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混凝土基本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报告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报告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报告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高性能混凝土,由水泥、砂、水和稳泡剂组成,其内部充满了气泡。

其独特的结构使得泡沫混凝土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轻、更绝热、更吸音等优点。

为了研究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首先,我们研究了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与强度的关系。

我们制备了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试件,并测定了它们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密度越大,抗压强度越低。

这是因为泡沫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降低了其强度。

其次,我们研究了泡沫混凝土的导热性能。

我们测定了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样品的导热系数,并通过计算得出了泡沫混凝土的导热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即密度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这是由于泡沫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可以减少热传导的路径,从而提高了其绝热性能。

最后,我们研究了泡沫混凝土的吸音性能。

我们测定了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样品的吸声系数,并通过计算得出了泡沫混凝土的吸音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吸声系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即密度越大,吸音性能越好。

这是由于泡沫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可以吸收声波的能量,从而减少了声波的反射和传播,提高了其吸音性能。

综上所述,泡沫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密度、较好的绝热性能和吸
音性能。

它在建筑、隔声、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其强度较低,使用时需要注意加强结构设计,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同时,还需进一步研究泡沫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程应用技术,以推动泡沫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推广。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粉煤灰 、外加剂等原料的性能及相互配合 比都对其 性 能有 巨大影 响 。 水 泥是影 响泡沫 混凝土 强度 的主要 因素之 一 。 一
般情 况下 , 水泥 掺加 量越 高 , 沫混 凝 土抗压 强度 越 泡 高 ; 泥强度等 级越高 , 沫混凝 土抗 压强度 越高 。 水 泡
缺点是 发泡剂用 量大 , 成本 高 , 而且泡 沫泡径 不均 匀 ,
21 发 泡剂 .
科技蓠 ;㈦ 售息 灭 。 _ 孵的泡 沫破 潘. 地 防止 了中间环 藉 一 节导致
。l 一糖 与 术 料制 成 的生态 型水_l {t 豁土 精 灰 主要原 材 l 利 用 以粉煤 糍 器 l ∽澎 蕊 % 了 i 泥制l上 } 备
备 泡沫 混凝 土用 发泡 剂 。 2 原 料及 配合 比 . 2 生产 合格 的泡沫混凝 土 , 了发 泡剂 以外 , 除 水泥 、
在 生产 中 , 沫 混凝 土 砌块 是 以水 泥 、 煤 灰 、 泡 粉 石灰 、 和外加 剂等 为主要 原 料经 掺合 均匀 后 , 砂 加人
适量水 充分搅 拌 制成料 浆 ,同时迅 速将 发 泡剂 水溶 液经 发 泡机 制成 泡沫 吹 人 , 混合 搅 拌 , 筑 成 型 , 经 浇 养护 而成 。 生产 工艺 中最 重要 的一 环是 泡 沫 的发泡 技术 及 加入 方式 , 泡剂发 泡 技术 目前 主要 有三 种 , 发 第一 种 是 发泡剂 溶于 水 , 与水 泥料浆 均匀 搅拌 。 再 此方 法的
新 型 生态 型发 泡混 凝 土 , 度 为 64 g 抗压 强度 密 4 k/ , m
可 达到 45 a . MP 。
发 泡剂 的质量 对 泡沫混 凝 土产 品 的性 能影 响 巨 大, 选用 发泡倍 数 大 , 沫稳 定 性好 的发 泡剂 可得 到 泡 孔 径均匀 、 性能 良好 的泡 沫混凝 土 。目前 发 泡剂 的研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一、前言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轻质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隔声防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

二、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原理泡沫混凝土是利用发泡剂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形成轻质混凝土的一种工艺。

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原理是将混凝土中的水分与发泡剂混合,通过机械搅拌和震动等方式使其发泡,最终形成泡沫混凝土。

三、泡沫混凝土的发泡剂发泡剂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关键材料之一。

常见的发泡剂有有机发泡剂和无机发泡剂两种。

有机发泡剂:有机发泡剂主要是脂肪族酸和脂肪族酸酐,具有起泡速度快、泡孔细小、泡沫稳定等特点,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无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主要是硅酸盐、铝粉等,它们具有起泡速度慢、泡孔较大、泡沫不稳定等特点,但对环境污染较小。

四、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配比、搅拌、发泡、浇注和养护等几个环节。

1. 原材料配比根据泡沫混凝土的应用要求和混凝土的强度、密度等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例,通常是水泥、砂、水和发泡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2. 搅拌将水泥、砂、水等原材料按照配合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直到达到均匀的混合状态。

3. 发泡将发泡剂加入混合好的混凝土中,通过机械搅拌和震动等方式使其发泡。

发泡剂的用量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等要求进行调整。

4. 浇注将发泡好的泡沫混凝土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保证整个模具内部都能够充分填充。

5. 养护在泡沫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通常是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混凝土充分凝固。

五、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测试制备好的泡沫混凝土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应用要求。

常见的性能测试包括密度、强度、吸水率、保温性能等。

1. 密度:将泡沫混凝土切割成样品,测量其重量和体积,计算出其密度。

2. 强度:将泡沫混凝土样品进行压缩试验或抗拉试验,测量其最大承载力,计算出其强度值。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条件和性能研究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条件和性能研究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条件和性能研究一、引言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材料,由水泥、砂子、发泡剂和水组成,具有低密度、保温隔热、吸声隔音、抗震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本文将从制备条件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制备条件1.材料选择泡沫混凝土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泡沫混凝土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水泥、砂子、发泡剂和水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1)水泥水泥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基础材料,一般选用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

在选用水泥时,应根据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泥。

(2)砂子砂子是泡沫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选用粒径为0.15~5mm的细砂,具有坚硬、耐磨、不吸水等特点。

(3)发泡剂发泡剂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核心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泡沫混凝土的质量。

发泡剂的种类有无机发泡剂、有机发泡剂和复合发泡剂等。

一般情况下,复合发泡剂具有发泡速度快、泡孔均匀等优点,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首选。

(4)水水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重要材料,其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水量适当可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过多会导致泡沫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2.制备工艺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通常分为机械搅拌法和手工搅拌法两种。

(1)机械搅拌法机械搅拌法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常用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其制备过程为:将水泥、砂子、发泡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发泡剂,继续搅拌,形成泡沫混凝土。

(2)手工搅拌法手工搅拌法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工艺。

其制备过程为:将水泥、砂子、发泡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桶中进行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发泡剂,继续搅拌,形成泡沫混凝土。

三、性能研究1.密度泡沫混凝土的密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在300~1800kg/m3之间。

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

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

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导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在性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设计的需求。

近年来,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性能极佳,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环保节能等多种优点。

本文将探讨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

一、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泡和水泥黏结剂组成,具有轻质及高强度的建筑材料。

它不仅在保温隔热、防火隔音方面表现良好,而且在力学性能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

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0.05~0.8MPa,其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

泡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以达到0.08~0.3GPa,它是混凝土的1/20~1/30,导热系数为0.1~0.6W/m-℃,比传统混凝土低得多,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此外,泡沫混凝土的体积重量非常轻,可以控制在300~1800kg/m³之间。

它的比轻度可以达到30%~70%,比砖混结构低很多。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泡沫混凝土,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自重,而且可以在保证建筑物强度的同时减小地基的荷载。

二、泡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一)配料泡沫混凝土的配料非常简单,主要是通过混合水泥、石膏和泡沫剂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需要1-1.2袋水泥,30-60公斤泡沫剂,150-250公斤石膏以及适量的水。

在混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添加一定的粘结剂、增韧剂和纤维增强材料等。

(二)模板设计泡沫混凝土的模板设计一般采用先浇筑,后清理的方式。

首先,在工地现场制作模板,模板设计应考虑泡沫混凝土自重、反力、外荷载和温度等因素。

其次,在模板上先按照需要的尺寸浇入一定数量的泡沫混凝土,然后在模板上倾倒模板的余下部分,平整表面,从而避免了空气中形成的水泡。

(三)浇筑工艺在泡沫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在工地现场按设计要求制备好模板。

泡沫混凝土湿密度与干密度关系的研究

泡沫混凝土湿密度与干密度关系的研究

泡沫混凝土湿密度与干密度关系的研究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隔音和吸震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在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湿密度和干密度是两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效果。

因此,研究泡沫混凝土湿密度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泡沫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泡沫混凝土是一种以水泥、砂、水和发泡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机械搅拌和高速搅拌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多孔材料。

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在50%~80%之间,密度低于1000kg/m3,具有轻质、绝热、吸震、防火等优异性能。

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泡沫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1、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一般在300kg/m3~900kg/m3之间,是普通混凝土的1/4~1/5左右,重量轻,方便施工和运输。

2、隔热: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热传导,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适用于冷库、保温建筑等领域。

3、吸震: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以吸收震动和冲击力,具有良好的吸震性能,适用于地震区、公路桥梁等领域。

4、防火:泡沫混凝土的燃烧性能较差,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适用于公共建筑、电力设施等领域。

二、湿密度和干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湿密度是指泡沫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所达到的密度,包括水分在内的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通常用kg/m3表示。

湿密度可以通过称重法、容积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干密度是指泡沫混凝土在完全干燥后的密度,不包括水分,通常用kg/m3表示。

干密度可以通过称重法、容积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湿密度和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干密度 = 湿密度 / (1 + 含水率)其中,含水率是指泡沫混凝土中水分的质量与干混凝土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三、湿密度和干密度的影响因素湿密度和干密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水泥、砂、水和发泡剂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其种类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性能。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研究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研究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概念与种类着手,逐步分析了其构成要素及应用现状,针对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第一、泡沫混凝土的概念及分类泡沫混凝土,也叫发泡水泥,主要是运用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将氮气、二氧化碳气、氧气或空气吸纳到混凝土浆体中,经成型、合理养护等步骤,使其形成富含大量孔洞且强度较大的混凝土制品。

泡沫混凝土,按组成胶结材料,可分为水泥泡沫混凝土、菱镁泡沫混凝土、石膏泡沫混凝土、火山灰质胶结材料泡沫混凝土;按所用主要填充料的种类,可分为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矿渣泡沫混凝土、秸秆泡沫混凝土等;泡沫混凝土按不同密度,可分为300kg/m3、400kg/m3、500kg/m3、600kg/m3、700kg/m3、800kg/m3这6种;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分为保温型、保温结构型、结构型;其应用领域很广,主要有房建泡沫混凝土、园林泡沫混凝土等;此外,不同的养护方式下,也可分为自然养护泡沫混凝土、蒸汽养护泡沫混凝土、蒸压养护泡沫混凝土。

第二、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构成高性能混凝土是泡沫混凝土中性能比较高的一种,它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工作性、实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2]。

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凝土,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不仅具备普通混凝土的一般特点,其组成材料也应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

2.1 水泥各种水泥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重要材料,泡沫混凝土中拥有大量的泡沫,减缓了水泥水化过程,因此建议使用凝结时间较快的硫铝酸盐水泥、高铝水泥、早强型硅酸盐水泥、菱镁水泥、石膏等,为了保持其耐久性,制备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水泥要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墙体等重要部位时这点尤其重要。

2.2 泡沫剂泡沫剂是制备泡沫混凝土中心要素,其与泡沫混凝土性能息息相关,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大小、均一性、泡孔封闭性等指标以及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受其影响。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摘要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质量轻、强度理想的混凝土。

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具有空心结构,因此具备较好的吸热和隔绝声音的功能。

文章首先探究了泡沫混凝土的成分、种类以及制作方法,其次分析了泡沫混凝土的各种物理和功能特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泡沫混凝土的不足进行了评价,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建筑节能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一般为300~1 800 kg/m3,且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包括能够减少粗细骨料的消耗、流动性较好、孔隙率较高,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耐火性且其质量轻、隔音效果好,抗压强度也非常理想[1]。

泡沫混凝土的发泡工艺方法主要有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两种。

其中,物理发泡法主要采用预制泡沫混合法,先通过机械的方法制出泡沫,再将泡沫与搅拌好的浆料混合,从而制备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的泡沫混凝土混合浆液。

化学发泡法一般采用铝粉、碳化钙和过氧化氢作为充气剂,在混合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泡,其产生的气体可以留在混合好的浆液中,从而使得最终混凝土固化后产生多孔结构[2]。

物理发泡法和化学发泡法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气体进行发泡。

无论是物理发泡法还是化学发泡法,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密度。

根据泡沫混凝土的密度进行分类:密度范围为300~600 kg/m3时,通常在建筑结构中用于绝缘和填充结构,而密度范围为600~1 200 kg/m3时,可用于建筑结构中的非承重结构(预制块、建筑物外墙、隔墙、保温和隔音墙等)。

密度范围为1 200~1 600 kg/m3时,通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承重结构[3]。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泡沫混凝土的原材料,接着对泡沫混凝土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描述,包括工作性、流动性、力学性能等,最后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功能特性,总结了泡沫混凝土在今后的工程应用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混凝土基本理论研究尹哲学彭康常州易能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泡沫混凝土是利用物理方法制备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胶凝材料、粉煤灰、填料、水及各种外加剂组成的料浆中,经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多孔轻质材料。

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孔隙,所以有轻质、保温、隔热、耐火及隔音的性能。

现如今泡沫混凝土是混凝土大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细小、封闭、均匀分布气孔的多孔性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防火、隔音、抗水减震等特性。

普遍应用于高层建筑墙体制作、保温和衬垫等工程中。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多孔材料外加剂建筑领域1 泡沫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泡沫混凝土制品是由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气孔和气孔壁组成的结合体。

气孔由泡沫在料浆中形成,并在硬化过程中固定在混凝土中。

孔间壁系由水化产物、未反应的材料颗粒和孔间壁内的孔隙组成。

孔隙的存在,既改变了制品的密度,又影响了制品的强度。

同时,也提高了制品的保温性和抗冻性。

泡沫混凝土从宏观上看是由气孔和孔壁组成的,硅钙质泡沫混凝土的孔壁包含大小不等的硅质材料微粒、参与反应后剩下的残核和水泥粒子尚未水化完毕的部分。

在这些物料固体颗粒之间,汇集大量的水化产物和形状、大小不同的微孔或缝隙,并形成一个由硅质材料颗粒组成的骨架,水化硅酸盐胶体和结晶体黏附在其周围,包括有各种微小孔隙等缺陷的不均质固液气三相堆聚的结构。

在气孔壁的结构中,各种材料和物料之间,不仅是物料颗粒间的直接接触或者机械啮合,而且还有在高压、高湿、高热条件下,各物料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更为坚硬水化产物的结合。

这也是气孔壁能承受外力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

泡沫混凝土在大泡沫量的情况下,虽孔隙率非常高,但仍有比较理想的使用强度,可满足各种需要。

它的强度主要来自胶凝材料自身产生的胶凝作用。

它所用的胶凝材料一般要求胶凝作用强,特别是高孔隙率产品,所以一般以大掺量的高标号水泥、含量80%~85%的镁水泥为胶凝材料,在低泡沫掺量时也可使用高强石膏。

如果胶凝材料的胺凝作用不强,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就无法保证。

对胶凝材料的技术要求有三个:一是胶凝材料的大掺量,一般要大于50%;二是高胶凝力;三是早强性好,凝结快。

水泥作为主要的钙质材料在泡沫混凝土中使用时,它是泡沫混凝土料浆中Ca(OH)2的主要来源。

水泥的凝结硬化作用使泡沫混凝土料浆逐渐稠化并最终凝结硬化形成坯体,水泥施放出来的 Ca(OH)2与硅质材料中的SiO2和Al2O3,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铝,水泥在泡沫混凝土获得强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砂子作为细集料,它是泡沫混凝土中SiO2的主要来源,在与水泥水化过程中的Ca(OH)2与细砂中的SiO2和Al2O3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铝,形成泡沫混凝土的“骨架”,在泡沫混凝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细砂生产的泡沫混凝土用水量小,所以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比较高,干燥收缩比较小,泡沫混凝土不易开裂等特点。

2 泡沫混凝土的气孔结构泡沫是形成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所以发泡剂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泡沫混凝土的质量。

泡沫的稳定性好,泡沫液膜坚韧,机械强度好,不易在浆体挤压下破坏或过度变形。

另外,它有良好的自我保水性,液膜上的水分不易在重力作用及表面张力作用下流失,可长时间保持泡沫液膜的厚度和完整性,从而可使泡沫长时间不破灭。

泡沫的均匀性好,泡沫的泡径基本相近,泡径范围小。

泡沫的泌水率小,泡沫自制成后,向外逐渐泌水量少,很好的保证泡沫中的气泡数量和泡沫混凝土的气孔率。

羟丙基纤维素和化工原料甲酸钙,主要是控制泡沫混凝土的粘度、水化速度和保水性能,由于细砂的比重比较大,不易在泡沫混凝土形成均匀体,容易离析沉降,通过加入该材料,可以保证泡沫混凝土在短时间内水化,混凝土不离析,不塌模。

在原材料中除胶凝材料外,泡沫的质量对泡沫混凝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泡沫是一个个气泡组成的聚集体。

气泡不等于泡沫,但可组成泡沫。

泡沫的形成是先形成单个气泡,再由稳定的单个气泡组成泡沫。

这些独立的封闭的气泡对泡沫混凝土的保温性、隔音性、抗震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体现。

混凝土对气孔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六个方面:(1)气孔必须是封闭性的,而不是连通性的泡沫混凝土目前的主要用途是保温隔热,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失去这个性能其应用价值会大大降低,这就要求它的热导率和传热系数均很低,且越低越好。

封闭性气孔由于空气不流通,热量不会以空气为载体流失,因而热导率就非常低,保温隔热性优异。

而连通孔可使空气透过,形成空气的流动而带走热量,降低了保温性和隔热性,也就不保温、不隔热。

因此,为保持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的技术特点,它的气孔形态必是封闭的、不连通的。

(2)气孔的形状应接近于球形,变形不能太大泡沫在料浆中受到物料的挤压产生一定的变形,不会再保持非常规矩的正圆球形。

但由于泡沫质量的不同,这一变形会有很大的差别,机械强度较好的优质泡沫,由于可抵抗较大的挤压力,变形很小,基本上仍保持宏观的近似球形。

那些机械强度较差的劣质泡沫,抵抗不了物料的挤压力,就会变形很大而不能形成近似的球形。

物体的形状越圆滑,受力就越均匀,抗压力就越大。

若气孔不是近似的球形,那它的抗压力就很低,整个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降低。

因此,要尽量提高泡沫的机械强度,使用稳定性好的优质泡沫,使之形成圆球形的气孔,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

(3)气孔应大小均匀气孔的均匀性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也非常大。

气孔越均匀,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就越好。

这是因为,当泡沫混凝土受压时,压应力最容易向大孔集中,导致大孔破裂。

一个个破裂的大孔贯穿,就形成了泡沫混凝土的裂缝。

当气孔大小一致时,各个气孔可以均匀受力,压力分散于各个气孔而不会集中。

而当气孔大小不均时,大孔受力就大,而小孔受力就小,这样,应力就会集中到大孔上,所以,大孔往往比小孔先破裂。

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保持气孔的均匀性是重要的技术措施。

(4)气孔尺寸不能太大在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率相同时,孔径小的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明显高于孔径大的。

因此,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与孔径成反比。

在一般情况下,孔径每增大1mm,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就下降15%~20%;所以,泡沫混凝土的孔径不宜超过1mm,大多应在0.1~1mm之间。

历来的研究都有相同的结论:泡沫混凝土大于1mm的气孔已属于有害孔,这种大孔越多,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就越差。

泡沫混凝土应严格控制孔径,不要使它大于1mm。

即使必须使用大孔泡沫混凝土时,孔径也应小于3mm。

有些读者认为气孔越大,泡沫棍凝土的密度越小,这是不对的。

密度与气孔的大小无关,小孔数量多,也同样可实现低密度,而强度却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5)孔隙率应与强度相适应孔隙率与密度及强度都有直接的关系,并产生双重影响。

孔隙率越高,密度越小,但强度也越低。

强度与密度成正比,二者基本是一致的,强度随密度而下降,密度随孔踪率而下降。

在低密度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会有高强度。

孔隙率和密度应该与强度相适应,二者应统一考虑。

为了保证一定的强度要求,就不能一味的为降低密度而提高气孔率。

(6)孔间壁应薄而密实,机械强度高泡沫混凝土完全依靠孔间壁的支撑作用产生强度,它们是强度的主要来源。

同时,孔间壁又影响密度,它越厚则密度越大。

孔间壁薄则泡沫混凝土密度低,孔间壁高强则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也高。

要实现这一点,孔间壁应该密实度高些,壁内孔隙要少,最好没有。

孔间壁应以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为主体,水化产物越多越好,没有反应完全的颗粒越少越好,选用优质高标号胶凝材料,并使用增强剂,湿热养护,并少加填充料。

由这些气泡形成的泡沫具有其液膜坚韧、机械强度好,不易在浆体挤压下破灭或过度变形。

另外,它有自我保水性,液膜上的水分不易在重力作用及表面张力作用下流失,可长时间保持泡辣液膜的厚度和完整性,从而可使泡沫长时间存留而不破灭。

在浆体初凝后被固定在泡沫混凝土内,形成气孔。

假如泡沫稳定性不好,则大部分或少部分泡沫在浇注后破灭,形成的气孔很少,甚至在浇注后不久就使浆体塌陷,即俗称塌模,造成浇注完全失败。

液膜在浆体内不易破裂,不易形成因破裂后气体的串通所形成的连通孔。

因此,它最终形成的是理想的封闭孔。

泡沫稳定性越差,封闭孔就越少,而连通孔则越多。

因此,泡沫的稳定性不能仅仅以浇注后不塌陷为标准,而应该以浇注后不塌陷、最终形成的气孔近似球形、互不连通。

3 泡沫混凝土的基本工艺泡沫混凝土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将水泥、砂子、外加剂和水分别计量,搅拌混合,然后加入制成的泡沫通过混合室搅拌均匀,注模、预养护、脱模、养护得到成品。

自然养护的砌块,拆模后应堆放起来继续硬化,并洒水养护28d为至。

泡沫混凝土制作的技术关键主要是掌握好发泡剂、水泥、外加剂、水的用量,泡沫混凝土单位体积质量,泡沫剂和外加剂的选用及其与其它材料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1]张磊,杨鼎宜.轻质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混凝土,2005 (8).[2]高波,王群力,周孝德.混凝土发泡剂及泡沫稳定性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1).[3]张巨松.混凝土发泡剂功能的探讨[J].混凝土,2000(7).[4]闫振甲,何艳君泡沫混凝土实用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彭康,男,1985年11月生,担任易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