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课件 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 郝万山 共22页

合集下载

伤寒论讲义少阳病篇培训课件

伤寒论讲义少阳病篇培训课件
少阳病本证 – 小柴胡汤证
[原文]*: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 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 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 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少阳病本证 – 小柴胡汤证
“一证”是什么? 服柴胡汤后战汗的机理
少阳病辨证纲要
柯韵伯:“太阳主表,头项强痛为提纲;阳明主 里,胃家实为提纲;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仲景 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奇而至当也。盖口、 咽、目三者不可谓之表,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 里,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少阳病本证 – 小柴胡汤证
胸中烦而不呕者(热在胸膈,胃气不逆):去人参 之补,半夏之降,加瓜蒌实清热除烦;
若渴(木火内郁,气津筋两伤):去半夏之燥,加 瓜蒌根生津止渴,重用人参补益气阴;
若腹中痛(木邪悔土):去黄芩以免苦寒伤中,加 芍药制肝益脾,缓急止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少阳病本证 – 小柴胡汤证
胸中烦而不呕――邪热聚于胸中 渴――胆火内郁,损伤津液 腹中痛――木邪悔土,脾气不舒 胁下痞满――少阳经气不利,有形之邪阻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论 – 少阳的病理
少阳病的病因
太阳表邪内传 少阳本经受邪
胆火上炎,经脉壅滞
少阳病的病位——“半表半里”

(完整word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完整word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目录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5)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6)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8)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3)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30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33)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37)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41)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46)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

∴+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

《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398条112方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伤寒论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郝万山PPT课件

伤寒论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郝万山PPT课件

2、仲景用小柴胡汤
(1)少阳受邪,经腑不和 (96、97、263、264、265、266、379 ) 经证:目赤、两耳无所闻、偏头痛、胸 中满而烦、胁下硬满、往来寒热 腑证:口苦、咽干、目眩、嘿嘿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呕而发热
苔白或淡黄、薄黄,脉弦细、沉紧 或见证: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 或小便不利,或咳,或身微热
①易经、腑同病 ②易化火、易气郁 ③易生水、生痰、生饮 ④易兼太阳、阳明、太阴不和以及心胆不 宁之证 5、少阳病的治法 太阳主表,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 阳明主里,其气畏亢,清下以平亢 少阳主枢,其气畏郁,和解以疏郁 6、少阳病的治疗禁忌 禁用汗、吐、下
二、小柴胡汤的应用
1、小柴胡汤的组成和方义
柴胡:解经邪,舒气郁,达三焦。 黄芩:清胆热,清郁火 《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心肺胃中结 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开郁畅气,疏利肝胆,通利六腑,推陈致 新,有达木郁发火郁之效,解热退烧。 半 夏 、 生 姜 : ① 辛 散 助 柴 胡 以 解 郁 ; ②化痰消饮去水; ③和胃降逆止呕。
C 柴胡鳖甲汤:
柴胡、黄芩、党参、炙甘草、半夏、生 姜、红花、茜草、鳖甲、牡蛎、干姜、土 元。
疏通气血,软坚消痞
治疗乙肝,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 舌有瘀斑,颜色紫暗,脉弦而沉涩。十剂 为一疗程。轻者两个疗程,重者四个疗程 ,可收到一定效果
D 宣络化瘀汤
藏红花、茜草、桃仁泥、郁金、苏子 霜、旋覆花、当归须、降香、公丁香 、佛手
本方与柴胡鳖甲汤交替服用,屡见奇 功。
(3)用于精神情志疾病
柴胡桂枝汤、柴芩温胆汤加减用于治疗 精神抑郁症、失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躁狂症、精 神分裂症、癫痫等。
(4)用于妇科疾病

伤寒论课件:第三章 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课件:第三章  少阳病脉证并治

二、少阳病治禁
少阳中风证治及禁忌与误治后的变证264/P175)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
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中风 证:耳聋、目赤-----风火循经上扰,清窍不利
胸中满而烦-----邪郁少阳,经气被阻 禁治:不可吐下 误治变证:心悸、惊惕-----气血耗伤,心失所养
少阳伤寒禁汗及误治后的变证与转归(265/P175)
结果: 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 -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
少 阳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

-----脏腑经络密切相联,病邪较重所致之症
治疗: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
处理:以法治之------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讨论: 案2.黄某某,男,59岁。口渴尿多8 年,全身浮肿半年。患者于8年前诊断为糖尿 病。近半年出现全身浮肿,前医与麻杏薏甘汤、 参苓白术散、真武汤疗效欠佳。现证:口渴喜 饮,小便不利,微口苦,心烦,大便欠通畅, 全身浮肿。舌淡暗,苔薄黄白稍腻,脉沉弦。
(二)病机:胆气内郁,三焦失枢 病位:半表半里 病性:热证
(三)总特点: 1、易经腑同病 2、易气郁、易化火 3、易生痰、生饮、生火 4、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经病
三、少阳病的诊断:
(一)主要依据是脉证 1、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2、主脉:弦。 (二)辅助依据是经络症状:耳聋、目赤 (三)兼夹证:
❖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 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 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 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 四两,若腹中痛者,去
黄岑,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 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 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 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 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伤寒论PPT(少阳病篇)

伤寒论PPT(少阳病篇)


少阳主枢,其气畏郁,宜和解以疏郁。
“木郁达之”
治法与治禁
禁汗
治禁
禁吐 禁下
禁利
治法与治禁
禁 汗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 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 愈,胃不和,烦而悸。[265]
治法与治禁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 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 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4]
足少阳之正...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 -----《灵枢经》
• 心烦喜呕
少阳之为病,口苦,
咽干,目眩也。
2、手少阳三焦经经络循行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 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 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 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 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 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 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1 但见一证便是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101)
3)抓主证 a:明伤寒之理 b:熟读原文,反复背 诵。
1 但见一证便是
• 1、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 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 2、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 小柴胡汤。
• 3、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 柴胡汤主之。
• 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半夏二合半,人参一两半; • 桂枝一两半,芍药一两半,甘草一两; • 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
• 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不同。 • (桂枝汤1/3+麻黄汤1/3 叠加)

从少阳病及柴胡汤类ppt课件

从少阳病及柴胡汤类ppt课件

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临床中,
二、正确理解少阳病及病变部位是辨 治少阳病的前提
1、六经病的概念
“六经”实质学说很多,但是探讨六经病,
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六经既有经络脏腑, 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活动(气化), 又有病程、病位、病性及邪正斗争,阴阳消 长的病变规律。在这个大前提下,每经病的 概念就很清楚了,即:每经病的生理发生了 病理改变才能称某某经病。
仲景何以单在少阳病证治中提“但见一证便
是”呢,正如前所述少阳病病位特殊,外连 太阳,内涉阳明,为“游部”、“主枢机”, 所枢之气无所不到,见证不是正邪交争在表 的表证,也不是正邪亢争在里的阳明证,少 阳病病面涉广,临症复杂多变,故仲景在96 条中除论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又论七个或然证, 并又论及了太少并病的柴胡桂枝汤证,兼阳 明里热的柴胡加芒硝汤证,兼热结气分的大 柴胡汤证,兼夹有水饮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兼邪火内扰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论中少阳
病提纲三症和小柴胡汤四症(除外心烦) 均为多见症状,说明历代医家是遵从仲 师原旨辨证施治的,验之病案,如此应 用确是丝丝入扣,行之有效的。此七症 作为多见症状且有本方证症状诊断指标 意义,反映了邪犯少阳、正邪分争、枢 机不利、疏泄失调、胆火上炎、脾胃失 和的病理机制。


a、首见于《内经》:太阳——开 阳明——合 少阳——枢
b、人体的阴阳升降出入靠开合把 持,开合的作用由枢机来维系调节, 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 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整 体来说可谓触一发而动全身。历史 上有许多善用柴胡剂的医家,人称 “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即成一派, 多不简单。为什么柴胡剂化裁能治 那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 在于它对枢机的特殊作用。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8讲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8讲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8讲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第48讲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给大家做了一个大概的情况的介绍,我们说少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腑和和手少阳三焦腑。

少阳病的成因可以由外邪直接侵犯少阳经而发病,也可以由太阳邪气传入少阳,还可以由厥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而形成。

我们上节课着重回忆了少阳的有关生理,我们说少阳经脉行于头身的两侧,络肝属胆,沟通了肝胆的表里关系,也说少阳的经别入季胁、布胸腔、过心脏,这样的话,季胁、胸腔都属于少阳所主,又沟通了心胆相关的联系。

至于少阳胆腑,我们归纳了四项功能,藏精汁、喜疏泄、主决断、寄相火。

少阳胆腑的功能正常和和脾胃的升降、脾胃的纳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少阳胆腑的这种疏泄功能正常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具有促进和调节的作用,对情志也具有调畅作用。

我们上次课讲得比较详细了,大家应当能够理解少阳病它所关乎的是全身脏腑的、精神情志的这些正常的功能的发挥。

少阳三焦是水火气机的通道,又是能量代谢的场所,也是水液代谢的通道。

而太阳阳气向体表输布的时候要通过三焦腑,所以《黄帝内经》说“三焦膀胱者,腠里毫毛其应”,可见少阳气机的调达,在外可以调和太阳,在里可以调和阳明、太阴,所以后世医家把少阳说成是主半表半里,我们理解的半表半里应当指的是不表不里,但是少阳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表有关,和里也有关,所以我们说它是少阳主枢。

少阳病的特点和分类,我们讲了它四大特点,一个是经腑同病的特点,一个是容易化火、容易气郁的特点;一个是容易生痰生饮生水的特点;一个是容易合并有太阳、阳明和太阴之气不和的特点。

这四大特点是在治疗少阳病中,经常应当关注的问题。

少阳病的分类,有经证、有腑证,但是经腑常常同病。

少阳可以兼太阳不和,可以兼阳明里实,可以兼太阴脾虚,可以兼心神不宁,所以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减,都可以用于治疗这些证候。

少阳病要禁汗、吐、下,因为汗吐下不能够驱除少阳的邪气,而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用汗吐下的方法不能帮助它驱除邪气,只能损伤它的正气,容易使少阳病发生变证,或者发生恶化,所以少阳要禁汗、吐、下,后世医家又给它加了一个禁利小便。

(完整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完整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目录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4)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9)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3)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6)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9)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 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主表例如: 浮脉 主热 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 主阳虚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

∴+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

《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第5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6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8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9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10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11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12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13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14篇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398条 112方第15篇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第16篇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17篇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三 焦气机调畅,则表里内外气机调和。
4、少阳病的证候特点
①易经、腑同病 ②易化火、易气郁 ③易生水、生痰、生饮 ④易兼太阳、阳明、太阴不和以及心胆不 宁之证 5、少阳病的治法 太阳主表,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 阳明主里,其气畏亢,清下以平亢 少阳主枢,其气畏郁,和解以疏郁 6、少阳病的治疗禁忌 禁用汗、吐、下
许慎《说文解字》:焦,火所伤也。 元·戴侗《六书故》:焦,燔之近炭也。
焦字的本义就是烧烤、燃烧的过程,也就 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三:①多也。②具体指数字3。
三焦:①人体多处具有能量代谢,能量转 换的场所。人身处处是三焦。
②上中下三个部位的代谢特征:上焦如 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2、仲景用小柴胡汤
(1)少阳受邪,经腑不和 (96、97、263、264、265、266、379 ) 经证:目赤、两耳无所闻、偏头痛、胸 中满而烦、胁下硬满、往来寒热 腑证:口苦、咽干、目眩、嘿嘿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呕而发热
苔白或淡黄、薄黄,脉弦细、沉紧 或见证: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 或小便不利,或咳,或身微热
(5)少阳不和,兼阳明热郁或不大便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 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229)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 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 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⑥差后复发热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 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394)
本方与柴胡鳖甲汤交替服用,屡见奇 功。
(3)用于精神情志疾病
《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三焦是水火气机的通道,是气化的场所, 是元气之别使,内寄相火。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 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 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宰者一切生物的生 命活动,现代语言就叫新陈代谢、物质交 换,能量转换。
少阳病和柴胡剂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少阳病的若干问题
1、病位: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腑、手 少阳三焦(以原文为依据,以中医理论 为准绳来确定病变部位)
2、成因:①本经受邪 ②太阳、厥阴之邪传少阳
3、少阳生理:①胆经:循行头身两侧, 经脉和其分支的循行部位,涉及目、耳、 胸胁、心下,络肝属胆。经别入季胁, 布胸腔,过心脏 。
②胆腑
藏精汁,主疏泄,主决断,寄相火。 调控脾胃升降、脏腑代谢和精神情 志。
少阳之气,一阳,小阳,稚阳、 嫩阳、幼阳,如日初出,不亢不烈, 温煦长养。
藏精汁
胆汁贮藏和排泄有规律 阳明断 寄相火
处事果断少犹疑;精神愉快少抑郁 身心放松少焦虑;思维敏捷少迟钝
五脏六腑气机调畅,新陈代谢旺盛
二、小柴胡汤的应用
1、小柴胡汤的组成和方义
柴胡:解经邪,舒气郁,达三焦。 黄芩:清胆热,清郁火 《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心肺胃中结 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开郁畅气,疏利肝胆,通利六腑,推陈致 新,有达木郁发火郁之效,解热退烧。 半 夏 、 生 姜 : ① 辛 散 助 柴 胡 以 解 郁 ; ②化痰消饮去水; ③和胃降逆止呕。
C 柴胡鳖甲汤:
柴胡、黄芩、党参、炙甘草、半夏、生 姜、红花、茜草、鳖甲、牡蛎、干姜、土 元。
疏通气血,软坚消痞
治疗乙肝,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 舌有瘀斑,颜色紫暗,脉弦而沉涩。十剂 为一疗程。轻者两个疗程,重者四个疗程 ,可收到一定效果
D 宣络化瘀汤
藏红花、茜草、桃仁泥、郁金、苏子 霜、旋覆花、当归须、降香、公丁香 、佛手
禁忌:大便溏薄、下利禁用;禁酒、肉、鱼、 虾以及各种补品,恐助湿邪
B 柴胡活络汤
•柴胡、黄芩、土元、茜草、红花、泽兰、当归 、白芍、草河车、茵陈、凤尾草、白术、海螵 蛸。
•治乙肝病入血分,见肝脾肿大,胁中刺痛,昼 轻夜重,腹胀体疲,寐差,龈衄,小便黄赤, 大便不爽,脉弦而沉,舌有瘀斑,或边尖绀紫 ,面目黧黑。蛋白倒置,TTT上升等。
(1)解热
往来寒热 头痛发热 呕而发热 发潮热 差后复发热 热入血室之寒热交作如疟
(2)用于肝胆胃胰肠等消化系统疾患
刘渡舟教授治疗肝病4方
A 柴胡解毒汤
•柴胡、黄芩、茵陈、土茯苓、凤尾草、草河 车、茜草、土鳖虫、海螵蛸、叶下珠、苍术
•疏肝清热、解毒利湿,治乙肝,见口苦,心 烦,胸胁满闷,饮食不馨,恶闻荤腥,体疲怠 惰,小便黄赤臭秽,脉弦,舌苔白腻而厚,辨 证属病在气分者。也用于甲肝、丙肝,转氨酶 居高不下,黄疸指数升高者。
⑦热入血室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4)
3、后世和现代用小柴胡汤
•和 枢 机 , 解 郁 热 , 达 三 焦 , 畅 气 机 , 攻补兼施,寒热同调,温而不燥,寒而不 凝 。热病用之可解热,郁证用之能解郁。 •配补药扶正以祛邪,合血分药行气以活血 ,配生津药解热以生津,合利水药行气以 利水,配化痰药畅气以祛痰,合温阳药疏 郁以通阳,配养阴药调气以育阴。 •男妇老幼、外感内伤皆可应用。
人参、甘草、大枣:
①助少阳正气以祛邪;
②补太阴正气,防止邪传太阴。
服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 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西汉·杨雄《方言》卷七:“凡有汁而干谓 之煎。”把液汁加热浓缩的过程,伤寒论 有时也称“空煮”。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 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 汤共七方,要求煮后去滓再煎。
(2)三阳同病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 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99) (3)少阳不和兼太阳表邪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俱。(101) (4)少阳不和兼太阴脾虚的处理方法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 之。(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