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探究

合集下载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是颈椎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

它们的完整性对于保护神经组织和维持颈椎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这些结构的解剖和了解其临床意义对于诊断和治疗颈椎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寰椎椎弓根是由左右两个弓根构成的,它们向后延伸形成椎板,并与椎板的后缘相连形成了脊柱的后壁。

在颈椎中,寰椎的椎弓根长而宽,与其他椎弓的形状不同。

寰椎椎弓根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颈椎的活动,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并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椎弓根在颈椎后侧形成了一个凹陷部分,称为枢椎侧块。

枢椎侧块是寰枢关节的组成部分,是颈椎旋转的关键结构之一。

枢椎侧块通过寰枢关节连接两个寰椎,是颈椎的唯一依靠点。

枢椎侧块的大小和形状因个体差异而异,这可能会影响颈椎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

在颈椎相关的疾病中,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解剖结构和缺陷会对病情的发展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寰椎椎弓根的骨折常常与头颈部外伤有关,可能会损伤脊髓和颈部神经根,导致肢体无力、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紧急手术修复,并动态监测颈椎骨稳定性。

枢椎侧块的缺陷和畸形也可能会导致颈椎不稳定,引起脊髓压迫和颈椎痛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可能需要重建枢椎侧块并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寰枢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探究

寰枢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探究

寰枢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探究摘要寰枢椎因是枕颈移行部,所以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特点。

由于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的进步,该区的伤患检诊率有所提高,特别是新的内固定器材不断改进和应用。

为给寰枢椎区的病损机制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解剖了正常成人的头颈部标本25具,观测主要韧带长度、宽度、厚度。

测量了50例寰枢椎干骨标本的寰椎侧块长度、宽度、厚度、枢椎椎弓根的宽度、长度、厚度。

结论为经后弓侧块螺钉于冠状面上保持垂直进钉,在矢状面上螺钉头端朝头侧倾斜约5°,能基本保证置钉准确性。

关键词寰椎;枢椎;测量;临床解剖学寰椎骨折、脱位和不稳等上颈椎疾患进行手术时常常需要对枢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枢椎的解剖结构非常特殊,有关其枢椎结构不稳、脱位和骨折是临床脊柱外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此处解剖结构复杂、生理功能重要,是脊柱外科医师公认的高难度、高风险区域,外科治疗较为困难。

如何保证椎弓根螺钉的正确置入仍需进一步研究。

为提高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和置钉的准确性,通过对寰枢椎进行大体解剖并测量各指标,为临床手术提供一定手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正常成人的头颈部标本25具,50例寰枢椎干骨标本,排除外观畸形或破损者,游标卡尺(精确度0.02 mm),外科手术器械一套,量角器。

1.2 方法在大体解剖之下按序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露出寰枢椎的主要韧带和寰枢椎,察看寰枢椎主要韧带起止点然后测量长度、宽度及其他结构位置的关系,取寰枢椎用游标卡尺测量寰椎侧块宽度、厚度、枢椎椎弓根宽度、厚度。

枢椎椎弓根测量上宽:即枢椎横突孔上口内侧缘到椎弓根内侧缘的距离,在椎弓根上方测量;中宽:椎弓根中部宽度,从枢椎横突孔的下口进行测量;下宽:枢椎横突孔内侧缘到椎弓根内侧缘距离,测量点设于距椎弓根下缘的2 mm处。

椎弓根高度在椎弓根峡部测量,之后测量椎弓根与枢椎椎体之间的根体角,采集来的数据均用统计软件处理,并比较两侧差异。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寰椎是人体颈椎中最特殊的一椎,它与枢椎连为一体,是颈椎整个骨架的枢纽。

其中,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关系对于头颈部的运动、支撑与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研究进行探讨,以加深我们对这一解剖关系的理解。

一、解剖结构1. 寰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寰椎椎弓根的前后外形呈卵圆形,前方为长轴,后方为短轴,从前、下往上、后方倾斜。

其基底与椎体相连并发育出横突。

椎弓根的顶部被称为枕突,它具有平坦的面板和对侧的凸缘,形成了枕下窝。

寰椎椎弓根内部为寰椎管,通过该管穿过的是颈髓及其血管和脊髓腿神经。

枢椎侧块位于椎间孔后侧,呈扁平三角形,外侧缘为锐利的嵴线,上方的外部面板凹陷下来形成了熟悉的乳突,与骶骨、髂骨构成髋关节。

侧块内缘上方有一突起,被称为枢椎突。

通过枢椎突和横韧带的结构支撑下,支撑着寰枢复合体。

二、临床研究1. 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解剖关系的准确把握是手术的关键。

通过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手术操作的选择。

例如,在颈椎后路手术中,我们应优先选择对其解剖结构影响最小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手术风险。

2.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研究表明,颈椎病变可以影响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关系,导致颈部运动不灵活,疼痛甚至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这一解剖关系,可以帮助找到颈椎病变的更好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总结通过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结构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于颈部的运动、支撑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一结构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将有助于医生在治疗颈部疾病或手术修复中更好地理解病变部位的复杂解剖结构,从而增加治疗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

病例报告4例变异与畸形寰椎的解剖学考察

病例报告4例变异与畸形寰椎的解剖学考察

病例报告4例变异与畸形寰椎的解剖学考察通过学生自主考察形态实验中心4例(编号A1、A2、A3、A4)变异与畸形骨性寰椎的形态以及测量寰椎临床常用的孔径数据,检索国内有关文献自主学习对应结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解剖学意义,联系临床知识,帮助开展PBL 教学。

标签:寰椎椎动脉沟环;PBL教学法;横突孔有文献指出有关下位颈椎骨质增生性疾病的临床报道较为普遍,但高位颈椎病的解剖学资料确较为少见[1],本文考察4例存在变异与畸形寰椎的相关临床数据,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于方法:材料来源于形态实验中心4例存在变异和畸形的骨性寰椎,按照体质人类学的考察方法考察并使用马丁直尺测量临床常用数据,测量结果与《中国人解剖学数值》对比分析。

1.2 测量的内容与方法:横突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分别为横突孔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最大距离。

寰椎矢状径、全宽、椎孔矢状径和椎孔横径:按张继宗等编著的《人体骨骼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2 考察结果2.1 非测量性考察:发现A1号寰椎椎孔略偏左侧,左侧横突孔明显小于右侧,上关节凹外缘骨面肥厚与后弓上面骨质有融合形成解剖学上的“寰椎椎动脉沟环”此沟环不完整,左侧椎弓根下缘锐利并有向下关节凸延伸迹象,两侧后弓未融合,无后结节,两端大部分能吻合,但断缘较为光滑,不排除后天因素所致;A2号寰椎双侧上关节凹外侧有增生骨刺,左侧上关节凹与横突相融合形成解剖学上的“寰椎椎动脉沟环”,融合的骨环上方骨面不完整有另一个卵圆形孔,形似横突孔,卵圆孔内侧缘前方光滑,后方较前方锐利,右侧后弓靠近下关节凸处有融合,形成与平行的骨性通道;A3号寰椎椎孔略偏左侧,齿突凹上缘骨质明显赘状增生,后弓高扁,与横断面近乎垂直,右侧上关节凹与横突相融合形成解剖学上的“寰椎椎动脉沟环”,融合的骨环上方骨面不完整有另一个卵圆形孔,卵圆孔内侧缘光滑,右侧横突孔外侧骨板明显较左侧薄;A4号寰椎椎孔呈瓶形,双侧横突孔后方均有穿透骨质的小孔,小孔呈长梭形。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我们来了解一下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结构。

寰椎是颈椎中的第一颗椎骨,它由前后两个椎弓根相连而成。

寰椎前面的椎弓根叫做前椎弓根,后面的椎弓根叫做后椎弓根。

枢椎是颈椎中的第二颗椎骨,它由一个前后两个侧块相连而成。

枢椎前面的侧块叫做前侧块,后面的侧块叫做后侧块。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寰椎的椎弓根与枢椎的侧块相互衔接,形成了颈椎的运动关节。

这个运动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人体的正常生活、工作和运动都至关重要。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之间还有多个肌肉和韧带相连,这些结构的作用也是支撑和稳定颈椎的。

在临床研究中,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之间的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颈椎的解剖结构,为临床医生的手术操作提供指导。

通过研究这些结构的生理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颈椎的运动机理,为颈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基础。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关系还与颈椎创伤性损伤有关,了解这些关系可以指导颈椎损伤的防治工作。

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指导脊柱畸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与临床研究对于颈椎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颈椎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曹正霖;钟世镇;徐达传【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0(18)4【摘要】目的 :为寰枢椎区病损机制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 15 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

结果 :寰椎上关节面内倾角、下关节面外倾角及侧块内倾角两侧不对称分别占 19.3 %、10 .7%和 7.3 % ;椎动脉沟处形成沟环者占 16 .0 % ;所有横突孔的前后径和横径均大于 4mm ;后弓内侧半距仅为外侧半距的 1/2。

枢椎椎弓根内倾角变异较大 (-3 .5°~2 1.5°) ;齿突腰部宽度小于 9mm者占 71.2 % ,齿突后倾角的变异较大(0°~2 2°) ;2 7.5 %的椎动脉在经过枢椎侧块下方时会形成一动脉压迹沟 ,致使侧块外端和椎弓根变薄。

结论:①寰枢椎的解剖学形态与其生物力学性质及损伤机制密切相关;②手术时寰椎前弓向外显露不宜超过 2 0mm ,后弓切除向外不宜超过10mm ,经寰枢外侧关节融合或内固定术应选择在关节的内侧2 /3 ;③大部分中国人不适宜于两枚齿突螺钉内固定术;④ 2 7.5 %的中国人不适宜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枢椎椎弓根变异较大 ,手术前应作CT检测。

【总页数】3页(P299-301)【关键词】寰椎;枢椎;临床解剖学;测量【作者】曹正霖;钟世镇;徐达传【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3.1【相关文献】1.寰椎侧块结节及枢椎齿突的解剖学形态观测及临床意义 [J], 李仕;柴瑜;李义凯2.寰枢椎脱位及TARP手术应用解剖学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一) [J], 王智运;尹庆水;王建华;李跃飞3.依据寰枢椎解剖学测量设计制造寰椎齿状突人工关节 [J], 陆斌;李广琪;李建武;李乐涛;谢延;白国玺4.寰枢椎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J], 彭阳阳;陶诗雨;王阿香;张硕;何星;李楚姣;龚厚武5.寰枢椎旋转半脱位中枢椎棘突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J], 唐学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寰椎是人体颈椎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它与枢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联系。

在颈椎解剖学中,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临床手术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和思路。

我们来看一下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结构。

寰椎椎弓根是寰椎的一部分,它位于枢椎的前方,与枢椎侧块直接相邻。

枢椎侧块是枢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枢椎的侧方,与寰椎椎弓根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解剖结构。

在解剖学上,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之间存在着多条韧带和肌肉,这些结构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和功能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研究中,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对这一结构的解剖情况的深入了解,可以为手术切口的选择和操作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在临床手术中,针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结构特点,可以设计更合理的手术方案,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

在颈椎脱位和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中,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关系的深入研究,也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法。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和临床研究还可以为颈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提供重要的参考。

对颈椎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颈椎疾病的发生;而对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可以为颈椎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解剖与临床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对于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这一结构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为颈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途径。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文章字数不足,建议增加相应内容,或者对已有内容进行扩充】。

寰椎椎弓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椎椎弓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李启华, 仰斌 , 滨 刘 罗
( 江西 省赣南 医学 院解 剖 学教 研 室 , 江西 赣州 摘 3 10 ) 4 0 0
要: 目的 : 临床行 椎 弓切 除 减 压术 提 供解 剖学 依 据 。方 法 : 1 3例寰 椎 前 、 弓进 行 了 解 为 对 0 后
Hale Waihona Puke 剖 学观 测 。结 果 : 结节 与横 突孔 间距 : :4 8 前 左 2 . 3±3 4 0 . 6 mm, : 5 4 右 2 . 2±3 3 6 .4 mm; 弓 : 侧半 后 外 距 : :9 6 左 1 . 0±3 5 1 m, 1 . 5±3 15 .8 m 右 9 3 . 3 mm; 内侧 半 距 : : 1 5 左 1 . 7±2 9 7 . 9 mm, l . 2± 右 14 2 64 . 3 mm。结 论 : 路手术 显 露前 弓 范 围在 2 ~2 mm 内 , 不 能 切 除 前 弓 。后 路 手 术显 露 后 弓 前 1 8 但 范 围在 1 -2 mm 内 , 除后 弓范 围在 1 ~l m 内 。 5 3 切 0 lm 关键 词 : 、 弓 ; 用解 剖 前 后 应
12 . 内容 和 方 法
22 后 弓 高 度 、 度 、 . 宽 内侧 半距 、 侧半 外 距、 后结 节高度 、 宽度 , 测量结果见表 2 。
前 弓半 长
为 前 结 节 中点 至 上关 节 面 前
3 讨 论
31 前路 手术显露范 围 . 从 表 1可 知 , 弓 前
内侧 缘 之 间 的 弧 形 距 离 ; 弓 高 度 、 度 : 前 宽 为 前 弓半 长 中点 处 的上 下 高 度 和 前 后 宽 度 ; 前 弓全 长 : 两 侧 块 上 下 关 节 面 前 内 侧 缘 连 线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材 料 正常 成 人 的头 颈部 标 本25具 ,50例寰 枢椎 干骨 标本 ,排 除外
观畸 形或破 损 者 ,游标 卡 尺 (精 确度 0.02 illm),外科 手 术器 械一 套 ,量角 器 。 1.2 方 法
在 大体 解 剖 之下 按序 切 开 皮肤 、浅筋 膜 、深筋 膜 、肌 肉 ,露 出寰 枢 椎 的 主要 韧带 和 寰 枢椎 ,察 看 寰 枢椎 主 要韧 带起 止 点 然后 测 量 长度 、宽度 及其 他 结 构位 置 的关 系 ,取寰 枢椎 用 游 标卡 尺 测 量 寰椎 侧 块宽 度 、厚 度 、枢椎 椎 弓根 宽 度 、厚 度 。枢 椎椎 弓根 测 量上宽:即枢椎横突孑L上 口内侧缘到椎 弓根内侧缘 的距离 ,在椎弓 根 上 方测 量 ;中宽 :椎 弓根 中部 宽度 ,从 枢椎 横 突孔 的下 口进 行 测 量 ;下 宽:枢 椎横 突孔 内侧 缘 到椎 弓根 内侧 缘 距离 ,测 量 点设 于 距 椎 弓根 下缘 的 2 mm处 。椎 弓根高 度在 椎 弓根 峡部 测量 ,之后 测 量 椎 弓根 与枢 椎椎 体 之 间 的根 体 角 ,采集 来 的数 据均 用统 计 软件 处 理 ,并 比较 两侧 差异 。 2 结果
2.1 寰 椎形 态和侧 块解 剖 学测量 2.1.1寰椎形态
寰椎 形 态 呈环 状 ,无椎 体 、棘 突 、关节 突 ,由前 弓 、后 弓与 两侧侧块及横突构成 。前 弓约 占环前 1/5,后 弓约 占后2/5,侧块 占两侧 1/5。侧块是寰椎两侧增厚部分 ,是承受重力和头部运动的 主要部分 ,上关节面呈 肾形凹面,朝内上后方 ,与枕骨髁组成寰 枕关节。侧块的下关节面圆形微 凹,朝下内并呈一定的斜面 ,与 枢椎的上关节面组成寰枢外侧关节 。侧块两端是三角形 的横突, 尖端朝外 ,表面粗糙且无分叉。横突孔处于横突基底部偏外 ,并 有椎动静脉穿过 ,横突孔呈现卵圆形 ,前 弓前方正中隆起为前结 节,有颈长肌 、前纵韧带附着 ,后面 的正 中有半弧形齿 凹和齿突 形成寰齿的前关节。枢椎横 突是一肥厚突起 ,尖端不分叉 。横突 孔从前 内下 向后外上走行 ,外倾 为44.8。 (左侧 )和41.2。 (右 侧 )1,后倾 角34_3。 (左侧 )和37.0。 (右侧 ),横突孔矢径是
枢 椎 齿 突 高 度 为 14.68± 1.82(10.86—48± 1.08(8.55~1 2.87)(mm), 齿 突 横 径 8.28±0.58(7.66~l1.88)(mm),齿 突后 倾 角 10.2±3.3(0~21.891 (。 ), 枢 椎 体 前 高 22.66± 1.08(1 7.4 3~26.1 1)(mm), 枢 椎 体 后 高 l 9.42±0.86(1 4.1 1~2 1.8 5)(mm), 枢 椎 体 前 唇 高 3.2 8±0.56(0.77—5.45)(mm)。椎 弓根 高 度 左 侧 8.48±0.68(7.47—1 1.09)(r am),右 坝08.48±0.68(7.12~l 1.08) (mm)。 椎 弓 根 宽 度 左 侧 7.28±1.26(2.08 10.87)(mm), 右 侧 7.42±1.1 6(3.45—10.77)(mm),椎 弓 根 上 倾 角 左 侧 42.2±5.1(34.7~50.9)(。),右 侧41.9±5.1(35.7—54.3)(。 ),椎 弓 根 内倾 角 左侧 8.7±6.3(一3_3~21.1)(。 ),右 侧8.7±6.3(一3.0—21.7) (。 )。 2.3 寰枢 椎的 主要韧 带和 解剖 学测 量 2.3.1翼状 韧带
寰椎骨折 、脱位和不稳等上颈椎 疾患进行手术时常常需要对 枢椎置人椎 弓根螺钉 ,枢椎的解剖结构非常特殊 ,有关其枢椎结 构不稳 、脱位和骨折是临床脊柱外科中 比较常见的疾病,此处解 剖结构复杂、生理功能重要 ,是脊柱外科 医师公认 的高难度 、高 风 险 区域 ,外 科 治疗 较 为 困难 。如何 保证 椎 弓根螺 钉 的正 确 置人 仍需进一步研究 。为提高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和置钉 的准确 性 ,通 过 对 寰枢 椎进 行 大 体解 剖 并测 量 各指 标 ,为临 床 手术 提供 一 定手 术依 据 。 1材 料与方法
6.02 mm,横径 6.32 mm。
2.1.2寰 椎解剖学测量
枢 椎 由椎 体 、椎 弓 根 、齿 突 、横 突 、下 关 节 突 、棘 突 等 构 成 。无上 关节 突 ,替 代此 突者 为齿 突根 部 的两旁 隆 凸 的关节 面,和寰 椎 侧 块 的下关 节 面组 成寰 枢外 侧 关节 。枢椎 属非 典 型椎 骨 ,主要 特 征是 椎体 上 方 的柱 状 突起 ,称作 齿 突 。按 解 剖 学 的严格 定义 ,椎 弓 根应 是 连 接椎 弓板 与 椎体 的缩 窄部 分 。峡 部 是椎 弓根与 椎 弓板 之 间 的狭 窄 部分 。椎 弓根 短 且粗 ,椎 板 比较 长,棘 突粗 大 ,椎 弓上 下 关 节 突呈 前后 位,上 关节 在前 ,下 关节 突位 于上 关节 突后 下方 。两 关节 间 为一 狭窄 的骨 连接 ,称作 峡部 。枢 椎椎 弓根在 解剖 上 比较薄 弱 。杠 杆 作用 大,容 易 因伸展或 挤 压暴力 引起 骨折 (即为Hangman骨折)。 2.2.2枢 椎椎 弓根 、齿突解剖 学测量
l74
应 用 方 法 论
科20接13宰 年 第1 期
寰 枢 椎 及 其 相 关 结 构 的解 剖 学 测 量 探 究
聂 根 培 (云南 省德 宏职业学院基础系 ,云南德宏 678400)
摘 要 寰枢椎 因是枕 颈移行部 ,所 以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特点。 由于影像学等检 查手段 的进 步,该 区的伤 惠检诊率 有所提 高,特别是新的 内固定器材 不断改进 和应 用。为给 寰枢椎 区的病损机制和手术治疗提 供解剖学依 据 ,解剖 了正常成人 的头颈部标本25具 ,观测主要韧 带长度 、宽度 、厚度 。测量 了50例 寰枢椎干骨标本的寰椎侧块长度 、宽度 、厚度、枢椎椎 弓 根的宽度、长度、厚度。结论为经后 弓侧 块螺钉 于冠状 面上保持 垂直进钉,在 矢状 面上螺钉 头端朝头侧 倾斜约5o ,能基 本保证 置 钉 准 确 性 。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测量 ;临床解剖学 中图分 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7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