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泼水歌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泼水歌》的音乐风格,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中的歌词,并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

3.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的歌词,并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CD机、音响、歌曲《泼水歌》音乐带、歌词卡片。

2.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一些与泼水节相关的图片和道具,如水桶、水枪等。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泼水节吗?知道泼水节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吗?生:是的,泼水节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泼水战、水舞、歌唱。

师: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泼水节的歌,那就是《泼水歌》。

生:哇,我们要学习《泼水歌》!2.歌曲欣赏师:让我们先欣赏一下《泼水歌》的音乐,听听看,这首歌的旋律非常优美,歌词也非常有趣。

播放歌曲《泼水歌》,让幼儿聆听。

3.学习歌词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泼水歌》的歌词。

请大家看歌词卡片,跟我一起读。

教师逐句展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跟读。

4.歌曲演唱师:我们要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泼水歌》。

请大家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唱。

教师播放歌曲《泼水歌》,幼儿跟随音乐演唱。

5.集体合作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集体游戏。

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生:是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师:那么,我们的小组将代表泼水节的传统活动,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个任务。

生:明白了,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个任务。

6.集体表演师:现在,我们将进行集体表演。

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生:是的,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泼水节的传统活动。

师:那么,我们的小组将表演一个活动,每个小组要表演一个活动。

师:在这次音乐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泼水节的传统文化。

生:是的,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泼水节的传统文化。

师: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泼水节的传统文化。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泼水歌》的欢乐气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会歌曲的基本旋律,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的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协调肢体动作。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泼水歌》的音频、视频。

2.教具:小鼓、铃铛、纱巾。

3.环境布置:教室内摆放好小鼓、铃铛、纱巾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做《泼水歌》的简单动作,如泼水、洗手等。

2.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泼水歌》,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乐气氛。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关键词,如“泼水”、“洗手”等。

3.歌曲教学(1)教师教唱歌曲《泼水歌》,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幼儿用小鼓、铃铛等教具为歌曲伴奏。

4.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营造欢乐的氛围。

(2)教师针对幼儿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泼水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歌曲教学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活动中,仍有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如“泼水接力”、“泼水舞会”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

3.结合幼儿园的其他活动,如泼水节、六一儿童节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示范,唱出歌曲《泼水歌》的旋律,并引导幼儿跟随哼唱,注意观察幼儿的发音和节奏是否准确。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精选5篇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一、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二、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

(翻图谱)2、分角色表演a、分角色唱歌。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三、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

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

(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四、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五、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篇二一、活动目标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重点和难点感受乐曲的欢快,能随着乐曲的节奏愉悦地、大胆地表现情绪。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集锦10篇)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集锦10篇)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集锦10篇)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

2、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三杯水(各装不同量的水)、调羹活动建议:一、引起兴趣: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

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

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什么呀?(水)对啦!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说明:进入有目的的探究阶段。

这里强调让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用调羹敲打水杯,自己发现不同量的水杯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发现水也能唱歌。

教师指导语言:1、小朋友仔细听听看,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2、老师和你们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听听看声音是怎么样的?水最多的呢?三、尝试用水声为乐曲配伴奏:1、听歌曲《摇篮曲》,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

2、给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说明:在给乐曲配伴奏的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对水有了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同时也更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同时再通过给水添加颜色这一环节,使幼儿更产生对水探索的兴趣与喜爱。

教师指导语言:1、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指挥,让水娃娃唱起好听的歌曲吧!2、老师给你们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们做游戏好吗?(分别给各个水杯加红、黄、兰颜色)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泼水歌》。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3.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我国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泼水歌》,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与歌曲相匹配的动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泼水歌》歌曲、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3.教学教具:小鼓、铃铛、节奏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播放《泼水歌》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老师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二)教学歌曲1.老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老师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音调与节奏。

3.分组练习,老师逐句教唱,幼儿跟唱。

4.老师播放歌曲,幼儿独立演唱。

(三)节奏练习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让幼儿说出节奏名称。

2.老师播放歌曲,幼儿跟随节奏拍手。

3.老师引导幼儿用小鼓、铃铛、节奏棒等乐器演奏歌曲。

(四)动作创编1.老师示范歌曲中的动作,幼儿跟随模仿。

2.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加入歌曲表演。

3.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表演,互相欣赏与评价。

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内容,讨论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2.老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参加泼水节的经历,分享快乐时光。

3.老师播放其他民族的特色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泼水歌》的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幼儿在歌曲演唱、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5.课后,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与指导。

六、教学评价1.幼儿对《泼水歌》的演唱熟练程度。

2.幼儿对歌曲节奏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教案-中班音乐《泼水歌》教学目标:1. 通过唱歌、舞蹈等形式,使幼儿感受和理解《泼水歌》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

2. 通过手拍、跳跃、追逐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音乐《泼水歌》的录音。

2. 各种水具,如水桶、水杯、水枪等。

3. 乐谱和歌词。

4. 平面图和实物道具,如树木、花草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在幼儿园操场上,布置一片“水战区”(用篱笆围起来),里面摆放各种水具。

2.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和讨论:“你们觉得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活动呢?”3. 引导幼儿想象喜欢的水上活动,如洗澡、游泳等,展开讨论并记录在黑板上。

演唱歌曲:1. 给幼儿播放《泼水歌》的录音,让他们先听一遍。

2. 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让幼儿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提问:“我们唱的是哪一首歌?这首歌是和什么活动相关的?”引导幼儿回想前面的讨论,明确歌曲和水上活动的关联。

舞蹈活动:1. 布置幼儿园操场上的“水战区”,在周围的篱笆上贴上各种水上活动的图片。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指派一个队长和几个队员。

队长手持歌词页码牌,指导队员和歌曲一起唱着,迈着节奏做各种水上活动的动作,如洗脸、游泳、泼水等。

3. 每个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其余小组则合唱歌曲和挥洒水彩,观看和欣赏其他组的表演。

手工活动:1.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色彩鲜艳的水枪。

提供纸杯和颜料,让幼儿动手涂抹和装饰,2. 引导幼儿通过制作水枪巩固对歌曲和舞蹈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总结回顾: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泼水歌》,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2. 提醒幼儿每天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保持身体的健康。

3. 鼓励幼儿多参与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如游泳、户外运动等。

扩展活动:1. 继续学习其他传统民谣和儿歌,拓宽幼儿的音乐知识和文化视野。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熟悉并喜爱《泼水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泼水歌》。

2.通过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进行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泼水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音乐游戏中的合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泼水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的节奏是怎样的?”2.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泼水歌》。

(2)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练习,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3.节奏训练(1)教师示范《泼水歌》的节奏,让幼儿跟随模仿。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节奏接龙游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4.音乐游戏(1)教师设计“泼水节”游戏,让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模拟泼水节的场景。

(2)教师播放《泼水歌》,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完成游戏任务。

(3)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音乐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歌曲展示,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将《泼水歌》唱给家长听,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定期组织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泼水歌》,幼儿需要通过多次聆听和模仿来掌握歌曲旋律。

对话设计:“小朋友们,谁能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出第一句歌词呢?”2.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幼儿需要通过身体动作来体验节奏。

对话设计:“我们来拍拍手,感受一下这首歌的快慢,哪里是快的,哪里是慢的呢?”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幼儿需要在游戏中实践和体会。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

中班音乐《泼水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泼水歌》这首歌曲,了解其歌曲风格和来源。

2.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掌握歌曲。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提高儿童的集体协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CD或者播放器,播放《泼水歌》。

2.准备舞台,以适合孩子们跳舞的空间。

3.准备相关的道具,如水枪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介绍歌曲《泼水歌》的来源和传统文化背景,引导孩子了解这首歌曲的特点和节奏。

第二步:跟唱练习播放歌曲,引导孩子们一起跟唱,重点让孩子们能够跟随歌曲的旋律,有节奏地唱。

第三步:基本动作教学教师简单介绍基本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

1.右斜步:右脚向右边跨出,左脚随后跟上。

2.左斜步:左脚向左边跨出,右脚随后跟上。

3.牵手:两人牵手,一起高高举过头顶。

4.淋水:拿起水枪,对着同伴喷水。

第四步:组织练习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让每组学生分别站成一排。

每组为拍子跳舞,学习歌曲的基本舞蹈动作。

随着音乐的推进,教师提醒学生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的变化,如更改跨步方向或设置新的动作。

第五步:联合排演与表演两组学生为联合表演。

教师为学生指挥音乐,以表现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的效果。

表演前,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前期准备,如确保舞台安全等。

第六步:反馈教师通过简单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学习《泼水歌》课程中的感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对于音乐、舞蹈和合作性有什么新的认识。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对泼水文化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相应的表达。

同时,也相应地学习到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协作精神。

这些能力和经验可以伴随孩子们的成长,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