代谢指纹谱变化,阐明交泰丸干预失眠药效及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